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17.11.01
美國日全食觀測記
作者 / 洪景川/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 館研究助理;臺北市社...
575期
日食初始時,月影最先在阿留申群島和 夏威夷群島西北部之間的洋面接觸地 球,這些地區會在日出時最早看到日全 食。然後月影以高速向東偏北移動,在 奧勒岡州的西岸登陸,向東南方斜貫 美國,中途在肯塔基州區格郡(...
日全食
2017.11.01
古老月球上曾具大氣層
作者 / 編輯部
575期
美國航太總署(NASA)月球與行星研究所 (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近期發表了一項新研究表示,約在30~40億年前的月球上,當時大量的火山噴發,噴發出的氣體量比擴散到太空中的氣體要多上許多,因此在月球周圍形...
月球
大氣層
2017.11.01
高度是什麼?
作者 / 史天元/任職於國立交通大學防災與 水環境研究中心,...
575期
「前、後、左、右」或「東、南、西、北」,所描述的是一個二維的世界。然而,我們所處在的空間有垂直維度,並非總是可以用「平面」理解,最常見的是球體面上的經緯度。
高度
幾何
2017.10.01
科學家首次發現海平面指紋
作者 / 編輯部
574期
近年來,由於全球暖化、氣溫逐年攀升,也使南極冰棚(Ice shelf)斷裂、冰蓋 (Icecap)融化事件頻傳。隨著冰棚與冰蓋的融化之後,會改變海面地形,而使海平面的變化不平均,科學家將之稱作海平面指紋(sea level...
海平面指紋
全球暖化
2017.10.01
火星上發現硼元素
作者 / 編輯部
574期
由於科學家推測硼酸鹽擔任宇宙中簡單有機分子到RNA創造過程中的重要橋梁,因此天文學家將行星上是否有硼元素存在,視為可能發展生命起源的重要線索。
火星
硼元素
火星環境
2017.10.01
擁擠的天王星衛星未來將相撞
作者 / 編輯部
574期
距太陽第7顆行星天王星,截至目前為止發現 擁有27顆衛星,為目前所知太陽系中衛星數最少的行星。而最新分析資料表示,天王星 至少有2顆衛星在數百萬年後將相撞。
天王星
太陽系
衛星
2017.10.01
大屯火山下有岩漿庫?
作者 / 宋聖榮/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專長於火山學...
574期
岩漿從地函上升到與其比重相似的岩體附近,即會滯留在地殼深處形成岩漿庫。
岩漿
結晶分異作用
2017.09.01
地球上的火山
作者 / 宋聖榮/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 學系教授。專長於火山學...
573期
火山(volcano)是地球表面上最壯觀、最具致命吸引力的地形景 觀,也蘊釀出浪漫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美國奧勒崗州的火山口湖 (Crater Lake,圖一)、日本的富士山火山(Mount Fuji,圖二) 和印尼的默拉皮火山(...
火山
地球
岩漿
2017.09.01
全球稀有的大面積藻礁地形-桃園藻礁生態特性與保育
作者 / 劉靜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研究...
573期
聽到藻礁,我們會聯想到礁岩上長滿了藻類,但是如果這些藻類不鈣化的話,其實並不會造礁,因此真正的藻礁是指可以鈣化的石灰藻經年累月堆積形成的礁體。
藻礁
生態保育
2017.09.01
跟著科學家一起探索藻礁-藻礁觀察與研究
作者 / 李坤璋/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惠真/東海大...
573期
臺灣是一個島嶼型國家,四周都被海洋包圍,到海邊玩水是多數人夏天一定要有的行程。到了海邊除了玩水、看風景外,你有注意過海邊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嗎?
藻礁
觀察
2017.09.01
地震預測的科學與迷信
作者 / 周漢強/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博士,現任臺中市立清水...
