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23.02.02
葉片上的「玻璃窗」揭祕卷柏葉表矽晶體的光學效應
作者 / 謝佩君/畢業於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研究蕨類與...
638期
你有被芒草割傷的經驗嗎?為什麼看似柔軟的草竟有如此銳利的武器?其實,如此銳利、劃傷手指的利器正是植物體累積的矽結晶!
自然環境
矽
二氧化矽
矽晶體
葉表皮細胞
矽結晶
禾本科植物
矽酸鹽類
二氧化矽
卷柏植物體
2022.12.26
為什麼油炸食物時會滋滋作響?油鍋內聲音的祕密
作者 / 施奇廷/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任教於東海大學應用物理...
637期
比起美食的色香味,該如何研究食物的「聲音」,是一件更加不容易的事情。水滴進入熱油後可能會形成三種模式的泡泡:爆炸腔、伸長腔、振盪腔。不同模式的泡泡會產生相異的型態變和特定的聲音頻率。若能解析出更多泡泡與聲...
食物
油炸
水蒸氣
水分
味覺
氣泡
2022.12.01
持續不斷的好奇心引領量子研究 量子糾纏
作者 / 李哲明/任教於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研究專長為實驗糾...
636期
今(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共同頒發給法國物理學家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克勞澤(John Clauser)、奧地利物理學家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photon entanglement)實...
諾貝爾物理獎
貝爾不等式
量子研究
糾纏光子
量子糾纏
量子物理會議
塞林格
2022.12.01
量子糾纏態的研發 再談「愛因斯坦的最後一搏-EPR 悖...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636期
愛因斯坦、波都斯基、羅森在1935 年發表的EPR 論文,認為量子力學否認客觀世界的存在,不是一個完整的理論。
愛因斯坦
量子力學
粒子
光子糾纏實驗
測不準原理
量子糾纏態
EPR 悖論
2022.11.03
以「光聲效應」協助乳癌診斷 光波與聲波在生物醫學影...
作者 / 葉秩光/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特聘教授,專研...
635期
光學和聲學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兩大物理量,在人類早期的歷史中就被發現和應用,然而一直到近代這兩項技術才漸漸被引入醫學領域作為重要的診斷和治療工具。技術發展成熟後,科學家們開始觸及這兩大學門的先天物理極限...
醫用超音波
醫用光學
光聲效應
超音波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
腫瘤
光學
聲學
2022.10.04
【快訊】2022諾貝爾物理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法國物理學家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克勞澤(John Clauser)和奧地利物理學家塞林格(Anton Zeilinger),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entangled photons)的實驗中,...
2022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糾纏
貝爾不等式
光子糾纏
2022.10.01
結合電磁波以掌握 環境訊息的遙測技術
作者 / 林唐煌/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兼主任。
634期
「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能以波的形式傳遞能量,這類型的能量傳遞不需要介質,即使在真空中也可以傳遞,因此被廣泛應用於通訊相關領域。
電磁波
黑體輻射
衛星遙測
電磁輻射輻射原理
大氣參數
2022.09.01
希格斯粒子十歲了!「上帝粒子」當年怎麼被物理學家發...
作者 / 郭家銘/任教於中央大學物理系,研究領域為實驗粒子物...
633期
「標準模型」能用來描述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以及它們之間的基本作用力。希格斯機制是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格斯粒子也被喻為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
基本粒子
標準模型
希格斯粒子
希格斯機制
標準模型
物理學
2022.08.01
最新的三種奇異粒子
作者 / 編輯部
632期
夸克(quark)是構成世界上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共有六個種類,通常由二或三個一組形成強子(hadron),例如中子和質子。近20年來,科學家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上發現了60多種強子,其中更包...
夸克
基本粒子
強子
中子
質子
大型強子對撞機
奇異夸克
物質
2022.08.01
讓拍攝的影像更清晰 濾掉反射光的相機偏光鏡片
作者 / 洪連輝/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專長為磁性材...
632期
光是一種電場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相互垂直的電磁波,一束光的電場振動方向有許多種可能;若一道光束的電場振動只有一個方向,便稱為線偏振化。
光
電場
電磁波
偏振片
線偏振化
偏振光
非偏振光
偏光鏡片
偏振化現象
2022.07.15
核融合技術終於有新突破?簡介「晶格束縛核融合」
作者 / 趙嘉崇/美國麻省理工核能工程博士。
487期
核融合一直是個頗受矚目的技術,其中長久以來研究難有進展的「冷核融合」(cold fusion)究竟是不是騙局?這個問題在近年被找出了答案,不但如此,新發現也為核融合帶來嶄新的研究方向,甚至有機會超越現行的核融合研發...
