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2.05.01
俄烏戰爭引起的「妖鎳之亂」 鎳金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作者 / C球/多倫多大學化學系博二研究生。幾年前誤打誤撞後...
629期
自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以來,全球已有許多原物料的供應鏈受到影響。除了歐洲天然氣的供給出現問題的風險以外,這場戰爭也引起了各市場對於「鎳」(nickel, Ni)金屬供應不及的恐慌。
天然氣
鎳
鎳氫電池
過渡金屬
金屬市場
不鏽鋼
混合動力汽車
2022.04.01
從食物搭配理論出發,了解餐桌上的風味科學
作者 / 廖建勛/任教於元智大學化材系,專長為有機半導體與奈...
628期
食物重量的95 ~ 98%由4種營養素: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組成。這4類分子化合物提供我們熱量與主要營養,並賦予食物口感。感覺到從鼻子前部進入的氣味,稱為鼻前嗅覺;而由咀嚼和吞嚥,感知從口腔後部進入鼻子的...
食物
營養素
分子化合物
鼻前嗅覺
鼻後嗅覺
食物配對理論
芳香化合物
味覺
氫離子
鈉離子
必須脂肪酸
核糖核苷酸
2022.04.01
拿破崙的鈕釦:17個改變歷史的化學分子
作者 / 潘妮‧ 拉古德(Penny Le Couteur)、杰‧布勒森(...
628期
酚的眾多衍生物帶給我們各種不同的利用價值,然而,影響世界最劇烈的主要還是最原始的「酚」。就像酚之於無菌手術的廣大效用與普遍迴響,它也在許多其他新興工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大約就在李斯特進行石炭酸實驗的時代,...
塑膠
酚
象牙
熱塑性
纖維素聚合物
賽璐珞聚合物
膠蟲
蟲漆
甲醛
貝克蘭實驗
防腐劑
熱固性
聚合鏈
2022.03.04
靠環境酸鹼值決定顏色?繡球花色彩多變的祕密
作者 / 邱媛若/屏東大學應用化學系學生。簡香綺/屏東大學應...
627期
繡球花在酸性環境下會呈現藍色,中性環境呈現白色,鹼性環境則為粉紅色。造成繡球花變色的原因,則與土壤中的「鋁離子」含量有關。
繡球花
有機酸
鋁轉運蛋白
鋁離子
土壤
三價鋁離子
二羥基鋁錯合離子
氫氧根離子
輔色素
花青素
2022.03.03
腦洞大開!我可以自製溫泉粉嗎?溫泉粉的製作方法大公...
作者 / 王昱皓/畢業於臺大化研所。科學是在看似一成不變的邊...
627期
弱鹼性的碳酸氫鈉泉中富含鈉離子與鈣離子,而這些金屬離子與皮膚分泌的脂肪酸反應會形成類似肥皂分子的脂肪酸鹽。肥皂分子有乳化皮膚表面汗的功能,因此泡完碳酸氫鈉泉後皮膚會有光滑清涼的感覺。
碳酸氫鈉
鈉離子
鈣離子
溫泉
氧自由基
硫化氫
硫酸鹽
硫磺泉
脂肪酸鹽
五硫酸
血液循環
無機鹽類
三相圖
2022.02.01
除了開冷氣外,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室內降溫?不如試試「...
作者 / C球/多倫多大學化學系博二研究生。幾年前誤打誤撞後...
626期
•當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質上時,會被吸收或反射,若光的能量被物質吸收後,很容易被轉換為熱能,然後以「熱」的形式離開。而物質的「能隙」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內,才有辦法吸收可見光,如果能隙太大時便沒辦法吸收可見光。
光
輻射冷卻
可見光
全球暖化
太陽光
電磁波
電磁波光譜
波長
無線電波
2022.01.04
為什麼地下室總有一股悶悶臭臭的「黴味」?該怎麼除臭...
作者 / C球/多倫多大學化學系博二研究生。幾年前誤打誤撞後...
