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8-31海洋公民團體海龜點點名專訪 透過海龜向群眾講述美麗海洋的故事 621 期

Author 作者 採訪撰稿|曾文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熱衷於分享演化學、兩棲爬行動物學及古生物學的大小知識。現為科普作家及生態營隊講師。

(海洋保育署廣告企劃)

隨著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熱愛海洋的國人們投向了大海的懷抱,在一片湛藍的海水裡享受新奇的五感體驗,除了感受世界的遼闊外,也能就近觀察繽紛璀璨的海洋生態。其中,海龜絕對是大家都叫得出名字的動物,牠們親切和藹的眼神,悠哉地用鰭狀肢緩緩劃破海水的畫面,總是讓大家流連忘返。

有趣的是,這些海龜們不少都有自己的名字,牠們有不同的個性,以及不同的成長故事。由一群海龜痴漢痴女組成的「海龜點點名」團隊,正持續不斷地記錄海龜家族們的點點滴滴。喜愛下水的你,若是願意和海龜交朋友的話,不妨來認識海龜點點名,並且成為一位公民科學家吧!

 

海洋公民科學知識報你知

什麼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是指透過專業科學家的規畫,讓一般大眾,或業餘、非專業的個人、團隊、志願者等能一同參與科學研究。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科學家取得更多的研究資料。此外,近年來公民科學也能達到加強及推廣科學教育的目標。

 

 

海龜點點名的緣起與成果

2017年6月,4位來自不同背景,但同樣對海龜情有獨鍾的年輕夥伴們,基於對海龜的好奇心與「好玩」的初衷,醞釀出了「海龜點點名」的公民科學家計畫。4位成員除了來自海洋大學的海龜姊姊(現為中研院博士生)馮加伶之外,還有來自小琉球「島人海洋工作室」的潛水教練蘇淮、書店店長芃諭,以及來自馬來西亞的博士生Daphne。這個允文允武,能夠水下攝影,又能進行研究分析的團隊,很快地在社群媒體上掀起一陣拍攝海龜的熱潮。這些年激盪出來的火花,一方面蒐羅了許多重要的生態學資訊,另一方面更是拉攏了許多沒有科學背景的國人,接觸並參與海洋保育的相關工作,其豐沛的成果有目共睹。

這邊就必須先提一下相片辨識技術「Photo ID」。Photo ID是個透過相片建檔與分析,用以辨識不同個體身上特徵組合的技術。這項技術已經運用在多種陸生與海洋野生動物的個體辨識研究,例如斑馬、獅子、鯨鯊、鬼蝠魟、鯨豚等,而在海龜類群也行之有年。以白海豚為例,Photo ID可藉由白海豚的背鰭輪廓、缺刻、疤痕、色斑點等特徵進行個體辨識。而過去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等團隊也利用Photo ID,調查小琉球沿海海域的綠蠵龜族群數量。

野生動物的個體辨識與追蹤,能夠使研究者獲得非常大量的生態學資訊,藉此有效地進行生物多樣性資源的經營與管理,應用尺度大至保護區設立與瀕危物種的族群監控,小至個體的健康狀態、繁殖量能、壽命等,是個成本低,但投資報酬率相當高的研究方法。

日本伊豆群島中的御藏島就是個非常有名的例子。當地研究人員從1994年以來便透過水下攝影的Photo ID技術,辨識出至少250頭海豚。迄今,夥同島上的船家與潛水教練,御藏島發展出非常輝煌的海豚觀光產業,不只讓遊客親近與認識海豚,也能在當地居民的支持下保護珍貴的海洋資源。

 

海洋保育網
由海保署建立的海洋保育網(iOcean),包含了「海洋保育網」,包括「海域水質」、「海洋廢棄物管理」、「海洋生物多樣性」、「垂釣活動」、「地理資訊圖台」等五大項目,除了可以讓民眾快速掌握臺灣周遭海域的現況,也能透過拍攝,將觀察到的海洋生物照片上傳到iOcean,為海洋保育做出貢獻。


