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封面故事
2023年
642期-褪去口罩之後(6月號)
文章專區
2023-06-01
走過COVID-19 疫情後的我們 「記疫」計畫主持人林文源專訪
642 期
Author 作者
羅億庭/本刊編輯。
COVID-19
林文源專訪
專訪
臺灣
疫情
社會問題
Take Home Message
• 2020 年,「記疫」團隊因科技部計畫誕生,希望能留存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下臺灣各界的經驗與觀點,提供給未來的人們借鏡。
• 除了架設網站和社群媒體外,記疫團隊也在疫情緩和時舉辦座談會及書展,期望藉由線上、線下等不同形式刺激社會大眾交流,聽見群眾的聲音。
• 林文源認為,我們很少認真思考疫情帶來的長遠社會影響,但這些尚未被正視的疫情經驗仍必須保留下來,提醒政府、民間單位、學者思考解方並超前部署。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席捲全球的日子,不知不覺已過了三年半。還記得過去這1000多天以來,每天下午2 點準時守著疫情記者會,關注口罩生產、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突變、新冠疫苗的研發與施打、快篩領取方式,甚至是最新防疫政策的這段期間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完成了1197 天的任務後,於今(2023)年5 月1 日正式解編,似乎象徵著臺灣與COVID-19長達三年的抗戰終於劃下終點,我們也將迎來疫情後與病毒共存的新生活。
2020 年,科技部(現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司推動了「新冠肺炎影響人文社會反思與治理計畫」(以下稱記疫計畫),此計畫的核心目標為探索疫情下人文與社會的各種面向,而「記疫」團隊也因此誕生,希望能藉此計畫留存COVID-19 疫情下臺灣各界的經驗與觀點,提供給未來的人們借鏡。回顧歷史,被稱為「所有大流行之母」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 1918 flu pandemic)在1981 ~1920 年間造成約4000 ~ 5000 萬人死亡,染疫人數更超過當時世界總人口的1/3。再看看時序離我們稍微近一點的例子,2003 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對許多人來說仍記憶猶新,當時臺北市和平醫院院內出現群聚感染,被迫封院14天的情境也藉由近期改編自這起事件的國片《疫起》,讓民眾彷彿重回過去。
記疫團隊嘗試留存臺灣在新冠病毒籠罩長達三年半的時間內,海內外大眾用自身經驗書寫下與病毒對抗的歷史。與此同時,也加入了人文社會學者的觀點,嘗試以不同的反思方式記錄疫情下的臺灣。在《科學月刊》第642 期的封面故事中,特別訪問了記疫的計畫主持人⸺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林文源。
記疫之初
記疫計畫包含了幾場跨界合作的大規模活動,包含2020 年7 ~ 8 月舉辦的記疫培力工作坊;2020 年11 ~ 12 月舉辦的八場「後疫情時代的展望」座談會,講座主題涵蓋了經濟、公衛、人文公民、疫情下的心理價值等多面向;2020 年12 月~ 2021 年5月在書店近50 場的全國同步書展。團隊製作的《記疫臺灣》紀錄片也在去(2022)年8 月上映,以影像道出在疫情期間臺灣各個角落的故事。
