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25.03.26
國研院突破性血栓研究技術 獲CES創新獎肯定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9期
這項研究成果是由跨領域團隊共同完成,包括國研院動物中心的研究人員以及來自臺灣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和東華大學的學者。「雷射誘導血栓形成晶片整合系統」能夠使用雷射光在微流道中的任一位置誘導血栓形成。更重要的是,...
血栓
心肌梗塞
雷射
晶片模擬
2025.03.26
仿生3D列印技術新突破 可複製跟蜘蛛絲一樣細的纖維結...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9期
目前研究團隊正專注於開發能夠應用於半導體製造的精細微結構,它的優勢在於能製造出傳統半導體工藝無法實現的精密結構,尤其是在需要微米級精度的元件製造過程中。透過持續改進這項技術,研究人員期望能為半導體產業帶來...
3D列印
嵌入式列印
溶劑交換
半導體
2025.03.26
大腦中的飽食開關 科學家發現控制進食停止的關鍵神經...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9期
實驗結果顯示,當這些神經元被活化時,實驗小鼠會顯著減少食物攝入量;更有趣的是,這種抑制作用為漸進式,而不是突然發生,與我們日常體驗到的飽食感完全吻合。
神經元
空間分子分析
肥胖治療
糖尿病治療
2025.03.26
偏頭痛不只是心理症狀 大腦研究與新藥造福頭痛患者
作者 / 編譯|張慈媛
519期
過去偏頭痛一直飽受汙名,許多人僅將偏頭痛視為心理疾病的症狀,或者由血管擴張所引起的疼痛,甚至認為患者只是為了逃避工作而宣稱自己頭痛。因此當時患者多求助於心理或精神科醫師,醫界也僅將偏頭痛看作一種比較嚴重的...
偏頭痛
頭痛
肽
CGRP
2025.03.26
族群孤立導致基因變異 研究揭示因紐特人的遺傳疾病風...
作者 / 編譯|張慈媛
519期
過往許多以基因資料庫為基礎所進行的健康風險評估,事實上都僅適用於大部分歐洲人,在因紐特人等少數族群身上,準確性只剩下一半左右,可以說這些人群的健康福祉長期受到隱性忽視,甚至可能曾遭受誤診。
演化錯配
瓶頸效應
因紐特人
隱性遺傳疾病
2025.03.19
引領益生菌創新浪潮 雷文虎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519期
雷文虎克的創辦人徐丞志,本身其實是臺大化學系的教授。談及創業契機,他回憶道,「我到臺大任教時,時任副校長(後來的科技部長)的陳良基曾說:『不要只想著發表論文,許多研發成果是先展現對人類的實際影響力後才被重...
腸道菌
腸道環境
益生菌
益生質
後生元
2025.03.11
命從口入 八個關於嘴巴的冷知識 68 永續未來 帶你走進...
作者 / 林嘉澍
663期
口腔功能,實際上是提升健康福祉乃至維繫生命的關鍵角色,若說「命從口入」恐怕也不過分吧!希望透過以上幾則口腔趣談,能讓讀者稍微感受到百年來許多學者不斷探究口腔功能的努力與貢獻。
口腔
口腔生理學
中樞神經系統
敏感牙齒
2025.03.05
開發藥物與疫苗的好幫手 同步輻射揭開病毒的神祕面紗
作者 / 陳乃齊 |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建志 ...
663期
蛋白質晶體學、同步輻射光源、冷凍電子顯微鏡、類病毒顆粒、抗體修飾等研究推進了生物醫藥發展,在疫苗開發、藥物傳遞和結構生物學研究方面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更為人類健康和生物科技帶來了新的希望!
