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4.07.15
呼吸道融合病毒不再無可抵禦 數十年的RSV疫苗研發之路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511期
1960年代的深冬,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孤兒院裡,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大舉入侵。在當年接種了尚在試驗階段RSV疫苗的嬰幼兒保護力結果出爐:此疫苗不僅沒有抗RSV病毒感染的效果,甚至還會加劇...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COVID-19
死病毒疫苗
T 細胞
冠狀病毒
棘蛋白
抗感染
基因工程
2024.05.15
318公民運動、COVID-19的數位資料如何妥善保存?
作者 / 編輯部
509期
現代社會的資訊交流十分頻繁,也因此許多珍貴影像與文字紀錄,像是318公民運動、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等事件,才能以數位化的形式被留存。然而,這些數位資料的保存期限並非永恆,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
318公民運動
數位資料
COVID-19
數位化
2024.05.15
由318公民運動與COVID-19疫情 回首與展望當代事件的數...
作者 / 王家薰/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專案經理
509期
許多事件都會影響人們生活的軌跡,並成為群眾的共同記憶,包括社會運動與抗爭,例如野百合學運、太陽花公民運動(以下稱為318公民運動);或全球盛行的傳染疾病,例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隨著時間的推進,...
數位典藏工作
318公民運動
COVID-19
中研院
典藏記憶庫
2024.02.15
造成血液蛋白變化 科學家持續探索長新冠的病因機制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6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在過去幾年間對全球造成許多影響,在眾多症狀中最為長期,且仍在研究的長期新冠症狀(long COVID-19,簡稱長新冠)則出現在部分確診者身上。他們在感染後的數月甚至數年內仍持續存在例如...
長新冠
COVID-19
蛋白質
生物標誌物
補體系統
人工智慧
2024.01.15
腎病患施打COVID-19疫苗利大於弊 臺中榮總首次發表研...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5期
IgA腎病變是全球最常見的腎絲球病變,又被稱為亞洲腎臟殺手,在亞洲——尤其是在臺灣更為常見。臺中榮總近日發表了一項研究,專門探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苗對IgA腎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項研究結果發...
腎絲球病變
COVID-19
臺中榮總
亞洲腎臟殺手
疫苗
2023.12.01
不被認可的研究道路 mRNA疫苗的故事
作者 / 林柏亨/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648期
在不被大多數人認可的情況下,你可以堅持一條路多少年呢? 今(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頒給了對mRNA疫苗研究上的重大貢獻者⸺卡里科(Katalin Karikó)與魏斯曼(Drew Weissman)。大部分讀者可能在兩位得主...
mRNA
疫苗
莫德納
輝瑞
BNT
COVID-19
卡里科
魏斯曼
2023.08.15
「COVID-19宿主遺傳學計畫」發現與長新冠相關的基因
作者 / 編譯|羅億廷
500期
2020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分子醫學中心(Institute for Molecular Medicine Finland, FIMM)啓動了全球「COVID-19宿主遺傳學計畫」(COVID-19 Host Genetics Initiative),針對全球感染了COVID-19、症狀輕重程度不同的...
長新冠
免疫系統
COVID-19
易感性研究
2023.06.15
遠距醫療便利又省事,但要如何免於資安威脅?
作者 / 陳以德/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主任。
498期
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考量到防疫需求,許多診所使用「遠距醫療」為病患看診,讓患者可以在家中接受醫療服務,減少前往醫療院所時遭受感染的風險。看似方便又省事,不過實際上要執行遠距醫療時,有...
COVID-19
遠距醫療
法規
醫療服務
數位醫療
物聯網
資安風險
2023.06.01
口罩顏色也會影響 人們的心理認知?
作者 / 羅億庭/口罩買太多用不完,本刊編輯。
642期
你還記得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最常戴的口罩是什麼顏色嗎?
COVID-19
口罩
口罩禁令
色彩心理學
透明口罩
吸引力
顏色
心理認知
2023.06.01
確診後仍久病不癒?解析「長新冠」症狀和致病因子
作者 / 齊嘉鈺/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
642期
距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宣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為大流行疾病已經過了三年,全世界都在努力掙脫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帶來的威脅,讓生活能繼續往前走。
COVID-19
長新冠
新冠病毒
內分泌
免疫系統
2023.06.01
跟你想的不一樣!漫長疫情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作者 / 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642期
防堵疫情的規定實施後,確實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影響,但這些影響並非持續性,對不同類群的人們影響程度也不一。除了心理狀態,生活和發展上也發生負面影響,如老人退化加劇、孩童認知發展延後等,但其中也有正向的改變。疫...
