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專訪
文章專區
2022-05-13
再次看見「甜甜圈」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密銀河系中心的「巨獸」
630 期
Author 作者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黑洞
事件視界望遠鏡
EHT
室女座M87星系
人馬座A星
Sgr A*
銀河系黑洞
諾貝爾物理學獎
大質量緻密天體
中研院
2019年4月第一張室女座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影像,讓黑洞從神秘且難以想像的概念中鮮活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然而,這僅僅是廣大宇宙中的一個黑洞,我們能否看見其他黑洞?
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團隊在三年後,揭開了第二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影像。
EHT團隊將全球多座毫米波/次毫米波望遠鏡連結起來,形成一個有如地球般大小的巨大虛擬電波望遠鏡,以此來看見黑洞。在2019年所發表的M87星系黑洞,是團隊以2017年為期十天的觀測數據所產出。同一個時段,EHT也觀測了另外一個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人馬座A星(Sagittarius A*, Sgr A*)。這幾年間,團隊陸續發表了多幅M87黑洞的相關影像,卻一直沒有Sgr A*的消息。
直到今(2022)年5月12日臺北時間晚間九點零七分,中央研究院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華盛頓特區)、歐州南方天文台(慕尼黑)、ALMA天文台(聖地牙哥)、日本國立天文台(東京)、墨西哥科技委員會(墨西哥市),以及上海天文台,七處共同連線宣布一個重大成果——EHT用觀測數據證實了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就是個黑洞!
首張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星」的照片。(EHT Collaboration)
「40年前,我剛拿到博士學位,有人問我『我們能研究黑洞嗎?』,我回答他『不可能,黑洞太小、訊號太微弱,也太遠了。』40年後,我們做到了!」中央研究院院士暨中研院天文所特聘研究員、同時也是代表臺灣團隊出任EHT的董事賀曾樸這麼說。
這個黑洞好難拍
上次看見的M87星系黑洞位於室女座A星系中心,與地球距離5500萬光年,具有65億個太陽質量;而這次的人馬座A星,距離地球2萬7000光年,是目前已知離我們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有400萬個太陽質量。相較起來,Sgr A*比M87距離地球近,雖然兩者都屬於超大質量黑洞,但Sgr A*的實際大小和質量都小了2000倍。
由於沒有光可以從黑洞中逃出,因此科學家要看見黑洞,看的不是黑洞本身,而是透過周圍發光的氣體來做觀測。這些氣體在黑洞周圍以近似光速旋轉,繞著M87星系黑洞的氣體,繞一圈要數天到數週,然而繞Sgr A*黑洞的氣體只要幾分鐘就可以繞完一圈。賀曾樸表示,這表示在EHT觀測的十天當中,Sgr A*黑洞的結構因為氣體旋轉一直在快速變化,要拍到這張黑洞照片難度提高許多。EHT科學家陳志均(Chi-kwan Chan)形容,「像在拍一隻追著自己尾巴跑的小狗」。除了旋轉速度之外,從地球看向銀河中心,還會遭遇氣體團塊的干擾,會扭曲成像,若要能得到如M87黑洞般清楚的照片,校正技術和成像方式就得重新開發,且勢必更為複雜。這使得團隊得花更多時間,而且更為小心地處理手中的觀測數據。
