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Focus
文章專區
2021-03-30狐猴告訴我們的事:想維持愛情長久,並沒有單一公式
616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123RF)
在自然界中,人類並不是唯一擁有單一配偶親密關係的物種,某些蝙蝠、狼、狐狸在繁衍上也屬於單一伴侶制(monogamy)。近期,由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研究團隊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中的研究發現,不同物種間維持長久感情且單一配偶的大腦迴路不盡相同。
在生物學家眼裡,單一伴侶制一直是個謎。雖然約90%的鳥類對伴侶實行某種形式上的忠誠,但在哺乳動物中卻只有約3∼5%。也就是說,在現行大約6500種已知的哺乳動物中,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屬於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因此長久以來,科學家除了嘗試解開人類愛情行為之外,對於自然界中單一伴侶制的物種也相當好奇。
狐猴(Lemuridae),為靈長類中人類的遠親,主要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島(Madagascar)上。其中,紅腹狐猴(Eulemur rubriventer)和獴美狐猴(Eulemur mongoz)是狐猴科中實行單一伴侶制的物種,雌雄伴侶長期住在一起,共同努力養育幼年狐猴並保衛自己的領土。
(123RF)
看到這裡,不禁讓人想提出一個疑問:是什麼使某些物種在生物學上傾向單一伴侶,而某些物種則傾向於多配偶關係呢?過去30年來對齧齒類動物的研究指出,牠們在交配過程中會釋放出2種激素,分別是催產素(oxytocin)和血管加壓素(vasopressin),顯示感情長久的關鍵可能在於大腦的作用上。
其中,草原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和大多數嚙齒類動物不同,牠們終生保持同一配偶。研究進一步比較了草原田鼠和多配偶關係的山地田鼠(Microtus montanus)、草甸田鼠(Microtus pennsylvanicus)的大腦,發現在草原田鼠大腦的獎賞系統(reward system)中,這些激素具有更多嵌合點(docking sites),所釋放的「擁抱化學物質」(cuddle chemicals)能增強、穩固兩者的關係。
因此,這次研究團隊將目標轉向與人類親緣關係更接近的狐猴,並取得7種狐猴科,共12隻自然死亡的狐猴,其中包含紅腹狐猴和獴美狐猴。他們使用放射自顯影像技術(autoradiography)觀察狐猴大腦中催產素和血管加壓素的結合位點,發現此激素的受體密度和分布與田鼠存在明顯差異。
(Flickr:Flickr-Udo Schröter, https://flic.kr/p/26Yqu6q)
然而,研究人員也驚訝地發現,不論是一夫一妻或多配偶關係的狐猴物種間皆沒有明顯差異,也並未找到與草原田鼠類似的腦迴路系統。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格里布(Nicholas Grebe)表示,在狐猴上無法比照先前草原田鼠研究中觀察到的相同現象,或許是因為大腦裡的化學物質作用機制複雜,有多種不同建立情感的方式,這也意味著我們可能無法藉由單一現象解讀人類的愛情行為。
Nicholas M. Grebe et al., Neural correlates of mating system diversity: oxytocin and vasopressin receptor distributions in monogamous and non-monogamous Eulemur, Scientific Reports, Vol.11: 3746,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