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
點燃星火科學教案召集令
ft. 百靈佳殷格翰
ft. 美國黃豆出口協會
IBM SkillsBuild系列活動
活動訊息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2.01.03
2021年12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٩(ˊᗜˋ...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抽書
書摘
2022.01.03
科學月刊2022年1月號(625期)目錄—當AI遇見人類社會
作者 /
625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21.12.15
科技報導 2021年12月號(480期)目錄
作者 /
480期
科技報導
雜誌目錄
2021.12.14
對抗所有冠狀病毒的口服藥誕生了嗎?從輝瑞的帕克洛維...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科學裡沒有超級英雄,我們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冠狀病毒
帕克洛維
RNA基因
PL蛋白酶
多肽鏈
3CL蛋白酶
輝瑞
口服藥物
默沙東
雞尾酒式療法
莫納皮拉韋
2021.12.14
強者,就該擁有名字!新的冠狀病毒魔王?Omicron變異...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近期的新變異株有名字了!它被稱作「Omicron」,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更直接將其警示等級升到最高。
新型冠狀病毒
Omicron
南非
變異株
棘蛋白
抗原
免疫系統
病毒
疫苗
WHO
2021.12.14
舉重若輕,與槓鈴共舞 ── 由專利資料庫觀察舉重技術...
作者 / 林殷如/專利師、群帆有限公司總經理
480期
今(2021)年7月東奧會場上,舉重女神郭婞淳倒在槓鈴旁燦笑的畫面,令全臺灣民眾的心瞬間融化。
舉重比賽
國際專利
槓鈴
重訓
重量
訓練系統
人工智慧
2021.12.14
推動結合基礎研究與臨床醫療,幫助更多患者的轉譯醫學...
作者 / 採訪撰稿|羅億庭
480期
如果有一個地方,有著充足的先進實驗儀器與資源可以讓學者、醫師共同進行實驗,結合基礎研究結果與臨床上得出的結論,雙方一起生產出對患者最有用的研究成果,這會讓他們碰撞出什麼火花呢?
轉譯醫學
醫學
基礎研究
臨床實務
奈米粒子
介白素-33
慢性疾病
免疫調控機轉
母胎醫學
細胞治療
PDL1
免疫治療
2021.12.14
從學術研究到國際生理學聯盟首位華人女性會長 華瑜:...
作者 / 採訪撰稿|林承勳
480期
4年前,擁有超過60年歷史的國際生理學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IUPS)選出了創立聯盟以來的第一位女性會長,她是高雄長庚醫院生物醫學轉譯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lational Research...
華瑜
生理學
中樞神經
心血管
一氧化氮
內皮細胞
氧化壓力
神經核
母胎醫學
2021.12.14
懷抱熱情做科研,如何兼得飯碗跟未來?《自然》的從業...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80期
2010年,《自然》(Natrue)首度完成全球「研究從業人員薪資及工作滿意度調查」(salary and job satisfaction survey),顯示了新興科學發展國家如巴西、印度、中國,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經濟衰退的狀況下,仍然提供...
冠狀病毒
科學研究
精神健康
性別
年齡
學術生涯
冒牌者症候群
身心健康
2021.12.14
莫忘初衷-寫於《科技報導》創刊40週年
作者 / 周成功/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
480期
《科技報導》40年前創刊時,最初的用意在提供一個園地,讓臺灣有限的學術活動消息得以流通。接下來,中研院動物所的萬家茂教授,從第10期起獨力開創了「覓名小品」的專欄,用他敏銳的觀察對學術界的百態提出令人深省的短...
