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05-15由318公民運動與COVID-19疫情 回首與展望當代事件的數位典藏系統 509 期

Author 作者 王家薰/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專案經理

*本篇文章與研究資料管理推進室共同刊載*

許多事件都會影響人們生活的軌跡,並成為群眾的共同記憶,包括社會運動與抗爭,例如野百合學運、太陽花公民運動(以下稱為318公民運動);或全球盛行的傳染疾病,例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隨著時間的推進,雖然許多影像或文字紀錄能夠被留存下來,但這些當代事件的痕跡卻會不斷地流失。
 
研究資料寄存所實驗室過去有幸參與幾項重大事件的數位保存與資料協作專案,包含「318公民運動文物紀錄典藏庫計畫」(簡稱318典藏庫)及「COVID-19影像與敘述」(簡稱COVID-19典藏庫)。

有興趣的讀者可掃描QR code,查看318典藏庫與COVID-19典藏庫的資料:
318典藏庫:https://public.318.io/
COVID-19 典藏庫:https://th.covid19.commons.tw/

 
318典藏庫及COVID-19典藏庫兩者因發生的場域及規模不同,採取的文物取得方式也相當迥異。318公民運動當時由中央研究院成立專案小組,至立法院主動採集文物,並陸續與現場直播的成員取得原生數位檔〔註1〕;而COVID-19相關的影像與敘述則開放由民眾自主上傳自己的防疫心情故事,並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邀請政府與民間各界撰寫分享,記錄這場全民防疫行動〔註2〕。以下簡述兩者的建立過程及現況。
 

〔註1〕〈中研院搶救太陽花學運文物開放作者線上指認〉(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486555

〔註2〕〈民眾可上傳防疫照片及故事臺史博再推出防疫資料蒐集2.0〉(臺灣台灣歷史博物館)。https://www.nmth.gov.tw/News_Content.aspx?n=4233&s=134834


 

(黃恐龍 CC BY-ND 4.0 https://public.318.io/33719
 

318典藏庫-讓大眾親近使用藏品

318典藏庫當初建置的目標,是希望所有藏品內容都可被大眾親近使用。為了達成目標,研究資料寄存所建立搜尋目錄系統,提供完善的後設資料欄位,盡可能完善填寫藏品內文及屬性(例如形式、內容描述),並在實體文物數位化後,鼓勵創作者指認自己的著作,選擇公眾授權(public licenses)釋出高解析度圖檔。此外也將含有個人資料的藏品做去識別化處置(例如明信片上的姓名及地址)等,詳細的系統建置細節及原則,讀者可以從〈當代事件之記憶:318公民運動文物紀錄典藏庫之建立〉(延伸閱讀1)這篇文章了解更多內容。
 
開放資料有助於群眾回顧及研究使用。318典藏庫系統自2015年上線,至今共典藏2萬3435筆數位紀錄,其中採用公眾授權的藏品超過六成(共1萬4521筆)。這幾年來陸續有研究單位使用318典藏庫的藏品進行研究、發表論文,例如〈女性參與者在社會運動空間中的角色──以臺灣太陽花運動為例〉(社会運動空間における女性参加者のあり方──台湾ひまわり運動を事例に)、〈太陽花和雨傘社會運動,表現力實踐和政治文化在臺灣和香港〉(Sunflowers and Umbrellas Social Movements, Expressive Practices,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aiwan and Hong Kong),以及〈臺灣國族主義的視覺政治:太陽花運動意像中爭議的國族認同〉(The Visual Politics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Conteste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the Imagery of the Sunflower Movement)。而在過去幾個月的回顧活動裡,一些電影和電視製片人也將典藏庫的素材用於318公民運動十週年的新聞報導和紀錄片。
 
