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精選文章與其他
目錄
文章專區
2021-07-12
科技報導2021年7月號(475期)目錄
475 期
Author 作者
科技報導
雜誌目錄
科技報導 2021年7月號(475期)
本期目錄
1
頭版
公民科學 推動臺灣科學調查
4
焦點話題
落後的COVID-19疫苗 難進行三期臨床試驗,該怎麼辦?
/蔣維倫
11
引言
公
民科學發展論壇專輯
13
演講專題
科學結盟:透過科際整合處理全球入侵種問
題/辛普森(Annie Simpson)、陳亭瑋
18
公民科學最新發展
民主化脈絡下公民的科學參與:臺灣公民科學的演進與分類
/方慧詩、林子倫
19
公民科學最新發展
智慧手機運用在入侵紅火蟻偵測
/林宗岐
20
公民科學最新發展
公民科學與資料協作專案的經驗分享
/莊庭瑞
21
公民科學最新發展
公民科學:國際政策與趨勢
/劉康慧、林以琳
22
公民科學最新發展
公民科學、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
/劉湘瑤
22
公民科學最新發展
臺灣入侵紅火蟻防治之困境與對策
/黃榮南
23
公民科學最新發展
亞洲東岸青斑蝶標放 在地公民參與及國際合作發展
/陳建志
25
公民科學與多元物種
地理公民科學在社區發展與資源保育的應用
/盧道杰、蔡博文、趙芝良、董景生、林良恭、鍾明光、婁安琪
26
公民科學與多元物種
鳥類鄉民科學在臺灣的發展
/林大利
27
公民科學與多元物種
路殺社鄉民科學的方法可行嗎?
/林德恩
28
公民科學與多元物種
淺談鳥會組織與鳥類公民科學
/呂翊維
29
公民科學與多元物種
慕光之城—探索臺灣蛾類世界
/施禮正、邱茂銓、廖亭雅、郭姿欣、張智棋、林旭宏
30
公民科學與多元物種
運用公民科學進行臺灣蛙類監測
/楊懿如
32
公民參與環境生態保育
eBird:賞鳥活動與公民科學的結合
/陳宛均
33
公民參與環境生態保育
微型空氣品質感測的資料分析與應用
/陳伶志
34
公民參與環境生態保育
地理空間製圖技術作為資料整合平台
/溫在弘
35
公民參與環境生態保育
以研究資料寄存所管理和共享無人載具觀測及生態檢核資料集
/王豫煌、莊庭瑞、李承錱、王家薰、顏漢偉、林誠謙
36
公民參與環境生態保育
iNaturalist—臺灣推展經驗
/林政道
37
公民參與環境生態保育
如何解讀公眾參與的資料
/詹大千
38
公民科學海報展
共尋濕地中的凌波仙子—菱角鳥大調查
/展出單位|社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
38
公民科學海報展
臺東知本福靈宮遷址避災
/展出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39
公民科學海報展
你跟牠熟嗎?你的蟲室友們
/展出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
39
公民科學海報展
眾志成城—植物調查及物候觀察
/展出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拾穗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40
公民科學海報展
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多元又共通的鄉民科學工具
/展出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40
公民科學海報展
利用公民科學資料 指認重要水鳥棲地
/展出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41
公民科學海報展
荒野棲地調查守護行動
/展出單位|荒野保護協會
41
公民科學海報展
海廢與它們的產地:公民科學家的海廢溯源調查
/展出單位|澄洋環境顧問
42
公民科學海報展
賞鯨船上的公民科學家
/展出單位|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多羅滿賞鯨、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海鯨號
42
公民科學海報展
臺灣生命大百科
/展出單位|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43
公民科學海報展
都市綠地生態監測團隊
/展出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43
公民科學海報展
透過公民科學了解海龜面臨的威脅
/展出單位|海龜點點名
44
特別報導
不只是科學,更是美學 用顯微攝影抓住每一個精彩瞬間
/羅億庭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