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2-01-15大學研究與知識經濟: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博士?
481 期
Author 作者
牟中原/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奈力生醫創辦人。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將「知識經濟」定義為「一種用來描述發達經濟體越來越依賴知識、資訊和高技術的趨勢,以及企業越來越需要隨時獲取所有這些內容的表達方式」大學顯然與知識經濟關係密切。其實知識經濟是一個已充分研究的領域,但要進入臺灣的脈絡、產生現狀的轉化,仍需要因應當地的調整和政府的推動。
在歐美1950∼1970年代,大公司如跨國公司奇異(GE)、IBM對各國經濟的重要性無庸置疑。1980年代之後,經濟活動轉移到以知識為基礎,成為新興經濟體的驅動力,資通訊技術和生物技術的根本改變,創造了市場機會。創新經濟的重點在於個人動機、新想法、風險承擔,而新公司比老公司開發新科技更有效率,使小型的新創公司(startup)能夠竄起,以新的知識為基礎創造新機會。
大學作為知識經濟的基礎
在過去十年中,世界各國政策制定者,越來越將大學視為當地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隨著周邊地區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麻省理工學院(MIT)等大型創業型大學,其創業孵化和研究商業化活動亦逐步成為創新的核心。因此,大學有責任成為「創新引擎」,成為所在地區的經濟參與者和就業機會創造者。來自學術研究機構的大學衍生公司,以及大學和其他商業企業的互動,所造成的經濟影響非常重要。
本世紀有許多嶄新的議題接踵而來,還有些長期存在卻未獲解決的問題,例如流行病、慢性病、網絡安全、氣候變遷、社會兩極化等。人們需要科學幫助解決這些問題,有些科學成果亦有助於創造新產業,因為這些問題多半是全球性的,它解決的技術就具有全球擴散性(但不是單靠技術就能解決問題)。舉例來說,全球升溫造成人們要盡快減少CO2排放,減碳技術上百種,大學實驗室都在做研究,然後呢?應該是透過某種市場機制使其得到開發,而後擴散。我們不知道哪條路走得通,最好的方法是透過很多小型新創公司在市場上廣泛測試、分散承擔風險。
由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判斷,臺灣正在經歷戲劇性的轉變,經濟模式即將轉變為知識經濟。按照這思路,區域集群不再依賴於「硬」生產要素,而是依賴於吸引高科技社區的措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中,臺灣的大學、工研院、中研院等知識生產實體,在維持當地經濟和保持穩定增長方面,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解是什麼可以讓臺灣在這個以知識為中心的創新環境中蓬勃發展,以及知識溢出的動態,還有將知識原材料推向市場以推動當地發展的機制,對於未來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臺灣作為未來創新創業溫床的賣點
1. 獲得資本: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繼續加大對臺灣的挹注,以及高科技業的轉投資。新的趨勢尤其明顯集中在北臺灣,從臺北到新竹。更由於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特有產業型式,沒有大型企業的壟斷與過度無效率的垂直整合,中小型高科技公司以極具競爭力的垂直分工型態進行經營。
2. 進入創新生態系統:臺灣的創意經濟來自其企業家、大學的研發管道、創意勞動力、發達的產業集群及其熟練的科技勞動力。
3. 擁有大量的加速器、孵化器和初創企業:現階段臺灣的大學所培養的研究生數量和集中度超過亞洲其他地區。
4. 國際化程度逐漸提高,並獲得海外台僑技術聯繫。
5. 在臺灣較容易發展人與人的密切合作,一則因為地方小,二則是臺灣人的合作個性。疫情期間,這更得到良好的發展。
6. 生活品質在華人世界最好。從一個創業者的角度來看,新產品和服務過程無法一蹴可幾、不是一出生就成熟,它們建立在新的原理和新概念,其結果來自基本科學研究。一個國家不可能依賴由其他國家產生新的基本科學知識,還期待其產業發展有機會領先。此外,經歷博士生學術培訓的人才,非常適合參加新創公司,我想不出任何其他培訓計畫可以讓她/他更好地為創立公司的挑戰做好準備。在博士/博後工作中獲得的技能,正是新創公司必不可少的。
博士班教育與新創的相仿處
學習追尋突破
社會上一般人,多不了解什麼叫突破。也許對他們來說,突破意指破壞社會秩序完全不可取。在科技上,他們知道的大部分東西都是人家已經發現的,教科書上的東西都是。只有進到博士班,才真正被要求做出前面人沒有的東西,這對創業者而言是絕對需要的。在臺灣,你如果跟別人一樣就永遠沒機會,尤其臺灣是一個國際化競賽的產業環境,現在已經不可能山寨,或進行逆向工程。創新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大,而一個嚴謹的博士班教育,正是為此做出了很好的準備。
實驗室專題討論與向投資者推銷
