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焦點話題
精選好讀
重磅快評
生醫先鋒
科技智財
專訪時間
特別報導
動態時報
懷念科月人
資訊生活
學術趨勢
科技人文
科技前沿
科技報導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22.02.15
科學發表「報喜不報憂」,如何危害客觀性與未來發展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82期
2019年10月,《自然》(Nature)讀者投書專欄有一篇來自加拿大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梅塔(Devang Mehta)博士後研究員的投書,分享他將博士學位研究投稿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的心...
基因編輯
病毒DNA
木薯
雙子病毒科
鑲嵌病毒病
基因工程
科學客觀性
邁克生-莫雷實驗
乙太
期刊
學術研究
2022.02.15
能不能用基因編輯技術「編輯人類」-《竄改基因》
作者 / 奈莎.卡雷(Nessa Carey)
482期
人類是動物,這句話和價值判斷無關,只是生物界的事實而已。我們早就知道,從鮭魚到綿羊、從雞到牛,基因編輯在許多動物身上都能發揮效用。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這項技術在人類身上也能發揮用處。
人類
動物
生物界
基因編輯
幽門螺旋桿菌
胃潰瘍
血液
脊椎動物
紅血球
血紅素
貧血症
瘧疾
2022.02.15
韋伯望遠鏡成功完成部署 預計半年後開始展開宇宙探索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2期
去(2021)年12月25日,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的亞利安5號運載火箭(Ariane 5)搭載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建造的韋伯望遠鏡(Webb telescope),於當地時間上午9點20分從法屬圭亞那的蓋...
宇宙
韋伯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
光學儀器
紅外光
可見光
紫外線
亞利安5號
拉格朗日點L2
2022.02.15
北美瀕危物種「黑足鼬」複製成功 科學家盼能再次豐富...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2期
今(2022)年1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國家黑足鼬保護中心(USFWS National Black-footed Ferret Conservation Center),工作人員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生日派對,派對中的蛋糕是由土撥鼠和老鼠屍體、碎肉所製成的...
黑足鼬
土撥鼠
哺乳動物
瀕危物種
人工繁殖
粒線體
DNA
基因研究
生物學
遺傳多樣性
2022.02.15
中興大學團隊研究多脈卷柏 解析植物小葉的演化歷程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2期
葉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們可以透過光能將水、二氧化碳轉變成碳水化合物。而生態系中的生物再通過食用,吸收植物中所儲存的能量,藉此在地球上生存。
植物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碳水化合物
生態系
生物
維管束植物
小葉
大葉
石松類植物
演化
2022.02.15
世界首例跨斷層地震光纖 開啟新一代臺灣地震觀測與災...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2期
臺灣位於地震活躍的環太平洋火山帶,且橫跨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平均82公分的速度朝西北碰撞歐亞板塊,使得臺灣的地震活動十分頻繁。
地震
環太平洋火山帶
歐亞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
921大地震
米崙斷層
地震災害風險評估
光纖地震觀測技術
車籠埔斷層鑽井
2022.02.15
運用RefMap人工智慧模型,發現漸凍人的病因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82期
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和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近來合作開發了一種新的機器學習模式,稱為「區域精密定位」(regional finemapping,RefMap)...
機器學習模式
區域精密定位
運動神經元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漸凍人症
非編碼基因
轉錄體
表觀遺傳
KANK1基因
2022.02.08
日本福島「核食」禁令解除?應用「合理抑低」概念尋求...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482期
今(2022)年2月8日,行政院「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上,我國政府基於過去檢驗結果、檢驗量能與風險評估研究,以及呼應各國標準和去年的公投結果,宣布將現行以日本5縣作為管制的方式,調整為以「食品品項」作為...
福島
核食
栃木
茨城
群馬
千葉
日本5縣
2022.01.15
博士班訓練為什麼重要?我們為何需要培養更多博士?
作者 / 編輯部
481期
「知識經濟」是一種用來描述發達的經濟體系,越來越依賴知識、資訊、高技術的趨勢,而企業也會漸漸需要隨時獲取這些知識內容。
知識經濟
經濟
博士
教育
博士班訓練
2022.01.15
大學研究與知識經濟: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博士?
作者 / 牟中原/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
481期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將「知識經濟」定義為「一種用來描述發達經濟體越來越依賴知識、資訊和高技術的趨勢,以及企業越來越需要隨時獲取所有這些內容的表...
