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2-10-15預印發表有哪些優點與缺陷?聽聽《自然》期刊的看法
490 期
Author 作者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自然》(Nature)期刊的podcast最近推出了一個新單元「Nature’s Take」,找來不同領域的科學編輯,深入討論對於科學發表的看法。近期可以觀察到推動科學發表改革的浪潮逐漸增幅,此podcast也希望可以刺激討論、集思廣益。在今(2022)年8月的節目中,《自然》期刊的科學編輯們談到了預印發表(preprint)的議題。預印發表是否能使科學更民主、是否能挽救科學的失信問題?考慮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對學術發表的影響與對開放科學的未來發展,預印制度是否有機會取代期刊制度呢?
預印發表的前身,資訊交流群組IEGs
預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設置了一個資訊交換群組(Information Exchange Groups, IEGs)。在此之前,各領域內也有些未發表文章的流通,只是從未開放給領域外的學者。IEGs剛開始也只在幾位學術領袖之間運作,漸漸的有更多學者參與,直到1967年IEGs已經擁有3600位成員、2500份文件。
1960年代同時也是學術出版社奠立基礎的關鍵年代,英國商人麥克斯威爾(Robert Maxwell)買下了德國出版科學書籍的Butterworth-Springer出版社3/4的股份,並將之改名為Pergamon Press,出版了許多不同主題的科學期刊,隨即開啟了學術出版的新紀元。自1959∼1965年間,Pergamon出版的期刊數量從40本,快速增加到了150本,有些並不是由Pergamon起創而是被買下的,其中不乏能經由學術機構的圖書館訂閱產生豐厚利潤的期刊。Pergamon的商業模式主導了學術期刊的發展,為數龐大的利益導向學術期刊也在這個時期創立,並採同樣的經營手法成長茁壯。
當時,科學界也有許多人開始討論,是否該緩下學術出版的腳步,在發表研究之前,增加一些非正式且自主的學術交流管道,以確保研究結果發表的正確性與即時性。IEGs以及其他許多類似的預印資料庫,都在這樣的背景下漸漸出現。就在許多研究機構圖書館意識到這些預印文章的存在,考慮要著手整理存檔的時後,學術出版社也同樣感覺到自己在學術界的地位有些被動搖的危機。
美國免疫學家協會( A m e r i c a n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Immunologists),同時也是《免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的出版社,在1966年的年度會議中聲稱,政府單位主持IEGs這樣的系統非常不恰當,甚至對免疫學期刊來說非常危險,有可能就此取代了他們。在此次會議的投票中,協會會員們以56對39的票數通過,《免疫學期刊》不會再刊登曾經在IEGs上流傳過的文章。可想而知在這個事件之後,其他的學術期刊也都群起效尤,自此封殺了預印制度的火苗,這段IEGs的歷史也跟著被遺忘。
網路與疫情帶來的新進展,欣欣向榮的預印平臺
直至1991年,也就是網際網路剛被發明的那一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物理學家金斯博格(Paul Ginsparg),為預印文章創設了一個自動化的電子郵件系統,也就是現在最知名的預印平臺arXiv,自此讓預印的命運迎來了重生。2001年金斯博格成為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教授,所以現在arXiv設立在康乃爾大學的伺服器下,目前為止已經收錄了超過200萬篇預印文章。去(2021)年,致力於推動研究品質的柏林愛因斯坦基金會(The Einstein Foundation Award),將獎項頒發給金斯博格,表揚他創立arXiv的初衷,以及他對開放科學的貢獻。
