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評論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4.08.01
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遺傳關鍵角色? APOE4基因型與發病...
作者 / 駱啓仁/現任長庚大學檢康老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專...
656期
最近一項針對失智症與脂蛋白朊E(apolipoprotein E, ApoE)的研究,結合基因型態與腦部影像,提出合成ApoE的基因是造成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危險因子,且能做為早期評估的指標 之一。
阿茲海默症
基因
神經退化
失智症
老化斑塊
星狀膠質細胞
異構體
同型合子
高齡社會
2024.07.01
臺灣人工放流魚苗的威脅、管理與挑戰
作者 / 郭金泉/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655期
日本為了振興沿岸漁業,於1960年代提出栽培漁業的理念,並於1963年設立了縣營栽培漁業(stock enhancement)中心,1977年成立國營中心,目標是確保日本漁業的永續發展和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日本
沿岸漁業
栽培漁業
永續發展
人工流放
基因汙染
種苗流放
水產養殖
2024.06.01
藏在發酵食品中的致命毒素 「邦克列酸」中毒事件
作者 / 洪健睿/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教授,主要研究...
654期
今年3月下旬,臺北市遠東百貨A13內的寶林茶室有多位民眾食用炒粿條後出現食物中毒,截至4月28日已導致四人因急性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兩人仍在加護病房搶救,以及28人輕症微恙。事發後,當局於死者和輕、重症患者的血液中...
邦克列酸
寶林茶室
粒線體毒素
支持療法
發酵
澱粉製品
熱穩定性
食源性毒素
2024.05.01
色、香、味的迷思? 染紅的食安風波—蘇丹紅
作者 / 葉于嘉/臺灣大學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專任研究助理;...
653期
許多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注重色、香、味的完整性,而「顏色」通常是消費者對食品的第一印象。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許多食品業者會添加人工或天然色素來改變食品的色澤,讓商品更具吸引力。
蘇丹紅
食品安全
基因毒性
工業染料
辣椒
原型食物
均衡飲食
2024.03.01
如何整合、管理海量資料? 數位經濟發展下的資料治理
作者 / 莊宜勳/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助理研究員;郭耀煌/成功...
651期
隨著ChatGPT的浪潮席捲全球,大量基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服務出現,為人們帶來更便利的生活,也讓AI相關產業迎來了另一個春天。然而,這些服務之所以能順利運行,基本都建構於海量的資料之上。因...
數位經濟
資料共享
資料治理
人工智慧
智慧城市
信任
2024.02.01
芮氏地震規模過時了? 談地震規模的適用性
作者 / 潘昌志/科普作家,著有《地震100問》、《海洋100問》...
650期
今(2024)年元旦,日本的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了一起大地震。除了當地災情嚴重外,國內各家媒體在報導時因為引用資料來源的差異,出現了以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報導的7.5,以及日本氣...
地震
芮氏規模
地震矩
日本
中央氣象署
風險評估
2023.10.01
諦聽宇宙深處的低吟 宇宙低頻重力波訊號代表的意義
作者 / 陳哲佑/任職於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專長為黑洞物理、宇...
646期
2015年9月,位於美國的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臺(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成功偵測來自雙黑洞碰撞的重力波訊號(請見延伸閱讀1)。這個發現不僅再次驗證愛因斯坦(Albert...
重力波
雙黑洞碰撞
廣義相對論
多信使天文學
脈衝星
中子星
訊號差
2023.10.01
人類終於實現室溫超導體之夢?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
作者 / 王立民/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超導...
646期
一直以來,實現「室溫超導體」就是人類的夢想。今(2023)年7月27日,來自韓國的研究團隊宣稱發現一種在常溫常壓下能產生超導體性質的材料「LK-99」,隨即引起全世界的振奮與轟動。此外,在理論計算上也顯示LK-99在適當...
常溫超導體
銅原子
密度泛函理論
低溫超導體
同位素效應
零電阻
完全抗磁
2023.09.01
日本福島的核廢水該流向大海嗎?
作者 / 張郁婕/日本大阪大學人間科學研究科、清大工科系畢,...
645期
福島第一核電廠自2011年發生事故後,時隔12年再次躍上多國新聞版面。但這次不是因為災後核電廠除役與復興、訴訟或是Netflix上架的日劇《核災日月》,而是存放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廠區內的「核廢水」即將排放大海。福島第一...
核廢料
福島
放射性物質
輻射
日本
經濟
發電
漁業
太平洋
2023.09.01
食品添加物中的甜蜜陷阱 「阿斯巴甜」真的會致癌嗎?