學術
學術社群
科技
人造衛星
科技報導
學術倫理
學術傳統
科技報導
2021.12.14
《科技報導》創刊40週年誌慶
作者 / 盧志遠/科學月刊前社長
480期
真的是時光荏苒,40年一下就飛逝而過,《科技報導》已經茁壯到達了不惑的境界,也真算是我國科技報刊雜誌中的翹楚。
科技報導
科學月刊
科技
教育
學界
2021.12.14
我與科報二三事
作者 / 張之傑/科普作家
480期
《科技報導》(以下簡稱科報)1981年元月創刊,到今年12月的第480期,滿40年。主編羅億庭來信:「希望能邀請當初倡議創辦科報的幾位老師,寫一篇感言刊登於本期。」
科技報導
科學月刊
2021.12.14
你吃下去的漢堡肉,來自實驗室?-《矽谷製造的漢堡肉...
作者 / 拉里莎.津貝洛夫(Larissa Zimberoff)
480期
二○一七年,不可能食品推出他們漢堡的幾個月後,我就在舊金山的肉食聖殿「Cockscomb」餐廳吃了我的第一顆不可能漢堡。除了韃靼牛心和豬耳朵外,Cockscomb的主廚克里斯.柯森提諾(Chris Cosentino)也開始在他的餐廳供...
漢堡
美式飲食
速食
畜牧業
肉類
氣候變遷
健康
食品科技
市場需求
2021.12.14
不只運送氧氣,也是感染的前哨站?紅血球意想不到的免...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0期
人體的血液循環中,負責輸送氧氣的紅血球細胞大約有3億個。最近科學家發現,它們可能同時還有著一些先前從未料想到的功能:偵測感染與受傷的跡象。
血液
紅血球
細胞
微生物
DNA
免疫系統
一氧化氮
病原體
脊椎動物
鳥糞嘌呤
巨噬細胞
2021.12.14
預防萊姆病新希望?耶魯大學研發出針對硬蜱的mRNA疫苗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0期
萊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種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感染硬蜱(tick),再經蜱蟲叮咬而傳播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萊姆病
伯氏疏螺旋體
蜱蟲
人畜共通傳染病
關節炎
神經損傷
記憶障礙
mRNA疫苗
免疫系統
天竺鼠
傳染病疫苗
2021.12.14
戴口罩、社交距離與疫調都有幫助!臺大團隊分析驗證臺...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0期
今( 2021 )年五月,臺灣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全國疫情警戒曾一度提升至第三級。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後,目前臺灣疫情警戒已調降至二級。
COVID-19
疫情警戒
病毒
全民防疫
病毒變異株
公共衛生
2021.12.14
國震中心開發5D智慧城市防救災平臺 盼能強化城市防震...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0期
根據聯合國2016年統計報告指出,全球已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城市的建築物密集度高,受到地震災害的衝擊也相對較為顯著。
天然災害
地震
智慧城市
歐亞大陸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
地理資訊系統
虛擬城市
5D智慧城市防救災平臺
物聯網
2021.12.14
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落幕,新的減碳協議真能防止...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80期
今(2021)年11月13日,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來自近200個國家的代表簽訂《格拉斯哥氣候公約》(Glasgow Climate Pact),承諾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且更頻繁地更新各國減碳進展,並為...
氣候變遷
溫室氣體
減排承諾
工業化
減碳行動
能源
化石燃料
2021.12.14
針灸抗發炎的學理證據?與第二型促運動 受體驅動迷走...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80期
「針灸」是一種透過刺激穴位(acupoint),進而調節身體不同部位生理功能的治療方式。目前針灸大多使用於疾病的治療,如緩解患部的疼痛或發炎,至今已有數千年的使用歷史。
針灸
生理功能
穴位
治療
後肢筋膜
感覺神經元
電針
足三里
發炎
2021.12.01
2021年11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o(^▽^)o
作者 / 編輯部
623期
抽書
書摘
2021.12.01
科學月刊2021年12月號(624期)目錄—2021諾貝爾獎特...
作者 /
624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21.11.30
如何避免拖延症?試試別設定截止時間吧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 你是屬於高效率、快速解決事情的人嗎?抑或是把事情常常拖到最後死線(deadline),在火燒屁股的狀況緊急完成呢?