在COVID-19疫情期間,為求更快速開發對付病毒的方法,世界各地為數眾多的學者們紛紛投入研究,並將研究結果搶先公開於預印平臺,跳過漫長的同儕審核。這些平臺讓研究者們能更即時溝通實驗數據與方法。各國政府的公衛治理單位,藉此掌握最新近的研究結果,做為政策制訂的參考。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預印平臺也應運而生,到現在已經有超過60個預印發表平臺在網際網路上活躍著。COVID-19疫情漸漸消退,但預印系統的能見度卻逐漸擴張,且在生醫領域之外的學者們,也開始認同並且使用預印系統。
《自然》期刊的資深編輯費赫瓦里(Zoltan Fehervari)也坦言,在篩選《自然》期刊稿件時,他能有時間詳讀稿件的機會非常少。但如果投稿文章是由超厲害的研究經費所支持,而且文中做出大膽的主張,研究結果出現了撼動典範的重大發現等情況,他就會到預印平臺上查看這篇研究是不是已經出現在上面?如果有,從文章被下載的次數和其他預印平臺提供的統計數字中,就可以大略看出,這篇文章是不是在其領域中已經被熱烈引用、討論?如果是的話,就可以判斷這篇文章或許確實有很大的影響力。
《自然》期刊編輯們給予預印文章許多正面的評價,認為預印平臺對於投稿的文章也不是照單全收,有些預印平臺對它們發表的文章也是有品質管控的,如medRxiv及biorXiv。而且平臺上要求回饋文章發表意見也需要實名,並不容許不負責任的隨便留言。預印文章的出現,縮短了常規的文章審查時間,對期刊來說也是好事,因此現在的研究者們可以不用害怕文章在預印發表過會被期刊拒絕,事實正好相反。
討論熱烈但未必可靠,預印平臺的優點與缺陷
在物理領域,預印平臺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由於許多研究團隊都在研究同一個問題,互相競逐第一個解謎者的地位也很常見。在分秒必爭的狀況下,搶先在arXiv發表,也算是插旗子的一種宣示。除此之外,預印也可以對一些發現提出即時的挑戰,《自然》期刊資深物理記者吉博尼(Elizabeth Gibney)就提出一個例子。幾年前,「宇宙泛星系偏振背景成像二代」(Background Imaging of Cosmic Extragalactic Polarization 2, BICEP2)宣稱發現被宇宙重力波扭曲的光線,但過不了幾週,馬上就在arXiv出現許多打臉文,這對追求真理的科學發展也是件好事。更重要的是,相對客觀的預印發表,除去了許多文章內容之外的偏見,不論作者的國籍、人種、性別、學術地位、人緣好不好,只要內容實為研究結果,人人都能發表,確實將學術發表帶往更民主的方向前進。
吉博尼也點出預印平臺有潛在的危險性。由於預印文章未經同儕審核,又開放所有人擷取,站在科學記者的角度,在報導預印文章的時候,或多或少需要自備一點背景知識,至少需要有能力做初步審核,並在報導中註明內容來自未經同儕審核的研究。但並不是所有科學傳播單位都有能力這樣做的,如果誤傳了不正確的研究結果,所造成的後果恐怕很難收拾,同時也降低大眾對科學的信任度。不過就算是經過同儕審查的研究結果,也有之後被證實錯誤的例子。學術發表的平臺作用在於傳遞資訊,而科學總需要時間自我修正,並不是一夕之間發現真理的那種童話故事。
如果預印平臺發揮其效用,實現了開放科學的發展,那麼科學還需要期刊出版社嗎?編輯們認為學術期刊還是有它的必要性,首先文章經過期刊的專業文字修訂與排版美編,對於閱讀的舒適與愉悅程度有絕對的提升。尤其是在像《自然》這樣涵蓋研究領域廣泛的期刊,對於文章的用字遣辭會特別注意,務求通情達意,才能讓不同各領域的人都能理解。另外,學術出版社長久經營下來累積的專家庫及對研究領域的熟悉程度,在尋找恰適的同儕審查人選時,確實能發揮專業程度,與預印平臺上隨機遇到的學者來發表看法,相較之下更有效率、也更有價值。
當然,關於這個議題再怎麼說,《自然》期刊本身就是一間學術出版社,如同節目中所說的,就像是火雞不可能會投票贊成聖誕節的存在,《自然》期刊的編輯當然比較支持學術出版社的存在。他們的看法或許存在一些可議空間。但這樣對於預印平臺的討論的確相當有趣,值得研究者們細細玩味,思索學術發表未來的可能發展。
延伸閱讀
Howe, N. P., et al. (2022 August 15). Nature's Take: what's next for the preprint revolution.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9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