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7-12淺談鳥會組織與鳥類公民科學 475 期

Author 作者 呂翊維/中華民國野鳥協會副秘書長

呂翊維在演講中主要討論臺灣鳥會組織和公民科學的關係。首先,他介紹中華民國鳥會(Chinese Wild Bird Federation),這是由全臺21個鳥會與地方團體所組成的聯盟,起源可追溯至日治時期一些日本與外國學者的研究與紀錄。然於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曾有一段鳥類紀錄的空窗期。直至1960年代,私立東海大學承接來自美軍為了防疫需求而研究遷徙性動物的計畫,開始訓練學生以記錄鳥類,開啟臺灣賞鳥的風氣。然臺灣當時處於戒嚴狀態,成立社會團體不易,因此,自1970年代解嚴之後,始成立臺北鳥會的前身。到1980年代,由於鳥類常有跨國遷徙的特性,使許多相關事務須與國際接軌,於是北、中、南三個鳥會共同成立中華鳥會(中華民國鳥會之簡稱),並在1990年代,輔導全臺各地賞鳥組織加入並成立地區鳥會,形成現今之規模。



談及鳥會與公民科學的關係,呂翊維提及鳥會承接許多鳥類相關的公民科學計畫,並以其親身參與的兩項計畫為例。首先,他提到中華鳥會線上資料庫,此資料庫屬於亞洲相當早開始經營的鳥類資訊紀錄平台,創立於1980年代,其中的資料可回朔至1972年,這也是eBird資料可回溯至1972年的原因。而近期熱門鳥類資料庫eBird,為美國康乃爾大學與奧杜邦學會於2002年所創立,是全球最大、專為賞鳥人設計的資料庫。其具有多國語言設計及手機應用程式,並可以讓使用者上傳和下載資料,因此,廣受各國賞鳥人士歡迎。而自從eBird在2015年推出中文版後,臺灣使用者大幅提升,由此可見語言的易使用性對於推廣公民科學具有重要角色。

仿效過去1900年代聖誕節鳥類調查,臺灣曾經在1973年至1984年有度冬鳥類調查,無奈缺乏經費而中止。而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則延續此精神於2013年重啟,計畫內容為在每年冬天鳥友們會一同記錄鳥類,稱之為嘉年華則是因為希望賦與其輕鬆的印象,非僅沉悶地記錄鳥類。

呂翊維在最後提及,無論是鳥類組織或是公民科學計畫皆會遭遇人的問題,例如鳥會面臨鳥友高齡化卻缺乏新血加入。而在鳥會與特生中心合作的公民科學計畫,則面對資料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不同於其他計畫先有目的,再行訓練民眾加入,鳥友雖有賞鳥興趣,卻不一定會願意接受訓練,因此,如何與鳥友溝通亦成為一項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