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記者會現場,加州理工學院副教授布曼(Katie Bouman)則用了另外一種方法形容分析Sgr A*影像的困難度。她說,用EHT觀測黑洞,就像是在缺鍵的鋼琴上彈一首曲子,我們可以透過剩下的琴鍵彈奏出的旋律辨識出是哪首曲子,然而Sgr A*黑洞的狀況,是這首曲子不僅在缺鍵的鋼琴上彈,更邊彈邊轉調。
EHT的影像分析團隊就是要搞清楚這首曲子完整的樣子,但缺漏之處有各種的可能性,該怎麼做才好?團隊決定那就先把各種可能性都模擬出來,因此他們用不同演算方式模擬出上百萬個符合EHT觀測數據的黑洞影像,他們發現這些影像可以依照特徵分成四大類,其中三類的黑洞影像都呈現甜甜圈或環形,只有一類不是。接著團隊不斷透過觀測數據和模擬,終於有足夠的證據證實Sgr A*黑洞依然有著甜甜圈的外型。
那一年,差點錯失觀測銀河系中心的良機
這次能順利公布Sgr A*黑洞影像,臺灣團隊的貢獻有目共睹。
臺灣在這次Sgr A*黑洞影像觀測的八座電波望遠鏡中,就支援了其中三座(SMA、JCMT和ALMA)的建造與運作;整個EHT計畫涵蓋全球超過300名研究員、工程師,約有40名來自臺灣,大多來自中研院天文所,參與在不同工作環節中,包含EHT計畫管理、撰寫觀測提案、收集數據、校正數據、影像成像、透過各種理論對黑洞結構進行建模、撰寫論文,以及大眾科普等。
而較少人知道的事,臺灣團隊是讓2017年這次Sgr A*黑洞觀測順利進行的救星。
EHT團隊集結多台世界各地的電波望遠鏡,但並非每一次觀測都會派上所有的望遠鏡,要看每一次的目標位置而定。在觀測銀河系中心時,南極望遠鏡具有非常關鍵的角色,如果沒有它,觀測基線(也就是兩座望遠鏡間最遠的距離)可能就不夠長,不足以讓我們看到Sgr A*。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員陳明堂提到,當年南極望遠鏡差點沒辦法運作,因為他們少了一臺「高精準原子鐘」。
前面提到EHT的運作原理是透過串連世界各地的電波望遠鏡,形成一個虛擬的巨大望遠鏡,進而提高它的解析度。為了要達到這個目標,在這些位置相差很遠的望遠鏡裡的所有儀器都得精準同步操作,才可以一起收到後續能分析的數據。因此,科學家需要在每一個望遠鏡站點設置「氫原子鐘」(H-maser),作為同步訊號源。
當時的南極望遠鏡沒有經費、一時半刻也沒辦法取得一臺可用的氫原子鐘,眼看就要開天窗無法參與重要的觀測之際,由於臺灣參與的格陵蘭望遠鏡還沒有開始運作,於是我們伸出援手,將原子鐘借到南極,支援了該次的觀測。「很高興能在這個關卡上,貢獻我們的力量。」陳明堂說。
看見第二個黑洞的科學意義
EHT團隊將Sgr A*黑洞戲稱為「潛藏在我們家園後院的巨獸」,更在記者會拍照時請與會貴賓以右手比出似獸爪的手勢,來代表它。這隻黑洞巨獸的第一張影像,與2019年的M87星系黑洞一樣,呈現一個環形,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測,「黑洞事件視界外的強大重力,足以彎曲光子的運動軌跡,在幾乎圓形的黑暗球狀陰影外,會有一圈明亮的光環。」新聞稿中這麼描述。
2020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德國科學家根策(Reinhard Genzel)、美國科學家吉茲(Andrea Ghez)二人透過長期追蹤銀河系中心恆星運行的軌道,發現許多恆星會繞著一個中心旋轉,間接地證實了銀河系中心可能有個超大質量黑洞存在。而這次EHT團隊的Sgr A*影像,則提供了一個直接的觀測證據,而且還比根策和吉茲的觀測更接近黑洞本體。賀曾樸在記者會上表示,二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觀測的S2星,離Sgr A*有120天文單位之遙,而EHT的觀測則比他們近了1000倍!僅僅一張影像,背後代表的是我們對於自家後院的巨獸有了更多了解。
此外,賀曾樸也說,如果僅是2019年M87黑洞的影像,仍有很多人不相信我們真的能看到黑洞,第二張黑洞照片的重要意義,在於可以驗證和說服大家我們的模式是正確的。
EHT邁向下個世代
