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2022.02.01
想讓孩子了解現代生命科學的意涵嗎?或許你可以試試《...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26期
生命科學(life science)無疑是當前世界的顯學之一。拜疫情之賜,現在臺灣社會對於「疫苗」、「免疫學」、「mRNA」等專有名詞顯得耳熟能詳,大家似乎都可以隨時來上一段見解,點評一番。
生命科學
疫苗
免疫學
mRNA
生命現象
生物科技
鹼基對
分子生物學
轉譯機制
《基因怪獸:病毒工廠》
桌遊遊戲
2022.01.15
AI加入期刊審查,是福還是禍?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1期
自去(2021)年1月起,每一篇投稿到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旗下各期刊的論文,會在通過同儕審查(peer review)後、被期刊接受發表之前,再經過一次特別的檢查——利用人工...
人工智慧
AI
同儕審查
論文
人工智慧審查助手
生命科學
AI審查
人工審查
偽造技術
2021.01.18
《特管法》修法下,LDTS之生物資訊專業該如何把關?
作者 / 陳倩瑜/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469期
最近,實驗室開發檢測服務(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and Services, LDTS)納入《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實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中規範的修法,在人員資格要求部分,引發醫檢師與生命科學/生...
LDTS
醫檢
生物科技
生命科學
次世代定序
基因定序
生物資訊
特管法
2021.01.18
基因編輯技術該怎麼用?諾貝爾獎得主的呼籲──讀《基...
作者 / 林基興/科學月刊社董事與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
469期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道納(Jennifer Doudna)與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人,因其開發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基因編輯
CRISPR
諾貝爾獎
《基因編輯大革命》
生命科學
基改
科技
2020.12.01
「看見」腦神經:下一個世代的神經網路地圖
作者 / 陳亭瑋/臺灣師範大學畢,主修生命科學。經歷專案與編...
612期
在解密了果蠅全腦神經網路地圖後,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江安世,準備將腦科學的研究帶往全新的疆土──人腦。若想充分了解人類的大腦,除了顯微影像的技術發展之外,也需要一步一步的從模式生物,往更複雜的物種延伸,才能...
腦科學
神經網絡
記憶
人類大腦
果蠅
生命科學
神經元
共軛焦顯微鏡
跨領域
2020.09.10
話什麼神經?閱讀、語言, 都是大腦的神奇傑作
作者 / 郭羽漫/本刊特約編輯。
465期
說到臺灣本土的科普譯作,許多人腦袋裡一定會出現的名字,就是洪蘭。從早年與丈夫曾志朗合譯的《心理學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ation In Psychology),到千禧年以降的《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詞...
科普
腦科學
神經科學
生命科學
認知心理學
語言學
認知語言學
2020.06.01
我們與「真」的距離—疫情之中如何看待相關的學術研究...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06期
在科學研究中,知識分為假說、學說及定理等名詞,不同的名詞代表知識的不同位階。在科學家找出事物的真理前,知識需要不斷地驗證、推翻及更新。而在近日的疫情下,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仍具有許多不確定性,而學界、當權者...
學術研究
假說
學說
定理
生命科學
疫情
防疫
研究
文獻
2019.03.01
大腦神經再生陷論戰-狼煙再起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91期
人類的大腦是生命科學研究中最富挑戰性的議題之一,筆者甚至認為,光是要讓一般大眾理解這個問題的挑戰性,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生命科學
大腦科學
神經科學
腦結構
大腦神經
神經元
神經元再生
2017.11.01
生理時鐘的漫長研究終獲2017諾貝爾獎的青睞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575期
科學界的年度盛事,諾貝爾獎(Nobel prize)的得獎名單陸續的在10 月上旬公布。在生理暨醫學獎項中,今年頒給了霍爾(Jeffery C. Hall)、羅斯巴希(Michael Rosbash)與楊(Michael W. Young)三位教授,表彰他們在發現...
生理時鐘
諾貝爾獎
生命科學
2014.11.01
蛋白質結晶學在臺灣
作者 / 簡玉成/任職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539期
解析蛋白質立體結構是探索生命奧秘的重要技術,臺灣科學家的努力不懈使臺灣成為少數擁有蛋白質結晶學設施的國家,未來學術成就也指日可待。
蛋白質結晶學
基因
單晶X光繞射
科學
生命科學
醫學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