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4.08.01
碳循環的失衡, 如何造成全球變遷?
作者 / 雷漢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專長於海洋酸化...
656期
碳(carbon, C)是構成生命的主要元素,在扣除水分後,碳足足占了人體總重量的一半。如此重要的元素,在當今卻成為了世界的「公敵」,社會上充斥著減碳、固碳、零碳排等口號。主因是人類自1750年的工業革命起,便大量燃...
碳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碳酸岩風化
工業革命
碳排放
碳循環
氣候變遷
海洋
2024.08.01
碳的儲藏庫 如何利用自然碳匯的減碳力量?
作者 / 柳婉郁/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李天裕/中興大學...
656期
氣候變遷已對全人類的生活構成威脅,嚴重影響地球上的生命與環境,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是造成全球暖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多年來,國際社會相當關注地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以及二氧化碳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早...
氣候變遷
碳匯
二氧化碳
自然碳匯
捕捉
森林
土壤
海洋
淨零碳排
2024.07.01
釐清核電廠的熱汙染問題 自然環境與冷卻水降溫的關係
作者 / 詹森/任教於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專長為海洋動力過程...
655期
去(2023)年底一篇發表在《永續》(Sustainability)期刊的論文,內容因為探討核電廠冷卻水(又稱溫排水)排放至海洋的永續問題,而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延伸閱讀1)。這項研究以30幾年的監測資料,分析台灣電力公司第三...
核電廠
熱汙染
冷卻水
墾丁南灣
大亞灣
海洋
溫排水
海洋暖化
2024.06.01
尋找深海祕寶的方法 水下探測技術面面觀
作者 / 劉金源/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講座教授、海洋及水...
654期
地球雖然是以「earth」(意為土、陸地)為名,但地球表面實際上有近71%以上是水,使用「water」、「hydro」(水)似乎更為貼切。浩瀚的海洋是地球水圈的主要部分,充滿著各種生命與資源,而平均深度約3800公尺、最深達...
水下探測
海洋
水圈
聲波
聲納
雷達
海洋聲學
水聲層析
深海
2023.05.04
深:海洋怪奇物語
作者 / 詹姆斯.奈斯特(James Nestor)
641期
二○ ○ 九年時, 世界上只有最頂尖的十位自由潛水好手,能在「恆重下潛」這個項目中潛抵約九十公尺深,在這個項目潛水員必須保持身體配重固定,允許使用單蹼――一種特殊蛙鞋,有大約九十公分寬的蹼面,潛水員穿著時,...
海洋
2023.02.02
爭取時間:維持海洋和適中的溫度
作者 / 華德(Peter D. Ward)、 布朗李(Donald Brownlee)
638期
如同前面章節中試著表達的,地球史所展現的最重要一點為,動物演化需要時間―長期穩定的環境,以及全球溫度約維持在水沸點的一半或更低。因此每個問題都得加上時間因素。
地球
海洋
動物
天體生物學
板塊運動
地函
溫室效應
石灰岩
行星
溫度
二氧化碳
2022.07.01
預測颱風的白色精靈?暴風中的波浪與白帽觀測
作者 / 林芸安/就讀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水海所專題生,喜歡...
631期
1968年9月,地處德國與丹麥國境交界處西側的席爾特島(Sylt)秋意襲人,陰霾天空中積雲在低空快速翻騰,風速強勁的北海海面上波瀾壯闊、白浪片片,海上有一座巨大的鑽油平臺,只見一位金髮的科學家穿著亮橘色工作服站在...
白帽
海浪
海洋
哈瑟曼
氣候模型
全球暖化
大氣運動
颱風
2022.06.15
隨張老師搭上遊艇,以「科學眼」看世界 讀《環球科學...
作者 / 巫紅霏/《小達文西》主編、《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主...
486期
張之傑老師的科普力作《環球科學札記》出版,立刻寄給我一本,希望我能寫篇書評。張老師的科普寫作能力不容置疑,接到任務自然是欣然答應。
科普
科學史
COVID-19
《環球科學札記》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環球之旅
地球暖化
巴拿馬運河
地球
海洋
黑潮
臺灣海峽
2022.04.15
臺大團隊破解水域生態系的因果關係與回饋機制,開創永...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4期
隨著氣候變遷、生態棲地受破壞,生物多樣性也常被認為進入了岌岌可危的「第六次大滅絕」,亟待保育。然而,生物多樣性對於「生態系功能」諸如生產力、生物量、資源運用效率等有哪些實質上的影響,一直都是環境與生態永續...