作者 / 葉又嘉/臺灣大學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碩士生。;羅宇...
645期
「甜」不僅為食物增添風味,更能帶給我們愉悅的感受。過去的食品加工業者通常透過添加果糖、蔗糖等天然原料為食物提供甜味,以提升食物的品質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然而,自從人工甜味劑問世以來,相較於果糖、蔗糖等含有熱...
阿斯巴甜
致癌物
食品添加物
2023.07.07
生成式AI 的起飛,凸顯科技治理的轉型危機?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43期
生成式AI大規模地被使用在各種情境,使得過去一些針對AI發展衝擊的討論再次備受關注。特別是適用於GAI的倫理、規範的制定、作品的著作權歸屬、生成負面內容的預防或管制等科技治理需求,已不再屬於過去學者呼籲產官學界...
生成式AI
GAI
法規
Open AI
科技治理
科技倫理
科技法
2023.06.01
狒狒之死,動物園的哪個環節出問題?
作者 / 林翰佐/本刊總編輯,主修動物學。
642期
春暖花開的3 月,臺灣上演著一齣「動物星球」般的實境連續劇:一隻來源不明的東非狒狒(Papio anubis)在桃園地區突然現蹤,在社會上引起一陣漣漪。
動物
動物園
狒狒
動物脫逃事件
《野生動物保育法》
2023.06.01
不要只顧呼口號 「適者生存」或許不能代表演化論?
作者 / 許家偉/生物系和微免所畢,從細胞生化到分子病毒學轉...
642期
一些短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人知,就是因為聽起來簡單、說起來順口、想想又覺得合理,「適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就是其中之一。不過,若只使用適者生存描述演化論,或許並不完整。
2023.05.04
為什麼要禁用生物可分解塑膠?受法規與民眾影響的循環...
作者 / 王潔。許惠晴。
641期
聚乳酸(PLA)為生物可分解塑膠,在高溫與高濕度的堆肥環境下PLA 能被微生物分解並轉換成二氧化碳。
聚乳酸
PLA
生物分解
聚酯類
循環經濟
環境友善
2023.05.03
塑膠汙染不能只靠回收解決 「全面減少塑膠生產」為何...
作者 / 張凱婷/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都市與社區規劃背景...
641期
塑膠汙染
回收
環境汙染
垃圾問題
2023.03.28
核融合發電有望實現?從美國NIF 的最新研究看未來發展
作者 / 張博宇/目前專研於高能高密度電漿、電漿推進、核融合...
640期
美國國家點火設施(NIF)在去年使用慣性控制核融合,首次在可控的核融合反應中,令能量的輸出大於輸入,朝核融合產能邁進了一大步。
核融合反應
核融合研究
NIF
核融合
原子核
α 粒子能
磁場控制核融合
靶材
2023.03.28
為什麼土耳其大地震的災情慘重?從強震中反思臺灣的防...
作者 / 潘昌志/科普作家,著有 《地震100問》、《海洋100問...
640期
土耳其位於被斷層包圍的歐亞地震帶,因此飽受地震威脅。
地震
歐亞地震帶
土耳其
北安納托利亞斷層
塞普勒斯隱沒帶
生命三角
防災
2023.03.02
COP 15 閉幕之後,臺灣生物多樣性工作該如何推展?
作者 / 李玲玲/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639期
任何關心生物多樣性現況與未來的讀者都需要了解《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的內容與它的發展。
《生物多樣性公約》
COP 15
國際公約
全球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生態系
2023.03.01
青少年睡眠不足的解方?在高中生早自習被取消之後
作者 / 蔡宇哲/心理學博士,主持podcast《哇賽心理學》與《...
639期
美國眾議院在2020 年決議將每年9 月的第三週訂為「學生睡眠健康週」;臺灣教育部也在去年宣布取消高中早自習,希望青少年可以多睡一點。
睡眠
青少年
身心理
青春期
生理時鐘延遲
上學
睡眠教育
2023.02.02
AI 也會出差錯?使用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倫理與風險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 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博士...
638期
當談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也就是AI 時,讀者會想到什麼?是多年前由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導演的那部《A.I.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那個一直盼不到人類母愛而令人心碎...
人工智慧
演算法
倫理
風險
AI 應用
深偽技術
人臉辨識技術
2022.12.01
大學教授遭解聘只因學生抗議分數太低 校方、教授、學...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636期
今(2022)年10月初,《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詳細報導了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有機化學教授瓊斯(Maitland Jones)的不續聘事件。此消息不只震撼了大學校園,更在新聞輿論中引發熱烈的討論。
學術研究
學科分數
COVID-19
大學教育
經費
教學
2022.12.01
火星、月球表面真有水(冰)嗎?