知識經濟
風險投資
創新
博士班教育
專題
學術界
2022.01.15
以科技取代白手杖與導盲犬:視障者的智慧戶外行動輔助...
作者 / 王文俊/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
481期
依據估計,全球視障人數將從2015年的3600萬增加到2050年的1.15億以上,這些視障者的生活需要社會與政府的更多關注。最基本的戶外行動時,視障者最常採用白手杖或導盲犬協助,但是白手杖無法提供重要的訊息,例如障礙物位...
視障
白手杖
導盲犬
戶外行動輔助系統
障礙物
行走導引
視障者輔助系統
2022.01.15
預覽元宇宙的黑暗面
作者 / 洪朝貴/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481期
元宇宙(metaverse)技術的逐步成熟,給教育界、醫療界、投資界等領域帶來許多興奮與期待。但是我們也應該要對它的黑暗面有所警覺。
元宇宙
虛擬世界
程式碼
法律
物理定律
VR頭盔
主流媒體
資訊
2022.01.15
當人工智慧的傷害已經出現,誰來補救?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481期
眾所皆知目前社群網路最大的平台臉書(Facebook),為遏阻違法或侵權的言論,會判定某些言論違反其「社群守則」而隱藏。不可否認,違法與侵權言論在社群網路上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不過有時候這些隱文的原則,似乎與政治或...
社群網路
社群媒體
臉書
社群守則
政治
侵權言論
演算法
人工智慧
AI治理
AI倫理
立法機構
法律
2022.01.15
用「奈米粒子」模仿冠狀病毒,製作更具保護力與安全性...
作者 /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編輯群。
481期
新冠肺炎(COVID-19)自2019年底爆發,截至2021年11月為止,全球已有2.6億人感染,超過500萬人死亡。各國的科學家皆傾力投入疫苗研發,期望能以此對抗全球性流行傳染病。
胡哲銘
奈米粒子
新冠肺炎
冠狀病毒
奈米疫苗
活病毒
免疫系統
T細胞
雙乳化法
奈米醫學
仿生
冷凍電子顯微鏡
科學教育
2022.01.15
致命細菌新用途,炭疽毒素在動物實驗中展現止痛劑潛力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1期
炭疽病(anthrax)主要是由於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感染所引起,最為人所熟知的症狀是侵襲肺部,或是在皮膚造成小膿皰或丘疹、最後潰爛形成黑色焦痂。
炭疽病
炭疽桿菌
微生物
炭疽毒素
痛覺
中樞
周邊神經系統神經元
神經細胞
分子貨物
鴉片
大腦
水腫毒素
2022.01.15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公布,臺灣有哪些學校入...
作者 / 資料整理|羅億庭。
481期
去(2021)年12月,由史丹佛大學約阿尼迪斯(John P.A.Ioannidis)教授團隊、科技策略公司(SciTech Strategies, Inc.)總裁波亞克(Kevin W. Boyack)、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巴斯(Jeroen...
科學
論文
數據
大專院校
臺灣
學術
科學家
2022.01.15
AI加入期刊審查,是福還是禍?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1期
自去(2021)年1月起,每一篇投稿到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旗下各期刊的論文,會在通過同儕審查(peer review)後、被期刊接受發表之前,再經過一次特別的檢查——利用人工...
