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2021.05.01
「打屁股」可能影響孩童的腦部發育
作者 / 編輯部
617期
你小時候曾有過被打屁股的經驗嗎?近期一篇刊登在《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的研究發現,「打屁股」可能會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
打屁股
兒童偏差行為
認知發展
心理健康
腦部發展
2021.05.01
鳥類真的有括約肌啦!你們都誤會了!
作者 / 陳昱慈/威斯康辛大學生物系學士,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神...
617期
下半身擁有生殖、泌尿、排便三大功能分開的孔洞,是大多數哺乳類特有的演化特徵,其他的脊椎動物包括鳥類、爬蟲類等下半身都只有一個三合一多功能的洞,稱為泄殖腔。人類的肛門外括約肌由會陰的四層肌肉——皮下層、外層...
括約肌
泄殖腔
軸下肌群
演化
骨盆
鳥類
2021.05.01
捕捉蛋白質動態結構的神兵利器:雙電子共振技術
作者 / 李介勤/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致力於細胞膜蛋白動態構...
617期
電子自旋使電子能在微觀世界中,呈現出「角動量」特性,在外加磁場作用下,電子將會出現兩種狀態:上、下自旋。下自旋與磁場方向逆向平行,由於電子帶負電,能量較低,因此大部分的自旋電子會以此形態存在;在電子接收了...
蛋白質
結構生物學
動態構形
疾病
2021.05.01
蜘蛛的絲與思
作者 / 黃貞祥/來自馬來西亞,現任教於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
617期
蜘蛛,對很多人來說,是種令人不愉快的昆蟲⋯⋯哦不⋯⋯節肢動物。我過去對蜘蛛可說是畏而遠之,對牠們在家中捕食害蟲的「到府清潔服務」也是敬謝不敏。
蜘蛛
蜘蛛習性
大腦
昆蟲
胜肽
細齒方胸蛛
導讀文
台積電盃青年尬科學
2021.04.15
蛋白質加上昆蟲和樹皮!諾瓦瓦克斯(Novavax)疫苗原...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2期
這次的COVID-19疫情裡,諾瓦瓦克斯(Novavax)率先完成了蛋白質類型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本文即著重介紹諾瓦瓦克斯疫苗的發展與特色。
新冠肺炎
COVID-19
蛋白質疫苗
諾瓦瓦克斯
Novavax
秋行軍蟲
棘蛋白
2021.04.15
保護力下修、血栓風險,AZ疫苗的種種考驗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2期
近期,由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與英國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COVID-19疫苗,在各國施打後問題不斷,有效性與安全性也遭受考驗。
新冠肺炎
疫苗
COVID-19疫苗
凝血障礙
AZ疫苗
2021.04.15
世界最小細胞480個基因就能正常複製分裂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2期
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細胞至少需要多少個基因呢?5年前,由美國克萊格.凡特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 JCVI)創立者克萊格.凡特(J. Craig Venter)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出只包含473個基因的最小基因體細胞。
細胞
基因體細胞
絲狀黴漿菌
生殖器支原體
生命起源
2021.03.30
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眼睛的顏色?
作者 / 編輯部
616期
人類的眼睛顏色由虹膜中黑色素(melanin)的多寡決定,而棕色眼睛的黑色素含量較藍色眼睛多。
眼睛顏色
眼睛
虹膜
黑色素
基因
色素性青光眼
眼球白化症
2021.03.30
狐猴告訴我們的事:想維持愛情長久,並沒有單一公式
作者 / 編輯部
616期
在自然界中,人類並不是唯一擁有單一配偶親密關係的物種,某些蝙蝠、狼、狐狸在繁衍上也屬於單一伴侶制(monogamy)。
親密關係
單一伴侶制
開放式關係
狐猴
生物學
催產素
血管加壓素
大腦
紅腹狐猴
獴美狐猴
2021.03.30
不只是植物!跨「界」天王的藻類家族
作者 / 張睿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本篇...
616期
從餐桌上的海帶到水族箱中的綠色小點,藻類似乎在不知不覺間充斥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你了解藻類嗎?依據目前藻類資料庫(algaebase)中的位階分類,有細胞核的是真核藻類;不具核細胞核的稱為原核藻類。而藻類究竟被...
藻類
藍綠菌
海藻
植物界
細胞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藻類分類
2021.03.30
骨子裡藏了什麼祕密?關於恐龍胚胎學的二三事
作者 / 黃大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藥學博士班,中興大學客...