氣候變遷
生物多樣性
生態系功能
藻類多樣性
海洋
營養鹽
交叉收斂映射
氮鹽
磷酸鹽
環境變遷
生態系統
2022.03.15
秘魯發生史上最大規模漏油事件 衝擊當地海洋生態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3期
今(2022)年1月15日,數千桶原油從煉油廠洩漏到秘魯海濱小鎮安孔(Ancón)的海灘上。雪上加霜的是,位於1萬300多公里外的東加(Tonga)海底火山猛烈噴發,強烈的海浪席捲了海岸線,加速石油汙染。
石油
秘魯
海洋
睿爍能源
生態
無人機
洋流
漁業國家
替代能源
2021.11.02
傳輸全球洋流的心臟:南大洋
作者 / 吳依璇/臺灣大學海洋所畢業,目前是《滔滔》的編輯。...
623期
有別於屬於表面洋流的黑潮,南大洋一直都在全球海洋中底層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是全球經向翻轉環流中,匯集三大洋海水並和大氣交互作用的地點。南大洋中最重要的南極繞極流帶動其他海流,並造成了南大洋特殊的環境。...
海洋
海流
三大洋
南大洋
洋流系統
邊緣海
南極繞極流
水團
艾克曼傳輸
赤道
2021.11.01
來自海洋的藥物 蔡宗昌院長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曾柏諺/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樂在邊...
623期
海洋擁有許多珍貴的資源,用於對抗病毒的藥物,有一半皆取自於海洋生物。安泰醫院的蔡宗昌院長指出,從1950 年代起,科學家就已在加勒比海海綿中發現可用於藥物的阿拉伯糖苷類化合物。而到了現代,科學家利用人工智慧對...
新冠病毒
T細胞免疫
中和抗體效價
抗病毒藥物
海洋
阿拉伯糖苷類化合物
海洋藥物
天然化合物
摩爾定律
2021.08.02
留住魚翅的波紋 鯊魚保育Congratulafins公民團體專訪
作者 / 曾柏諺∕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 樂在邊避開知識...
620期
魚翅是華人社會中常見的名貴食材,但食用魚翅不僅要犧牲鯊魚,更會破壞生態。因此,拒吃魚翅已逐漸成為社會共識。不過,利用鯊魚製作的產品可不只有魚翅,還包含各種食材,甚至是美妝用品、製造疫苗原料。為了保育鯊魚等...
海洋
生物學
鯊魚
鯊魚保育
Congratulafins
公民團體
海洋公民科學家
鯊魚魟魚目擊回報
魟魚
2021.05.31
如果沒有洋流,地球的氣候會出現什麼改變?
作者 / 汪佑霖、吳朝榮
618期
夾帶大量海水與熱量的洋流,是調節全球氣候的重要推手之一。由於世界各地的海洋表面溫度分布有差異,且海水會釋放熱量至大氣中,因此需要藉由洋流調節溫度。其中,時間尺度的變化是洋流影響全球氣候的重要因素,例如聖嬰...
地球科學
海洋
洋流
海洋學
聖嬰現象
別克尼斯正回饋
溫鹽環流
赤道洋流系統
副熱帶環流
副極區環流
2021.03.01
海和天為什麼是藍的?
作者 / 張之傑/科普作家。
615期
我們這趟環球之旅,很少遇到陰雨天氣,特別是在紅海和地中海期間,晴空無雲,天藍得透亮,沒有一點兒雜質;海藍得像面鏡子,閃耀著藍寶石似的光影。
天空
海洋
顏色
散射
瑞利散射
波長
環球科學札記
2020.12.15
盤點CRISPR技術在工業生產、環保與復育上的應用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68期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已揭曉,由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發明者道納(Jennifer Doudna)以及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位學者同獲此殊榮。
CRISPR
基因
微藻
光合作用
溫室效應
海洋
聚乙烯
猛獁象
2020.10.01
讓海上船隻不再迷航—玉山衛星
作者 / 戴騰瀠/玉山衛星計畫主持人,不喜歡守舊,喜歡突破性...
610期
過去要監測及管理海上作業的船隻,都需要倚賴靠近陸地的塔台傳輸資訊。但如果船隻在塔台涵蓋範圍外的區域又該如何監控呢?由臺灣自製的玉山衛星就是以海事為主的衛星系統,上頭搭載的設備與儀器能夠在更大的區域內即時傳...
海洋
衛星
玉山衛星
立方衛星
AIS訊號
2020.10.01
IUCN專家如何決定保育物種
作者 / 何宣慶/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
610期
一個物種要變成的保育類,必須仔細檢討生物學、漁業活動及環境壓力等資料,再經由專家共同決議。透過IUCN物種專家會議,讓專家們在會議上討論物種的現況,以評估是否將這些物種列為保育對象。
保育物種
IUCN
軟骨魚
海洋
2020.09.01
讓擱淺鯨豚 巧手回「生」─ 鯨豚標本師李宗翰專訪
作者 / 郭毓璞/畢業於臺大生態演化所的鯨豚實驗室,待過環保...