面對來勢洶洶、充滿許多未知變數的COVID-19 疫情,身處於研究領域的許多科學家當然無不抓緊時間解析新冠病毒結構、研發新冠病毒的相關疫苗與藥物、找出新冠病毒變異株的突變位置等,此時的人文社會學者可以做些什麼?「如果把疫情當成一個過程的話,你會發現人文社會學者的角色在裡面其實無所不在。」林文源說。在疫情之初,你一定或多或少聽過「要不要戴口罩?」、「政府要買哪種疫苗?哪些族群可以優先打疫苗?」、「居家隔離時間應該要多久?」等問題,這些政策、制度,包含臨床與社會上的溝通與倫理等,都與人文社會密不可分。人社領域長期關注社會上不同群體之間的社會互動與制度議題,也因此可以作為各界民眾、政府措施與科學界之間的橋樑。林文源進一步舉例解釋,在生醫領域中一款新藥或疫苗從實驗到正式上市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時程,但這次無論是輝瑞(Pifzer)、莫德納(Moderna)研發的mRNA 疫苗、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與阿斯特捷利康藥廠(AstraZeneca)合作研發的疫苗,都因為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而能在一至兩年內就上市。諸如疫苗在大規模群體中施打的風險、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等議題,也都進一步牽涉到法規、倫理、政府的措施與權衡等,人文社會領域對這些面向都能提供相當程度的視野。
在小琉球的獨立書店「小島停琉」舉辦的記疫書展。
在線上、線下記錄疫情時的臺灣
疫情期間也充斥著各種或真或假的消息,主流媒體聳動的新聞片段或文字,以及臺灣在國際間的特殊位置,更加深了社會大眾心情的浮動與不安。林文源也意識到人文社會學界在這方面受到的限制,由於學者在研究時要求嚴謹,常常花上許多時間進行各方查證和找尋資料,但卻會使他們追不上疫情局勢變化的腳步。此外,雖說學術研究能產生各式各樣的成果與多種不同的對話環境,例如論文、專書、研討會等,但這些對話也只僅限於學術社群之間,不一定能直接接觸到大眾,因此使得研究資訊傳播的速度變慢。為了讓研究的傳播增廣、加快,記疫團隊以網路及社群匯集了全臺灣人文社會學者的力量。「在疫情的兩、三年,我覺得臺灣學界改變了非常多,而這也跟社群媒體的普及有關。」林文源說。為了使資訊可以快速傳播,記疫團隊首先架設出整合了各種疫情下人文社會見解資訊的網站和Facebook 社群。藉由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記錄社會大眾在疫情當下的經驗,製造學界與民眾的對話場域,並傳遞視覺化的疫情相關的資料和專業科普知識,同時擴大團隊的影響力。
除了線上資源,記疫團隊也曾在疫情較緩和之際舉辦了北、中、南的三場大型線下實體工作坊、八場座談會,更於50 幾間獨立書店與圖書館舉辦記疫書展。林文源表示,線上的網站和社群畢竟還是以單向的方式面對民眾,只能將想法丟出來提供給大眾,但卻沒辦法讓各界有機會相互對話,因此實地溝通與交流仍有一定的必要性。團隊更期望能藉由線下活動進一步刺激各界大眾交流,觸及到群眾的多元層次、聽見不同的聲音。「坦白說學界隔行如隔山,這種人文社會的座談會若不特意邀請的話,醫護是不太會來的。」林文源感慨的說著,不過辦在陽明交通大學的第一場座談會卻來了許多意料之外的訪客⸺包含好幾位70、80多歲的退休教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等。「還有一位護理師媽媽帶著她十歲的女兒來,她說這是希望讓她女兒知道,為什麼過去幾個月媽媽都不在家。」林文源說道。工作坊收集各領域的意見、在書店與書展引發社會大眾討論等經歷,都讓團隊、學者有了很大的收穫,而這些多元經驗也透過邀稿收錄匯集在記疫網站。
「記疫」海外版?記錄疫情的國外計畫
記疫團隊舉辦的工作坊也引來了一位義大利學者巴喬(Giacomo Baggio)的關注,巴喬說義大利的疫情從2020 年3 月開始變得較為嚴峻,當地開始有些學者、社區工作者、心理師以個人角度呼籲政府應該在社會心理層面付出一些努力。因此在看到由政府單位與學界一起推動的記疫計畫後深受感動,更針對團隊做了報導、採訪交流,後續義大利系統心理學家薩萊斯(Silvia Salese)也對報導做出評論。文章刊登後,團隊收到了義大利民眾的回饋,認為臺灣做的這些事情提供了他們一些力量,讓大家在恐慌的疫情之際能跳脫出來、以另一個角度看待疫情。林文源提到,以心理師的觀點來看,在這種瘟疫大流行、社會處於悲慘狀態的時期,社會大眾的心裡其實是非常混亂、不安的。除了個人的諮商之外,如果能讓大眾藉由工作坊、座談會等活動進入集體討論並一起慢慢調適的話,也比較能使心理層面慢慢地復原。