625期
• 鼻子裡有很多能接收空氣中氣味分子的受體,例如香水散發出的分子和此受體互動時,會讓我們產生愉悅的感覺,大腦接收到這項訊息後,我們就會把這個經驗認定為「香」;臭味分子讓我們感到「臭」的機制也相同。 • 地下...
嗅覺
受體
生理機制
黴菌
結構屬性關係
黴菌
有機化學
化學分子
細菌
活性碳
2021.11.30
建構分子的巧妙工具 不對稱有機催化
作者 / 陳榮傑、邱奎維
624期
酵素或有機金屬化合物,是我們常用來驅動「不對稱反應」的催化劑。但考量到酵素可能會變性或失去活性,其應用範圍較有限;而有機金屬化合物,則容易造成環境汙染或具有毒性。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斯特和麥克米倫拓展了...
諾貝爾化學獎
不對稱有機催化
酵素
有機金屬化合物
鏡像異構物
藏茴香
香芹酮
掌性硼烷
不對稱合成
2021.11.30
太陽餅可以沒太陽,但螢光貼紙居然也不是螢光?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24期
在鑑識科學中,物質的「螢光反應」是非常重要的破案幫手,只要透過適當的光源,例如紫外光照射,藥品、尿液、唾液等人體體液,都能夠發出螢光反應,讓證據無所遁形,迅速方便又不會破壞證據。而這些分子之所以能發出螢光...
螢光反應
共軛結構
激發態
電磁波
熱力學
分子
波長
伍德沃德定則
官能基
2021.10.06
【快訊】2021諾貝爾化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德國化學家利斯特(Benjamin List)及蘇格蘭化學家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以表彰他們對於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的貢獻。
諾貝爾獎
化學獎
2021諾貝爾獎
利斯特
麥克米倫
不對稱有機催化
2021.10.01
點燃蠟燭那一瞬間會發生什麼事?關於「火」的科學
作者 /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622期
當充足的可燃物、氧化劑,以及足夠高的溫度三者並存,才可能發生燃燒並生成「火」。不同火源的火燄溫度因燃料或氧化劑的不同而異,蠟燭的火焰可以高達1200~1400℃,酒精燈只有400~500℃。一般的白蠟燭主要由含有20~...
科學月刊
化學
火
火焰
火三角
自燃
閃點
燭焰形狀
2021.08.31
輪胎耐用的秘密:交聯高分子材料
作者 / 陳俊太、陳羿帆
621期
輪胎的主要材料為硫化橡膠,是美國發明家固特異在一次實驗中,意外將混有鉛、硫、橡膠的混合物潑灑到旁邊的小火爐上,再經過火爐加熱製備出的產物。一般橡膠的結構為聚異戊二烯,其高分子主鏈上有很多雙鍵,當硫被加入之...
科學月刊
化學
高分子材料
交聯高分子材料
輪胎
橡膠
硫化橡膠
環保塑膠
2021.08.31
如果化學像樂高,你想怎麼創作?
作者 / C球/多倫多大學化學系博二研究生。幾年前誤打誤撞後...
621期
「化學」,並不是只有元素週期表、實驗室裡各種危險的溶液,或冷冰冰的課本知識。雖然我們往往會從過去的經驗,對化學產生了一種負面的刻板印象,但這個領域其實有著無限的創作空間能讓我們發揮,能幫助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科學月刊
化學
原子
分子
酵素
核心科學
2021.07.01
從渾然天成到巧奪天工 香水令人回味無窮的「香」遇
作者 / 陳晏嵐、林雅凡
619期
人們為了留住大自然中的芳香味道,藉由壓榨法、蒸餾、溶劑萃取,捕捉到了各種香味分子;在19世紀有機合成化學蓬勃發展的時期,更利用合成的方式,創造出比天然物更為馥郁、穩定、持久的分子,使香料化學更往上跨入另一個...
化學
香味
香水
香味分子
壓榨法
蒸餾
溶劑萃取
2021.05.31
潮味、土味、青草味 有沒有聞到下雨的味道?