可惜的是,科學家執行研究的人力與時間都相當有限,無法長期待在樣區,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捕捉到大量個體的畫面。這時,公民科學家就是最能大放異彩的科學資料收集方式,透過科學家建置的標準化流程與操作方法,讓散布在各地的一般民眾能夠參與科學研究,再將第一手資料交予研究人員進行鑑定、分析、整理。

近年來,由於潛水活動的盛行與普及,「海龜點點名」團隊便藉由這個契機,自行發起臉書上「拍攝海龜臉部並上傳」的活動。起初,上傳照片的社員多是4位成員的朋友圈,以及小琉球的潛水教練們,進行一陣子之後,開始出現了許多不認識、來自臺灣各地的回報者。截至去年5月底,「海龜點點名」一共收集到1360 來自臺灣的海龜相片,每個月平均收到36 筆回報資料,肖像主人是442隻不同的海龜個體。回報者一共有271人,以小琉球占大宗,綠島和墾丁次之,有將近55%的回報者僅上傳一筆資料,40%的回報者上傳2~10筆資料。換言之,這個計畫串聯並拓展了來自臺灣各地的潛水愛好者,透過公民科學的力量,一同為大家帶來精彩萬分的海龜故事。

 

臺灣沿岸回報的海龜種類與數量,以及回報者數量分布圖。自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底,回報的相片已多達1360 筆,共271名回報者,420隻綠蠵龜,21隻玳瑁,1隻欖蠵龜。其中又以小琉球、墾丁、綠島等處的回報數量為大宗,其他外島等則有零星回報數。(海龜點點名提供)


「海龜點點名」歷年來收到的回報數統計。團隊於2017年6月起至2020年3月期間,第一年的每月平均回報數為45起,第二年平均為27起,第三年的平均則為34起。(海龜點點名提供)
 

建立與大海的連結:海龜是我們的好朋友

你知道嗎,每一隻海龜臉部的鱗片形狀、數量、排列方式都不太一樣,甚至每一隻海龜的左臉、右臉也不盡相同喔!藉由剛開始的人工肉眼比對辨識,以及後來使用HotSpotter軟體的快速篩選方式,「海龜點點名」團隊能夠辨識出回報照片裡的這隻海龜,究竟是已經被建檔且命名過的王小明,還是尚未被記錄過的海龜個體。如果是後者,資料回報者就可以親自為這隻新記錄的海龜命名!

在442隻建檔的海龜個體裡,有將近60%的個體只被記錄過一次(這代表由讀者你來命名某隻海龜的機會還不小喔)。有趣的是,部分海龜因為被記錄過非常多次(最高紀錄是19次回報次數),加上牠獨有的外型,儼然成為潛水界的海龜明星!這些海龜明星除了讓趨之若鶩的潛水客們紛紛下水想一睹風采之外,也提供了我們非常寶貴的海龜成長、傷癒、遷徙過程,以及受威脅狀況的生態資訊。

比方說,目前小琉球發現的海龜,以亞成龜和青年龜居多,30%以上的龜隻會定居於此超過一年。牠們雖然齊聚在此處覓食棲息,但等到性成熟之後,便會返回出生地繁殖下一代。目前,我們還不清楚小琉球這些海龜的繁殖地(出生地)在哪,又或是每隔多久才會這樣往返覓食地與繁殖地,但透過公民參與和個體辨識,或許能幫助我們解開一點謎團。在2017年時,當地記錄到一隻左前肢有金屬標籤的成熟母綠蠵龜,標號為R36192,透過標號和多方確認後,循線聯繫到了幫牠打標的的保育組織(SPREP)。原來,R36192曾於2006年和2012年在西太平洋的烏利西環礁產卵。順帶一提,烏利西環礁距離小琉球可有3000公里遠!更令人驚訝的是,透過公民科學家提供的照片,辨識個體後發現原來R36192於2011年就在小琉球出沒,由此可知這位大冒險家在2011~2020年間已經至少往返了兩趟。

