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焦點話題
精選好讀
重磅快評
生醫先鋒
科技智財
專訪時間
特別報導
動態時報
懷念科月人
資訊生活
學術趨勢
科技人文
科技前沿
科技報導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18.02.01
透過可攜式裝置 能快速且準確的檢測食物中的過敏原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過敏,為人體在接觸到環境某些因子後,所引發的反應,包含食物過敏、哮喘、過敏性鼻炎或蕁麻疹等。
過敏原
可攜式裝置
2018.02.01
211國際女性科學日 鼓勵更多女性投入科研行列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一提到工程、機械或科技等領域,大多數就會直接聯想為男性的工作範疇。因此,為了鼓勵女性爭取更多參與科學相關工作的權利,聯合國在2015年宣布每年的2月11日為「國際女性科學日(International Day of Women and Girls ...
女性科學日
科學研究
2018.02.01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利用糖尿病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稱老年痴呆症,是一種慢性神經退化性疾病。在美國,就有超過500萬阿茲海默症患者,此外,根據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Society)的統計資料,至2051年,在英國,罹患此病症將...
糖尿病藥物
阿茲海默症
2018.02.01
晶片上的「大腦」──人工突觸材質大躍進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在「神經型態計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裡,研究人員嘗試設計出運作上與大腦雷同的電腦晶片,不同於當今二進制法(binary)、開/關訊號等數位晶片,該領域利用「晶片上的大腦」這個元素作類比,進而交換訊號梯度...
晶片
人工突觸
2018.02.01
美國研究團隊發現暗物質DNA會影響大腦發育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毫無功能性可言的基因難題──暗物質DNA(dark matters DNA)已困擾科學界甚久,此物質的DNA序列無法將蛋白質進行編碼,卻仍廣泛存於動物體內。
大腦發育
DNA
2018.02.01
語言分析軟體提升精神病高風險個案的預測準確度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日前《世界精神醫學會刊》(World Psychiatry)一則研究指出,將高風險青少年個案會談記錄進行電腦分析後,可預測其是否有可能在2年內發展為精神病,此分析系統準確率達83%。
語言分析軟體
精神疾患
2018.02.01
韓國團隊研發出電子鏡片 能監測眼中葡萄糖的濃度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近年來,科學家嘗試透過開發各種攜帶型智能儀器,並透過與手機程式(app)的結合記錄個人的心跳、睡眠品質等,使無時無刻能監控人們的健康。而近期,一項最新的研究則試圖將這項監測推向更完善的境界,由韓國蔚山科學技...
電子鏡片
葡萄糖
2018.02.01
食品GMP的興衰
作者 / 王服清/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德國慕尼...
434期
在臺灣經濟起飛的那段光陰裡,是大部分4、5、6年級生的共同黃金歲月,也因為有這段黃金歲月,而使得日後的大部份7、8年級生擁有一段平安成長的童年,而就在這段孩子們成長茁壯的年齡裡,好的食品代表好的發育,食品營養...
食品GMP
食安
2018.02.01
新儒林外史:搶預算篇
作者 / 萬其超/李國鼎基金會秘書長
434期
某日子游進入內室面報夫子:最近魯國經濟不振,許多儒生寧可到秦國去收割麥子也不願留在魯國進修,弄得我們每個學程都招生不足。
新儒林外史
寓言
2018.01.01
第14屆國家新創獎 表彰醫療、生技開發
作者 / 編輯部
433期
國家新創獎,是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主辦,期望透過此獎項的頒發,鼓勵臺灣的學術研究單位、生技公司或醫院對於生技產業的發展或提升所設立的競賽。國家新創獎已邁入第14個年頭,而此屆頒獎典禮也在2017年12月9日於...
國家新創獎
醫療
生技開發
2018.01.01
夏威夷大學發現鯨魚和海豚具有接收聲音大小的選擇性
作者 / 編輯部
433期
耳朵, 是動物接收聲音的器官。不過,人類對於外界所發出的聲響主要是被動的接受, 對於傳進耳朵的聲音的大小不能選擇性的接收。
回聲定位
動物
聽力
2018.01.01
英國研究帶有鐮狀細胞的鹿 分析其遺傳基礎和演化
作者 / 編輯部
433期
鐮狀紅血球貧血症(Sickle-cell anaemia, SCA),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血液疾病。罹患此疾病的患者體內的紅血球結構發生改變,形成鐮刀狀的紅血球而非正常的雙凹型。
鐮狀細胞
鹿
遺傳
氨基酸
2018.01.01
2017臺灣醫療科技展 直擊醫療、生技、保健與照護領域
作者 / 李依庭 ∕ 本刊主編
433期
2017臺灣醫療科技展在上(12)月7~10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在為期4天的展期中,有300廠商、1050個攤位並吸引超過6萬的觀展人次。
醫療科技
照護領域
2018.01.01
南加大透過fMRI研究與個人信念相關的腦部網絡
作者 / 編輯部
433期
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腦與創意研究所(Brain and Creativity Institute)神經科學家指出,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的研究結果,似乎與人們在選舉中對新的政治議題是否可信的反應特別相關...
