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7-12eBird:賞鳥活動與公民科學的結合 475 期

Author 作者 陳宛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宛均分享eBird的進程以及其資料的重要性。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以及相機與GPS的搭載,許多應用程式隨之出現,而eBird的應用程式則是極為出色的一項開放資料分享工具。回顧過去的50年,eBird的40萬筆資料是來自中華鳥會,而2015年eBird臺灣上線後,便開始以每年8萬筆的資料量快速累積。臺灣人的社會參與相當踴躍,於全球250幾個使用的國家中,臺灣以五年的時間衝入前十名,現在穩定居於六、七名之間,相較於哥倫比亞及巴西等賞鳥大國,臺灣快速的資料累積是有鑒於社會的公民參與。

eBird為現在全世界最大的野生物開放資料的來源,並由美國康乃爾鳥類學研究室(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維護,於臺灣相似的存在為特生中心維繫的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 TBN)。TBN介接了全臺的開放資料,現今作為臺灣最大的生物多樣性入口網,目前有近千萬筆的資料提供開放授權下載,同時也鼓勵NGO、研究團體或個人觀察者與特生中心合作將資料開放。



然而如此多的開放資料能回答什麼問題?2017年時康乃爾團隊認為此些資料主要能回答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科學研究,二是保育行動。eBird之所以能夠回答這麼多問題是源自於背後的AI模組,此AI模組會藉由經驗法則判斷是否對該資料提出警告資訊來讓審核人(reviewer)核實,核實機制與資料視覺化便能開始回答許多問題。但對於研究而言,尺度的問題相當重要,像是部分賞鳥人來臺灣各地賞鳥,卻將所有資料記錄於臺北單點的狀況,也體現出了資料探勘(data mining)的必要性。

此外,於eBird平台的介面上, 每一個格子大概是0.1度,如此大的區域跨度無法回答我們所關心的環境問題,若再往下以1x1公里的格子劃分,則可以看到eBird資料大概涵蓋了 臺灣面積的26%。目前也嘗試用eBird資料來處理光電議題,期望藉此盤點適合布置太陽能電板的地方。從最早布袋鹽場的太陽光電議題,當時政府決定於此蓋大約300多公頃的太陽能光電板,但布袋的水鳥資源相當豐富,因此在利用eBird的資料進行水鳥評估後,提出將開發區域下修至100多公頃的修正方案,由此可見特生中心可以擔任提供或揭露更多的生態資訊給政府的角色。

最後,陳宛均亦希望透過各種活動、團體的參與讓資料增加與數位化,並能放至eBird或TBN等平台開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