609期
臺灣周圍海域有許多不同的鯨豚物種,但要實際一窺牠們的面貌卻十分不容易。如果想見到鯨豚的實際樣貌,藉由標本的展示也是不錯的選擇。在臺灣,有一位奉獻20年的「鯨豚標本師」李宗翰,經過多年來琢磨製作標本的手藝,秉...
鯨豚
中華白海豚
標本
糙齒海豚
海洋
2020.01.01
離岸風力發電,環評過後的下一步?
作者 / 王珮蓉、高國瑋
601期
離岸風電的推行,是為了有效減緩全球暖化的再生能源策略之一,綠能應該是用來解決環境議題而不是製造更多麻煩。因此,透過滾動式檢討的過程、投入各種生態調查與監測技術,才有機會找出真正適合在地且有效減輕生態影響的...
離岸風電
離岸風機
環評
環境
海洋
生物
全球暖化
再生能源
2020.01.01
潛藏內太空的微觀世界海洋病毒
作者 / 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
601期
病毒在生活中無所不在,海洋中的病毒更是不計其數。 作為生態的重要一環,病毒也是維持海洋環境與生態不可或缺的要角。近年來經由DNA序列的研究,也讓科學家及全世界發現以往從未注意到的各種海洋病毒。
海洋
病毒
海洋病毒
生態
水產業
微生物
白點症病毒
2019.12.20
建置風場所帶來的人工魚礁效應, 是福是禍?
作者 / 邵廣昭、陳靜怡、陳國勤/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
456期
北大西洋地區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開始推動離岸風機的綠能政策,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也在2010年完整評估過離岸風機對海域生態的影響。
離岸風機
魚礁效應
環境生態
海洋
2019.12.01
汪洋中的一曲奏鳴─ 大翅鯨之歌
作者 / 余欣怡/ 臺灣大學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喜歡...
600期
低沉起伏的旋律,一句句組成樂章,像奏鳴曲般依序在溫暖的海域迴盪著,有時透過船身傳入海人耳中,變成相互流傳著水手魂的傳說。
大翅鯨
唱歌
海洋
交配繁殖
2019.11.15
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前 海洋基礎生產力如何隨季節變化?
作者 / 曾筱君、龔國慶/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
455期
從西元1991年丹麥第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場設立開始,歐洲發展離岸風力發電至今約三十年;隨著技術純熟和費用下降,歐洲的離岸風力發電場正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而這股再生能源的新浪潮也逐漸向亞洲推進。
離岸風力發電
海洋
2019.05.01
與珊瑚共生的研究之路─海生館館長陳啟祥專訪
作者 / 陳其暐/嘗試在混亂的年代當一名說故事的人。
593期
在陳啟祥遇見珊瑚之後,他選擇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珊瑚
海洋
環境
共生藻
胞內共生
2018.10.01
被海洋包覆的行星仍可能孕育生命
作者 / 編輯部
586期
隨著天文觀測望遠鏡的進步,天文學家能夠找到更多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縱使有些行星的環境可能與地球截然不同,這些發現仍讓科學家有機會了解生命在不同的星球上該如何生成演化。
生命
行星
海洋
2018.10.01
以大數據分析 揭開臺灣海洋生態面紗
作者 / 方力行/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周偉融/國立海洋生...
586期
有些真相的出現,並非由於對已知的執著,而是出自對未知的好奇。 聯合國為今年世界海洋日設定的主題項目之一是「瞭解海洋」,國家新設的海洋委員會則肩負著未來海洋永續發展的任務,但是回歸根本,我們對臺灣周遭海洋的...
大數據
爐石海拋
海洋
2018.09.01
海洋酸化從頭說起- 一起來算海洋的酸化程度
作者 / 黃蔚人/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喜歡研究 ...
585期
炎炎夏日,不少人喜歡喝汽水,打開瓶蓋以後「嘶」的一聲,本來看不見的氣體就從水中 冒了出來。多數的汽水都屬於碳酸飲料,今天,就從這些碳酸飲料來談海洋酸化。透過汽水可以輕易地理解氣體能溶解於水,包含二氧化碳(...
海洋
酸化
2018.06.01
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團隊 發表創新水下載具技術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438期
在過去,臺灣的海洋探勘研究載具和設備以透過國外進口或共同合作為主,並無自主開發或維修的能力,以致載具因數次的出航研究陸續出現折損或毀壞時,後續的維修和功能的提升則需不斷仰賴國外技術。
海洋
水下載具
海下科技
2018.06.01
海洋科學研究與科技研發的 基礎平台− 勵進研究船
作者 / 楊文昌/臺灣大學造船暨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現職國家...
582期
臺灣四面環海,位處最佳的海洋地緣戰略位置,且特殊的地理與地質環境使得臺灣海域成為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域。臺灣除了四周海域蘊藏豐富的海洋資源,但也必須面臨頻繁天然災害的襲擊,如颱風與地震,以及衍生的暴...
海洋
科學
勵進研究船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5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