人工智慧
AI
同儕審查
論文
人工智慧審查助手
生命科學
AI審查
人工審查
偽造技術
2022.01.15
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1期
日前,在南非發現的新冠病毒(SARS-CoV-2)變異株被命名為「Omicron」,儘管各國緊急實施嚴格的新措施,試圖降低飆升的病例數,但非洲和歐洲各國仍抵擋不了Omicron變異株的侵襲。
新冠病毒
變異株
Delta變異株
Omicron變異株
重症率
感染力
抗體
免疫系統
T細胞
2022.01.15
電磁也能幫助菇蕈蔬果保鮮 興大團隊榮獲國家農業科學...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1期
一般如果提到保鮮,我們通常都會聯想到把生鮮食材往冰箱裡頭放,希望能保持它的新鮮並延長最佳賞味期限。
保鮮
生鮮食材
冷藏
化學藥劑
物理
加工技術
電壓
電流
電子參數
微生物
儲藏環境
農業科學
架售期
農產品
2022.01.15
中研院協同陽明交大團隊 找出讓停止的心臟再次跳動的...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1期
人的心臟為什麼會跳動?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心臟的節律點(sinoatrial node)會放電,自發的電流使心肌收縮把血液打到全身。
心臟
節律點
電流
心肌
病竇症候群
心律調節器
蠶絲
生物材料
心肌細胞
鈣黏蛋白
心臟傳導疾病
2022.01.15
輪班工作者夜間進食,可能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罹病風險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81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類祖先依照內生性的晝夜週期(circadian rhythm)而發展出的生活作息型態。然而,隨著時代演進,社會開始需要一些人力,投入在非朝九晚五的工作中。
晝夜週期
輪班工作
睡眠
葡萄糖耐受性
血糖
下視丘
合成代謝
分解代謝
第二型糖尿病
2021.12.14
對抗所有冠狀病毒的口服藥誕生了嗎?從輝瑞的帕克洛維...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科學裡沒有超級英雄,我們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冠狀病毒
帕克洛維
RNA基因
PL蛋白酶
多肽鏈
3CL蛋白酶
輝瑞
口服藥物
默沙東
雞尾酒式療法
莫納皮拉韋
2021.12.14
強者,就該擁有名字!新的冠狀病毒魔王?Omicron變異...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近期的新變異株有名字了!它被稱作「Omicron」,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更直接將其警示等級升到最高。
新型冠狀病毒
Omicron
南非
變異株
棘蛋白
抗原
免疫系統
病毒
疫苗
WHO
2021.12.14
舉重若輕,與槓鈴共舞 ── 由專利資料庫觀察舉重技術...
作者 / 林殷如/專利師、群帆有限公司總經理
480期
今(2021)年7月東奧會場上,舉重女神郭婞淳倒在槓鈴旁燦笑的畫面,令全臺灣民眾的心瞬間融化。
舉重比賽
國際專利
槓鈴
重訓
重量
訓練系統
人工智慧
2021.12.14
推動結合基礎研究與臨床醫療,幫助更多患者的轉譯醫學...
作者 / 採訪撰稿|羅億庭
480期
如果有一個地方,有著充足的先進實驗儀器與資源可以讓學者、醫師共同進行實驗,結合基礎研究結果與臨床上得出的結論,雙方一起生產出對患者最有用的研究成果,這會讓他們碰撞出什麼火花呢?
轉譯醫學
醫學
基礎研究
臨床實務
奈米粒子
介白素-33
慢性疾病
免疫調控機轉
母胎醫學
細胞治療
PDL1
免疫治療
2021.12.14
從學術研究到國際生理學聯盟首位華人女性會長 華瑜:...
作者 / 採訪撰稿|林承勳
480期
4年前,擁有超過60年歷史的國際生理學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IUPS)選出了創立聯盟以來的第一位女性會長,她是高雄長庚醫院生物醫學轉譯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lational Research...
華瑜
生理學
中樞神經
心血管
一氧化氮
內皮細胞
氧化壓力
神經核
母胎醫學
2021.12.14
懷抱熱情做科研,如何兼得飯碗跟未來?《自然》的從業...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80期
2010年,《自然》(Natrue)首度完成全球「研究從業人員薪資及工作滿意度調查」(salary and job satisfaction survey),顯示了新興科學發展國家如巴西、印度、中國,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經濟衰退的狀況下,仍然提供...
冠狀病毒
科學研究
精神健康
性別
年齡
學術生涯
冒牌者症候群
身心健康
2021.12.14
莫忘初衷-寫於《科技報導》創刊40週年
作者 / 周成功/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
480期
《科技報導》40年前創刊時,最初的用意在提供一個園地,讓臺灣有限的學術活動消息得以流通。接下來,中研院動物所的萬家茂教授,從第10期起獨力開創了「覓名小品」的專欄,用他敏銳的觀察對學術界的百態提出令人深省的短...
學術
學術社群
科技
人造衛星
科技報導
學術倫理
學術傳統
科技報導
2021.12.14
《科技報導》創刊40週年誌慶
作者 / 盧志遠/科學月刊前社長
480期
真的是時光荏苒,40年一下就飛逝而過,《科技報導》已經茁壯到達了不惑的境界,也真算是我國科技報刊雜誌中的翹楚。
科技報導
科學月刊
科技
教育
學界
2021.12.14
我與科報二三事
作者 / 張之傑/科普作家
480期
《科技報導》(以下簡稱科報)1981年元月創刊,到今年12月的第480期,滿40年。主編羅億庭來信:「希望能邀請當初倡議創辦科報的幾位老師,寫一篇感言刊登於本期。」
科技報導
科學月刊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資料總數:140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