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1-01離岸風力發電,環評過後的下一步? 601 期

Author 作者 王珮蓉、高國瑋

得天獨厚的離岸風場發展條件

臺灣近年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規劃於2025 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20%。由於臺灣位處東亞季風帶,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在全球風速評比中,臺灣海峽更是名列前茅,擁有世界級數一數二的優良風場。除此之外,臺灣海峽以大陸棚為主,屬沙岸淺灘,平均水深不超過50 公尺,相當適合風場開發。因此,在臺灣西部海域發展離岸風電成為再生能源推動的主軸,政府規劃以三階段策略推動離岸風電發展,依序透過「離岸風力發電離岸示範獎勵辦法」與「離岸風力發電規劃場址申請作業要點」等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相關政策,以穩健達成2025 年離岸風電5.5 百萬瓩(GW)設置量的目標。

世界級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另一方面,臺灣位於東海、南海及菲律賓海三個「大海洋生態系」或「生態地理區」交會處,具有「生態交會區」的效應。再加上季節性洋流的交會,南部有溫暖的黑潮和南海支流,冬季北部中國沿岸低溫的海流使得南北溫差達4~5°C,水溫影響物種的分布,造就臺灣擁有相當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土地面積只占全球0.025%,海洋生物種類占比卻超過10%,以單位面積來算,物種數超過其他國家平均值400倍,成為全世界海洋生物熱區。

臺灣不僅擁有超過3000 種已鑑別的魚類,且現今所發現的33 種鯨豚就占了全世界鯨豚種類的三分之一,在西部海域就發現過25 種(包含擱淺),其中也包含瀕危絕種(endangered species, EN)的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除此之外,臺灣更是位處東亞- 澳大利亞侯鳥遷徙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EAAF)上重要中途站與渡冬地,這是全球候鳥主要遷徙路線之一,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鳥類飛過,促使臺灣西海岸形成多處重要野鳥棲息地、保護區及國家重要濕地。

如何雙贏: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離岸風電的推行,是為了有效減緩全球暖化的再生能源策略之一,綠能應該是用來解決環境議題而不是製造更多麻煩。然而,沒有一項工程開發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改變或影響。……【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