作者 / 何政逸、混科學實驗室
618期
你有聞過下雨的味道嗎?其實這種特殊的氣味是由細菌產生的土臭素、植物分泌的油狀物,以及雷電伴隨的臭氧混和而成的集合體。土臭素能將土裡的昆蟲臭走,吸引土壤裡的其他小動物前來幫助菌株散播孢子;植物分泌的油狀物,...
下雨
下雨氣味
土臭素
臭氧
氣溶膠
雨味
化學
2021.05.31
麻瓜也能輕鬆擁有的隱形墨水? 解開感溫墨水變色之謎...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18期
你用過擦擦筆嗎?只要使用擦擦筆上附的橡皮擦擦拭,就可以讓寫過的字跡隱形。而擦擦筆的墨水是由聚合物所構成的感溫染料微胞,裡頭裝載著染料、顯色劑、變色溫度調整劑。在室溫環境時它們是固體,變色溫度調整劑不打擾染...
化學
隱形藥水
擦擦筆
感溫染料微胞
染料
顯色劑
變色溫度調整劑
顯色劑
2021.05.01
一窺臭氧洞形成的光化學原理與其爭議
作者 / 林志民/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臺灣...
617期
大氣中的臭氧吸收了陽光內短波長的紫外線,保護地表生物免於高能量光子的傷害。但是,人類製造的氟氯碳化合物在臭氧層吸收紫外光分解產生氯原子後,會引發一連串破壞臭氧的反應;只要有足夠的陽光以及少量的氯原子,就足...
臭氧
光化學
氫氧基
光化學
紫外線
臭氧分子
氧氣分子
2021.05.01
捕捉蛋白質動態結構的神兵利器:雙電子共振技術
作者 / 李介勤/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致力於細胞膜蛋白動態構...
617期
電子自旋使電子能在微觀世界中,呈現出「角動量」特性,在外加磁場作用下,電子將會出現兩種狀態:上、下自旋。下自旋與磁場方向逆向平行,由於電子帶負電,能量較低,因此大部分的自旋電子會以此形態存在;在電子接收了...
蛋白質
結構生物學
動態構形
疾病
2021.05.01
不用水一樣水噹噹 環保意識下的創新美粧科技
作者 / 林雅凡/臺灣大學化學系博士,現任高雄醫學大學香粧品...
617期
對一般美粧保養品而言,「水」是溶劑也是主體,不過就健康、環境層面來說,含水美粧產品也有一些隱憂,這使得「無水美容」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而固體配方產品更因此崛起。其實傳統肥皂就是固體配方產品的代表,但由於肥...
美粧產品
永續美粧
環境
無水美容
2021.04.15
將兩週縮到五分鐘!瑞準科技改變水質檢測的現在與未來
作者 / 陳其暐/嘗試在混亂的年代當一名說故事的人。
472期
只要將少少幾滴水樣,放上重金屬的電極感測試片上,瑞準科技專門研發的電化學分析儀,快至300秒內,就可以在螢幕上顯示相對精確的水樣中所含重金屬濃度。
環境水樣檢測
環保意識
血糖機
重金屬檢測
電化學
電極試片
2021.03.30
劃破寂靜的驚天一響 燃燒、爆炸與氧化還原反應
作者 / 楊水平/任教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專長為化學教...
616期
燃燒和爆炸都與氧化還原反應脫不了關係,而氧化還原反應依照定義可分為三類:氧轉移、氫轉移、電子轉移。「燃燒」屬於高溫放熱的氧化還原反應,其中的燃燒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燃點,缺一不可;而「爆炸」則是指燃燒...
氧化還原
燃燒
氧化劑
還原劑
爆炸
2021.03.01
從抑制酵素下手!新型抗生素可望消滅更多病原菌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具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的細菌已成為近年來重要的公共醫學議題之一。
抗生素
細菌
抗生素抗藥性
類異戊二烯
甲基赤蘚醇磷酸
免疫系統
2021.03.01
從原子學說看 近代科學的運作
作者 / 蔡蘊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於麻省理工學院進行...
