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8-31保育臺灣海域的鯨豚! 中華鯨豚協會曾鉦琮秘書長專訪 621 期

Author 作者 郭毓璞∕畢業於臺大生態演化所的鯨豚實驗室,待過環保團體,參與過各種形式的科學教育,目前還未偏離正業的一日生科人。

(海洋保育署廣告企劃)


2018年成立的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以下簡稱海保署),是國內統籌海洋生態保育、海洋污染防治,以及海洋生物保育的機關。在鯨豚保育的工作上,首先是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Marine Animal Rescue Network, MARN)的成立,近幾年更針對西部海域的離岸風機施工對鯨豚的潛在影響,建置了苗栗崎頂鯨豚緊急救援站並舉辦海巡人員訓練。除此之外,也積極推動監督海上施工單位的「鯨豚觀察員制度」與針對賞鯨業者、觀光客、在地居民等的「友善賞鯨」概念宣導。而在這些成果的背後,臺灣第一個海洋保育的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中華鯨豚協會」,一直扮演著相當核心的合作角色。

1994 年1月12日,一隻在宜蘭大溪漁港擱淺的偽虎鯨(Pseudorca crassidens,圖一),開啟了臺灣長達26年的擱淺鯨豚救援歷史,也成了中華鯨豚協會成立的契機。當時任職於臺灣大學動物系的周蓮香教授,帶著6人調查小組前去調查、解剖、採樣,事後周蓮香有感於國內當時缺乏鯨豚擱淺救援的經驗,希望能建構一個長期穩定的體系作為專責單位。因此從1997年1月開始在中華民國自然保育協會之下推動成立鯨豚小組(Cetacean group);同年5 月擴大為鯨豚委員會(Cetacean Committee)並招募義工,執行擱淺研究、海上調查、攝影、資訊、推廣教育及公關等工作;隨著組織和分工漸漸確立,1998年10月17日,中華鯨豚協會正式成立。

 

圖一:1994年1月12日在宜蘭大溪漁港擱淺的偽虎鯨。(中華鯨豚協會提供)


如今,中華鯨豚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已成立20餘年,就讓我們透過現任秘書長曾鉦琮的介紹,來了解協會多年來提倡鯨豚的欣賞、保育、研究,以及增進社會大眾對鯨豚認識的成果吧!

 

海洋公民科學知識報你知

什麼是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
為了提升鯨豚與海龜等保育類海洋動物的救援效率,海保署整合參與過海洋保育動物救援等活動的專家及團體,成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簡稱海保救援網。

海保救援網除了包含海保署及各縣市政府,依據不同任務屬性,可分為現場救援組、鑑識分析組、照護收容組、教育宣導組等。收容中心包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金門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及與海巡署合作,運用苗栗崎頂雷達站空間,設置鯨豚緊急救援站。

若有發現擱淺或需救援的海洋動物,可向地方政府、海保署通報,或撥打海巡署「118」專線,將有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網的成員前往處理。

 


中華鯨豚協會成立至今面對的困難和挑戰

協會成立之初,最早面對的挑戰是來自漁民的反對,一方面是以捕魚的立場,他們認為海豚是搶漁獲的生物,二方面是因為日治時代,我們曾建立起捕鯨產業和食用鯨豚肉的文化。雖然1990年澎湖爆發獵捕海豚的沙港事件(圖二),引起國際媒體關注,因此政府將鯨豚類列入保育類動物,但長年的漁業文化難以撼動,許多鯨豚獵捕和食用習慣遂轉往黑市。

 

圖二:澎湖沙港漁民圍捕海豚的歷史照片。(黃榮輝,CC BY-SA 4.0, Wikipedia)


雖然近年因擔任中華鯨豚協會監事,現任為臺灣大學獸醫系副教授的楊瑋誠,發明「鯨豚肉試紙」讓查緝非法海豚肉這件事情變得相對容易,但從2019~2020年蘇澳大規模查獲鯨豚肉的新聞,或是協會近年收到海保署索取更多試紙的需求。目前第一代鯨豚肉試紙已用罄,海保署正和楊瑋誠合作開發新一代的快篩試紙,以減少鯨豚的捕抓及買賣等行為。

