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2021.02.01
火星的生命起源可能會在深層地底下?
作者 / 編輯部
614期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一直是科學家想解開的謎團,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研究團隊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提出一個假設模型。由於火星內部的熱源會融化其上層冰蓋(ice sheet)產生水,形成適合生...
火星
生命
行星
生存環境
氣候環境
放射性元素
2021.02.01
來自遙遠宇宙的煙火秀 神秘的伽瑪射線爆
作者 / 演講人:張祥光/清華大學天文所教授。記錄:謝育哲/...
614期
在光害較少的區域抬頭仰望夜空,我們總能看到黑夜中的點點繁星。平時星星們看似毫無變化,但這些距離地球十分遙遠的星體,可能不如我們所見的平靜。
天文學
伽瑪射線爆
宇宙
星系
紅位移
爆炸事件
黑洞
2021.01.01
走趟地質旅遊 看水金九的金礦傳奇
作者 / 黃克峻/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候選人。專長為礦物學...
613期
品嘗芋圓、逛老街、走踏黃金博物館及晚上看十三層選煉廠點上的金色燈彩,是遊客貼近這座山城的方式。「水金九」指新北市境內的水湳洞、金瓜石與九份三座臨海採礦山城,音似臺語「美很久」。
九份
金瓜石
文化遺址
地質
明礬石
呂宋礦
脆硫銻銅礦
硫砷銅礦
礦物
2021.01.01
從礦業遺址出發 走看金水的地質之美
作者 / 黃家俊/遊走於地質與藝文之間的旅人,現於黃金博物館...
613期
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金瓜石與水湳洞兩地區,常簡稱為金水地區或金水,遺留許多如本山五坑、六坑斜坡索道、廢煙道及水湳洞選煉廠等礦業遺址,在近幾年成為眾多遊客的打卡聖地。但你有想過,這些遺跡為何會在這裡嗎?
金瓜石
水湳洞
金銅礦
地質
化石
砂岩
火山
礦化作用
矽化
矽化山稜
2021.01.01
從花粉發現的古代全球氣候震盪事件
作者 / 吳依璇/臺灣大學海洋所畢業,目前是《滔滔》的編輯。...
613期
氣候暖化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變化?我們有什麼樣的依據可以猜測?在過去的時間裡,氣候都有高高低低的變化,當氣候快速變化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2萬年前以來地球的平均氣溫不斷提升,但在這段期間內,卻曾出現至少3次...
氣候
仙女木
新仙女木事件
2020.12.01
天文學家的野望LYNX X射線太空望遠鏡
作者 / 林彥興/清大理學院學士班,物理 / 天文物理雙專長,...
612期
在天文的觀測領域中,除了利用可見光之外,探測宇宙中的X射線也是常見的手段之一。但由於宇宙中的X射線會被地球大氣吸收,難以直接在地面上進行觀測,對此天文學家利用衛星將天文望遠鏡發射至太空進行觀測。而正在規畫的...
X射線
X射線天文學
宇宙
LYNX太空望遠鏡
X光
光譜
元素
光學系統
2020.11.01
除了溫室氣體外,永凍土融化還會釋放出什麼?
作者 / 編輯部
611期
地球正慢慢暖化,南北極的冰層範圍也正逐年減少。除了海冰減少以外,儲存於永凍土(permafrost)中的二氧化碳、甲烷、遠古細菌與病毒,也可能隨著永凍土的融化而被釋放;此外,永凍土中的有機化合物也可能被釋出。
永凍土
單萜烯
倍半萜烯
雙萜
有機化合物
輻射
地球暖化
2020.11.01
天與地的相接處─大氣邊界層
作者 / 張淳皓/EASY天文地科團隊成員,臺大大氣系,閒著沒事...
611期
當秋冬季節來臨,臺灣的空氣汙染會加劇,尤其在南部區域更為明顯。而大氣邊界層是空汙變嚴重的原因之一。大氣邊界層是靠近地表處的空氣,形成的原因來自對流層的空氣攪動,其中對流層中的紊流主導著邊界層的形成。而秋冬...
空氣汙染
大氣邊界層
邊界層
流體
風
波動
2020.10.01
一點都不溫暖,古代的火星可能是顆冰球?
作者 / 編輯部
610期
火星表面充滿山谷網絡,使它看起來總是傷痕累累的樣子。為了解開火星山谷成因之謎,科學家也提出了許多針對古代火星地理環境的猜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溫暖又潮濕的古代火星假說(warm and wet ancient Mars...
