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03-28核融合發電有望實現?從美國NIF 的最新研究看未來發展 640 期

Author 作者 張博宇/目前專研於高能高密度電漿、電漿推進、核融合等領域。

Take Home Message

• 美國國家點火設施(NIF)在去年使用慣性控制核融合,首次在可控的核融合反應中,令能量的輸出大於輸入,朝核融合產能邁進了一大步。
• NIF 將2.05 百萬焦耳(MJ)的雷射能量注入靶材,經過核融合反應產生了3.15 MJ 的能量,靶材增益為1.5。但若將產生雷射能量的耗能考慮進去,則並沒有真正的能量輸出。
• 臺灣各學校的物理系、核工系、電漿所其實都有學者針對核融合投入理論、模擬、實驗的研究,期望這次NIF 的成果能推動相關領域進展。

去(2022)年12 月,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 DOE)、DOE所屬的國家核安全管理局(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NNSA)、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以及LLNL 所屬的國家點火設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NIF)召開了一場記者會。在記者會中,他們共同宣布在實驗中實現增益值(gain)大於一的結果,意即實現了第一次在可控的核融合(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反應中,輸出的能量大於輸入的能量,朝核融合產能邁進了一大步。然而,這項結果是否代表著核融合發電即將被實現?

產生能量的核融合反應

在核融合反應中,若兩個較輕的原子核可以融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且反應之後的總質量減少,那麼根據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質能互換的關係(E =mc2),減少的質量將會轉換成能量。

最容易產生的核融合反應是將氫(1H)的兩個同位素氘(2H,或稱為D)及氚(3H,或稱為T)的原子核融合,產生一個α 粒子(即氦原子核,4He)加一個中子(neutron, n),同時產生17.6 百萬電子伏特(MeV)的能量:

D+ + T+ → α2++ n ——公式一

在公式一的核融合反應中,兩個帶有正電的原子核必須互相靠近才能融合在一起。然而,兩個帶正電的粒子互相具有排斥力,而且愈靠近排斥力就愈大。因此,除非這兩個粒子互相靠近的速度快到排斥力無法阻止它們相撞,核融合才能發生。除此之外,還必須要考量到庫倫散射(Coulomb's scattering)的現象⸺若兩個帶正電的原子核沒有正面對撞,則兩者會因為排斥力的原因轉向⸺更增加了兩者靠近的難度。因此,只能把氘與氚氣體加熱到高溫,長時間侷限這些高溫的燃料,讓極少數高速的原子核有機會互相靠近並發生核融合反應、產生能量。但即便是最容易發生的氘加氚核融合反應,也需要將燃料加熱到50 千電子伏特(keV,約為5.8 億℃)才能有最高的反應速率。

有什麼方法可以將燃料加熱到所需要的溫度呢?看回公式一,氘與氚的核融合產物中具有能量為14.1 MeV 的中子,及3.5 MeV 的α 粒子。我們可以讓高能的中子將能量攜出後再轉換為電能,但讓帶有較少能量的α粒子保留在系統中加熱燃料。因此普遍實現核融合產能的系統,目標都是將燃料加熱到溫度約10 keV(約為1 億℃),讓核融合產生的α 粒子能繼續加熱燃料。

帶來重大進展的核融合研究

目前國際間研究的核融合反應主要可分為磁場控制核融合(magnetic confinement fusion)與慣性控制核融合(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NIF去年的實驗便是使用間接驅動(indirect-drive)的慣性控制核融合。在這次的實驗中,當2.05 百萬焦耳(megajoule, MJ)的雷射能量注入環空器(hohlraum)〔註〕並加熱中間的球殼靶材後,經過核融合反應產生3.15 MJ 的能量,意即靶材增益(target gain)約為3.15/2.05 = 1.5,是人類首次在可控的核融合反應中,輸出的能量大於輸入的能量。然而,若將產生2.05 MJ 的雷射能量考慮進去,需要耗掉的能量約為300 MJ;換言之,這次實驗的真正能量增益(energy gain)約為3.15/300 ≈ 0.01,並沒有真正的能量輸出。

註:環空器是一種腔壁與腔內達到輻射熱平衡的空腔,在慣性控制核融合實驗中燃料球會被放入環空器,再於環空器兩端孔洞射入雷射提供能量。

不過,NIF 使用的是90 年代的雷射技術,它的建造目的是為了國防研究所需,因此並不是最適合核融合的研究場域,在雷射技術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再者,回顧NIF 從2011 年開始進行的核融合實驗,歷經了超過十年終於第一次實現靶材產生的能量超過了雷射的能量,對NIF 而言可說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在去年的實驗中,靶材都進入了α 粒子能夠繼續加熱燃料的燃燒電漿(burning plasma)範圍,是過去核融合研究從未達到的條件,只要稍微最佳化實驗條件便能讓輸出能量有顯著的提升。因此,這次的重大突破顯示了核融合的可行性並非天方夜譚。

臺灣的核融合相關研究發展

核融合研究本身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在科學上及工程上都有許多的挑戰,許多名字上並沒有「核融合」的研究,其實也都間接與核融合相關。以這次的慣性控制核融合為例,相關的研究就包含了雷射技術、靶材製作技術、粒子量測技術、高速攝影技術等。若以磁場控制核融合來說,也包含了高溫超導、微波技術、高壓脈衝技術、粒子加速器等科技。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電漿科學、電漿加熱、電漿量測技術等研究,因為任何材料在高溫的條件下,都會變成電漿態。

在臺灣各個學校的物理系、核工系、電漿所分別都有1 ~ 2 位老師在研究電漿相關的領域,尤其成功大學的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更有針對核融合投入理論、模擬、實驗的研究。然而,相較於國外蓬勃發展核融合的環境相比,臺灣投入核融合研究的人數仍然明顯不足。期盼這次NIF 的實驗成果,能夠吸引更多臺灣的學生及研究人員投入核融合的相關研究,更刺激政府、民間團體投入更多的資源在核融合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