COVID-19
韌性
心理狀態
孩童發展
生活
2023.06.01
疫情下的群眾心理科學、假消息與陰謀論的共伴效應
作者 /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長期關心科學...
642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情形是「後常態科學」問題,容易助長假消息擴散。民眾在疫情時會選擇以意識形態而非科學知識判斷事態,容易掉入假新聞的陷阱,讓科學、假消息、陰謀論共伴發酵。防疫心理的形成機制複雜,我們應避免...
科學
COVID-19
後常態科學
假消息
群眾心理
陰謀論
共伴效應
2023.06.01
走過COVID-19 疫情後的我們 「記疫」計畫主持人林文源...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
642期
2020 年,「記疫」團隊因科技部計畫誕生,希望能留存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下臺灣各界的經驗與觀點,提供給未來的人們借鏡。除了架設網站和社群媒體外,記疫團隊也在疫情緩和時舉辦座談會及書展,期望藉由線上...
COVID-19
林文源專訪
專訪
臺灣
疫情
社會問題
2023.03.15
COVID-19確診後遺症不只「長新冠」自體免疫疾病風險也...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5期
肆虐全世界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在確診者康復之後,某部分人會因此罹患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19,又稱長新冠),像是呼吸道症狀、胸悶胸痛、疲倦、記憶力、注意力,以及睡眠等問題,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COVID-19
新冠長期症狀
免疫系統
免疫學
2023.01.16
統計COVID-19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 比想像中來得困難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3期
了解一個疾病造成的死亡率,有助於評估疾病的傳播和嚴重程度,並且能衡量防疫措施對流行病的應對成效。這也是為何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間,各國皆密切注意COVID-19的死亡人數。
COVID-19
死亡人數
統計
數據
流行病
防疫措施
2022.12.16
找到「天選之人」基因?人類白血球抗原的特定突變能在...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2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自2019年底爆發,疫情至今已延燒快三年,即便大多數人都已經接種新冠疫苗獲得對病毒的抵抗力,但人們還是相當好奇是不是真的有不被感染的「天選之人」存在。
COVID-19
天選之人
白血球抗原
特定突變
抗體
HLA基因
2022.12.13
臺大與國際合作 研究COVID-19疫情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2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自2020年初開始大流行,疫情不只對於身體健康有影響,也可能會影響心理健康。從疫情本身造成的擔憂與焦慮,到各國採取許多疫情控制的措施,如關閉學校與商業活動、要求維持社交距離等都影...
COVID-19
心理健康
自殺風險
焦慮
憂鬱
傳染病
社會
2022.12.01
經濟大蕭條為何發生、又該如何解決?重要又脆弱的金融...
作者 / 莊奕琦/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政大經濟學系...
636期
今(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前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教授戴蒙(Douglas Diamond)、美國華盛頓大學...
諾貝爾經濟學
金融市場
金融危機
COVID-19
經濟大蕭條
現代銀行監管
金融中介
期限轉換
2022.12.01
大學教授遭解聘只因學生抗議分數太低 校方、教授、學...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636期
今(2022)年10月初,《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詳細報導了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有機化學教授瓊斯(Maitland Jones)的不續聘事件。此消息不只震撼了大學校園,更在新聞輿論中引發熱烈的討論。
學術研究
學科分數
COVID-19
大學教育
經費
教學
2022.10.15
預印發表有哪些優點與缺陷?聽聽《自然》期刊的看法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90期
《自然》(Nature)期刊的podcast最近推出了一個新單元「Nature’s Take」,找來不同領域的科學編輯,深入討論對於科學發表的看法。近期可以觀察到推動科學發表改革的浪潮逐漸增幅,此podcast也希望可以刺激討論、集思廣...
COVID-19
預印發表
學術期刊
資訊交換群組
預印平臺
2022.10.01
空氣汙染和COVID-19 有關?以生物統計進行流行病學研...
作者 / 何文照/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興趣...
