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 文章分類 -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不只風雨光 從臺灣地熱發電探索永續綠能
2025.05.01
不只風雨光 從臺灣地熱發電探索永續綠能
作者 / 牟鍾香 |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地熱辦公室專案研...
665期
地熱能是地球內部千萬年來蘊藏的寶貴資源,是自然賦予人類的可再生綠能禮物。相較於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擁有穩定性高、全天候發電、碳排放極低等優勢,尤其適合作為臺灣未來能源結構的重要基石。
減碳地熱綠能永續生活
失落的關鍵: 發現奧陶紀
2025.05.01
失落的關鍵: 發現奧陶紀
作者 / 尼克.戴維森(Nick Davidson)
665期
這些化石乍看之下像是隨意劃在岩石上的塗鴉,不像生物的殘骸。的確,正因為它看起來像塗鴉,所以稱為「筆石」。它們有時像細小的螺旋,有時像Y形的樹枝、鋸片或鋸齒狀的魚鉤,沒有人看得懂這些奇怪的符號。
化石岩層地層地質
地球科學重大突破 氦與鐵在高溫高壓極端條件下形成化合物
2025.04.15
地球科學重大突破 氦與鐵在高溫高壓極端條件下形成化...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20期
特定條件下,氦能與鐵(Iron, Fe)形成穩定的化合物。這項重大發現不僅挑戰了我們對氦元素的傳統認知,更在解釋地核中氦同位素氦-3(helium-3)的儲存機制方面具有重大突破。
氦化合物同位素繞射
AI 可以預測颱風路徑嗎?AI 模式帶來的氣象預報變革
2025.04.01
AI 可以預測颱風路徑嗎?AI 模式帶來的氣象預報變革
作者 / 黃椿喜 | 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發展大數據...
664期
雖然AI 天氣預報在颱風路徑等全球範圍的大尺度天氣系統中,預測能力已迎頭趕上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然而針對更小區域定點、定量的預測,如局部地區的強降雨與強風等,預測能力仍明顯不足。
AI颱風氣象預報盤古模式
看進地球深處 當同步輻射應用於極端研究環境
2025.03.05
看進地球深處 當同步輻射應用於極端研究環境
作者 / 龔慧貞 | 任教於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以結晶學及光譜...
663期
同步輻射技術幫助科學家研究極端環境,也讓科學家能夠在實驗室中模擬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條件,直接觀察礦物在極端環境下的變化,深入理解地球的結構與物質成分。
同步輻射地震波地球鑽石包裹體
同步輻射揭開古生物之謎 從恐龍蛋白質保存到魚類頜骨起源
2025.03.05
同步輻射揭開古生物之謎 從恐龍蛋白質保存到魚類頜骨...
作者 / 王俊杰 |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臺灣大學地質...
663期
值得一提的是,此研究也是國輻中心的古生物相關研究成果第二次登上《自然》期刊封面,顯見同步輻射技術在古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與潛力。
同步輻射化石演化X光
星際冰晶的奇妙旅程 從宇宙化學窺探形成生命的道路
2025.03.05
星際冰晶的奇妙旅程 從宇宙化學窺探形成生命的道路
作者 / 陳俞融 |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嘗試...
663期
星際冰晶的研究不僅為我們揭示了宇宙中的化學奧祕,也帶來無限的未來可能性。隨著技術的進步,天文化學家將能夠探索更多令人興奮的問題。
同步輻射星際冰晶生命起源紫外光
生命可能起源於外太空嗎?
