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7-12微型空氣品質感測的資料分析與應用 475 期

Author 作者 陳伶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陳伶志這次主要分享微型感測器在臺灣的推動進程,特別是關注PM2.5對空氣品質的影響。過去臺灣的空氣品質監測,基本上倚賴環保署的空品監測站,然而全臺大約只有80個站點,每站之間距離兩三公里以上,促使團隊思考利用微型感測器來執行空品感測計畫,以求得到更細微、更精確的空品資料。

該計畫的發展主要涉及三個概念,第一個是使事情可行(enable),對此,陳伶志所屬的團隊對市面上的低成本感測器進行了多次的評測,並做出一個實體示範以向大眾證明計畫的可行性。下一步則是授權(empower),授權的目的是為了讓技術擴散,避免過去學術界中常見遮掩部分資料才釋出的風氣,團隊選擇讓技術與資料全面授權開放,可以降低進入者門檻,並讓技術能快速複製擴散。現在,相關廠商在市場中一定得跟上資訊開放的標準,並讓系統的資料上線,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最後一個概念是參與(engage),透過與LASS(Location Aware Sensing System)社群的合作,以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支持,一路來拉攏群眾參與;為了延續群眾的熱情,則需利用資料分析來讓群眾了解其背後的價值。但至今陳伶志認為目前的資料分析,還需要更多跨領域專家的對話,才能夠去回答所有民眾所提的問題。



時至今日,陳伶志的經驗也給予了政府在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的民生公共物聯網一些技術輔助,像是在計畫起步前期面臨的快速成長,需要特別注意系統初步的設計,以免系統未來運作會出現問題。此些經驗的傳承相當珍貴。此外關於資料品質的問題,此計畫則是引入一些資料分析理論,對部分問題資料進行標記,以提醒使用者注意。

有資料後,下一步則是預測及利用,目前利用資料來預測空汙狀況,以提供民眾進行戶外活動的建議,與其他研究社群合作進行學術研究,以及與環保局合作進行數據校正,並利用校正結果來取締工業區的空汙。在過程中,空氣盒子從一個簡單的民間計畫成長為公私協力的智慧環境治理,未來也將持續成長。最後,陳伶志認為開放的本質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並利用資料來回答真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