晶格束縛核融合
冷核融合
核融合
氘原子
量子力學
X射線
同位素輻射
2022.07.01
科學家如何找到黑體輻射光譜,引發20世紀初的量子革命...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
631期
人對熱的感受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因此在我們探討大自然的過程當中,「熱之謎」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話雖如此, 科學家開始了解到熱的本質時已經是19 世紀中期,引發熱力學(thermodynamics)的發展。
黑體
斯特凡-波茲曼定律
輻射定律
維因位移定律
熱力學
能源危機
絕對溫度
2022.05.13
再次看見「甜甜圈」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密銀河系中...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630期
2019年4月第一張室女座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影像,讓黑洞從神秘且難以想像的概念中鮮活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然而,這僅僅是廣大宇宙中的一個黑洞,我們能否看見其他黑洞?
黑洞
事件視界望遠鏡
EHT
室女座M87星系
人馬座A星
Sgr A*
銀河系黑洞
諾貝爾物理學獎
大質量緻密天體
中研院
2022.05.01
領略「悟理」之美 哪些物理實驗最美呢?
作者 / 王冠智/永春高中物理科教師,致力追求有感的物理科學...
629期
你對哪一個物理學實驗印象最深刻呢?2002年,美國紐約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哲學教授克里斯(Robert P. Crease),在《物理學世界》(Physics World)期刊中向讀者們發起投票,同時也在網路進行討論與票...
地球
物理學
埃斯托拉特尼
自由落體
地球圓周
子午線
幾何關係
日晷
伽利略
阻力
斜面加速度實驗
2022.04.01
電子顯微鏡:揭開肉眼看不見的世界
作者 / 路易吉.拉斯波里尼(Luigi Raspolini)/荷蘭賽默飛...
628期
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受限於光的波長,為了獲得更精細的影像,科學家利用電子束製造了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是光學顯微鏡的1000 倍之多,甚至可以達到奈米等級。電子顯微鏡主要分為SEM 及TEM 兩種。前者藉由電子...
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
波長
光
電子
電子源
韓德森
電子束
減慢原子振動
蛋白質
新冠病毒
光波
2022.04.01
擋風玻璃上的雨滴怎麼跑?
作者 / 編輯部
628期
每個人應該都有在下雨天開車或搭車的經驗。而落在汽車擋風玻璃上的雨滴,有時會沿著玻璃落下,有時又會往上移動,甚至也有雨滴紋風不動,這是為什麼呢?
流體力學
雨滴
擋風玻璃
重力
風力
2022.04.01
彎道車禍:藏匿在你我身邊的魔鬼!
作者 / 林妙秦/目前就讀於高雄市新莊高中,對於數理化有著濃...
628期
2017年2月13日晚間,一輛遊覽車行經國道五號高速公路轉國道三號南下匝道,因過彎時衝出護欄翻落邊坡,造成33 死11 傷的慘況,成為國道交通史上傷亡最慘重的交通事故。其實彎道車禍的成因,主要是單純的駕駛問題,透過對...
圓周運動
向心力
離心力
等速率圓周運動
圓周運動
物理
垂直切線
2022.03.04
《星際大戰》銀河帝國打得贏《星際爭霸戰》星際聯邦嗎...
作者 / 鄭宜帆/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627期
蘇聯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於1964年提出的卡爾達肖夫指數,將能源消耗速度當作文明的科技發展指標,並以當時地球的消耗能量功率4×1012瓦特為第一型文明。
卡爾達肖夫指數
能源
消耗能量功率
科技
文明
星系
銀河系
第三型文明
科學技術
戴森球
恆星
光速
2022.03.03
放一年也不會破掉的「超級泡泡」!
作者 / 編輯部
627期
喜歡玩泡泡的人有福了。如果你喜歡玩泡泡,但卻又苦於泡泡容易破掉,科學家近期製造出一種「超級泡泡」,能維持超過一年的時間不破!
泡泡
超級泡泡
肥皂
水
重力
塑膠微粒
甘油
微生物
2022.03.03
六極物理
作者 / 作者│嚴伯鈞。
627期
〈極快篇〉第三章講過一個概念,叫做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是說,如果要徹底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就必須達到一個臨界速度,大約是11.2 km/s,也叫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逃逸速度不僅限於地球,任何一個天體...
黑洞
宇宙
第二宇宙速度
地球引力
天體
光速
恆星
暗物質
銀河系
向心力
電磁交互作用
2022.02.08
日本福島「核食」禁令解除?應用「合理抑低」概念尋求...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482期
今(2022)年2月8日,行政院「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上,我國政府基於過去檢驗結果、檢驗量能與風險評估研究,以及呼應各國標準和去年的公投結果,宣布將現行以日本5縣作為管制的方式,調整為以「食品品項」作為...