火星
冰蓋
生物
地球
環境
2020.10.01
探測太空天氣的好幫手 ─ 飛鼠衛星
作者 / 張起維/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飛鼠衛星開發...
610期
要精準取得智慧型手機導航軟體及衛星影像等資訊,就必須仰賴對於太空天氣的掌握。由於高空中的電離層、中氣層及熱氣層都可能影響電波訊號的傳遞,為了克服這些問題,中央大學所研發製作的飛鼠衛星,可讓訊號傳遞更為精確...
太空
太空科技
衛星
飛鼠衛星
通訊
導航
2020.10.01
砍樹、蓋房子也能影響微氣候?
作者 / 黃懷逸/EASY天文地科團隊成員,臺灣大學大氣地質雙主...
610期
太陽的能量抵達地球後,會因地表各處反照率差異,而讓大氣產生不同的溫度。此外,地表的性質也會影響當地的(微)氣候。舉例來說,原本是植物茂密的區域,在經過去森林化或都市化階段後,使天氣變熱,加強海陸間的溫度梯...
太陽
大氣
反照率
環流
降雨
氣候
2020.09.01
銷聲匿跡的颱風 為何7月無颱風?
作者 / 賈新興/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博士,前中央氣象局長期預...
609期
夏季是颱風出現的季節,往年的7月平均會有3 ~ 4個颱風生成。但今(2020)年7月卻罕見地無颱風生成,主要原因是季風槽受太平洋高壓,以及較大的垂直風切所導致。
颱風
西北太平洋
太平洋高壓
垂直風切
氣候
季風
2020.08.01
來自外太空的新朋友 肉眼可見的新彗星!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今(2020)年3月27日,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廣角紅外巡天探測衛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觀測到一顆從未被發現的彗星C/2020 F3 (NEOWISE),它又被稱為尼歐懷茲彗星(Comet NEOWISE)。
尼歐懷茲彗星
逆行彗星
彗星
天文
2020.08.01
山崩會引起地震嗎?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地震會造成山崩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山崩會造成地震嗎?
地震
山崩
莫拉克颱風
氣候變遷
2020.08.01
深海中的火山如何爆發?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地球的陸地及島嶼上共約有1900座活火山,而海底火山數量更多,目前仍沒有確切數量資料。廣大的海洋中有很多區域尚未被開發,因此大多數海底火山噴發時,我們不知道也沒有任何過程紀錄。
火山
哈佛勒海底火山
海水酸鹼度
熱對流
生態平衡
2020.08.01
冥府行星不再只是假想天體?
作者 / 編輯部
608期
氣態巨行星(gas giant)是一種主要由氫氣與氦氣所組成的行星,太陽系中的木星與土星就是典型的例子。
氣態巨行星
冥府行星
海王星
TOI 849b行星
類地行星
2020.08.01
自太空落下 從長征五號B看太空殘骸墜落
作者 /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
608期
太空時代的來臨雖拓展人們的視野,但火箭發射過程及報廢衛星所造成的太空垃圾卻也引發許多安全問題,而近期中國長征五號B 的殘骸墜落事件,又讓各界開始討論太空殘骸的處置。太空垃圾可分為無控制與可控制兩種類型。無控...
太空
衛星
長征五號
太空垃圾
海洋難抵極
尼莫點
2020.08.01
農曆上的小字是什麼?從二十四節氣看季節與氣候
作者 / 陳子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科系學生,EASY天文地科科...
608期
翻開農曆,上頭常常會看到許多日期標註如「大寒」、「小暑」等字眼,其實它們都是節氣。由於古代沒有天氣預報,為了能順利採收農作物,古人藉由觀測天象及竿影長度等方式,找出各個日期所對應的氣候變化。此外,節氣也為...
二十四節氣
季節
中氣
時節
圭表
2020.07.15
成大打造環境氣候地圖 可望解決都市高溫問題
作者 / 郭家銘/本刊特約編輯。
463期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在科技部計畫的支持下,日前與研究團隊打造出「都市環境氣候地圖」,並與臺灣各縣市政府合作,利用地圖資訊逐步解決各式建築物所帶來的都市高溫。
成大
氣候地圖
都市環境氣候地圖
2020.06.29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風暴—頁岩油能浴火重生嗎?
作者 / 翁榮南∕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地質博士,長期從事油氣探...
