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12-14我與科報二三事 480 期

Author 作者 張之傑/科普作家

《科技報導》(以下簡稱科報)1981年元月創刊,到今年12月的第480期,滿40年。主編羅億庭來信:「希望能邀請當初倡議創辦科報的幾位老師,寫一篇感言刊登於本期。」

羅億庭大概不知道,我雖掛名發行人,其實和科報的創辦毫無關係。科報創刊時,我負責環華出版公司編務,該公司發行兩份刊物——《少年科學》和《大眾科學》,分別於1978年及1980年創刊,忘記是什麼因緣,周成功教授成為這兩份刊物的編委,每個月的編委會上,都會與周成功晤面。

科報創刊,我是從周成功處得到消息的,不久就收到科報創刊號,第一個印象是封面很醜。內容以刊登科技政策評論文章為主,也報導科技新知。周成功告訴我,科報免費贈送科技界的,因覆蓋面夠大,較容易拉到儀器商的廣告,收入可以貼補科月虧損。直到若干年、若干年後,才知道原始倡議、策劃人就是周成功,其次是曾惠中。科月與科報兩者同屬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為姊妹刊。

撰寫此文時寫信問周成功,倡議人還有誰,他回信說:「科月社委會討論是否要辦《科技報導》時,最關鍵的意見來自袁家元。」是了,科月人大多是些書生,生意經原來來自當時擔任總經理的袁家元。

1985年,我到南海路臺灣科學教育館任職,當時科月設在科教館附近,某日接到科月秘書辛鬱(宓世森)的電話,說謝瀛春辭去總編輯,希望我能就近接下科月編務。問辛鬱什麼時候,辛鬱說愈快愈好。

當天過去了解一下狀況,謝瀛春在社,她對我說,科月和科報的編輯是分開的,我只能管科月,不能管科報。離開時打字小姐跟著我下樓,告訴我一些事,我這人喜歡單純,回到辦公室立刻打電話給辛鬱:「這事我不能幹。」

1993年8月間,劉源俊打電話給我,說曾惠中因故不能再署名發行人,要我掛個名,因為公立學校的教授不能擔任。1997年,科月發生人事動盪,郭中一突然辭職,劉廣定、劉源俊希望我能接替,我只答應代理一段時間,這時已知道科月的潛規則:科月和科報是分開的,從沒過問科報的事。

2002年,我接下科月的編務,幹了兩年。心想:科報不開編委會,科月的編委會何不納入科報?這事激起林基興和主編吳松春不悅。罷了,何必多事。就讓兩刊各行其是的老習慣繼續下去吧,只是不知這老習慣是何時、何人開始的?

忘了哪一年,偶然間發現科報的發行人已換了人掛名。若干年、若干年後,科月秘書李金穗打電話給我,說發行人要重新登記,要我到社簽名蓋章。我說:「我早就不是發行人了。」李小姐說:「一直是你啊!」這才知道並沒換人。依我早年的脾氣,是不會去蓋這個章的,我還是去了,李小姐說:「我知道你會來的。」我將這事公開提出來,於是我再次掛名發行人,一直掛到現在。

2004年起,林基興接任理事長和科月總編輯,科月和科報的編輯才合而為一。2011年,王文竹接任科月總編輯,決定改革科報封面。我掛了那麼多年名,只在這時盡了點力,科報刊頭的四個字,字型、字級和顏色是我決定的,王文竹則統一英文格式及重擬刊頭標語,這個封面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