而協會當初成立是為了救援擱淺的鯨豚,多年來也建構出了「鯨豚擱淺處理網」。即使已累積了豐富的實務經驗,並有許多獸醫、志工的熱心參與運作,但在擱淺實務上仍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是協會主要處理北臺灣的各種鯨豚擱淺,卻長期欠缺一個穩定的活體救援據點,還好前兩年基隆市政府正好想活化八斗子漁港的岸置中心,先提供給協會做為活體救援站,去(2020)年就執行了3次活體擱淺救援,其中一次還順利完成野放。這些成果提升了基隆市政府的信心,因此他們在去年底的通盤規畫中,也把「活體救援」正式納入營運目標,未來將整合成一個海洋教育基地。另一個則是關渡國小,因學校本身是海洋教育中心,在校長的大力支持下,提供了一個直徑6公尺的臨時救援池空間(圖三),過去曾野放一隻取名為「關關」的小抹香鯨,這奇特的體驗,也在該校教師與協會大力合作下,成為學校生命教育的一環。

 

 


圖三:一隻小抹香鯨在新北市金山擱淺,緊急送到關渡國小救護。\(中華鯨豚協會提供)


救援池雖然有了著落,但回顧歷年擱淺資料卻可以發現,在6年前,每年平均擱淺數量約為50隻,但近5年來的擱淺數量卻持續增加,平均一年100隻以上(圖四)。訪談執行(2021 年7 月9 日)的當下,今(2021)年的數字就已經來到80大關,破百顯然不可避免,整體來看短短5年間平均擱淺量翻倍,但人力、物力都還是維持原狀,處理上備感艱辛。目前雖無法釐清擱淺情況改變的真正原因,但這仍是海洋環境惡化的一大警訊,協會也據此在去年的海保署報告中特別提出建言展開倡議,包含近海工程的總量管制、降低佔擱淺總量25%的漁業混獲、航運船隻近海減速以減少鯨豚撞擊事件發生等。

圖四 民國83年至109年全國擱淺數量
 

近27年來鯨豚類擱淺數量變化。從圖表上可見鯨豚的擱淺數量逐年攀升,近年來的年平均數量更是超過100隻。(中華鯨豚協會提供)
 

海洋專責主管機關成立後帶來的改變

過去協會執行擱淺救援或海上調查等計畫,往往是和統包全國動物保育的林務局或偏向產業管理的漁業署申請,主因是過往臺灣並不存在一個與海洋保育相關的主責單位。而在2018年海洋委員會(簡稱海委會)以及旗下的海保署正式成立後,海洋動物的保育終於有了一個專責機關,也帶來不少改變。後續相關經費也不再是中央為主的擱淺計畫,而是會分別編列野生動物保育經費給地方政府、學術單位、民間單位等,和過去最大的差異是地方政府不能再將擱淺救援當成是偶發事件,而是一個需要主動運作的「業務範圍」。因此面對該縣市可能發生的擱淺事件,會主動和協會接洽合作,運作模式先達成共識,實務操作上便能順暢許多。

另一個改變,則是協會與海委會共同合作,使擱淺救援的運作更為流暢。例如今年開始投入各地海洋保育工作站的「海洋保育巡查員」(圖五)正漸漸成為擱淺現場上極大的助力,除了做為現場人力支援以外,因其具備官方色彩,經常能作為與公部門快速溝通、調配資源的橋樑。

 

圖五:海洋保育巡查員(藍背心者)、海巡隊員等與協會人員合作於高美濕地處理活體擱淺救援。(海保署提供)


此外, 前文所提及, 由海保署所成立的MARN以研究(research)、救援(rescue)、復原(rehabilitation)、釋回(release)的4R 原則,建置海洋野生動物的救援標準作業程序,並分為現場救援組、鑑識分析組、照護收容組、教育宣導組,透過明確分工提升救援活存率。舉例來說,當民眾發現擱淺或需要救援的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時,可通報所在縣市的海洋保育主管單位,或撥打海巡「118」專線,提供詳細發現地點、時間,並敘述動物狀況,MARN團隊可在最短時間內前往救援。

關於救援案件的處理過程,將由海保署彙整各機關的通報案件資料,並定期發布擱淺報告,讓民眾可隨時掌握臺灣周遭海洋動物的通報救傷資訊。此外,當遇到重大救援案件、特殊或敏感案件時,將由海保署統合指揮。同時,海保署也將蒐集管理科學樣本,追蹤收容個體情況。

而協會過去曾嘗試推廣一個針對賞鯨業者設立的考核機制「賞鯨標章」,卻因不具公部門的背書而缺乏對業者的吸引力,甚至在去年烏石港還曾有新加入的遊艇業者衝撞鯨豚的案例。因此,海保署以海洋生物保育的角色出發,先展開「友善賞鯨守則」的柔性方式宣導,而後續是否能凝聚出自治公約或由上而下制定賞鯨相關法規,將是賞鯨是否能夠成為永續旅遊的關鍵。

