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2023.06.01
走過COVID-19 疫情後的我們 「記疫」計畫主持人林文源...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
642期
2020 年,「記疫」團隊因科技部計畫誕生,希望能留存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下臺灣各界的經驗與觀點,提供給未來的人們借鏡。除了架設網站和社群媒體外,記疫團隊也在疫情緩和時舉辦座談會及書展,期望藉由線上...
COVID-19
林文源專訪
專訪
臺灣
疫情
社會問題
2022.08.01
釀酒酵母的前世今生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 中心副...
作者 / 張樂妍/本刊編輯。
632期
釀酒酵母是與人類生活最相關的微生物之一,未馴化釀酒酵母的發現除了能提供食品應用,也拓展更多研究領域,例如釀酒酵母多樣性、起源地、生態特性、棲位。
專訪
釀酒酵母
發酵
酵母菌
單細胞生物
分子生物學
遺傳多樣性
殼斗科
橡樹
森林生態
棲位
2022.05.01
從零開始認識文物保存與修復,透過科學賦予舊文物新生...
作者 / 撰稿採訪|鄭曉雯/現為臺大新聞所碩二研究生,碩一就...
629期
人類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了種種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隨著時間的推進、環境的變化,或是人為的影響,這些歷史上的重要資產也會隨之劣化、損毀。而保存這些凝聚時代樣貌與人文藝術的產物,以及維持它們的健康,就是文物修...
李益成營運長文物
專訪
文物修復
文化資產
電子顯微鏡
光譜儀
紅外線
螢光反應
紫外線
除蟲技術
清潔
2021.10.01
365 天,每天跟你說一則海洋故事 Serene《漫遊者號》...
作者 / 採訪撰稿|羅億庭/想變成一條擬刺尾 鯛,本刊編輯。
622期
地球約有70%被海水覆蓋,大海既神祕又深不可測,裡面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外表像一張魔幻飛毯的毯子章魚,身長可能超過兩公尺;擁有12 ~ 16 種感光細胞的螳螂蝦,能看到紫外光到遠紅外光;有個霸氣名字「葡萄牙戰...
科學月刊
專訪
《漫遊者號》海洋生物日曆
《漫遊者號》
海洋生物
Serene
2021.09.30
保留海洋中的絢麗色彩 海科館陳麗淑博士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謝育哲
623期
大海中美麗的珊瑚礁是許多海洋生物的棲地,但由於海洋環境汙染及氣候變遷等問題,珊瑚的生存不斷受到壓迫,珊瑚白化問題更是屢見不鮮。為了讓一般大眾也能保育珊瑚,由海科館陳麗淑博士等人團隊從澳洲引進的「珊瑚觀測」...
科學月刊
專訪
海洋公民科學家
海洋生物
珊瑚
珊瑚礁
珊瑚蟲
珊瑚魚類
海科館
陳麗淑
珊瑚觀測
coral watch
2021.09.28
守護海洋中的鱟! 鱟的保育&「鱟博士」 楊明哲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謝育哲∕本刊主編。
622期
鱟是一種古老的海洋生物,目前全世界僅存4種,其中的三棘鱟分布於東亞地區,臺灣也看得到。但由於棲地破壞,臺灣本島的鱟族群逐漸減少,而離島的鱟族群也面臨生存挑戰。對此,被譽為「鱟博士」的楊明哲,多年來不斷推動...
科學月刊
專訪
海洋公民科學家
海保署
公民科學
海洋生物
鱟
楊明哲
鱟博士
國際鱟保育日
2021.09.28
海洋垃圾退散!海洋大學海資所邱靖淳專訪
作者 / 郭毓璞∕畢業於臺大生態演化所的鯨豚實驗室,待過環保...
622期
海洋垃圾是影響海洋生態的主因之一,目前垃圾的數量仍每年持續增加中。為了減少與追蹤海洋垃圾,除了常見的淨灘方式外,許多科學與環保相關的團隊積極研究海洋垃圾,包含垃圾種類、密度、分布、位置、環境資訊等。來自海...