作者 / 劉玲根/1974 ~ 1996年任教於澳洲國立大學,1993 ~ ...
636期
關於標題中的問題,最直接的答案是否定的,或說現在火星和月球表面極不可能有水或冰。乍聽之下, 有人一定會說筆者是不是說錯了? 因為近15 年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地球
行星
科學方法
大氣成分
揮發性物質
火星
月亮
水
銀河系
2022.11.03
九個太陽要回來摧殘大地了嗎?氣候變遷下的熱浪變化
作者 / 駱世豪/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
古代傳說中,后羿射下九個太陽讓地上的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古代的預言已經告訴我們,炎熱的氣候條件不利於萬物的生長。而在現今全球暖化的情況下,另外九個太陽會復活嗎?以上雖是玩笑話,但今(2022)年歐洲國家就...
全球暖化
熱浪
阻塞高壓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生態浩劫
人體危害
2022.10.01
來自海洋的警訊 阻止熱浪侵襲帶來的珊瑚白化危機
作者 / 王立雪/海洋生物博物館企劃研究組組主任、副研究員。
634期
讀者知道什麼是「海洋熱浪」(marine heatwaves)嗎?海洋熱浪其實類似陸地上的熱浪,只是發生地點在海洋,也就是當地海洋溫度與過去平均海洋溫度相比,出現幾天甚至更久到數月以上的不正常高溫。
海洋熱浪
珊瑚礁
生態系
珊瑚
大數據
珊瑚白化
節能減碳
全球暖化
2022.08.01
石斑魚銷日 「雪卡毒」會是關鍵嗎?
作者 / 莊健隆/美國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632期
臺灣社群新聞媒體ETtoday 新聞雲在今(2022)6月19 日的一篇新聞標題,寫著〈台灣石斑魚在日本沒有市場 農委會曝他們怕吃進「雪卡毒」〉。報導內容中描述:「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說明,臺灣石斑魚最大宗就是龍虎斑〔註〕...
雪卡毒
石斑魚
珊瑚礁魚類
河豚
河豚毒素
雙鞭毛藻
場面魚
龍虎斑
2022.08.01
面對猴痘,我們應該採取何種心態?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32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當這個世界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疲於奔命之際,猴痘(monkeypox)疫情似乎也有逐步升溫的趨勢。我們該以何種心態面對新的未知疫情?或許這篇文章能提供讀者一些方向和理性...
猴痘
猴痘病毒
COVID-19
鹼基對
哺乳動物
基本再生數
Omicron變異株
天花
致死率
特考韋端
2022.07.01
臺灣30年的淨零之路 能導向永續未來嗎?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31期
今(2022)年3月30日,行政院國發會公告「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宣示臺灣將在2050年時達到淨零排放,預計透過減少排放與吸收技術而使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接近零。
淨零減碳
林業觀點
生態觀點
永續發展
天然氣
排碳量
燃煤
潔淨能源
核能
工業國家
產業
2022.06.01
「Living with COVID-19」,臺灣準備好與病毒一起生活...
作者 / 施信如/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630期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從2019 年底爆發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年半。隨著許多國家經歷過好幾波疫情,加上疫苗的高施打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對人類的威脅程度確實比疫情剛開始時降低許多,也因此有很...
COVID-19
病毒
變種病毒株
Omicron變異株
RNA病毒
基因
RNA複製酶
免疫逃脫性
病毒學
抗病毒藥物
新冠後遺症
2022.04.01
這樣的內容可以嗎?科學報導和科普著作到底出了什麼問...
作者 / 鄭宜帆/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628期
科技的進步使得資訊較過往更容易取得。但也因為如此,資訊內容 ——尤其是科學資訊——時常良莠不齊,甚至錯誤百出。科學報導常見的錯誤,包含用語混滑、資料未多方查證、內文陳述錯誤等。網路內容農場更可能編造故事讓科...
科技
科學報導
科學資訊
媒體
網路
核融合
核聚變
科學傳播
內容農場
宇宙
科學素養
科學媒體
2022.03.28
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
作者 /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物理學出身,...
628期
無疑的,Netflix 於去(2021)年末推出的科幻電影《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極具話題性,更一舉獲得今(2022)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入圍。
評論
《千萬別抬頭》
Netflix
電影
科普傳播
奧斯卡
高馬效應
1
2
3
4
5
6
7
»
頁次:
1
2
3
4
5
6
7
資料總數:18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