默認網絡
功能性核磁共振
政治信念
2018.01.01
隨全球氣溫上升,高濕度地區恐殺人於無形
作者 / 編輯部
433期
氣候科學家預期氣候暖化會使已知的乾燥地區更加乾燥,而部分原因來自降水模式發生變化,當全球氣溫上升的同時,大氣中會有更多的水氣停留,這意味著沿海長期處於潮濕的地區將會濕上加濕。
氣溫
高濕度地區
暖化
2018.01.01
新型神經網絡可望訓練機器像人一樣思考
作者 / 編輯部
433期
儲備池計算系統(reservoir computing system)可在一般對話的過程中預測下一個文字,也能以當下為基礎瞻望未來的成果,其改善典型的神經網絡,並減少對其的訓練時間,在過去是以更大的光學元件製作而成的。
神經網絡
機器思考
監督學習
2018.01.01
德國團隊研究顯示植物對策略具決斷能力
作者 / 編輯部
433期
德國蒂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演化與生態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出植物能根據其「對手」的身形與密集度,從中選擇最理想的競爭策略,並在新一期《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中發表該篇文章。
植物
決斷能力
異質環境
2018.01.01
2017未來科技展 展現多元科技新面向
作者 / 李依庭 ∕ 本刊主編
433期
由科技部主辦的2017未來科技展(Future Tech)在2017年12月28日於臺北世貿三館開幕,一連3天的展出臺灣學研界的科研成果。此展覽匯集72個學研單位共同參展,並展出109創新突破的相關技術。
未來科技
能源應用
2018.01.01
興大團隊發現銥金屬能作為腎癌標靶藥物
作者 / 編輯部
433期
近年來,運用在各種癌症上的標靶藥物越來越多,是患者面對癌症治療時的另一種選擇。
銥金屬
腎癌
標靶藥物
2018.01.01
PM2.5知多少?
作者 / 余國賓/國立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
433期
常聽到「PM2.5紫爆了!」,那什麼是PM2.5呢?其實PM2.5生活當中隨處可見,例如廟宇中拜拜的香、嘴裡抽的菸、汽機車的廢氣、海風、廚房炒菜的油煙,或者在一些作業環境像是電銲燻煙、金屬鍛造、燃煤發電等都存在PM2.5,不...
PM2.5
人體
環境
健康
2018.01.01
重力波獨白落幕,多角觀測閃亮登場--重力波、中子星與...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433期
一如許多人事前的預期,重力波研究毫無懸念的拿下了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參閱《科學月刊》576期諾貝爾物理獎介紹)。然而,要讓大多數圈外人相信這些臂長3、4公里的雷射干涉儀可以分辨出信號振幅只有質子大小1/1000,...
重力波
中子星
LIGO
伽瑪射線爆
天文
2018.01.01
綠色醫院的節能減碳祕笈與創新實踐案例
作者 / 周麗芳/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 黃頌儼/彰化基督...
433期
臺灣地狹人稠且自然資源不足,約98%的能源供給仰賴進口,如何節約能源需求,推動永續發展,實為當前重要課題。有鑑於醫院屬於勞力密集與高耗能服務產業,舉凡空調、照明、電梯、熱能與儀器設備均消耗可觀能源,本文爰擬...
綠色醫院
節能減碳
實踐案例
2018.01.01
從傳統聖嬰現象到新型聖嬰現象-聖嬰現象專家:加州大...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433期
傳統聖嬰現象為東太平洋在隔幾年海水異常升溫的現象,早在數百年前南美洲祕魯地區漁民就已發現此現象。他們發現,在正常時期,會因海底深層湧升流上升,其中富含大量營養鹽,帶來大量漁獲;而在每隔2~5年,會有某一年因...
聖嬰現象
跨洋盆交互作用
2017.12.01
陽明大學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藉由幹細胞技術再生視網...
作者 / 編輯部
432期
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電腦、手機,在大量使用3C產品之下,使得罹患眼部病變的患者越來越多,而這些眼部疾病往往是不可逆的退化,最終會造成患者逐漸地失明。
幹細胞
再生視網膜
2017.12.01
荷蘭團隊研究發現眾多的論文存在細胞株誤用問題
作者 / 編輯部
432期
研究人員發現有超過451種細胞株其實已被其他的細胞株取代,有大量的細胞培養被錯誤使用。當研究者認為他們是使用人類癌細胞進行相關研究時,卻不知道實際上培養皿中的細胞株已被小鼠細胞取代。
細胞株
論文
海拉細胞
2017.12.01
美國研究發現透過虛擬實境 能減緩患者的慢性疼痛
作者 / 編輯部
432期
在醫學上,持續3個月以上的疼痛稱為慢性疼痛。根據統計,在美國,有2500萬人深受慢性疼痛的折磨,只能透過止痛藥來治療。
虛擬實境
慢性疼痛
2017.12.01
英國科學家用數學導出的一場時空旅行
作者 / 編輯部
432期
英國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研究員經嚴謹調查,提出關於時間機器的可行數學模型。
數學
時空旅行
2017.12.01
區塊鏈應用發展與案例分析研討會 探討金融科技新發展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432期
近年來網路世代的串燒,貨幣的方式也不再侷限於鈔票、信用卡和銀行等實體脈絡的連結,新興網路貨幣比特幣(Bitcoin)、區塊鏈(blockchain)的應用興起,也顛覆了人們對於金融科技的想像。
區塊鏈
金融科技
2017.12.01
第13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 鼓勵臺灣生技醫藥開發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432期
近年來,隨著生物與醫藥的相互結合,越來越多的基礎研究也配合著臨床實驗的共同開發,一步步實現科學家對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期許——「從實驗室到病床邊(from bench to bedside)」的目標。
生技醫藥
李天德
轉譯醫學
2017.12.01
2017安謀設計競賽 由清大「來自新心的秘密」團隊獲得...
作者 / 編輯部
432期
安謀設計競賽(ARM Design Contest),是由安謀國際科技主辦、國研院晶片系統設計中心與意法半導體進行協辦,是自2005年起,每年在臺灣舉辦的校園設計創意競賽。
安謀設計競賽
生物辨識
位置追蹤
腦性痲痺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資料總數:144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