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23.07.15
人類過度抽取地下水 將改變地軸的傾斜角度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9期
地球上的地下水正因為人類的抽取而快速流失,甚至可能導致地球的自轉軸傾斜。根據上(6)月15日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一篇研究估計,地球在1993∼2010年間流失的地下水淨值可能...
地下水
地軸傾斜
類星體
2023.07.01
木星有著與地球相似的閃電
作者 / 編輯部
643期
你知道木星上也有閃電,而且看起來和地球上的閃電十分相似嗎?近期一篇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的研究發現,木星上的閃電經常發出間隔頻率約為一毫秒(ms)的無線電波脈衝,顯示木星的閃電能以脈衝方...
木星
地球
閃電
超級閃電
朱諾號
2023.06.15
月球開發角力戰,哪個國家能拔得頭籌?
作者 / 編輯部
498期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完成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壯舉。
美國
阿波羅計畫
月球
阿提米斯計畫
太空
2023.06.15
從阿波羅計畫到嫦娥工程,各國的新一代月球探索競賽
作者 /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
498期
月球距離我們大約38萬4000公里,是距離人類居住的地球最近的一顆星體。
月球
冷戰時期
探月計畫
阿提米斯計畫
美國
嫦娥工程
中國
地緣政治
2023.06.15
土星重回「衛星之王」 中研院跨國團隊新發現62顆衛星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8期
土星,在過往一直被認為是擁有最多衛星(83顆)的 「衛星之王」。今(2023)年2月初,卡內基科學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的科學家新發現12顆木星衛星,使得木星擁有92顆衛星,數目一舉超過土星。
土星
衛星之王
氣態巨行星系統
位移疊圖法
2023.06.15
NASA找到一顆遍布火山、大小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8期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使用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 TESS),以及目 前已退役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NASA
火山
地球
系外行星
2023.06.01
科學家首度發現被恆星吞噬的行星
作者 / 編輯部
642期
地球有可能被太陽吞噬嗎?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等研究機構組成的團隊,首次觀察到恆星吞噬行星的現象,此發現已於今(2023)年5 月發表於...
地球
太陽
行星
銀河系
恆星
2023.06.01
樹木愈多樣化,森林土壤的碳和氮愈多
作者 / 編輯部
642期
近期一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關於森林土壤的新研究,發現森林的樹木多樣性可能大大影響土壤中碳(carbon, C)和氮(nitrogen, N)的含量。
樹木
森林土壤
碳
氮
肥力
物種均勻度
2023.06.01
M87 黑洞吸積流和噴流 影像首次「流出」!
作者 / 編輯部
642期
過去天文學家認為黑洞周圍的物質會在吸積過程中落入黑洞,還有些物質會噴流出黑洞,然而以前並沒有辦法將它直接成像。
M87 黑洞
黑洞
事件視界望遠鏡
噴流
輻射
2023.06.01
為什麼工程師大力提倡廢除?閏秒的存在與廢除
作者 / 曾文宏/中華電信研究院研究員,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
642期
臺灣的標準時間是由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以原子鐘輸出的標準頻率及每秒脈衝信號(pulse per second, 1PPS)作為頻率與相位的參考基礎,經儀器計數並加上時、分、秒的時間碼,即時產生出標準時間,再加上八小時的本地...
閏秒
銫原子鐘
地球
自轉
天文學
2023.05.16
JUICE升空!歐洲最新太空任務探索木星的「冰月」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7期
今(2023)年4月14日,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成功在法屬圭亞那的庫魯(Kourou)歐洲太空港發射了「木星冰月探測器」(Jupiter Icy Moons Explorer, JUICE),預備將前往木星周邊,探索木星的三個衛...
木星冰月探測器
木星
衛星
伽利略衛星
2023.05.16
臭氧導致PM2.5產生?中山團隊發現「水」可能是反應中...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7期
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對人體的危害受到許多民眾關注。它的來源可分為原生性與衍生性——原生性指的是當它被排放到大氣時就已經是PM2.5;衍生性則是指它在被排放之初並非PM2.5,而是在大氣環境中經過一連串化學反應...
臭氧
PM2.5
水
水二聚體
單萜烯
氣候變遷
2023.05.16
SpaceX星艦發射計畫 在發射的四分鐘後 以爆炸告終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7期
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 SpaceX)建造、搭載著星艦(Starship)、有史以來最大的巨型火箭在上(4)月20日發射,但卻在升空後失控旋轉,未能從火箭上順利分離,最後在空中爆炸。
SpaceX星艦
太空
太空發射系統
阿提米斯月球
2023.05.04
碳排放的增加 如何影響碳十四定年法?
作者 / 李紅春/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臺灣大學理學院貴儀...
641期
首先,什麼是碳十四定年法?它有哪些重要的用途?碳十四定年法是利用物體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素「14C」隨時間衰減推算物體年代的方法......
碳排放
碳十四定年法
宇宙射線
核反應
2023.05.02
不只是吞噬 黑洞可能促成恆星的誕生
作者 / 編輯部
641期
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在今(2023)年4 月意外地拍攝到前所未見的黑洞影像。
哈伯太空望遠鏡
黑洞
光譜分析
引力
2023.05.02
自四面八方、鋪天蓋地而來!塑膠微粒的傳播、衝擊與海...
作者 / 許瑞峯/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助理教授,...