573期
每次臺灣發生大地震,大多都會造成嚴重的財產和生命損失。但是中央氣象局每次都只說這是「正常的能量釋放」,卻沒有辦法告訴大家什麼時候會發生大地震。
地震預測
科學
2017.08.01
北太平洋深海發現大量石珊瑚
作者 / 編輯部
572期
北大西洋與南太平洋地區深海底有著肥沃的珊瑚棲息地,而在北太平洋地區, 因海底環境條件,健康生長的石珊瑚 (scleractinian coral)應不存在,在這個地區,具有較少石珊瑚生成堅硬鞏膜需要的礦物質,難以發展出崎嶇的...
石珊瑚
北太平洋
2017.08.01
天王星的複雜磁重聯
作者 / 編輯部
572期
地球極區極光形成原因,與地球磁場重聯相關。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會隨著地球磁場進入南北極,而當帶電粒子碰到大氣時,與空氣中的原子分子碰撞放出能量形成極光。
天王星
地球磁場
帶電粒子
2017.08.01
發現體積最小的恆星
作者 / 編輯部
572期
由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天文學研究團隊,發現了截至目前為止體積最小的恆星,編號為EBLM J0555-57Ab。其大小與土星相近,其表面重力比地球引力大約300倍,距地球約600光年遠,位於銀河系中。
天文學
恆星
棕矮星
2017.08.01
尋找其他的海洋世界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572期
如果用一個字代表地球,那絕對非「水」莫屬,無論地表、大氣、甚至地下土壤,到處都是水;而水是滋養生命的要素之一,有生命的地方就需水,地球生命誕生於海洋。
海洋
水
太陽系
2017.08.01
李世昌院士:如果AMS偵側到碳的反物質,意味宇宙有反...
作者 / 林宮玄/任職於中研院物理所,兼任本刊副總編輯。陳其...
572期
1952年出生的李世昌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是國內著名粒子物理學家,2010年獲中研院院士頭銜。《科學月刊》2017年7月號刊載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專訪,關於丁院士所主持的跨國計劃──阿爾法磁譜儀(Alpha...
反物質
宇宙
AMS 計畫
2017.08.01
中央大學透過觀測衛星掌握南極拉森C冰棚的斷裂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拉森冰棚(Larsen Ice Shelf),是位在南極半島邊緣的一個冰棚。而這個冰棚又被人為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拉森 A、B和C,其中又以拉森A冰棚(Larsen A Ice Shelf)最小,拉森B冰棚(Larsen B Ice Shelf)則因為地球暖化,...
拉森冰棚
全球暖化
獨立冰山
環境議題
2017.07.01
伊魁特將於2024年無淡水可用
作者 / 編輯部
571期
位於加拿大北部巴芬島南方的伊魁特 (Iqaluit)為開發中城市,由於極端氣候使該地區淡水管理困難,導致人民長期深受缺水問題影響,且隨伊魁特人口數增加, 淡水需求量也跟著增加。
伊魁特
淡水需求
永續經營
2017.07.01
夏威夷火山鏈彎曲形成解謎
作者 / 編輯部
571期
許多火山海洋島嶼的形成,是由位於地球地函下約3000公里深處的柱狀熱膨脹,在地質學上稱為熱柱(mantle plume)。目前科學家認知,熱柱較不受構造板的表面運動影響,隨著熱點(地球表面長期歷經活躍的火山活動的地區)的...
夏威夷
火山鏈
板塊運動
2017.07.01
環境保護研究—碳循環研究歷史
作者 / 倪簡白/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一直從事大氣化學與應用...
571期
根據考古氣候學,人類出現以前的百萬年間,二氧化碳的自然變化範圍是:190~280 ppm(part per million, 百萬分之一)。變化的主要因素為氣候波動變化,包含因冰河溶解而釋放其中的空氣,這段期間地球海洋與土壤吸收許多...
碳循環
二氧化碳
歷史
2017.07.01
丁肇中為了在外太空偵測反物質,排除萬難執行跨國科學...
作者 / 林宮玄/任職於中研院物理所,兼任本刊副總編輯。文詠...
