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動物大腦的演化之謎
2024.08.01
動物大腦的演化之謎
作者 / 編輯部
656期
近期一篇刊登於《自然-生態學與演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的新研究顯示,動物的大腦與身體質量呈對數曲線關係,且不同哺乳動物的大腦質量演化趨勢也有所差異,其中僅有靈長目(Primates)、囓齒目(...
哺乳動物大腦身體質量演化靈長目囓齒目食肉目系統發生學人類
美國德州乳牛場工人感染禽流感 相關單位未來將密切監控疫情發展
2024.05.15
美國德州乳牛場工人感染禽流感 相關單位未來將密切監...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9期
上(4)月初,美國德州一名乳牛場工人感染了H5N1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此疫情同時也正在美國六個州的乳牛農場中蔓延。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的說明,目...
美國德州乳牛場禽流感H5N1哺乳動物病毒呼吸道感染
哺乳動物的牙齒
2023.11.01
哺乳動物的牙齒
作者 / 張樂妍/本刊主編。
647期
在恐龍及許多生物經歷了中生代(Mesozoic)末期的大滅絕之後,地球變成了哺乳動物的天下。兩億多年的時間過去,現生的哺乳動物已發展出多樣的姿態,並占據了地球上各個類型的生態環境。而牠們能夠以如此難以置信的豐富多...
哺乳動物牙齒台灣溝鼠野兔獼猴
全球哺乳動物的食物網正在崩毀
2022.10.01
全球哺乳動物的食物網正在崩毀
作者 / 編輯部
634期
食物網,由捕食者與獵物之間的關係組成,愈複雜的食物網也提供愈多物種共存的方式,進而促進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的穩定性。
食物網捕食者獵物哺乳動物生態系物種
別鬧了,動物大人!
2022.09.23
別鬧了,動物大人!
作者 / 瑟巴斯欽.莫羅(S é bastien Moro)
1970年代有一篇論文告訴我們,牛喜歡聽鄉村音樂勝過搖滾樂。純粹好玩講一下,說不定你哪天能派上用場,誰知道呢。
動物趣味小知識語音情緒豬嗅覺味覺羊雞牛哺乳動物
面對猴痘,我們應該採取何種心態?
2022.08.01
面對猴痘,我們應該採取何種心態?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32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當這個世界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疲於奔命之際,猴痘(monkeypox)疫情似乎也有逐步升溫的趨勢。我們該以何種心態面對新的未知疫情?或許這篇文章能提供讀者一些方向和理性...
猴痘猴痘病毒COVID-19鹼基對哺乳動物基本再生數Omicron變異株天花致死率特考韋端
哺乳動物身上的第一隻蝨子
2022.07.29
哺乳動物身上的第一隻蝨子
作者 / 編輯部
632期
蝨子(lice)泛指毛蝨目(Phthiraptera)下、生活在恆溫動物身上的專一性寄生蟲。近期,《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上刊登一篇有關蝨子的親緣基因體學(phylogenomics)研究,說明蝨子首次寄...
蝨子毛蝨目專一性寄生蟲基因體學哺乳動物宿主演化事件非洲獸總目共演關係基因體定序親緣分析
北美瀕危物種「黑足鼬」複製成功 科學家盼能再次豐富族群多樣性
2022.02.15
北美瀕危物種「黑足鼬」複製成功 科學家盼能再次豐富...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2期
今(2022)年1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Colorado)國家黑足鼬保護中心(USFWS National Black-footed Ferret Conservation Center),工作人員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生日派對,派對中的蛋糕是由土撥鼠和老鼠屍體、碎肉所製成的...
黑足鼬土撥鼠哺乳動物瀕危物種人工繁殖粒線體DNA基因研究生物學遺傳多樣性
病毒的自然宿主—蝙蝠
2020.04.01
病毒的自然宿主—蝙蝠
作者 / 吳忠信/臺師大生命科學專業學院教授,曾任臺灣蝙蝠學...
604期
臺灣因高溫多雨、海拔差異大,形成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造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蝙蝠多樣性更是居世界之冠。不過近年來,有多種影響人類健康的冠狀病毒被認為可能與蝙蝠有關。為此,瞭解蝙蝠與新興人類疾病的關係益顯重要...
新冠肺炎陸地生態系蝙蝠病毒大翼手亞目小翼手亞目回聲定位血清學免疫系統哺乳動物
未審先判,怎求得了真?
2013.11.01
未審先判,怎求得了真?
作者 / 陳章波/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
527期
前陣子媒體充滿了有關部隊虐死同伴及鼬獾感染狂犬病的報導,這些紛紛擾擾都來自於求真之不可得。早在1919 年代的五四運動,有識之士就大力鼓吹賽先生與德先生,經過近百,科學與民主尚未能充分地在我們社會落實,是什麼...
鼬獾狂犬病媒體基因序列錢鼠哺乳動物科學法規民主管理層級公民社會跨領域
  • «
  • 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