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1-12-14
戴口罩、社交距離與疫調都有幫助!臺大團隊分析驗證臺灣COVID-19防疫關鍵
480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李依庭
COVID-19
疫情警戒
病毒
全民防疫
病毒變異株
公共衛生
今( 2021 )年五月,臺灣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全國疫情警戒曾一度提升至第三級。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後,目前臺灣疫情警戒已調降至二級。然而,回憶起當時的臺灣,在每天都有超過100個本地確診個案的情況下,更是天天有專家提出應該升「四級警戒」或「封城」的聲音出現。儘管目前臺灣疫情已稍微趨緩,不過若要做好長期與病毒抗戰的準備,就有必要了解各個防疫策略所能帶來的成效,以便能為日後可能的疫情變化做最好的部署。
因此,臺灣大學公衛學院林先和教授的研究團隊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合作,找出去(2020)年臺灣本土傳播中158位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資訊及疫情調查資料,利用隨機分支過程模型進行傳播動態分析及介入措施成效評估。研究團隊發現,在這些本土案例中,大約有55%的個案在尚未出現COVID-19症狀時就將病毒傳播出去,而平均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與發病間隔(serial interval)皆在5∼6天左右。
此外,研究團隊也評估,在未進行防疫的狀況下,COVID-19的基本傳染指數為2.5,也就是平均一名個案可傳給2.5個人,若此時進行「個案」的介入措施,例如追蹤個案身邊的接觸者、接觸者的檢疫隔離等,傳染數可降低至1.53,約下降39%。另外,若進行「群體」的介入措施,例如請大眾配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或保持社交距離等,傳染數則為1.3,比起未做任何控制措施的狀況,約有48%的下降。
另外,研究團隊進行預測後也發現,若臺灣僅採行以個案為主(傳染數1.53)或以群體為主(傳染數1.3)的防疫策略,在疫情爆發時,將無法有效壓制流行曲線(epidemic curve)的指數上升。當疫情爆發來到第60天時,估計每日將有超過3萬名或400名以上的新案例。值得一提的是,若能在進行個案發現、追蹤/檢疫隔離的同時,也要求大眾配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傳染數將降至0.85,在爆發第60天時,估計將僅有1.7個新發病例。此外,在第84天時,則可望無新增個案。
因此,在去年1月21日臺灣出現第一例COVID-19個案後的一個月內,流感重症傳染數急遽下降,出現近年來最低點,研究團隊則推測和COVID-19侵臺、民眾自主加強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有所相關。目前,此研究也已刊登在《美國醫學會內科》(
JAMA Internal Medicine
)期刊中。
由此研究可以發現,除了政府相關單位努力不懈地對確診個案接觸進行追蹤管理外,全民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更是防止COVID-19入侵的關鍵。此研究結果也顯示了全民防疫的重要性。未來,即使疫苗施打覆蓋率逐漸提升,但面對詭譎多變的COVID-19病毒變異株,仍不可掉以輕心,公共衛生相關部門與民眾須持續共同努力,全力阻擋病毒的侵襲。
新聞來源
臺灣大學,〈臺大研究成果系列報導—個案與群體介入措施並行 有效遏止臺灣COVID-19疫情〉,2021年11月17日。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12月號/2021 第624期:諾貝爾獎特別報導-已...
特別價
$249
科學月刊 11月號/2021 第623期:臺灣科普的下一步?...
特別價
$249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