616期
恐龍胚胎學是一門「看進恐龍骨頭內」的科學,有別於傳統的古生物學,能揭開更多恐龍的諸多奧秘。筆者在中國雲南挖掘到2億年前的祿豐龍胚胎化石,並發現牠在還沒孵化、破殼、吃到外界食物之前,就已經換了好幾代牙齒;此...
恐龍
恐龍胚胎
化石
祿豐龍
恐龍牙齒
蜥腳類恐龍
2021.03.30
「屎」上第一的吸引力?大貓熊為什麼愛在馬糞中打滾?
作者 / 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
616期
外表看似可愛的大貓熊,有著一個不怎麼可愛的嗜好:看見新鮮的馬糞時,會莫名受到吸引一頭埋入馬糞中,甚至翻滾、磨蹭樣樣來!中國科學家分析新鮮馬糞中的成分後,發現其中的BCP化合物正是吸引大貓熊的關鍵。原來BCP化合...
貓熊
馬糞
萜烯
β—石竹烯
石竹烯氧化物
BCP化合物
2021.03.30
關於我轉生變成世界屎尿第一人這檔事—楊佩良專訪
作者 / 羅億庭/搞笑諾貝爾獎大粉絲,本刊編輯。
616期
你知不知道哺乳類動物平均尿尿的時間有多長?袋熊便便為什麼是方的?其實不論體型大小,體重3公斤以上的哺乳類動物,尿尿時間都差不多是21秒;而袋熊的方形便便則是因為牠腸道內的肌肉厚薄不均,當便便經過腸道時就會被...
哺乳類
大象
動物
袋熊
尿尿時間
方形便便
搞笑諾貝爾獎
2021.03.16
新研究指出,擁有抗體可降低感染COVID-19的風險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71期
去(2020)年席捲全球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有許多研究仍在進行中。
COVID-19
抗體
癌症
疫苗
新冠肺炎
2021.03.16
哪家新冠疫苗好?短期恐怕沒有答案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1期
「我們應該在非洲施打效果較差的疫苗嗎?還是應該尋找加強低溫運送的方法?」位於奈及利亞的非營利組織——非洲國際衛生青年領袖的研究主任阿德比西(Yusuff Adebayo Adebisi)於接受Nature期刊採訪時問道。
新冠肺炎
疫苗
新型冠狀病毒
變種病毒
2021.03.16
打破過去認知!大腦也受免疫系統監控?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71期
過去認為,中樞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各司其職,功能互不干涉。中樞神經系統在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屏蔽之下,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免疫豁免(immune privilege)的區域,意指不受免疫系統管轄,抗原無法被免...
中樞神經
免疫系統
免疫細胞
神經疾病
2021.03.16
乳癌增生與轉移 DSG2表現量為關鍵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1期
乳癌為臺灣女性好發癌症的首位,且根據衛福部統計,近年來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中,乳癌也名列前茅,是許多女性的夢靨。儘管隨著醫療進步,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下,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已有90%。
乳癌
DSG2基因
癌細胞
癌症
2021.03.16
生物材料新突破,以3D列印誘導神經細胞生長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71期
未來再生醫學有機會在體外培養神經細胞,再將其植入受損的神經系統中嗎?
3D列印
神經細胞
生物材料
2021.03.15
進擊的病毒:變異如何影響疫情?疫苗效力會因此減弱嗎...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1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大流行已逾一年。各地紛紛傳出在地的優勢變異株,進一步引起我們對變異株傳播力、疫苗效力的擔憂。本文將簡述較常被討論之變異株,闡述它們對疫情與疫苗可能之影響。
新冠肺炎
變異病毒株
棘蛋白
疫苗
輝瑞疫苗
莫德納疫苗
牛津疫苗
嬌生疫苗
諾瓦瓦克斯疫苗
2021.03.01
要如何飛得翩然?實驗找出蝴蝶飛行的奧義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蝴蝶具有纖細的身軀搭配大片寬闊且顏色鮮豔的翅膀,穿梭在花叢之間,速度忽快忽慢。而牠看似優雅的飛行,也讓科學家們想更進一步探究其中。
蝴蝶
風洞試驗
無人飛機
2021.03.01
鱷魚是不是忘記演化了?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目前存活的鱷魚種類約28種,並與白堊紀淡水生活的古代鱷魚長得非常相似。事實上,史前時代曾出現過許多種鱷魚,但現代的鱷魚種類卻沒有過去來的多元。
鱷魚
演化
史前時代
間斷平衡
偽鱷類
外溫動物
2021.03.01
從抑制酵素下手!新型抗生素可望消滅更多病原菌
作者 / 編輯部
615期
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具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的細菌已成為近年來重要的公共醫學議題之一。
抗生素
細菌
抗生素抗藥性
類異戊二烯
甲基赤蘚醇磷酸
免疫系統
2021.03.01
病毒蛋白、藥物篩選與老藥新用 臺灣的疫情研究現況
作者 / 曾柏諺/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樂在邊避開知識的...
