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文章專區
2022-03-04《星際大戰》銀河帝國打得贏《星際爭霸戰》星際聯邦嗎?從卡爾達肖夫指數談起
627 期
Author 作者
鄭宜帆/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Take Home Message
► 蘇聯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於1964年提出的卡爾達肖夫指數,將能源消耗速度當作文明的科技發展指標,並以當時地球的消耗能量功率4×1012瓦特為第一型文明。
► 第二型文明要能夠充分利用其母恆星所輻射出來的所有能量,功率約為4×1026瓦特;第三型文明則是可以掌握自身星系規模的能源,能量消耗功率約為4×1037瓦特。
► 天文學家薩根則建議將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文明對應的能量消耗功率,分別定義為1016、1026、1036瓦特,並允許中間型態的文明存在。
(Photo by Agnieszka Kowalczyk on Unsplash)
在流行文化中,科幻題材的電影和小說等,向來擁有一定的支持群眾;而現代社會裡,科學彷彿無所不能,便利了生活的同時,也帶領社會邁向未知。例如著名科幻作品《星際爭霸戰》(Star Trek)所描述的,想像遙遠的未來,地球人發展出超高科技,穿梭於星際之間,與異星文明交流,不禁令人心神嚮往。抑或是《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在遠離銀河系的宇宙另一隅,外星人建立了龐大帝國,統治諸多恆星系(star system),還會南征北討打壓敵對的政治勢力。這樣的情節有可能真實出現嗎?無遠弗屆的想像力,讓我們對科學的潛力,多了一絲浪漫與期待。
然而,這些不同作品中的文明,究竟哪個比較先進?與目前的地球文明又相差多少?還要多久時間,人類才能像電影裡勾勒的那般,進行星際旅行?如果《星際大戰》的銀河帝國(Galactic Empire)和《星際爭霸戰》的星際聯邦(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打起來,誰會贏?有沒有什麼客觀的指標,能夠幫助我們評估不同文明的發達程度呢?在科學史上,確實有人提出過這樣的嘗試,那就是由蘇聯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Nikolai Kardashev)於1964年提出的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
卡爾達肖夫指數
卡爾達肖夫的原始構想,乃是將能源消耗速度當作文明的科技發展指標,並以1964年的地球(消耗能量功率約4×1012瓦特)為標準,設定成第一型文明。至於更發達的第二型文明,則是要能夠充分利用其母恆星所輻射出來的所有能量──以太陽來說,能量消耗功率約為4×1026瓦特。卡爾達肖夫又進一步假設,人類每年消耗的能量會有1%的成長,推估地球在3200年後(即西元5164年),會成為第二型文明。
而在第二型文明之上,還有所謂的第三型文明,可以掌握自身星系(如銀河系)規模的能源,這代表能量消耗功率約為4×1037瓦特;要是人類消耗的能量,每年有1%成長的假設不變,那麼地球將在西元7764年到達這個階段。
對地球文明發展的疑問
當然,上述對人類文明發展的猜想,建基於非常理想化的情境。現實中,有許多因素都可能造成卡爾達肖夫的預測失準。例如,儘管百年來人類的文明進步有目共睹,且根據統計數字,人類近50年的能源消耗,甚至成長超過平均每年1%,而這很大一部分仰賴於地球資源的耗損──但顯然地球資源不可能無止盡地揮霍下去。換句話說,人類在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源,成為第二型文明(也就是卡爾達肖夫預測的西元5164 年)之前,有辦法避免地球資源消耗殆盡所帶來的文明停滯嗎?
再者,卡爾達肖夫指數中的每一型文明,可謂差距極大;如果在科學技術上沒有飛越性的突破,其實很難將文明提升至下一個階段。比如說,若想充分利用太陽的能量,成為第二型文明,人類勢必得建造包覆整顆恆星、吸取能源,俗稱「戴森球」(Dyson Sphere)的巨型結構──就現今的技術來說,這是無法想像的事。又如,第三型文明可以掌握整個星系規模的能源,代表其至少必須超越光速的限制,自由穿梭於不同恆星系之間,這不是僅從母恆星獲取能量的第二型文明可比擬的。我們大概可以肯定地說,技術面的鴻溝,將成為巨大的障礙,使得每個文明發展到鼎盛之後,都將面臨到類似的科學瓶頸,難以進入下一階段。
另一方面,卡爾達肖夫預測的西元5164年和7764年,距今尚有數千年之久;但從20世紀以來,不過100多年,人類社會已面臨過多次考驗,包括兩次世界大戰、氣候危機、疫情大流行、軍備競賽等。不只如此,現代的人類更完全具備毀滅自己的科技能力──人類社會有辦法再延續數千年,不被自身摧毀,甚至繁榮發展至第二型或第三型文明嗎?值得我們深思。
