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7-12公民科學發展論壇專輯 475 期

Author 作者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於2020年8月28日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梁國樹國際會議廳舉辦。論壇由科技部沙克爾頓計畫、教育部以及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支持協辦。

近十年公民科學呈指數型成長,逐漸成為科學調查中重要的一環,更被點名作為促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途徑之一〔註〕,研究報告指出,公民科學已貢獻且可潛在監測約33%的永續發展目標的指標。在臺灣,學界和政府長期致力於加強與公民的合作關係,為因應公民科學的快速成長,臺灣的高等教育機構、科學團體、政府部門也逐漸將公民科學視為一個重要的領域。公民科學於生物研究領域提供了一種可行且高效率的調查模式,於環境保護方面則得以作為一種蒐集政策證據的手段,然而隨著公民科學的普遍及進步,其延伸議題與挑戰,例如志工培力、資料開放等也需被重視。

本論壇連結學術研究、產業、政府與教育,嘗試回顧臺灣公民科學的歷程以及近幾年的突破與瓶頸,並試圖開啟跨領域、跨部門之間的對話。一如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司長林明仁於開幕致詞時所言,公民科學展現了民間充沛的量能,驅動科學的進步與發展,而如何在不同利益相關者間共創願景是未來的努力方向。

論壇特別邀請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生物學家與資訊科學家辛普森(Annie Simpson)視訊演講,講題為「科學結盟:透過跨科際整合處理全球入侵種問題」。論壇依循三大主軸進行,分別是「公民科學最新發展」、「公民科學與多元物種」與「公民參與環境與生態保護」;邀請共19位橫跨學界、政府機構與公民團體的講者分享國內外公民科學的演進、資料準確性、存放與可用性、科技的應用、國際與跨領域合作以及公民科學計畫永續發展等議題。

針對公民科學的發展,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助理方慧詩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倫解析臺灣民主化脈絡下公民科學的發展與分類,臺大政治學系副教授劉康慧則回顧近十年國際公民科學政策與趨勢。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教授劉湘瑤梳理公民科學、科學傳播與科學教育的歷程。

公民科學的個案與應用,國立臺灣大學昆蟲系教授黃榮南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教授林宗岐分別報告臺灣入侵紅火蟻的防治困境與對策,以及智慧手機於入侵紅火蟻偵測的應用。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分享如何將公民科學導入蛙類監測,以及調查標準化、資料公開分享與志工培訓等亮點。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以及陳宛均報告臺灣鳥類公民科學,如eBird在臺灣的歷程與未來發展;林德恩則討論路殺社的鄉民科學方法;施禮正報告公民科學團體——慕光之城的資料庫建置。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陳建志分享亞洲東岸青斑蝶在地公民參與以及國際合作。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盧道杰分享地理公民科學的社區發展與資源保育的應用。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副秘書長呂翊維介紹鳥會組織與鳥類公民科學。

再者,有關公民科學與科技的結合,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溫在弘以登革熱與入侵紅火蟻說明地理空間科技如何運用於環境與健康風險監測,管理大數據並進一步解決政策困境。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伶志報告微型空氣品質感測的資料分析與應用,副研究員莊庭瑞針對公民科學與資料協作進行分享,而同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詹大千則說明公眾參與資料的解讀。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政道分享iNaturalist在臺灣的推展經驗。臺灣生態學會理事長王豫煌報告研究資料寄存所的資料管理和共享無人載具觀測及生態檢核資料集。

本論壇亦邀請公民科學相關機構團體參與海報展,介紹目前臺灣各地發展中的公民科學計畫,共展出12張海報。本次專輯整理論壇講者報告內容,以期提供數據及分析結果給未來研究人員與專家參考,期待此次論壇能為臺灣的公民科學匯聚起具系統性與科技整合的趨勢分析與學術成果。


〔註〕詳細內容可參考Dilek Fraisl et al., Mapping citizen science contributions to the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ustainability Science, Vol. 15(6): 1735-175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