福島
核食
栃木
茨城
群馬
千葉
日本5縣
2022.02.01
「熱」是什麼?從烤箱烘烤食物的過程 看熱科學
作者 / 李明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機械工程博士,現任國...
626期
• 熱力學第零定律:當兩物體分別與第三個物體達到熱平衡時,此兩物體亦達到熱平衡。 • 根據能量守恆,熱力學第一定律說明系統中能量的變化,等於輸入系統的能量減掉系統輸出的能量。 • 熱力學第二定律描述的現象之...
熱力學
熱平衡
能量守恆
熱傳導
熱輻射
熱對流
電磁波
溫度
熱能量
2022.02.01
能量有辦法轉換成質量嗎?用「光」碰撞產生物質!
作者 / 蔣正偉/臺大物理系教授,國家理論科學中心科學家,卡...
626期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並不代表質量一定能完全轉換成等價的能量,僅反應在質能轉換的過程必須滿足質能守恆定律。在一般巨觀的系統中,並無法完全將質量轉換成能量。
質能方程式
質量
能量
基本粒子
量子電動力學
光子
電子
惠勒過程
康普頓散射
成對煙滅
2022.01.04
「核」去「核」從?當前必備的核能核電認識與科學思考
作者 / 王冠智/永春高中物理科教師,致力追求有感的物理科學...
625期
• 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互換方程式,說明質量與能量可互換。核反應中虧損的質量會以能量形式釋放,並遵守能量守恆定律。 • 核電廠反應堆包含4 項重要部件,分別是核燃料、中子減速劑、控制棒、冷卻劑。反應爐常見的類型...
工業4.0
核能
智慧科技
能源
核分裂
核融合
能量守恆定律
原子序
臨界質量
2021.11.30
建立地球氣候模型 可靠預測全球暖化
作者 / 陳正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美國普林斯...
624期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一半,頒發給了真鍋淑郎與哈斯曼兩位氣象學家。20 世紀初,氣象學家開始研究如何運用物理定律描述天氣系統的發展,進行天氣預報。隨著觀測與計算科技的進展,氣象學家逐步建構以理論為基礎的地球...
諾貝爾物理學獎
全球暖化
氣候
二氧化碳
冰河期
卑爾根學派
氣象預報
天氣系統
2021.11.30
盤根錯節的疆域 崇山峻嶺與深淵幽谷交織的複雜系統
作者 / 陳宣毅/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合...
624期
義大利物理學家帕瑞希,多年來利用場論的方法及電腦模擬,研究複雜系統的統計物理。他的研究對於許多複雜系統如自旋玻璃、最佳化問題、生物演化、神經網路等議題有重大貢獻,甚至也影響了計算科學、生命科學、人工智慧等...
帕瑞希
諾貝爾物理學獎
統計物理
場論
團體
社會網路
磁偶極
自旋玻璃
系統
磁矩排列
2021.11.30
牛頓如何想出第一運動定律?
作者 / 姚珩/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物理博士,專長物理史哲與...
624期
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在今日對人們來說習以為常,但其實該定律並非由牛頓最先寫下,而是科學界經過多年的醞釀與轉變才逐漸形成。從古希臘時期的「自然運動」,中世紀的「衝力」,伽利略的「圓慣性」,到笛卡兒的「固有力」...
牛頓
牛頓第一定律
亞里斯多德
衝力
慣性
圓慣性
伽利略
外力作用
2021.11.02
「 離心力 」真的存在嗎?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623期
離心力是一種用於描述作用於進行圓周運動物體的力,但其實這是一種假想的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一物體若不受外力則應該保持靜止或等速直線運動,若要改變此一運動狀態則必須使用外力。若要使物體做圓周運動,此...
慣性運動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離心力
向心力
圓形運動
作用力
等加速
慣性力
假想力
加速度
2021.10.19
成大高能核物理實驗室 參與STAR研究並協助探測器升級...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8期
STAR探測器,是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BNL)相對論性重離子加速器(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 RHIC)所進行的4項實驗之一,用來研究宇宙在大爆炸發生不久後的物態,例如夸...
STAR探測器
相對論性重離子加速器
質能互換公式
能量
金離子
電子離子對撞機
電子
正子
光子對撞
偏振光
折射
磁場
2021.10.05
【快訊】2021諾貝爾物理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美籍日裔氣象學家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與德國海洋學家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表揚他們建構的地球氣候物理模型,以量化方式預測全球暖化現象;以及義大利物理學家帕瑞希(...
諾貝爾獎
物理學獎
2021諾貝爾獎
真鍋淑郎
哈塞爾曼
帕瑞希
複雜的物理系統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資料總數:352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