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17-12-01陽明大學聯合國內、外研究團隊藉由幹細胞技術再生視網膜
432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本刊訊】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電腦、手機,在大量使用3C產品之下,使得罹患眼部病變的患者越來越多,而這些眼部疾病往往是不可逆的退化,最終會造成患者逐漸地失明。近期,由陽明大學、臺北榮總、交通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的研究團隊利用幹細胞,成功培育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與「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眼睛為靈魂之窗,然而,根據統計,臺灣目前65歲以上的人口,患有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約占10~15%,而這些患者當中有30%(大約5~10萬)的人會隨著病程的演進,使眼睛內的視網膜、感光細胞等結構病變且產生不可逆的退化。在各功能逐漸喪失之下,產生隧道視覺(tunnel vision),甚至最後連中央視力都逐漸消失,進而失明。
而對於眼睛產生黃斑部病變的患者而言,目前臨床的治療方式為在眼睛內注射抗心血管新生藥物,每1~3個月就要進行藥物注射,且療程需持續終生,對於患者而言,不論在經濟或心理上都有沉重的負擔與壓力。若是視網膜已嚴重損壞或感光細胞已萎縮的病患,目前則未有藥物能進行有效治療。
因此,研究團隊期望透過幹細胞,讓眼睛內的細胞能進行再生。此實驗利用10毫升的病患的自體血液,將自體細胞進行重新編程後成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再將其個人專屬的iPS幹細胞分化成「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與「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成功的讓視網膜細胞自體進行再生。
另外,研究團隊也針對視網膜已嚴重受損的患者,進行體外具有感光功能之「3D立體類視網膜組織(retinal organoids)」的研發,這項技術能夠在實驗室中培養出與人體視網膜接近的組織細胞,且對光照有初步的感光功能。目前,這些組織也透過疾病模式動物進行相關試驗與測試。
與此同時,這項技術也結合交通大學3D列印組織工程技術,成功將iPS幹細胞分化生成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並形成長達2公分神經軸突,而達到進一步形成視神經神經傳導功能的視神經結構,若將這些技術整合,將有助於開發視網膜的再生醫學。研究團隊也期望透過各單位學者的努力,共同串聯起視網膜治療相關技術與平台,未來能夠早日應用在患者身上。
研究團隊之一的邱士華表示,2012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山中伸彌教授在今(2017)年3月份也發表利用自體幹細胞治療老年黃斑部病變患者,且成功挽救患者的視力。目前,臺北榮總也已和日本相關醫院合作,未來也會將這些新技術引進國內。研究團隊期望透過國內、外各單位學者的努力,共同串聯起視網膜治療相關技術與平台,早日能夠應用在患者身上。
新聞來源:陽明大學,〈跨國研究團隊重大成果:視網膜再生新突破〉,2017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