641期
塑膠是由液化石油氣中的高分子單體成分再加入如塑化劑、穩定劑、抗氧化劑、染料、阻燃劑等添加劑後,加工固化交聯成形的聚合物。由於該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韌、可塑、耐用性等特質,自從1850 年代被開發以來用途日益廣泛。
塑膠廢棄物
塑膠微粒
聚氯乙烯
2023.03.28
蛋殼化石揭露 古代巨鳥的祕密
作者 / 編輯部
640期
馬達加斯加島上曾有一種在陸地上行走、高達三公尺、體重超過500 公斤的巨型鳥類⸺象鳥(elephant bird)。
馬達加斯加島
象鳥
骨骼化石
古代DNA
演化
2023.03.28
如果太陽系多一顆類地行星?
作者 / 編輯部
640期
在太陽系的行星軌道中,木星和火星軌道之間的距離相對遙遠,而這段空間便被大量的小行星所填滿。天文學家也因此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兩者之間沒有其他類地行星的存在?
太陽系
行星
行星軌道
天文學
類地行星
動力學
木星
2023.03.28
為什麼土耳其大地震的災情慘重?從強震中反思臺灣的防...
作者 / 潘昌志/科普作家,著有 《地震100問》、《海洋100問...
640期
土耳其位於被斷層包圍的歐亞地震帶,因此飽受地震威脅。
地震
歐亞地震帶
土耳其
北安納托利亞斷層
塞普勒斯隱沒帶
生命三角
防災
2023.03.15
史上最漫長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有哪些成就與...
作者 / 許晃雄/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
495期
歷經14天的激烈討論與漫長折衝,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of Parties, COP,以下簡稱COP 27)終於在展延兩天、與會國成員疲憊不堪的情況下,於去(2022)年11月21日結束,宣示被忽略了30年...
COP 27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氣候變遷
日本
墨西哥
卡達多哈
巴黎協議
減碳
化石燃料
2023.03.15
以奈米結構光觸媒轉化二氧化碳 有望成為減碳解方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5期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炫錫近日以硫化錫(SnS)/石墨氮化碳(g-C3N4)的奈米結構作為光觸媒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CH4),在奈米結構光觸媒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奈米結構
光觸媒
二氧化碳
減碳
2023.03.15
暗能量來自黑洞嗎?科學家首次發現的證據與爭議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5期
暗能量(dark energy)與宇宙膨脹的相關性吸引著當今許多科學家研究,期望能解開宇宙間最大的科學謎團。近期一個跨國研究團隊量測了古老、休眠的星系,發現黑洞的增長速度超乎預期,且此現象與愛因斯坦 (Albert...
暗能量
宇宙
廣義相對論
黑洞
真空能量
2023.03.02
測繪宇宙的三維地圖 暗能量光譜儀器DESI
作者 / 林彥興/現就讀清大天文所,EASY 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
639期
在天文學上,光譜(spectrum)是指在不同波長發出的光強度,透過天體的光譜與理論模型的配合,幫助天文學家推算出天體的溫度、運動速度、表面重力強度、表面密度、距離、質量、金屬含量等非常豐富的資訊。因此只要條件允...
暗能量
宇宙
星系
銀河系
天文學
天體
紅移
DESI
2023.03.01
「新型冰」將解開水的謎團?
作者 / 編輯部
639期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的研究團隊創造了一種與水的密度、結構相似,被稱為「中密度無定型冰」(medium-density amorphous ice)的新型冰,期望能解開有關水的科學謎團。
水
球磨
木衛二歐羅巴
土衛二恩克拉多斯
2023.03.01
全球的水循環正在發生改變
作者 / 編輯部
639期
去(2022)年,連續迎來的第三年反聖嬰現象(La Niña year)為澳洲與東南亞帶來暴雨,至於太平洋的另一端則遭遇了乾旱。
水循環
反聖嬰現象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大自然
2023.02.17
水資源危機正在惡化 世界各國該如何應對?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4期
在地球面臨的多種危機中,「水資源」是目前最為急迫的危機之一。據統計,2020年全球約有20億人無法獲得乾淨的飲用水,甚至有17億人沒有基礎的衛生設施可使用。
地球
水資源
永續管理
2023.02.16
自駕車的電腦運算 可能會增加全球碳排放量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4期
不需要人類駕駛全神貫注就能自己上路自動駕駛的 「自駕車」,是近年來各大車廠研發的重點。然而,為了確保行車安全,每輛自駕車都需要耗費龐大的電腦運算資源,當未來自駕車成為普遍的車輛配備時,將消耗多少能源?
自駕車
電腦運算
節能減碳
溫室氣體
碳排放量
能源
永續
2023.02.16
拿雷射做避雷針?快速發射的雷射可以讓閃電轉向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4期
閃電來自於厚重的積雨雲內部的粒子摩擦產生的電位差,當積雨雲下層的負電荷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強大的電位能足以衝破雲層與雲層或地表間的大氣隔閡時,便會在瞬間釋出強大的電流,也就是我們所知的閃電。
閃電
電位差
電位能
避雷針
尖端放電
2023.02.16
氣候變遷迫使 臺灣西南沿岸的「劍蝦」向北遷徙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4期
氣候變遷議題日漸升溫,全球暖化造成動物棲息地北遷的消息也時有耳聞。往年的農曆春節至清明期間是俗稱「劍蝦」的野生長角仿對蝦(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產季,但肉質甜美的劍蝦卻在近年來出現產量下滑的現象。
劍蝦
氣候
物種遷徙效應
永續利用
2023.02.16
成大團隊自行設計開發探針 在實驗室中成功量測電漿亂...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4期
宇宙中有99%的已知物質處於電漿狀態,在太空科學、天文物理、磁控核融合研究中常常會觀察到電漿(plasma)亂流現象,像是太陽日冕(solar corona)、太陽風(solar wind)、吸積盤(accretion disk)、磁控核融合電漿亂...
電漿
電漿亂流
核融合電漿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資料總數:61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