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4-11-11駐守深空、伺機而動 ESA 彗星攔截者任務 659 期

Author 作者 林彥興 | 清大天文所碩士,EASY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努力在陰溝中仰望繁星。

Take Home Message
•彗星是太陽系的活化石,攜帶太陽系形成的重要資訊。除了望遠鏡觀測外,過去也有多次近距離研究彗星的探測任務。
• ESA 將在2029 年發射彗星攔截者,目標是攔截並探測保存了太陽系誕生初期狀態的長週期彗星。
• 彗星攔截者將在太空等待長週期彗星出現,然後釋放三個探測器同時探索彗星,並藉此了解太陽系早期樣貌。


在黎明與黃昏之際橫跨夜空的彗星,無疑是最壯觀的天文現象之一,甚至在世界各地古文明的天文紀錄中,都經常能見到彗星的身影。而自科學革命以來,隨著科學家對彗星本身的研究逐漸深入,我們終於認識到彗星其實是太陽系的「活化石」,攜帶著太陽系形成過程的重要資訊。

過去數十年來,天文學家與行星科學家除了使用望遠鏡觀測彗星,更組織了多次星際探測任務,讓探測器親身造訪彗星以近距離觀察它們的質量、結構、化學組成等訊息,例如知名的哈雷艦隊(Halley Armada)、星塵號(Stardust)、羅塞塔號(Rosetta)等。而這段輝煌歷史的後繼者,則是本文主角――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預計在2020 年代末發射的彗星攔截者」(Comet Interceptor)任務。

彗星的基本結構


追尋「真正的」活化石

自1970 年代以來,人類已經進行超過十次的彗星探測任務,但這些探測器所造訪的都是屬於軌道週期短於200 年的短周期彗星(short period comets),一般認為它們源自距離太陽約30 ~ 50 天文單位(astronomical unit, AU)的古柏帶(Kuiper Belt)。雖然相較於地球或其他行星,這些彗星已經相對保存了太陽系形成初期的狀態,但是每當它們靠近太陽時,便會在陽光的照射下產生彗尾、彗髮等美麗的結構,同時彗星中揮發物(volatiles)的比例,像是水冰、乾冰等也會跟著減少。隨著彗星待在內太陽系的時間愈長,揮發物所受的消耗就愈嚴重。而在彗星靠近、遠離太陽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陽光促成的化學反應等,也會改變彗星的各項物理化學性質,尤其在彗星的表面特別顯著。

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
▲ 由羅賽塔號近距離拍攝的67P/ 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物質的噴發在形成美麗的彗髮與彗尾的同時,也逐漸改變彗星的組成。
(ESA/Rosetta/MPS for OSIRIS Team MPS/UPD/LAM/IAA/SSO/INTA/UPM/DASP/IDA/Jacint Roger Pérez/Emily Lakdawalla)

因此,如果想要找到在真正意義上保持著太陽系誕生之初的狀態、從未受到強烈陽光影響的彗星,就必須將目標指向源自距太陽2000 天文單位以上的歐特雲(Oort Cloud)之中,且從未進入過內太陽系的長週期彗星(long period comets)〔註〕。這些在外太陽系遊蕩了數十億年而未曾受到炙烈陽光烘烤的彗星,是比短週期彗星更加純淨的時空膠囊。而研究短週期與長週期彗星的差別,也能讓科學家更進一步理解彗星的演化。……【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59期】


▲ 2020 年曾引起一陣彗星風潮的歐尼懷茲彗星,就是一顆長週期彗星。(SimgD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

〔註〕內太陽系是指一般定義為木星軌道以內,主要由類地行星與小行星組成的區域;歐特雲是指一般認為歐特雲是在距離太陽數千天文單位之外,由無數小天體組成、包裹整個太陽系的球形結構。嚴格的說,不是所有長週期彗星都未曾進入內太陽系。而沒有進入過內太陽系的長週期彗星,其實稱作「Dynamically New Comets」(DNCs)。但由於這個詞彙尚無中文翻譯,為行文方便筆者暫且以長週期彗星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