607期
今(2020)年初因新冠病毒疫情不斷延燒,連帶影響經濟,使石油需求大減,油價屢創新,導致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頁岩油產業被迫急速減產、受創嚴重,前景備受關注。頁岩油,是藉由水平鑽井與高壓液裂技術等開採手法,將散布在...
頁岩油
負油價
石油市場
新冠疫情
頁岩油氣
2020.06.29
海平面上升影響紅樹林存亡
作者 / 編輯部
607期
紅樹林(mangrove)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近岸地帶(littoral zone)的保護及海水和空氣淨化等方面功不可沒。紅樹林甚至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但由於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紅樹林的存亡也...
紅樹林
生態
海平面上升
氣候變遷
2020.06.29
地球與太陽的攣生兄弟? 位於適居帶的系外行星
作者 / 編輯部
607期
系外行星又有新發現。近期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發現距離地球約3140 光年外的恆星Kepler-160,周遭可能有與地球相似的行星。此行星位於適居帶(...
系外行星
Kepler-160
KOI-456.04
太陽
地球
2020.06.29
登陸火星的第一年,洞察號找到了什麼?
作者 / 黃子權∕一個從小不知道怎麼回事超愛石頭的傢伙,生活...
607期
火星的內部構造一直是科學家試圖研究的目標,而NASA在2018年所發射的洞察號探測器便是調查火星結構的一大利器。上頭搭載的儀器能探測火星的地震活動,但過程中卻遭逢各種難題與障礙,所幸NASA的科學家藉由各種的手法解決...
火星
洞察號
SEIS
HP3
火星地震
2020.06.01
古今中外日食觀測事件與2020嘉義市日環食活動
作者 / 莊明娟、潘子和、吳建頤
606期
從古至今,東西方皆有許多日食的觀測記錄。過去的人們認為日食是一種不祥的徵兆,但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們逐漸明白日食其實是一種天體運行的正常天文現象。而今(2020)年6 月21 日,臺灣嘉義即將上演一場日環食的世紀...
日食
日環食
嘉義日環食
天文
日食歷史
歷史
2020.06.01
天文奇景現蹤臺灣 2020日環食嘉義上演
作者 / 編輯部
606期
2020年嘉義日環食系列活動。
日環食
日環食活動
嘉義
嘉義日環食
天文
2020.06.01
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作者 / 編輯部
606期
在廣袤的銀河系中,天文學家估計存在約有1~10 億顆的黑洞,但由於大部分的黑洞無法被直接觀測,因此要找到黑洞存在的證據十分困難。
天文學
黑洞
HR 6819
銀河系
三合星
2020.06.01
太陽系旁有黑洞?第九行星之謎
作者 / 陳明堂/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研究員,臺灣黑洞團隊發起人...
606期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行星呢?由於觀測的難度非常高,因此第九行星的存在與否始終未有定論。雖然如此,卻依舊澆不熄科學家的探究精神,有學者根據霍金的理論大膽猜想,這顆行星可能是宇宙太初時刻就形成的黑洞。如果假設成...
海王星
外海天體
第九行星
太陽系
黑洞
重力塌縮
事件視界
2020.05.14
全球首個氣象衛星星系─福衛三號功成身退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以下稱福衛三號)於2006年4月15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搭乘美樂達(Minotaur)1號火箭升空,持續運轉14年後,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以下稱國研院太空中心)日前正式宣布福衛三號於今(...
福衛三號
氣象衛星星系
掩星觀測原理
桑迪颶風
2020.05.01
宇宙中的噴火槍—黑洞噴流影像現蹤跡
作者 / 陳明堂∕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研究員,臺灣黑洞團隊發起人...
605期
去(2019)年,臺灣黑洞團隊與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公布第一張黑洞照片。一年後,他們雖然沒有呈現新的黑洞照片,卻推出一張所未見的黑洞噴流影像。黑洞噴流如同兩隻金魚的發光體,起初讓研究...
黑洞噴流
黑洞
耀變體
類星體
EHT
事件視界望遠鏡
3C 279
室女座
春季大三角
2020.05.01
航向火星—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太空探險
作者 / 陳英同∕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碩士、博士,現職中央研究...
605期
長久以來,人們好奇於天空中的天體與其運行,而火星,對於人類更有種特殊的吸引力。 雖然現今已進入太空探險時代,人們對於如何安全成功的探測太陽系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不過所有的太空任務仍然有相當的風 險。因此,...
火星
火星探索
火星探測
太空
太空探索
太空觀測
火星探測車
新視野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資料總數:367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