同步輻射
蛋白質
病毒
疫苗
2025.03.04
櫻吹雪的浪漫 臺灣櫻花的原生魅力
作者 / 羅億庭 | 本刊編輯
663期
每年冬末春初之際,全臺瘋賞櫻似乎已成為一種傳統。近年來,臺灣各地大量種植的櫻花,大多屬於引進的外來品種。像是你我都耳熟能詳的八重櫻、染井吉野櫻跟河津櫻。
櫻花
原生種櫻花
福爾摩沙櫻
台農4 號-白鈴
2025.03.01
新基因編輯技術ARCUS 拯救生命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ARCUS 是一種利用藻類核酸酶的DNA 編輯技術,與廣為人知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 皆取自於大自然中生物體本身的機制
基因編輯療法
ARCUS
CRISPR
蛋白結構
2025.03.01
高空飛行的蚊子可能帶來更多傳染病?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的傳染病生態學家弗格森(Heather Ferguso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高空旅行的蚊子返回地面後,是否還具備傳播疾病的能力。
蚊子
生存策略
病原體
基因改造蚊
2025.03.01
奈米級3D 列印技術加速神經研究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阿卡多表示,藉由調整寬度、高度及長寬比,可以改變奈米柱的剪切模數(shear modulus),也就是細胞在微米或奈米結構陣列上所感應到的機械特性,使神經元細胞「相信」自己處在像大腦一樣柔軟的環境中。
3D列印
奈米柱
雙光子聚合技術
神經網路
2025.02.25
興大打造真實反映汙染狀況的地下水採樣器 已被納入國...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8期
地下水汙染一直是環境保護中相當具挑戰性的議題之一,因為它不僅影響飲用水安全,更可能對農業灌溉、工業用水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危及人類的健康與生態系統。
地下水汙染
環境工程學
環境保護
質譜儀
2025.02.25
以AI設計蛋白質 破解蛇毒血清製作難題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8期
在醫療科技的發展歷程中,蛇毒血清的製作仍仰賴動物生產,是一直以來都難以突破的領域。最新發表在《自然》期刊的一篇研究顯示,透過人工智慧設計的蛋白質,可以有效阻擋眼鏡蛇、蝮蛇等毒蛇的致命毒素,為困擾科學家已久...
血清
蛇毒血清
AI
蛋白質設計
2025.02.25
利用DNA奈米機器人調控生物膜 細胞生物學新突破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8期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University of Stuttgart)第二物理研究所所長劉娜(Laura Na Liu)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可以利用DNA奈米技術來控制合成細胞中膜脂質(lipid membrane)形狀和通透性的工具,為合成生物學領域帶來...
DNA摺紙技術
GUVs
DNA奈米機器人
藥物傳遞系統
2025.02.25
乳牛是壯還是胖? 中山團隊研發一分鐘解析乳牛健康的...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8期
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的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莊承鑫團隊,成功開發出可以在一分鐘內檢測牛肌肉量的「可攜式肌酸酐檢測儀」。此儀器能透過精準管理提升牛乳產量與品質,有望為臺灣酪農拓展41億元商機,未...
酪農業
肌酸酐
肌肉儲備量
肌少症
2025.02.19
對抗細菌的雙面刃?抗生素抗藥性危機與全球健康挑戰
作者 / 編輯部
518期
抗生素可說是現代醫學史上一項偉大的突破,它不僅拯救了無數生命,更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大幅提升。然而,近年來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的問題卻困擾著醫療體系。
抗生素
細菌
世界衛生組織抗
生素抗藥性
2025.02.19
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引發全球警報臺灣該如何應對?
作者 / 陳秀熙/臺灣大學健康數據拓析統計研究所教授
518期
由於抗生素的過度或不當使用,像是在臨床治療、農業用途、動物健康照護、食品系統中的濫用,使得具有抗藥性的微生物感染率迅速上升。
抗生素抗藥性
AMR
超級細菌
青黴素
2025.02.19
顛覆傳統的疫苗投與方式 微針貼片及吸入性疫苗
作者 / 陳淵銓/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
518期
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微針貼片的形式,製造熱穩定性的mRNA疫苗用於預防新冠併發重症(COVID-19),此款疫苗並不需要冷鏈儲存、醫護專業人員參與或複雜的設備。
疫苗
吸入性疫苗
微針貼片
mRNA
2025.02.11
番茄之敵的秘密武器 隱藏在病毒基因組內的抗病密碼
作者 / 劉明容 | 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研究為植物及植病毒基因...