634期
流行病學與統計學是看似不同領域卻密切相關的兩個學門,在公共衛生的領域下,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更是堅定穩固且重中之重的要素。
COVID-19
二氧化硫
COVID-19
流行病學
統計學
公共衛生
抗生素
2022.09.16
COVID-19會提高失智症風險?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9期
今(2022)年8月,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針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長期神經影響進行最全面的追蹤研究,並將結果刊登在《刺絡針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
情緒障礙
憂鬱
焦慮
COVID-19
腦霧
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帕金森氏症
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
2022.09.16
以無人機運輸包裹 可望減少碳排放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89期
將包裹直接送到家門口的「無人機」,可能是一種能取代傳統配送的低碳運輸方式。
無人機
低碳運輸方式
溫室氣體
COVID-19
四軸飛行器
永續發展
環境
碳排放
2022.09.01
貓咪為什麼也會確診?新冠病毒與動物的糾葛
作者 / 陳貞志/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
633期
2019 年冬日,中國武漢的華南海鮮巿場中瀰漫著一股另人不安的氣氛。12 月初,巿場員工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感染了不明的嚴重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症狀包含發燒、乾咳、肌肉無力、呼吸急促、腸胃道症狀,嚴重者甚至發生頭痛...
COVID-19
新冠病毒
類冠狀病毒
蝙蝠
冠狀病毒科
蹄鼻蝠
演化
基因重組
動物
2022.08.15
「先買後付」支付方式崛起,創新的軟體與商業模式能申...
作者 / 林殷如/專利師、群帆有限公司總經理
488期
近兩年一種新的付款方式崛起,「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BNPL)成為電商平臺的新寵兒。今(2022)年6月,連國內廠商PChome也宣布啟動「慢點付」的服務,而Apple也於全球開發者大會(Worldwide Developers...
先買後付
BNPL
COVID-19
債權人
Klarna
交易風險
專利權
專利檢索系統
屬地主義
POS系統
澳洲新創Afterpay
商業模式
風險評估模式
2022.08.01
研發mRNA疫苗技術 帶領全世界對抗COVID-19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632期
將外來RNA 送進人體會觸發先天性免疫發炎反應,且難以送達目標細胞。卡里科及魏斯曼找出修飾核苷技術,將尿苷修飾為假尿苷,以降低mRNA 免疫原性。庫利斯製造脂質奈米顆粒,透過細胞胞吞作用,傳送mRNA 至人體細胞之後才...
RNA疫苗
mRNA疫苗
疫苗學
COVID-19
新冠疫苗
病毒蛋白質
免疫系統
mRNA核苷修飾技術
免疫反應
2022.08.01
面對猴痘,我們應該採取何種心態?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32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當這個世界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疲於奔命之際,猴痘(monkeypox)疫情似乎也有逐步升溫的趨勢。我們該以何種心態面對新的未知疫情?或許這篇文章能提供讀者一些方向和理性...
猴痘
猴痘病毒
COVID-19
鹼基對
哺乳動物
基本再生數
Omicron變異株
天花
致死率
特考韋端
2022.07.16
打開微觀世界新視野 融合科學與美學的顯微攝影
作者 / 羅億庭/電腦桌面是顯微鏡下的水熊,本刊主編。
487期
從小到大,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學校實驗課中使用顯微鏡觀察過洋蔥表皮細胞、人類口腔皮膜細胞的形態,抑或是在生物課本上看見過細胞在顯微鏡下的樣子。
顯微鏡
元利儀器
Taiwan顯微攝影競賽
COVID-19
細胞
細胞球
病毒蛋白
螢光染色3D細胞
十二指腸絨毛
共軛焦顯微鏡
彩蕨
2022.07.15
造成新冠長期症狀的三種可能理論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87期
嚴重特殊傳染病肺炎(COVID-19)疫情已延燒兩年半,截自今(2022)年7月6日為止,全球的染疫人數已突破5.51億。
新冠病毒
COVID-19
新冠長期症狀
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儀
腸道
腸胃病
免疫學
2022.07.01
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張樂妍/我們需要基礎科學拯救...
631期
聯合國大會(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在2015年討論出《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Agenda 2030),並詳列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改善健康和教育、刺激經濟成長、環境保護...
基礎科學
永續發展
國際年
COVID-19
聯合國大會
GDP
經濟發展
氣候
能源
環境
«
1
2
3
4
»
頁次:
1
2
3
4
資料總數:11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