2025.03.01
生命可能起源於外太空嗎?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美國團隊於2023 年將至今被視為最大的外太空採集樣本――貝努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近期則發現樣本中含有合成DNA 及RNA 的基本骨架――含氮鹼基(nitrogenous base)。
含氮鹼基嘌呤嘧啶DNARNA
臺灣首次挑戰深太空及登月任務
2025.03.01
臺灣首次挑戰深太空及登月任務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日本月球探索公司ispace 於今(2025)年1 月16 日宣布搭乘SpaceX 獵鷹9 號運載火箭(Falcon 9)的 Resilience 號登月小艇已順利發射。
SpaceX月球深太空太空輻射
月球表面比想像中更活躍
2025.03.01
月球表面比想像中更活躍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月球上的月海(lunar maria)處於休眠狀態。然而近期研究顯示,月球表面之下的活動其實比過去認為的還要活躍。
月球月海地質地殼變動
從重金屬汙染看古希臘社會經濟轉變
2025.03.01
從重金屬汙染看古希臘社會經濟轉變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愛琴海地區是古代歐洲文化發展重鎮,為了解人類活動對陸地及海洋環境帶來的影響,德國海德堡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了14 支來自愛琴海海床及沿岸地區的沉積物岩芯,並在其中一支泥炭沼澤的岩芯發現目前為止最早的鉛汙染證據。
重金屬汙染沉積物鉛濃度鉛汙染
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器」成功升空 寫下臺灣參與國際登月任務里程碑
2025.02.25
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器」成功升空 寫下臺灣參與...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8期
藉由產學研合作,結合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及民間企業的技術協助,展現了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整體實力。
太空科技DSRP太空儀器國際登月任務
太陽系有多少行星? 一段漫長且未完成的故事
2025.02.06
太陽系有多少行星? 一段漫長且未完成的故事
作者 / 戴夏飛 | (Frédéric Deschamps)中央研究院地球科...
662期
至今為止,已經有超過5000 顆系外行星被發現,這些行星圍繞著將近4000 顆恆星,其中有800顆恆星擁有兩顆甚至更多行星。
矮行星行星小行星恆星
雲層覆蓋減少 加劇全球暖化
2025.02.04
雲層覆蓋減少 加劇全球暖化
作者 / 編輯部
662期
雲層覆蓋的減少幅度雖然看似不大,但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十分顯著。科學家未來也將持續研究此趨勢是否會持續,以及它是否會形成加速全球暖化的循環。
地球能量收支全球暖化溫室氣體雲層覆蓋面積
善用海洋浮游生物吸附二氧化碳 可協助對抗氣候變遷
2025.01.21
善用海洋浮游生物吸附二氧化碳 可協助對抗氣候變遷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7期
這項研究為應對氣候變遷提供一個創新的思路,展示了如何巧妙地運用海洋生態系統的自然過程來增強碳封存效率。雖然這項技術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它的潛力令人期待,或許未來能成為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工具之一。
藻華固碳氣候變遷全球暖化
科學家首次結合ESA與NASA衛星數據 證實格陵蘭冰層快速消融
2025.01.21
科學家首次結合ESA與NASA衛星數據 證實格陵蘭冰層快速...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7期
全球暖化加速冰蓋融化和流動的速度,除了使海平面上升外,也擾亂地球的天氣模式。因此精確測量冰蓋的形狀變化,對於長期追蹤暖化帶來的影響相當重要。
全球暖化海冰北極海海平面上升外
2025年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科學新事件?
2025.01.20
2025年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科學新事件?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7期
期待今年這些新技術能在多元領域中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讓人們看見科學的無限可能。
NASA 月球腦機介面技術中子脈衝川普升糖素胜肽
地底下的巨大氫氣儲存庫
2025.01.01
地底下的巨大氫氣儲存庫
作者 / 編輯部
661期
近年來,地質學家在阿爾巴尼亞和西非發現了巨大的天然氫氣儲存庫,這項發現也讓科學家猜測地底下或許蘊藏著大量氫氣。
天然氫氣地質能源
北極的第一個無冰日即將到來?
2025.01.01
北極的第一個無冰日即將到來?
作者 / 編輯部
661期
根據模型預測,北極第一個完全無冰的夏日可能出現在2027 年。即使人類立刻採取減排行動,北極的首次無冰日也可能在9 ~ 20 年內發生。
北極海冰溫室氣體
科技巨頭的低碳賭注 新一代的地熱能源挖掘戰
2024.12.23
科技巨頭的低碳賭注 新一代的地熱能源挖掘戰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6期
世界上多個科技巨頭,例如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Google針對核能市場的交易引發諸多媒體關注。但其實包括Meta、Google在內的幾家公司,也在投資另一種低碳能源——新一代的地熱能源。
能源地熱能地質學
921大地震開啟的 震前電離層前兆研究
2024.12.12
921大地震開啟的 震前電離層前兆研究
作者 / 劉正彥 |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太空與遙...
