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1-07-12如何解讀公眾參與的資料
475 期
Author 作者
詹大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詹大千過往較多研究的是空氣汙染以及傳染病的監測。其中,傳染病監測本身較為敏感,資訊不能任意被發布否則會造成社會恐慌,所以他把資訊的傳遞對象改為診所醫生,透過看診的過程來進行資料的紀錄。詹大千也同步分享在第一線記錄資料時,需要關注的細節。
分享主要有五大重點,一是定位準確性,大家可以透過地址、Google Map或是OpenStreetMap等工具來進行定位,但許多地方如公園綠地並沒有確切定位,所以基本上要依靠GPS。然而,GPS也存在著誤差,導致一些使用者誤用,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空間結合(Spatial Join)的技術進行交叉分析,對有誤的資訊提出警告。二是資料品質,很多時候假資料會有意或無意被製造出來,使用時就要更為注意,檢查監測的機器有無故障與校準,並搭配上傳資料後的審核機制和數據校正,將確保資料的可信度。三,外部校準及合作也是可以提高資料品質的方式,藉由跨團體、跨政府層級的合作,皆能提升資料的準確性。第四則是警報與行動,如地圖等資料視覺化的呈現,可以讓利害關係人與夥伴間進行一個有效的合作,例如有關健康的範疇,就會期望能將風險降低。最後一點為資料整合,要讓資料好利用、好搜尋,代表資料要能開放大家使用,因此要把影音、數據或文字資料等整合起來。例如之前推出「全面攻蚊」應用程式的環境報馬仔,就是希望公民團體利用打卡機制通報經緯度,並連結一些開放資料來進行整合,或依地理圍欄(Geo-fencing)來對民眾進行提醒。
最終,詹大千期許可以建立起一個循環,在資料的生產及蒐集之外也做到品質的控管,並進行資料的傳播,最後產生實際行動。如此的循環將能提供源源不絕的資料,促使大家願意使用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