全球年度能源消耗變化
圖為從1966 ~ 2019年間,每年人類消耗能源與前一年的比較。很明顯地,平均增長速度超過每年1%。
卡爾達肖夫指數的改版
在卡爾達肖夫提出將文明分成3種類型的概念之後,1973年知名天文學家薩根(Carl Sagan)進一步建議,將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文明對應的能量消耗功率,分別定義為1016瓦特、1026瓦特、1036瓦特,同時允許中間型態的文明存在。以1973年的地球而言,能量消耗功率約為1013瓦特,代表著第0.7型文明,也就是功率每成長10倍,文明指數就進步0.1。若以公式表示,可以寫成:
其中P代表能量消耗功率,K即為卡爾達肖夫指數。若以2019 年的地球為例,換算起來約為0.73。
在薩根的新定義下,雖然能量消耗功率和卡爾達肖夫版本的數字略有差異,但第二型和第三型文明所掌握的能源,依然差不多屬於恆星規模和星系規模;而相應於第一型文明的1016瓦特,則顯然比原本以1964年地球文明做為標準的4×1012瓦特要高上許多。不過,後來的研究發現,1016瓦特這個數字,只比太陽提供給地球的日照能量功率要小一些〔註〕;所以,我們可以將第一型文明視為,能夠完整利用母恆星給予自身星球的能量。
註:更精確一點說,是17 分之1。
在根之後,也有其他人嘗試進一步延伸卡爾達肖夫指數,但基本上,薩根的定義是最為人知、也最被廣泛使用的。
科幻文本中的文明
至於科幻文本裡描寫的許許多多文明,我們亦能根據其情節設定,給出適當的卡爾達肖夫指數,以判斷其發達程度。
以《星際爭霸戰》這部經典系列作品來說,片中的星際聯邦,在官方設定中,是幅員跨越了8000光年,擁有超過150個行星成員的跨星際組織。毫無疑問地,這是可以穿梭於不同恆星系之間,並開採諸多恆星能源的文明;然而,銀河系的直徑有10多萬光年,換言之,星際聯邦實際上只統領了銀河系的一小部分。考量到以上因素,我們可以推估,星際聯邦的能源掌握程度,約莫在卡爾達肖夫指數2.8左右。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知名電影《星際大戰》裡的銀河帝國。銀河帝國是該星系(galaxy)裡最強大的政治力量,成員數目高達100 多萬個文明,統治廣大的星際空間。根據一般說法,銀河帝國所在的星系,大小與我們的銀河系差不多;但該星系尚有許多未探索地帶,並非全在銀河帝國的掌控之下。從成員數目,以及相關作品的描述,我們大致可以得知,銀河帝國的統治範圍較星際聯邦更為遼闊,但並不算是具有壓倒性的差距;在不考慮能源相關科學技術的狀況下,銀河帝國獲取能量的潛力比星際聯邦更大,卡爾達肖夫指數約莫為2.9 上下。
最後,或許我們可以再舉另一部知名科幻作品來比較──那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哆啦A 夢》。漫畫版中,哆啦A 夢所擁有威力最強大的武器,是在某次被老鼠嚇瘋的情況下拿出的地球破壞炸彈。以《哆啦A 夢》的世界觀來說,一個隨處可見的22世紀機器貓,口袋竟裝有可以破壞整個星球的武器,不得不讓人對該文明的能源掌握程度印象深刻。儘管漫畫版的設定已是如此駭人,在《哆啦A 夢》動畫版中,甚至還曾經出現過「銀河破壞炸彈」,更加令人匪夷所思。再考慮到劇情裡,像是縮小燈、時光機、任意門、四次元口袋等,這些若非完全不可能,至少也是技術上不可能的超科學(或說超不科學)道具,我們大概能夠斷言,哆啦A夢來自的22世紀地球,卡爾達肖夫指數絕對要大於3!
如果不同科幻文明間發生戰爭
所以,回到我們一開始提出的問題,《星際大戰》銀河帝國打得贏《星際爭霸戰》星際聯邦嗎?在實際的戰爭中,影響勝負的關鍵,不僅只有雙方的資源多寡,還牽涉到戰術與科技能力等面向,這恐怕不是單純比較卡爾達肖夫指數就能知道答案的事情。
即使銀河帝國幅員較廣,統治成員更多,但在《星際爭霸戰》系列作品中,星際聯邦發展出許多銀河帝國難以企及的先進技術,像是遠距傳輸、星艦防護罩、攻擊距離更遠的武器系統等,而且也被公認具備摧毀整顆行星的能力。單就科技力而言,星際聯邦似乎更有優勢。
綜上所述,雖然卡爾達肖夫指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初步評估文明的先進程度,但並非絕對──畢竟,社會的發展狀況,不是只繫於能源的使用而已,還包括了許多不同層面的因素。但說實在的,不論是《星際大戰》的銀河帝國還是《星際爭霸戰》的星際聯邦,大概都不可能打得過《哆啦A夢》的22世紀地球文明。而且,《哆啦A 夢》想像中的22世紀,以及《星際爭霸戰》描述的第23、24世紀,雖然都已經超越了卡爾達肖夫定義的第二型文明,但跟卡爾達肖夫自己樂觀預測的,人類社會將於西元5164年成為第二型文明相比,顯然年代相差甚遠;孰是孰非,恐怕不是我們這一代人能夠推斷的了。
延伸閱讀
Robert H. Gray, The Extended Kardashev Scale,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 159:22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