科學月刊
專訪
海洋公民科學家
海保署
公民科學
海洋垃圾
海漂垃圾
邱靖淳
臺灣海漂垃圾地圖
2021.08.31
海洋公民團體海龜點點名專訪 透過海龜向群眾講述美麗...
作者 / 採訪撰稿|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
621期
海龜是大家熟悉的海洋生物之一。由海龜姊姊等人所創立的海洋公民團體「海龜點點名」,記錄著臺灣周邊海域出沒的海龜個體。從2017年起,團隊在社群媒體上掀起拍攝記錄海龜的風潮,來自臺灣各地的民眾紛紛響應,為海洋生態...
科學月刊
專訪
海洋公民團體
海龜點點名
Photo ID
海保署
公民科學
海洋保育網
海龜
海洋生物
2021.08.31
保育臺灣海域的鯨豚! 中華鯨豚協會曾鉦琮秘書長專訪
作者 / 郭毓璞∕畢業於臺大生態演化所的鯨豚實驗室,待過環保...
621期
中華鯨豚協會成立之初,以救援北臺灣的擱淺鯨豚為目標,建構了「鯨豚擱淺處理網」。後續協會在多處建立了海洋教育基地,但由於鯨豚擱淺事件不斷惡化,協會對此仍不斷努力。隨著2018年海保署的成立,海洋動物保育有了專責...
科學月刊
專訪
海洋公民團體
中華鯨豚協會
海保署
公民科學
海洋生物
鯨豚
曾鉦琮
海保救援網
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
2020.04.10
一個春季學校與一場研討會的背後-顧正崙、呂理帆、楊...
作者 / 蔡孟利/科學月刊編輯委員。
460期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院區、長庚大學、中華民國免疫學會以及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於去(2019)年4月9~11日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辦福爾摩沙免疫春季學校,並於4月12~13日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舉辦福爾摩沙免疫春季會議,這兩個活動簡...
專訪
2019.01.01
從「意外」中實現初衷-周慧泉專訪
作者 / 採訪/林翰佐 撰稿/陳其暐
589期
周慧泉心底曾有一個夢,她想要作為一名醫師,治癒許許多多的病人。特別是於臺大就讀期間,是否進入學士後醫學系的煩惱,一直在她的心中縈繞不去。後來,她思考,若藉由厚實自身的科學基礎,或許未來能對醫療有所幫助,於...
周慧泉
專訪
2018.03.01
目標明確地踏上人生的道路—中研院生化所徐尚德專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579期
一走進辦公室,徐尚德就迫不及待地指著牆壁上的荷蘭古地圖,為我們介紹他曾經前往的城市。「當時還沒有 Google map,所以我一知道要去荷蘭讀書,就馬上去圖書館找荷蘭地圖研究。」 才剛坐定,他便拿出荷蘭博士論文口試的...
徐尚德
專訪
荷蘭
生物分子結構
2017.01.01
陳剛:發展綠能解決全球暖化的迫切問題
作者 / 林宮玄/本刊副總編輯。 文詠萱/本刊編輯。
565期
陳剛教授任職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機械系,除了在工程上的研究,研究的主題也常牽涉到基礎科學,並發表在物理領域的權威期刊。
綠能
全球暖化
專訪
2016.09.01
科學傳播的發展創新與社會責任 ─《科學美國人》總編...
作者 / 黃正球/歐陽太閒
561期
在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網路資訊傳播飛速的全球化環境衝擊下,科學月刊很好奇一個創立於1845年的經典科普期刊《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如何運用網路傳播工具與新世代溝通,同時兼顧保有紙本閱讀習慣的傳...
科學傳播
科學美國人
專訪
2013.11.01
追求簡單極致的化學家—清華大學化學系蔡易州教授專訪
作者 / 范賢娟/任職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技術創新與創業研究...
527期
清華大學化學系蔡易州教授為人風趣隨和,但他在科學研究工作上非常的認真執著。聽他輕輕鬆鬆地說著自己的研究,但他想做的事情卻是撼動著過去化學分類的基礎。就聽看看這是怎麼樣的故事!
實驗專題
興趣
化學
專訪
無機化學
金屬簇
金屬化合物合成
有機合成
有機化學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5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