571期
丁肇中教授是1976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一位非常專注於研究的科學家,任職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月刊》在訪問丁院士前,除了聆聽 2016年7月3日丁在臺灣大學的演講,也讀過網路上可得到的英文公開資料(參考...
丁肇中
跨國科學計畫
物理
2017.06.01
東沙珊瑚記錄21世紀人類排放氮對遠洋的影響
作者 / 任昊佳/臺大地質系助理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主要...
570期
海洋浮游植物與所有生物一樣,需要氮才能生長,雖然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氣,但是氮氣不能為大多數浮游植物使用,它們只能使用某些氮的形式,像是胺、硝酸鹽或有機氮等。
氮
遠洋
東沙珊瑚
2017.06.01
你不知道的梅雨
作者 / 黃椿喜/臺灣大學畢業,目前擔任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
570期
「梅雨」是臺灣5、6 月常見的天氣現象,大家對這個名詞及它多雨的特徵可能都不陌生,梅雨期的雨量相當集中,因此 會對臺灣造成許多災害,像是山洪爆發、水災、山坡地坍方等,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梅雨造成的水災,是僅次...
梅雨
雨季
中尺度特徵
2017.06.01
南海的形成與珊瑚大三角-由陸地變海洋
作者 / 戴昌鳳/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570期
南海是「南中國海」的簡稱,它的範圍介於北回歸線以南至麻六甲海峽,也就是在北緯23.5 度 ~ 南緯3 度之間的海域。
南海
珊瑚礁
地質史
2017.06.01
南方小島風情-東沙群島環境與生態
作者 / 余尚學-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師、臺灣大學海...
570期
東沙,是一座充滿生物多樣性的島礁,所處的位置特殊、加上氣候和地形構造環境,所孕育的珊瑚礁舉世罕見;但是大多數人對東沙的認識只有在書籍閱讀到的戰略位置,現在更增添了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保育目的。
東沙群島
環境生態
保育
珊瑚礁
2017.06.01
人間仙境,東沙環礁-東沙島上的生活
作者 / 吳書恒∕臺大海研所碩士,專長為地球物理探勘、 水下...
570期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若由空中俯瞰,彷彿一枚完美的戒指安靜地躺在南海上,著實讓人想一窺究竟。因其獨特的環礁、繽紛的珊瑚、海洋生物多樣性、海草床生態和珊瑚砂島,臺灣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始於2007 年成立,亦為臺灣...
東沙島
珊瑚砂島
臺灣第7座國家公園
2017.06.01
浸入那一片藍
作者 / 梁藝蓓∕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四年級。
570期
人們常被自己設立的界線約束得無法喘息,其實中山海科院也和東沙一樣,海就近在咫尺,但東沙少了人為防波堤、圍牆,沒有了那條界線,也就沒有跨越的問題。
東沙
海岸
海洋研究
2017.06.01
陸域研究調查 東沙島-我的海洋生物教室
作者 / 許嘉軒∕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碩士畢業、國立臺灣大...
570期
東沙島,這個島嶼是我在就讀大學時期夢想中的島嶼,至今在島上的回憶也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很幸運地,我直升上了中山大學海科系碩士班,進入了宋克義老師研究室,讓我登上夢想之島的距離又近了一步。
東沙島
環礁
海洋生物
2017.06.01
潮間帶調查研究-海島隨筆
作者 / 鄭如余-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碩士班
570期
「你說人生呀人生,像飄浪海上的船,有時風吹起陣陣風湧,運命總是捉摸不定」,飛機甫降落,腦中不自覺的響起這旋律,回過神時,我已踏上水泥地面,映入眼前的是歡迎光臨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幾個大字。
潮間帶調查
海島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2017.06.01
空拍機調查-從空中看東沙
作者 / 謝易達-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大學部四年級。
570期
空拍在海洋研究中尚是全新的題材,而我的研究主題是軟骨魚類。飛行和海洋這看似毫不相干的兩領域,兜上關係的原因我至今仍感到莫名其妙。
空拍機
海島
東沙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資料總數:61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