660期
長時間大量統計研究某一地區地震與TEC 變化的關係,可以獲知該地區地震前電離層異常的特徵,包含異常極性、異常領先地震天數、異常持續時間、異常出現於一天中的時段等。
​​​​​​​集集地震車籠埔斷層電離層
中央研究院與中油攜手合作 臺灣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開鑽
2024.11.14
中央研究院與中油攜手合作 臺灣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5期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火環帶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由於地熱具有不受時間及天候影響的穩定性,是臺灣少數能夠自產且具備零碳排放潛力的能源。
地熱環太平洋火環帶零碳排放
駐守深空、伺機而動 ESA 彗星攔截者任務
2024.11.11
駐守深空、伺機而動 ESA 彗星攔截者任務
作者 / 林彥興 | 清大天文所碩士,EASY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
659期
自科學革命以來,隨著科學家對彗星本身的研究逐漸深入,我們終於認識到彗星其實是太陽系的「活化石」,攜帶著太陽系形成過程的重要資訊。
彗星彗尾彗髮
大氣河流的移動正改變全球天氣模式
2024.11.04
大氣河流的移動正改變全球天氣模式
作者 / 編輯部
659期
「大氣河流」(atmospheric river)是大氣中會帶來強降雨和暴風的狹長水氣帶,影響著美國西岸、紐西蘭、西班牙北部等地區的天氣。近期研究顯示,大氣河流正向較高緯度移動,此變化將使某些地區的乾旱情況加劇,並在其他...
大氣河流反聖嬰現象未來氣候
何設計太空軌道? 探索宇宙的成敗關鍵
2024.10.14
何設計太空軌道? 探索宇宙的成敗關鍵
作者 / 蕭富元 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教授
658期
由於太空軌道的設計需要精確數學計算,以及深入的物理理解,在此過程中的任何失誤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任務失敗、經濟損失,甚至是成為在軌運行衛星和太空環境的潛在威脅。
太空軌道拋物線拉格朗日點
尋找行星運行的聲音 克卜勒星空的數學音符
2024.10.07
尋找行星運行的聲音 克卜勒星空的數學音符
作者 / 劉柏宏 | 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658期
完成數據分析,克卜勒在《世界的和諧》第五章一開始便寫下:「發現了上帝親自賦予的和諧比例以後,我們接下來就要看看這些單個的和諧比例是分立存在的,……還是彼此之間是相互一致的。」換句話說,他想探討如何將這些比...
克卜勒數學音階
牙齒尖銳卻吃素的白堊紀古鳥
2024.09.30
牙齒尖銳卻吃素的白堊紀古鳥
作者 / 編輯部
658期
在白堊紀時期有一種生活在現今中國東北地區的長翼鳥。這種古代鳥類的頭骨細長,且喙部前端還具有尖銳的牙齒。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因為牠的尖牙和類似翠鳥的頭骨,推測牠以魚類為食。
史前動物長翼鳥化石白堊紀古鳥
以自然為本,尋找氣候變遷的解方
2024.09.16
以自然為本,尋找氣候變遷的解方
作者 / 楊洪中祐/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碩士生
512期
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一直是個錯綜複雜的議題。在人們利用自然資源推動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屢次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嚴峻挑戰,「以自然為本/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氣候變遷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碳匯NbS
白令海峽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有毒藻華
2024.09.16
白令海峽出現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有毒藻華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2期
根據現階段的研究成果,已知毒素會在蛤蜊和貽貝身上累積。不過研究人員表示,我們仍必須進一步了解藻華的毒素如何透過食物鏈傳播,毒素也很有可能累積在白令海峽地區的高階獵捕者。
白令海峽有毒藻華鏈狀亞歷山大藻單細胞生物
開箱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太陽活動、電離層變化 會對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中央氣象署數值資訊組研究員李奕德專訪
2024.09.09
開箱氣象署太空天氣作業!太陽活動、電離層變化 會對...
作者 / 撰稿採訪|羅億庭
657期
1989 年3 月13 日,一道道絢麗的極光罕見地出現在美國南方的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上空。從未看過極光的人們被這壯闊的景象吸引。源頭來自於一次劇烈噴發的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1989 年3 月...
電離層太陽觀測太空天氣太陽黑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