除了臺灣的記疫之外,記疫網站也收錄居住於全球近60 個國家的海外臺灣人,對比和分享他們在居住地的情況與臺灣疫情經驗。這些都有助於讓臺灣各界了解全球的疫情樣貌,以及加強思考各地的防疫措施、處境異同、拓展視野等。國外其實也有一些單位在執行相似的計畫,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林文源進一步說明,美國國會圖書館在平時就會花上許多力氣收集關於美國,甚至是全球的重大議題資料相關背景,使國會議員在質詢或擬定法案時能有更多參考資料,因此有關COVID-19 疫情的各種資料當然也不能少,由官方有意識地記下這段歷史。至於劍橋大學則是以類似「社區史」的概念執行,該校圖書館收集、保存了劍橋這座城市在疫情下的生活面貌,以流行病檔案(pandemic archive)的方式留住了居民在面對COVID-19 時的日常生活變化,或是疫情對當地人工作、社交活動、休閒生活的影響。
面對COVID-19 疫情,過了10、20 年,或甚至是100 年以後,等到經歷過這些事件的人早已離去,至少還能有許多珍貴的資料留存下來,告訴往後的人們:這三年多的疫情期間臺灣發生過哪些事?當時的社會氛圍又是如何?「我們想為百年後的臺灣留下紀錄,我們正在寫下的是歷史。」林文源說,除了網路資料的留存外,記疫團隊也在疫情中排除萬難同步拍攝紀錄片,並將記疫網站與紀錄片的精華再編纂成書籍,希望能以各種不同媒材留下臺灣人民珍貴的共同記憶。而在今(2023)年美國休士頓國際影視展(World Fest-Housto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中,《記疫臺灣》紀錄片三集也分別獲得慈善公益類短片金獎、公共衛生類短片銀獎、慈善公益類短片銅獎的肯定。
疫情暴露出的社會問題
「關於疫情,我們不是談得太多而是談得太少。」這是林文源在過去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過的一句話⸺太多是指關於一般口水戰的爭論太多,但對於認真思考疫情會帶來的長遠社會影響卻太少。還記得那些在COVID-19 疫情期間發生的種種事件嗎?像是居家隔離天數、封城與否、全民普篩、疫苗進口等,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各方人馬的口水戰爭論不可避免。而疫情也暴露了我們社會上的許多弱勢議題,例如許多人因疫情而失業、外送員的安全防護、外籍移工的隔離、高齡者的互動或照顧等,這些社會量能上的不足反而因為疫情因素更加重了。由於社會結構上的弱勢、尚未被正視的疫情經驗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失或解決,這也是必須讓這些經驗保留下來的原因,提醒政府、民間單位去思考解方,希望能在下一次又發生大型社會事件前超前部署。
走過SARS、COVID-19 等重大疫情,臺灣的防疫體系動員順暢了許多,中央也在COVID-19 疫情開始之初就主動、快速地做出整體國家動員應變,再加上許多地方協會、照護團體等民間自主的努力,為臺灣在2020 年爭取了一年多的預備時間。「我覺得後疫情時代它不會消失,疫情就是對我們的一個多層次考驗,挑戰現有全球公共衛生、醫療、政治、經濟、教育與社交等面向的重要轉折點。」林文源認為,每個國家、社會長期都在接受各式各樣的挑戰,差別在於議題的大或小,COVID-19 疫情則是一個將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捲進來的終極大考驗。如何評估各種社會議題可能帶來的影響、找出處理議題的方法,是一項長遠的挑戰,並非一蹴可幾,過程中更需要大眾、學者、政府,以及各種團體多方參與才能找出適當方案。而對於個人來說,則能參考這些經驗,更審慎自問:你已經準備好迎接後疫情時代了嗎?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6月號/2023 第642期:褪去口罩之後
特別價
$266
科學月刊 5月號/2023 第641期:這些年,我們製造多少...
特別價
$266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