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11-07海水變身「綠氫」? 臺灣海水製氫技術的挑戰與進展 659 期

Author 作者 洪緯璿 | 中央大學材料所教授、臺灣淨零策略與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

Take Home Message
• 海水是製氫的豐富資源。但在研發上面臨腐蝕、各地海水成分不一致、成本過高等技術挑戰,因此目前還未能商業化。
• 筆者團隊開發出的高熵觸媒技術,可直接電解海水製氫,設備具高抗腐蝕性,若能結合離岸再生能源,有望推動規模化生產。
• 未來,臺灣海水製氫的發展將結合產學研力量,透過政府支持、研究創新及國際合作,推動綠氫商業化並銜接離岸再生能源應用。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實現淨零碳排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標。為此,除了需要逐漸提高碳捕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與再生能源的規模外,發展綠氫技術更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氫能作為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具有燃燒過程中無廢氣、熱值良好、高能量密度、利用方式多樣化等特性。而透過再生能源發電,並將這些電力應用於電解海水產製綠氫更是具有極大潛力,對資源的豐富性、環境效益、副產品可回收利用等方面也具有優勢。然而,目前海水產氫的技術挑戰和高成本,是使它廣泛應用的主要障礙。為克服這些限制,近年來有許多專家在氫能領域中,不斷地研發高效且抗腐蝕的觸媒材料,同時探討電解質的選用與處理,期望能藉此提高海水產氫的效率,進而持續擴大氫能發展至工業級規模,以對接產業界的需求(圖一)。


 
 

圖一|電解海水產氫工廠示意圖


為什麼要用海水製氫?

讀者可能會問,地球上的水資源種類這麼多,為什麼要特別選用海水製氫呢?直接利用海水的優勢在於,海水在地球上的比例是全球水資源的97%。若能利用含量豐富的海水,便可避免和淡水資源的競爭和消耗,對於缺水地區而言尤為重要。而在生態方面,以海水生產出的氫氣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可減緩氣候變遷並符合永續發展的要求。

此外,海水含有許多複雜成分,在反應過程中可以產生鹽和其他化學品。例如氯氣、氫氧化鈉等副產品,就可以被回收利用而提升經濟效益;沿海國家和地區則可憑藉地理優勢,加以利用當地豐富的海水資源進行氫氣生產,減少依賴進口能源且提高能源自主性。近年來,離岸風電從過去的固定式走向浮體式發展,也增加了就地直接電解海水、轉換為氫能的必要性。

目前各國也有海水產氫的成功案例。像是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奧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美國能源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的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以及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就共同研發出一種可以安全地從海水中提取氫氣的裝置(延伸閱讀3),而海水流經雙膜過濾系統後還能製造出相當於燃料的物質。藉由電力從海水中提取氫氣、雙膜分離出海水中的其他元素,將有助推動生產低碳燃料。另外,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則製備出用來處理海水的新型催化劑,不僅減少耗能還可以大量生產,不需要任何的海水淡化步驟即可電解海水產氫。


海水製氫的困難及現況

即便相關研究皆有所進展,但目前海水製氫的技術還處於研究和試驗階段、尚未規模化,要實現商業化應用仍需克服多方面的技術和經濟挑戰。像是海水中含有多種鹽類和雜質,直接電解海水可能與電極材料相互作用、產生競爭反應,進而影響電解過程的效率和穩定性,還會導致設備和材料的腐蝕問題,因此對技術和成本層面有較高的要求。此外,各地區的海水成分與濃度也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地區的海水也會受到季節與鄰近地區影響而造成差異,因此在電解質的使用或純化過程上就更加複雜。有許多學者對此感興趣,像是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Jülich Research Centre)的科學家就非常重視電解質中微量元素的差異,認為這些不穩定物質的存在可能對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必須預防這些問題的發生,才能進一步提高製程的穩定性和材料壽命。

近年來,臺灣也有不少研究團隊為了突破海水產氫的困境,致力於改善材料的特性、提升整體系統的性能與規模,進行了許多具指標性的研究。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