 

將豐富鯨豚保育經驗轉化為教育素材

在累積了多年的擱淺救援經驗後,協會的另外一個核心工作就是對社會大眾進行「鯨豚保育教育推廣」。過去的執行模式主要是由專任教育專員設計教案與教材,再自己前往學校或民間執行活動,但過去這種方式使得每一任專員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難以進行較長遠的規畫,教育的地點也集中在臺北、臺中、高雄三都。因此近幾年嘗試改變作法,不再讓教育專員跑第一線,而是專職做教案設計,並訓練對擔任種子教師有興趣的協會志工們(其中近40%都具備NGO或教育相關背景),現階段先針對臺中以北的各縣市積極與學校和民間團體合作運作教案,也在這幾年中漸漸建立出一套標準,甚至能因應不同縣市做一些變化。例如苗栗和臺中因有臺灣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的出沒,因此會特別強調其生態以及海岸開發等議題,或是針對容易出現擱淺的縣市進行擱淺處理的培訓(圖六)。

 

圖六:基隆大坪海岸-八斗子鯨豚擱淺救援訓練。(中華鯨豚協會提供)


除了進入校園教育推廣以外,協會也曾多次將過去累積的成果與博物館合作,並以展覽的方式呈現,最早是2013年在蘭陽博物館的鯨豚調查計畫衍伸的特展《海中鯨靈─鯨豚保育之路》;2017年則因應臺灣賞鯨20周年,於海科館舉辦《鯨奇再現》紀念展;最近則是今年初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甫落幕的《鯨驗值》特展。今年的特展除了協會標本組的大量鯨豚標本作品以外,也結合臺博館本身的典藏鯨豚標本一起展出,內容上更可說是把協會成立26年來的救援與研究背景和資料做了一次完整回顧。而除了主辦大型特展以外,協會也協助海保署代管擱淺鯨豚的骨骼或軟組織標本,也曾與臺中科學博物館《鯨生鯨世》、蘭陽博物館《史前巨獸》等合作策畫特展,讓鯨豚保育的概念往一般大眾紮根。

 

協會未來的新目標

過去26年來,在擱淺救援和海洋教育上,協會已累積了不少成果,而談到「協會未來的新目標」,更讓去年7 月新上任的曾鉦琮秘書長眼神發光、摩拳擦掌談起他的抱負。

首先,針對協會最核心的「擱淺處理」業務,他希望能夠找出臺灣實際上的鯨豚擱淺數,因過去26年來協會著手處理的都是「被海巡、釣客、漁民偶然發現」的擱淺鯨豚們,取樣會受到人出入的區域影響,無法反映出真實的擱淺量和各區頻率。因此曾鉦琮未來規畫出動志工平均地在各地海岸線做海岸巡查,看看是否有不期而遇的擱淺鯨豚,有這樣的資料後就可以對每年的擱淺數字做校正,可說是一個抓出擱淺「黑數」的大計畫。

除了鯨豚救援之外,曾鉦琮也正訓練擱淺組志工進行海龜擱淺救援的訓練,目前已順利操演過數次。海龜的救援比起鯨豚雖然相對單純,但擱淺量卻更大,平均每年光是北部地區就有160~180隻,更有離島發生率較高等挑戰。不過對他而言,這也將是讓協會能力升級的好機會。

此外,協會成立之初即有海上調查研究的分組,但後期主要把能量放在擱淺處理與教育推廣上。近年曾鉦琮也開始承接鯨豚海上調查的研究案,一方面讓協會具備研究能量,未來若能結合現有的擱淺資料就可以有倡議能力,二方面他也想針對目前學術上特別少調查的北海岸與離島(圖七)做加強,以期對臺灣周遭的鯨豚分布有更多了解。

 

圖七:近年協會積極展開的馬祖北竿鯨豚海上調查。(中華鯨豚協會提供)


訪問的最後,曾鉦琮也特別分享參與的志工因背負著科研責任,其積極度特別高,從這樣的面向來看以民間組織的身分展開海上調查,也成了一個讓民眾有機會親近、認識鯨豚的社會教育成果。


延伸閱讀
1. 中華鯨豚協會官網,http://www.whale.org.tw/index.php。
2. 廖靜蕙,海事現場展現保育專業 全台首批錄取40 位 海洋保育巡查員工作大揭密,環境資訊中心,2021 年2 月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