615期
報章媒體上常看到國外在疫情研究上的突破,但其實臺灣的研究團隊在這部分也下了許多功夫。成大教授莊偉哲利用「蛋白質修飾」的專長,不僅製造出更貼近真實情況的新冠病毒棘蛋白,還改善了穩定度,能幫助病毒抗體、快篩與...
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蛋白質
棘蛋白
免疫系統
雙硫鍵
莊偉哲
王慧菁
黃琤
2021.03.01
病毒現形吧!未來還有哪些檢測病毒的「新招式」?
作者 / 陳亭瑋/臺灣師範大學畢,主修生命科學。經歷專案與編...
615期
病毒檢測可謂抗疫的第一步,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臺灣又有哪些能檢測出病毒的新招?不論是結合酵素免疫分析法與質譜儀的ELiMSA、能抗細菌與病毒的生物晶片和奈米塗層技術,或是應用拉曼光譜進行病毒檢測的方法,都是...
新冠肺炎
COVID-19
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
酵素免疫分析法
質譜儀
病毒
抗體
蛋白質
腺苷
病毒檢測
徐丞志
張家靖
張健忠
2021.03.01
蝙蝠該怎麼分類?是大翼手小翼手?還是陰蝠陽蝠?
作者 / 鄭錫奇。周政翰。
615期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會飛行的哺乳類動物,根據體型大小與外部特徵,在傳統分類學上將其分為大翼手亞目與小翼手亞目。但近年來分子遺傳學技術發展迅速,因此科學家也根據蝙蝠的分子遺傳學等資訊,重新定義出「陰翼手亞目及陽...
蝙蝠
翼手目
哺乳類
狐蝠科
保育類動物
陰翼手亞目
陽翼手亞目
臺灣狐蝠
2021.03.01
像鍬形蟲又像天牛 神祕的擬鍬形蟲真面目
作者 / 胡芳碩/中興大學昆蟲系大三,《臺灣研蟲誌》主編、網...
615期
你聽過擬鍬形蟲嗎?常被誤認為鍬形蟲或天牛的擬鍬形蟲,在2019 年以前的生態紀錄相當稀少。臺灣昆蟲愛好者林宗儒在人工環境下,成功飼養並繁殖蓬萊擬鍬形蟲,發現擬鍬形蟲幼蟲具有相當特別的肉食性,偏好高蛋白質的食物...
鍬形蟲
擬鍬形蟲
臺灣微樹皮蟲
2021.02.18
CRISPR技術在基礎研究及農產品、食品生產上的應用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70期
CRISPR技術已廣泛用於基礎研究,包括生物體的基因轉殖、動物模式的建立及輔助工具的發展等,顯著加快並簡化這些相關應用的發展。
CRISPR
基因選殖
模式動物
基因編輯動物
畜牧業
雙肌性狀
微生物
嗜熱性鏈球菌
GMO食品
2021.02.18
缺乏IL-33大腦無法正常排毒 阿茲海默症機制新解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70期
已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的病理機制與腦部無法正常清除廢物,如β-類澱粉蛋白(amyloid β, Aβ)或tau蛋白有關。而大腦負責排毒系統是膠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它是透過液體...
阿茲海默症
膠淋巴系統
介白素-33
腦脊髓液
神經退化性疾病
2021.02.18
呼吸器下的感染危機 劍橋團隊用DNA快速找出感染源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0期
COVID-19在全球肆虐,確診人數已突破一億人,許多重症病患不得不倚賴呼吸器和抗生素,來爭取戰勝病毒的可能性。
COVID-19
呼吸器
續發性感染
聚合酶連鎖反應
抗生素
病原體
2021.02.18
中研院建立監測網追蹤新冠病毒變異株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0期
新冠肺炎(COVID-19)持續肆虐全球,疫情隨著時間流逝不但不減反增,近期就連臺灣也拉警報,出現了院內群聚感染等本土案例。
新冠肺炎
變異株
單股核糖核酸病毒
D614G變異株
棘蛋白
胺基酸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資料總數:146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