這可能是最有價值的共通點了。在博士班階段,資格考試、論文委員會會議、實驗室會議都是必經的過程,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溝通技巧。在實驗室專題討論(lab meeting)要學習對著技術感興趣的其他人進行有效的演示;在新創公司則改為向潛在投資者進行推薦演講,有過前者的經驗就並不太難。新創的潛在投資者多有堅強而敏銳的個性,與博士班習慣的厲害研究人員一樣,他們想要有自信的答案,和一個顯然已經考慮過所有突發事件的創意人。
面對拒絕,無論是來自審稿人或是風險投資家
取得好成績、獲得博士學位、發表論文、獎學金、資助、而至找教職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可預測性。在學術界,唯一能保證的就是總是要經歷「拒絕」。收到第一封稿件拒絕信,會帶來一種驚人的痛苦,但讓我告訴你,這也是針對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 VC)受到拒絕的提前準備。面對投資人的拒絕,就像對審稿人的反駁一樣,要學會識別溝通中的薄弱環節,加強它們,並有禮貌地解釋為什麼審稿人/投資者是錯誤的,為什麼這篇論文應該在期刊上,或者是為什麼投資你的新創公司是投資者不能錯過的機會。
風險
開始攻讀博士學位/設立新創公司時,就會承擔龐大而瘋狂的風險與壓力,且是年復一年的努力,有希望,但不能保證成功。面對微薄的薪水、壓力、自我懷疑、倦怠,博士班訓練與創業都是驅動自對於該主題的熱情和信念,創業的時候,熱情是絕對必需的。
毅力
無論是從事科技還是社會科學,獲得博士學位都非常困難,它需要多年超人的承諾和毅力,而開創一家新創公司也是如此。
自我懷疑
在學術界整個研究生、博士後、甚至到擔任教職員工的生涯中,自我懷疑會一直存在。但是在學術訓練的每個階段,都需要學會更好地克服這種懷疑,並在克服挑戰和撰寫論文等艱鉅任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紀錄。如果無法學會控制自我懷疑綜合症,就無法在學術界取得成功,當然也無法在新創公司取得成功。
研究計畫、商業計畫和實驗
科學家的主要訓練內容之一是如何正確測試假設,而這也是新創公司的關鍵。新創公司本身就像是一個研究項目,要根據用戶的回饋和數據進行調整,設計新的試驗,如果第一個不起作用,則切換到新項目/轉向。研究就像新創公司一樣難以預測,所以知道什麼時候忽略原本規畫的研究計畫也很重要。而且就像研究一樣,有些最有趣和最重要的發現是偶然發生的,就像許多新創公司成立時只做一件事,但最終轉向完全不同的產品並取得成功。
指導教授、論文委員會和創業顧問委員會
創辦一家新創公司時,最有價值的建議是找到好的顧問。別擔心嘗試錯誤,你肯定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但是,如果你沒有得到建議並試圖犯所有註定要犯的錯誤,而不是學習,只會失敗。同樣的,研究計畫領導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論文委員會和你的實驗室夥伴的作用是限制你犯的錯誤數量,這樣你就可以在5年而不是10年內畢業。
在上面的分析之後,我會試著從臺灣經濟發展的面向回答需求面,即「到底為什麼要那麼多博士」?如果從人口面來說,我們只有2000多萬人、少子化、大企業只要製造業等,繼續訓練出博士似乎沒有意義。但其實,人類的創造力從來都不是平均分配的,16世紀的荷蘭、18世紀的英國、19世紀的德國、20世紀的美國,都是這些歷史上的突破點。臺灣近兩年,在半導體生技、材料、能源等領域都有非常多的新創公司有所突破,他們在孕育未來,大有在四小龍中佔有領先地位之勢。回去看近50年以來,美國博士者最主要的就業機會不在學術界也不在大公司,而是新創公司。他們選擇去一個有新機會的地方,如果不行,仗著年輕再換個公司就是,直到成功。這成功可以是公司上市也可以是被大公司收購,年輕人如果看得到機會,我猜他們就不想去賣肝的地方。
最後要提一下大學經費的問題。目前科技部所提供的研究經費尚屬恰當,可以使頂尖人才做一些原創性研究。但是大學所能提供的人事費則是偏低,沒辦法吸收到好的研究人才,博士生的生活費也偏低。目前高等教育經費長期不足,大學的財源多半仰賴學生學雜費的收入以及政府的補助。前者學費長期凍漲,加上少子化的衝擊,學生人數減少,收入自然遞減。而後者雖然過去十年來提高了一些,但國內退休及勞健保法令制度調整,人事行政開銷攀升,各大學財務狀況其實是越來越捉襟見肘,這些都不利於知識經濟的發展。但受限篇幅,大學經費的問題就只能在此點一下,以後再談了。
延伸閱讀
1. Steve Olson, The Endless Frontier: The Next 75 Years in Science(2020),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https://doi.org/10.17226/25990, 2020.
2. Sally Hancock, A future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alyzing the career strategies of doctoral scientists through the principles of game theory, Higher Education, https://doi.org/10.1007/s10734-018-0329-z,2019.
3. Nature Career‘, Hard’ skills from our PhDs remain relevant beyond academia,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3756-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