因此,我們更不能輕忽小琉球扮演食物來源及能量供給的重要角色。另外,海龜姊姊也提到,R36192的金屬標現在已經脫落了,如果未來國際間有共用的Photo ID 系統和公開資料,便能為這類有辦法進行大洋性遷徙的動物們,提供更有效且長期的研究方法。

接著,隆重介紹海龜明星中的頭牌人物:藤壺姐。藤壺姐在2017年首次被記錄時,全身上下可以數出24顆藤壺。最討喜的地方是,其中一顆藤壺長在這頭綠蠵龜的頭頂上,模樣可愛逗趣。海龜姊姊表示,那陣子不少人為了一睹藤壺姐面容而特地下水,拍到當事龜也會非常興奮地回報,就像捕捉到偶像身影一般激動。比較了不同時期的藤壺姐照片甚至發現,頭頂那顆藤壺竟然往前移動到雙眼中間了,提供了藤壺在宿主身上移動的鐵證。到了2019年,藤壺姐頭頂和龜殼上已經沒有半顆藤壺了,雖然讓不少粉絲相當失望,但這樣的變化也支持了「外海迴游的龜隻沒有礁石可供磨背,因此身上會有較多藤壺」的假說。咱們的藤壺姐在小琉球期間,可是非常認真地在洗澡的呢!

 

2018年3月的藤壺姐,頭頂的藤壺移動到雙眼之間了,還留下一道白色的軌跡。(海龜點點名提供)


再來,則是帶有沉重故事的海龜朋友:小強和阿扁。R36192及藤壺姐提供了綠蠵龜遷徙行為,以及物種間互動關係的證據;小強和阿扁則是點出了人為威脅的可怕和海龜自癒的勵志故事。小強在2017年2月首次記錄時,右前肢基部就被魚線緊緊纏繞住了。直至次年6月,小強的右前肢還在身上,但整體狀態不好。但當2018年10月再次拍攝到小強時,牠已經失去右前肢,變成斷臂海龜。不過,小強沒有因此被擊敗,2019年4月,有公民科學家再次目擊牠仍在小琉球海域棲息著,且狀態逐漸好轉。阿扁則是疑似被船隻螺旋槳擊傷造成背甲後半部破裂且下陷的個體,因而被取名為阿扁。3年之後,原本破裂下陷的背甲在癒合過程中逐漸隆起,現在背甲傷癒處則高高聳起,像一個小山丘,而有了新稱號「小山」。兩位的故事不僅讓人不勝唏噓,更像隨時警惕著人類犯下的罪刑。面對海洋廢棄物與船隻干擾海洋生物的議題,我們應當有更好的辦法。

 

2017年8月的小強,可以見到右前肢基部被魚線纏住。(海龜點點名提供)


與小強和阿扁的故事相似,小破洞又是另一位被螺旋槳擊傷,康復後又再度被擊傷的個體。「你就像關心一位朋友一樣,想看他過得好不好。」海龜姊姊提到小破洞時如是說。爆紅的藤壺姐、愛睡在礁石上的度估、傻傻不怕潛水員的阿呆,在「海龜點點名」收集了3年多來的資料後,「我覺得有趣的除了海龜本身的行為外,更多的是人與海龜的互動關係與情感連結。」海龜姊姊說。

 

2017年11月的阿扁,可以見到背甲嚴重的創傷。阿扁的背甲在癒合後慢慢隆起,因背甲像小山丘,牠也獲得了「小山」的新稱號。(海龜點點名提供)