662期
在筆者團隊的研究中,使用核糖體分析、轉譯起始抑制處理等方法,發現了番茄黃化捲葉病毒泰國種中隱藏的17 個轉譯起始點,並由此重新定義了已知病毒基因的轉譯起始點和鑒定出一個全新的病毒基因。
番茄
病毒
轉譯
蛋白質合成
2025.02.04
偷舔鄰居的響尾蛇
作者 / 編輯部
662期
美國南達科達大學的研究團隊觀察了科羅拉多州一個高海拔牧場內的100 條草原響尾蛇,發現在爬蟲類最活躍但也最為乾燥、每個月降雨量只有約兩毫米的春季到初秋時期,這些毒蛇解渴的方式有些特別。
響尾蛇
水交易
合作
乾旱地區
2025.02.04
客製化的「智慧細胞」
作者 / 編輯部
662期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生物工程團隊,運用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的概念成功設計了一套新的細胞電路,讓細胞可以自行檢測是否罹患疾病,並立即做出反應,使「智慧細胞」的誕生更近了一步。
細胞電路
合成生物學
磷酸化反應
磷酸化電路
2025.02.04
禽流感會在人類間大流行嗎?
作者 / 張樂妍/本刊主編
662期
禽流感病毒的影響不僅限於家禽和乳牛,也早已在近年於各種野生哺乳動物引發嚴重疫情。距離它演化成人傳人病毒的時間,還有多久呢?
禽流感病
毒突變
基因重組
H5N1
2025.02.04
禽流感如何演變成全球性威脅?
作者 / 趙黛瑜 | 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微生物暨公共衛生研究所、...
662期
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WOAH)的世界動物衛生資訊系統(WAHIS),演化自H5N1 Gs/GD 分支(clade)的禽流感病毒,從2000 年開始已在全球引發三波主要的疫情
禽流感
RNA病毒
A型流感
病毒基因演變
2025.02.04
禽流感對臺灣與全球經濟帶來哪些衝擊與影響?
作者 / 張靜貞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662期
去年,歐洲、美國及日本陸續發生禽流感疫情擴大事件,造成家禽產業巨大的經濟損失,美國雞蛋價格也因此而大幅上揚。
禽流感
經濟
GDP
供應鏈
2025.02.04
禽流感病毒與牠們的產地
作者 / 陳貞志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
662期
在野鴨的低密度族群中,個體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大多數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己經感染過禽流感病毒且產生了抗體,因此對禽流感病毒具有扺抗力。
禽流感
水禽
家禽
天擇
2025.02.04
如何阻斷禽流感流行? 禽流感疫苗的使用及策略
作者 / 王金和 | 臺灣大學獸醫系名譽教授
662期
當一個國家的禽流感疫情由點擴散為面時,僅採用撲殺的方式便沒辦法阻擋疫情。此時除了家禽場的衛生管理之外,施打疫苗是一種良好的控制方式。
禽流感
禽流感疫苗
反向遺傳技術
基因重組
2025.01.21
綠蠵龜面臨性別失衡危機 臺大跨領域研究揭示暖化威脅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7期
最近一篇由臺灣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柯佳吟領導,結合多位跨領域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發表於《生態保育》期刊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氣候變遷如何影響綠蠵龜的繁殖與生存。
綠蠵龜
保育
孵化
性別
失衡
2025.01.21
幫聲音加上「浮水印」 臺科大研發防語音詐騙的「護聲...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7期
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迅速發展的今日,深度偽造(deep fake)技術帶來的資訊安全威脅日益嚴重。特別是在語音合成領域,不法分子可以輕易複製並濫用他人的聲音,造成詐騙事件頻傳。
詐騙
聲紋
資訊安全
語音詐騙
2025.01.21
善用海洋浮游生物吸附二氧化碳 可協助對抗氣候變遷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7期
這項研究為應對氣候變遷提供一個創新的思路,展示了如何巧妙地運用海洋生態系統的自然過程來增強碳封存效率。雖然這項技術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它的潛力令人期待,或許未來能成為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工具之一。
藻華
固碳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資料總數:1509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