隨著時間的演進,像這類主題式的小型典藏記憶庫,如何持續維運並呈現藏品原始的面貌,也面臨到一些挑戰。例如因應系統老化,究竟需要升級系統,或是否將整個內容遷移到新的典藏管理系統(例如Omeka S)?此外,大部分的實體文物及數位化後的內容,雖已轉移至典藏機構(例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家文化記憶庫)永久典藏,但藏品內容樣貌複雜多元,典藏機構也有失去情境脈落及資源排擠的困難。例如一張臺灣島形狀的大型海報,本身由數百個令人鼓舞的便條紙所組成,便條紙與海報的部分與整體關係也保留在318典藏庫,但轉移至國家文化記憶庫後,則失去這個結構〔註〕。讀者們可從〈抗爭的紀念物:反思太陽花運動典藏庫〉(Memorabilia of Protests: Reflecting on the Sunflower Movement Archive,延伸閱讀2)文獲得一些作者的觀察。
 

〔註〕存放在國家文化紀念庫中的318公民運動海報。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1000117386&IndexCode=MOCCOLLECTIONS


 

318公民運動文物紀錄典藏庫藏品。(318公民運動文物紀錄典藏庫計畫)
 

COVID-19典藏庫-自行上傳疫情下的日常

相較於318典藏庫的經驗,為了保存COVID-19時期非固定場域多元面貌的臺灣社會景象,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拾穗者文化共同合作,於2020年6月即建置COVID-19典藏庫,提供大眾自由註冊、上傳照片並撰寫心情故事,以記錄臺灣在疫情下的日常風景。
 
與318典藏庫由專案小組蒐集資料不同,COVID-19典藏庫採由民眾自主上傳紀錄的方式,自2020年6月開始徵集,至去(2023)年4月臺灣疫情趨於穩定後停止收件,近三年的時間共徵集到464則心情故事。所徵集到的影像記錄經博物館人員選取後,部分再轉至國家文化記憶庫典藏。例如麻豆國小疫情聯絡簿,反映學生疫情下的學校生活及沒有畢業典禮的無奈。
 
由於COVID-19典藏庫建置於疫情初期,實屬「零預算」、「快速」收集及呈現資料的系統,且預計任務完成後就只保留資料,系統不一定會永久留存,以免除維護上的成本。因此系統從設計之初,便採用讓資料可自系統抽離、並搭配第三方服務的方式來進行長期的資料保存,例如將抽離後獲得的資料整理為資料集(dataset),存放於公開的儲存庫,民眾也可以自由下載打包藏品壓縮檔做保存。原始系統的網頁介面,也可透過第三方服務,例如Internet Archive的Wayback Machine典藏原始網頁的樣貌。

 

(CC BY 4.0 疫情聯絡簿)

 

面向未來的數位典藏工作

318公民運動在今年適逢十週年,無論是實體或線上,都充滿了各種回顧活動,這類資料庫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過,或許在各種回顧中,也可以從「典藏事件」的視角出發作探討,倘若「文物保存」是諸多後續研究的基礎,那麼這些與當代事件有關的數位典藏計畫,在未來又可以讓我們學到什麼?
 
當代典藏工作是一份面向未來的工作,未來的人們手邊要有什麼樣的工具及素材,方能研究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這是需要持續思考嘗試解決的問題。希望透過我們的經驗分享,可以吸引大家更多的關注,並激發關於當代事件典藏的更多討論。

 

 

感謝我們一直以來的合作夥伴,包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拾穗者文化、絆談客股份有限公司,過去協助相關的典藏系統的建置及內容的收藏,最後感謝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莊庭瑞副研究員、李承錱、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何明諠、James X. Morris,協助編輯校讀,提升本文在內容上的精確性。

 
延伸閱讀
1.莊庭瑞、曾沅芷。(2017)。當代事件之記憶:318公民運動文物紀錄典藏庫之建立。檔案半年刊,16(2)。
2. Tyng-Ruey Chuang. (2023). Planning for Long-Term Access to COVID-19 Memory Websiteshttps://archive-it.org/post/planning-for-long-term-access-to-covid-19-memory-websites/
3.Tyng-Ruey Chuang. (2024). Memorabilia of Protests: Reflecting on the Sunflower Movement Archive. https://archive-it.org/post/reflecting-on-the-sunflower-m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