作為公民科學計畫,海龜姊姊表示,未來希望能透過數據為珍貴的海洋棲息地背書(建立生物熱點與保護區範圍的劃定),或是針對船隻活動予以雙贏的建議(螺旋槳安裝防護罩)。另一方面,最難能可貴的是能夠帶領民眾親近海洋、認識海洋,與大海建立連結,學習如何與大海友善互動,培養海島國家應有的知能與文化涵養。

 

互相尊重, 留給彼此心安的距離
「我遇到海龜了!請問要如何把目擊記錄變成有用的資料呢?」海龜姊姊苦口婆心提醒大家,千萬、千萬不要第一時間衝過去。她呼籲大家先保持冷靜,並與海龜保持一段距離,觀察牠們的動向與反應。如果海龜開始表現斜視(同一側眼睛持續對著你),或是側身傾斜的行為,這是一種受到驚擾的警訊,代表你靠得太快也太近了,這時,就得緩緩退開來。

如果海龜開始慢慢適應了你的存在,才可以慢慢地接近牠。大多數的海龜都能在適當的距離下,拍攝到清楚的畫面。海龜姊姊建議大家,優先拍攝海龜左臉和全身照,因為目前左臉的資料庫較為完整。全身照能用來評估海龜的體長、鑑識種類,和觀察是否有受傷或異狀。

謹記三項原則:「不要觸摸」、「不要餵食」、「留給海龜一個舒適圈」,這樣我們都能夠很愉快地與海龜互動。

 

與海保署的合作

2019年,在海保署的支持下,「海龜點點名」分別在小琉球和澎湖分別進行一場工作坊。

小琉球的活動以水下海龜為主,課程內容包括海龜生物學、水下實地拍攝、整理資料、比對海龜等。而澎湖的工作坊則結合了當地特色,由於澎湖是海龜產卵地,本島除了有零星沙灘的海龜產卵紀錄,還有海龜救傷收容中心,因此當時課程設計的實作,特別以沙灘巡護和海龜擱淺救傷為主。

海龜姊姊表示,她對於澎湖那場工作坊感到特別感動。事實上,澎湖是臺灣最早開始進行海龜保育、研究、救傷的地方,雖然近期因為小琉球近岸海龜的能見度高而聲名大噪,吸引許多觀光客並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而澎湖的海龜研究和救傷,則是由一群在地人士默默守護和堅持不懈地努力著。在工作坊舉辦之後,「海龜點點名」也開始陸續收到澎湖水下海龜的目擊回報。海龜姊姊認為,在地公民科學家的持續參與非常重要,藉由這樣的參與才能讓相關的資料更完整。

 

眾人齊心合作,發揮公民科學的最大價值!

由於臺灣尚未有大規模、系統性針對海龜的遺傳結構研究,要追蹤臺灣海龜的起源、繁殖力,以及受威脅狀況,大量個體的辨識與追蹤是目前最有效且直接的調查方式。雖然資料豐富度遠不及昂貴的衛星發報器,回報資料也可能存在選樣偏差。然而,在不侵入及干擾海龜等保育類動物自然行為的情況下,透過簡便、低成本、易操作的公民科學方式,仍可從高頻率、高資訊量的回報資料中整理出重要的資訊,也能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上述的綠蠵龜R36192、藤壺姐等海龜明星,更提供了個體行為與整個物種在生活史上的研究成果。國人也能受惠於此,理解瀕危物種在大自然所面臨的困境,並學習友善海洋的互動方式,將正確觀念推廣給我們的下一代。

未來,「海龜點點名」預計先將這4年來的資料整理好,在網站上公開這些來自大家齊心合作的資料,並且把資料轉換成更有價值、更容易利用的形式來跟民眾分享。相關的成果報告、推廣講座、與教案設計都會持續進行,期許在科學研究、教育推廣、和保育應用上,都能發揮公民科學最大的價值。


延伸閱讀
1. 海龜公民科學家工作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A81evKi2aw&t=102s。
2. 陳芃諭,〈與海龜的親密接觸〉,未來生活實驗室,2019 年9 月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