615期
關於原子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展與實驗科學概念的興起,在18世紀時法國科學家拉瓦節奠定了元素的定義,即「物質由不同元素所組成」;現代版原子學說則由道爾頓在19世紀...
原子
原子學說
質量守恆定律
實驗科學
元素
2021.02.01
無處不在的碳原子 碳的同素異形體點點名
作者 / 顏宏儒/中研院化學所助研究員,致力於奈米石墨烯和儲...
614期
在早期,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碳」的同素異形體只有石墨與鑽石兩種。隨著科學技術的進展,富勒烯被發現了,它不會被人類的胃酸腐蝕,也不會被免疫系統當作入侵者,可被製成各式抗體藥物;奈米碳管也被找出,它不僅強度高、...
石墨
同素異形體
化學元素
碳原子
鑽石
富勒烯
石墨烯
奈米碳管
2021.01.01
蓋一棟細胞的房子 天然水凝膠材料
作者 / 陳盈潔/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副教授。蔡旻均/清...
613期
近年來生物醫學材料的潛在應用市場龐大,有越來越多種材料被研發出來,而天然水凝膠材料就是其中之一。水凝膠的製作方法,可分為物理交聯與化學交聯兩種:物理交聯是指透過氫鍵、凡德瓦力或親疏水力等鍵結方式,產生半永...
天然水凝膠
生醫材料
物理交聯
化學膠聯
聚異丙基丙烯醯胺
2020.12.15
專為臺灣人開發的轉移性胰臟癌化療複方
作者 / 編輯部
468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團隊,近日結合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等4家本土醫學中心,為臺灣胰臟癌病人量身定作更具療效的治療複方,目前已共同完成第I/II期臨床試驗,證實能有效延長臺灣胰...
胰臟癌
化學治療
惡性腫瘤
腸胃道
SLOG治療
嗜中性白血球
2020.12.15
針對COVID-19藥物設計的新工具
作者 / 作者/劉姿婷。
468期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儼然成為全球最迫待解決的議題。在有效疫苗仍未可取得之際,抗病毒藥物為另一項有潛力的治療方針。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先導化合物
虛擬實境
主蛋白酶
對位虛擬篩選
配體
2020.12.01
你知道嗎?不愛「吃苦」可能是你的生存本能?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12期
由於植物並沒有雙腳,無法在面臨危險的時候逃跑,因此他們發展出了一項特殊的自衛手段──靠自身分泌出的一些特殊化學物質,作為天然的殺蟲劑或抗菌劑,甚至還可以告訴掠食者「我很難吃,不要吃我!」,例如馬鈴薯中的龍...
苯甲地那銨
演化
生物鹼
化學物質
橘皮油
黃酮類化合物
馬鈴薯
龍葵鹼
化學結構
2020.12.01
神奇的基因剪刀手 CRISPR-Cas9
作者 / 黃子懿/臺灣大學醫學系二年級生。陳佑宗/臺灣大學基...
612期
CRISPR-Cas系統最早在大腸桿菌基因體中被發現,科學家研究後推測這很有可能是細菌免疫系統。若細菌被噬菌體感染後存活下來,該細菌就會切取一小段噬菌體的DNA,儲存於自己的CRISPR間隔序列中,如果未來再次遭受感染,這...
諾貝爾化學獎
CRISPR-Cas
基因編輯
大腸桿菌
CRISPR
肺炎鏈球菌
化膿鏈球菌
tracrRNA
2020諾貝爾獎
2020.12.01
意外搭上基因編輯這條大船─凌嘉鴻專訪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
612期
在2012~ 2015年間,凌嘉鴻曾在道納實驗室做過博士後研究,乘上了CRISPR-Cas9這條船,他當年在美國的研究生活也充滿許多高低起伏。而他在美國做研究時,成功發現當細胞週期到了S期,便會開啟HDR機制修復斷裂DNA,使...
諾貝爾獎化學獎
蛋白質
RNA結構生物學
基因編輯
CRISPR-Cas9
2020諾貝爾獎
1
2
3
4
5
6
7
8
9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資料總數:265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