日常生活
拖延症
時間
截止時間
線上調查
研究
時間基準
2021.11.30
對流層往上跑!氣候變遷導致對流頂層逐漸升高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全球暖化使得世界各地氣候出現變化,同時造成了極地的冰川消退及海平面上升。除了這些大眾熟知的現象外,地球的大氣其實也隨著暖化而出現改變。
全球暖化
氣候
對流層頂
氣溫
環境
對流層
平流層
天氣
2021.11.30
天生的建築師,一窺蜘蛛織網時的腿部運動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就算沒看過蜘蛛,也應該看過蜘蛛網吧?蜘蛛網複雜又優雅的幾何結構,吸引著許多科學家想了解這背後的精妙之處,也對於能夠織出這些幾何結構,但大腦卻相對來說較小的蜘蛛感到好奇。
蜘蛛
蜘蛛網
幾何結構
金蛛科蜘蛛
紅外線夜視攝影機
大腦
精神藥物
2021.11.30
經歷自然災害後,夫妻感情會暫時變好?
作者 / 編輯部
624期
當發生自然災害後,人與人之間是否患難見真情?
自然災害
哈維颶風
伴侶
夫妻伴侶
新婚夫妻
婚姻滿意度
壓力
關係
日常生活
2021.11.30
公民科學助攻 一同守護海洋環境與生態
作者 / 採訪撰稿|謝宜蓉 2014 年一頭栽入太平洋擔任海上解說...
624期
在臺灣,公民科學早已在陸地上深根多年且蓬勃發展,而海洋環境的公民科學則處於萌芽階段。為了鼓勵更多公民科學家加入守護海洋的行列,海保署於今年舉辦「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希望透過公民的力量,將過往科學家收集...
海洋公民科學
數據松
海洋保育
海龜
鯨豚
在地守護計畫
海洋資料庫
海保署
2021.11.30
牛頓如何想出第一運動定律?
作者 / 姚珩/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物理博士,專長物理史哲與...
624期
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在今日對人們來說習以為常,但其實該定律並非由牛頓最先寫下,而是科學界經過多年的醞釀與轉變才逐漸形成。從古希臘時期的「自然運動」,中世紀的「衝力」,伽利略的「圓慣性」,到笛卡兒的「固有力」...
牛頓
牛頓第一定律
亞里斯多德
衝力
慣性
圓慣性
伽利略
外力作用
2021.11.30
奪命死神或親密好友?細菌與人的相處之道
作者 / 楊倍昌/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教授...
624期
細菌是許多疾病的元兇,但由於它過於微小,直到19 世紀末人們才發現這個沉默的死神。歷史上,英國內科醫師斯諾利用倫敦街道地圖,說明霍亂感染源的案例;英國外科醫師李斯特,推斷開刀手術病人傷口敗血症是由微生物所引...
細菌
疾病
黑死病
耶爾辛氏鼠疫桿菌
空間推理
醫學
霍亂
公共衛生
2021.11.30
太陽餅可以沒太陽,但螢光貼紙居然也不是螢光?
作者 / 陳瑋駿/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現...
624期
在鑑識科學中,物質的「螢光反應」是非常重要的破案幫手,只要透過適當的光源,例如紫外光照射,藥品、尿液、唾液等人體體液,都能夠發出螢光反應,讓證據無所遁形,迅速方便又不會破壞證據。而這些分子之所以能發出螢光...
螢光反應
共軛結構
激發態
電磁波
熱力學
分子
波長
伍德沃德定則
官能基
2021.11.30
飛向太空的星際飛鏢 雙小行星重新定向試驗DART
作者 / 林彥興、黃子權
624期
曾經令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是地球可能面臨來自太空的威脅之一。為了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的撞擊,NASA 的DART 探測器,將衝撞小行星並觀察後續變化。DART 探測器搭載一架口徑20.8 公分的相機,且使用離子推進器作為動力,再...
雙小行星重新定向試驗
DART探測器
DART任務
小行星
卡特琳娜巡天計畫
迪莫佛斯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資料總數:4339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