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焦點話題
  • 精選好讀
  • 重磅快評
  • 生醫先鋒
  • 科技智財
  • 專訪時間
  • 特別報導
  • 動態時報
  • 懷念科月人
  • 資訊生活
  • 學術趨勢
  • 科技人文
  • 科技前沿
  1. 科技報導
  2. 資訊生活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日本學術振興會及日本學界近期的資料管理方案政策發展
2024.09.30
日本學術振興會及日本學界近期的資料管理方案政策發展
作者 / 陳英翔/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實習生
513期
日本學術振興會(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JSPS)是日本國內重要的獨立科研經費資助機構,它扮演的角色就如同臺灣的國家科學委員會,致力於推動科學研究發展,促進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並支持研究成...
DMP科學研究發展資料共享隱私保護
法律管制深偽技術的關鍵 保障個人「社會形象」的隱私權
2024.07.15
法律管制深偽技術的關鍵 保障個人「社會形象」的隱私...
作者 / 劉子安/日本國立神戶大學法學研究科研究助手,研究專...
511期
目前臺灣有關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深偽(deepfake)技術不當應用涉及侵權的案例討論,主要聚焦在色情、金融詐欺或政治抹黑等事件。例如2020年網路名人以深偽技術惡意將女性名人臉部合成在成人片,...
人工智慧深偽隱私權人性尊嚴歐洲人權公約個人社會形象虛擬世界數位分身
由318公民運動與COVID-19疫情 回首與展望當代事件的數位典藏系統
2024.05.15
由318公民運動與COVID-19疫情 回首與展望當代事件的數...
作者 / 王家薰/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專案經理
509期
許多事件都會影響人們生活的軌跡,並成為群眾的共同記憶,包括社會運動與抗爭,例如野百合學運、太陽花公民運動(以下稱為318公民運動);或全球盛行的傳染疾病,例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隨著時間的推進,...
數位典藏工作318公民運動COVID-19中研院典藏記憶庫
以技術克服科研運算可再現性的挑戰 貫徹開放科學的理念
2024.03.15
以技術克服科研運算可再現性的挑戰 貫徹開放科學的理...
作者 / 何明諠/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專案經理
507期
去(2023)年10月,研究資料寄存所(depositar)迎來了Binder的整合,這也是depositar協助研究人員達成「運算可再現性」(computational reproducibility)的一個里程碑。使用者只需將程式碼和相關資料放入同一資料集中...
開放科學研究資料寄存所Binder運算可再現性程式運算韌性相依性運算環境
透過資料治理城市 讓數位服務融於市民日常
2024.03.15
透過資料治理城市 讓數位服務融於市民日常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507期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中的食衣住行愈趨便利,交通也日益便捷。而各式各樣科技產品和網路服務興起,不僅創造出了大量多元的數據,更大幅加速智慧城市的發展。透過這些數據,我們也可以有效掌握城市內即時且全面的...
城市治理台北程式設計節黑客松城市儀表板空間資訊物聯網數位化管理
2023國際資料週「資料節慶」 一窺研究資料管理發展
2024.01.15
2023國際資料週「資料節慶」 一窺研究資料管理發展
作者 / 王家薰/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專案經理;莊庭瑞/...
505期
若是想要了解科學資料政策、研究資料管理,以及相關資訊技術的發展趨勢,或是想和不同學科領域的資料專家討論各種前沿議題,那麼兩年一次的國際資料週(International Data Week, IDW)是不容錯過的盛會。為期四天的國際...
開放科學資料節慶國際資料週資料儲存庫FAIR原則DMPAI研究資料寄存所
讓大眾取用政府資助的研究成果 美國與臺灣新近的發展
2023.11.15
讓大眾取用政府資助的研究成果 美國與臺灣新近的發展
作者 / 莊庭瑞/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503期
美國白宮「科學與技術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在去(2022)年8月,由當時的主任尼爾森(Adlondra Nelson)簽署並發布了一份備忘錄〈確保聯邦資助的研究可被自由、立即、且公平取...
尼爾森備忘錄公眾取用開放科學國科會資料庫
難辨虛偽和真實,Deepfake技術造成的AI倫理與法規挑戰
2023.10.15
難辨虛偽和真實,Deepfake技術造成的AI倫理與法規挑戰
作者 / 許志仲/成功大學統計學系助理教授
502期
在近年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發展中最具爭議和吸引力的技術,恐怕莫過於Deepfake了。近幾年,Deepfake利用深度學習技術(deep learning)模仿真人的語音和臉部表情,可以製作出相當擬真的假影...
deepfake深度學習隱私偽造透明度AI倫理被動偵測法律防治社會教育
讓資料共享成為責任  簡介國際近期的科研資料開放政策
2023.07.19
讓資料共享成為責任 簡介國際近期的科研資料開放政策
作者 / 何明諠/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專案經理
499期
研究資料的開放攸關研究成果的可再現性、透明度,並可進一步促成科學研究的共享與合作,帶來新的發現。但當研究人員試圖分享資料也時常面臨各類挑戰,包含不熟悉分享的流程或價值、過程繁複、資料量大、資料敏感、擔憂成...
資料共享資訊倫理WHOCERNNIH開放資料開放科學
  • 1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