2014年啟動的EHT,經歷了8年的營運,也有了一些令人驚豔的成果,但他們不能停下來,因為還有太多想要知道的。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補助推動的次世代EHT(next generation EHT, ngEHT)預計納進更多臺位於世界上不同角落的電波望遠鏡,像是提供經費讓小型的電波望遠鏡能夠調整成可以加入現有EHT望遠鏡觀測的模式,藉此提高解析度,將黑洞看得更清楚更仔細。
賀曾樸形容,EHT就像一個破碎的鏡子,當你把愈多碎片拼起來,自然可以看到更多影像、減少漏掉資訊、錯誤的可能。隨著更多電波望遠鏡的加入,也能使團隊看到宇宙中較弱的訊號源,有機會能看見黑洞噴流或它捕捉周圍物質的過程。
EHT團隊從望遠鏡到參與人員,一直在不斷擴大,即使團隊有共同目標,依然不免陷入人多嘴雜、事情更多又更難得到讓所有人滿意結論的狀況。賀曾樸說,「即便再不願意,只要超過兩個人的事情就會牽扯到政治。」身在EHT董事會中的他描述,EHT董事會議四週一次,從執行團隊的進度追蹤、經費的來源、論文投稿、記者會發布等大事,一路到論文作者排列順序、團隊中爭端、騷擾等瑣碎的事件,都需要討論出一個制度,來維繫團隊穩定運作。
近年來他們關注於培養年輕一輩的研究員,因而在EHT原有的科學理事會(Science Council)外,又多新增了青年科學理事會(Junior Science Council)。這兩個理事會主要功能是設定這個觀測計畫要討論的科學議題,設立青年科學理事會希望能讓年輕學者有更多的發聲機會。賀曾樸說,現在團隊中的主要領導人仍多為年紀較大的白人男性研究員,但透過這幾年的經營,他們也逐漸培育了能夠在團隊中挑起大樑的女性以及青年研究員,例如目前在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淺田圭一(Keiichi Asada)之後,接棒進入科學委員會的小山翔子(Shoko Koyama),以及在青年科學委員會中的羅夢柔(Cristina Romero-Canizales),二位分別是中研院天文所的訪問學者以及博士後研究員。
要在逐漸擴大的EHT團隊中,讓臺灣依舊佔有一席之地,甚至讓世界看見臺灣的重要性,團隊從一開始就設定好了長遠的策略。賀曾樸說,在30年前中研院天文所剛成立之初,就強調不只是去使用國際上的望遠鏡,更是要自己投入建造望遠鏡及相關儀器。累積至今,我們在EHT現有的11座望遠鏡中,臺灣團隊投入建造及營運的就有4座。陳明堂說,「臺灣小國寡民,資源有限,做不來大型的儀器,但是我們掌握夏威夷和格陵蘭的位置,所有要觀測黑洞的計畫,若需要使用這些儀器,就必須跟我們合作。」在夏威夷有次毫米波陣列(SMA)和詹姆士克拉克麥克斯威爾望遠鏡(JCMT)兩座,加上位於最北端的格陵蘭望遠鏡(GLT),以及全球最大的電波望遠鏡陣列——阿塔卡瑪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都有臺灣製作的儀器以及臺灣的團隊維繫著觀測運作。
改寫重力研究
在與賀曾樸院士訪談的尾聲,我想起EHT團隊於2021年獲得了獎金高達300萬美元、有科學界奧斯卡獎之稱的「突破獎」,很好奇團隊會不會期待哪一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賀曾樸聽到我的問題,笑了一下回答,「你知道我們不會為了得獎而去做研究」。正當我想著這就是可以預料的科學家回答時,他話鋒一轉說道,讓我換個方式回答你的問題,我們可以用三種方式了解重力與黑洞:第一個是「聽」,這也就是重力波(gravitional wave)研究,LIGO團隊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第二個是「感受」,觀測到S2星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天體的軌跡,是2020年的得主;第三個就是實際「看到」,EHT用黑洞的影像讓大家真的能看見重力。
「我們在做的是非常基礎的研究,我們研究重力,而黑洞是我們的實驗室,」賀曾樸說,「而我們的成果正在改寫這個領域。」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