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專訪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3.12.01
從火海中重返生活對抗疤痕攣縮的復健之路 陽光社會福...
作者 / 採訪報導|張樂妍/本刊主編(本篇照片皆由作者拍攝)
648期
2015年熱夏,新北市八仙樂園發生塵燃事件,導致499人燒燙傷、15人死亡。這場意外不僅震驚全臺,當年臺灣全民健保共花費7.65億臺幣醫治這些燒燙傷傷友。2016年4月,士林地方法院在判詞中描述倖存者的身心經歷: 「…...
陽光福利基金會
林靜嫄
職能治療
燒燙傷
疤痕
壓力衣
復健
2023.10.01
動物保育路上澆不息的熱忱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石...
作者 / 張樂妍/本刊主編。
646期
野生動物的保育是為了確保物種的生存、繁衍和生態平衡,不過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是當仁不讓的使命。 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近幾年來最為人熱議的明星物種,可說是最常登上電視、地方政府廣告和觀光景...
石虎
動物保育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瀕危物種
異地野放
軟式野放
流浪貓狗
生態系統
2023.10.01
探索快速電波爆之謎 中研院天文所所長彭威禮專訪
作者 / 林彥興/畢業於清大天文所,EASY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
646期
今(2023)年國際知名的學術獎項「邵逸夫天文獎」頒發給貝爾斯(Matthew Bailes)、羅瑞默(Duncan Lorimer)和邁克勞克林(Maura McLaughlin)三位學者,以表彰他們在2007年發現快速電波爆(fast radio burst, FRB)―...
快速電波爆
FRB
中央研究院
彭威禮
BURSTT
色散
脈衝星
2023.03.30
臺灣的「麵包樹」不是「麵包樹」?解開百年誤會的奇幻...
作者 / 採訪撰稿|張樂妍,本刊主編。
640期
麵包樹是臺灣的常見樹種,但是生長在臺灣的麵包樹似乎在形態上和國外的麵包樹有些差異。
麵包樹
植物分類學
波蘿蜜
太平洋麵包樹
2023.02.02
當精準育種中的基因編輯魔法 碰上水產養殖 臺灣海洋大...
作者 / 採訪撰稿|廖羿雯本刊採訪編輯。
638期
基因編輯是以生物技術編輯目標基因,從而獲得理想性狀的技術。此技術可不引進外源基因,大幅縮短育種時間,得到與傳統育種、自然突變或化學誘變相似的結果。
基因編輯
水產養殖
CRISPR-Cas9
遺傳學
育種
基因改造
2022.12.05
來自恆春的意外「鯨」喜 -科博館臺灣鯨魚化石挖掘團...
作者 / 羅億庭/挖不了化石,就寫一寫化石,本刊編輯。
637期
今(2022)年5月,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帶領的團隊,在恆春地頭溝河谷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得極為完整的大型鯨魚化石。在歷經「地獄般」的三個多月後,終於成功將整具化石從地層中挖掘出來。
鯨魚
化石
藍鯨
大翅鯨
化石挖掘
古生物
科博館
臺灣古生物
臺灣鯨魚
鯨魚化石
2022.09.01
人型AI,能取代摯愛的親人嗎?《科學少女》導演莊景燊...
作者 / 採訪撰稿|羅億庭。想要一隻像哆拉A夢的機器貓,本刊...
633期
試想如果有一天,你過世的親人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樣貌重新回到身邊,你會有什麼感受?
科普AI教育電影
人工智慧
AI
影視作品
《科學少女》
人形AI機器人
生命
親子教育
科學教育
2022.08.01
釀酒酵母的前世今生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 中心副...
作者 / 張樂妍/本刊編輯。
632期
釀酒酵母是與人類生活最相關的微生物之一,未馴化釀酒酵母的發現除了能提供食品應用,也拓展更多研究領域,例如釀酒酵母多樣性、起源地、生態特性、棲位。
專訪
釀酒酵母
發酵
酵母菌
單細胞生物
分子生物學
遺傳多樣性
殼斗科
橡樹
森林生態
棲位
2022.06.01
解密臺灣的「恐龍博士」與他的竊蛋龍研究 科博館研究...
作者 / 羅億庭/喜歡科博館裡會動的大恐龍, 採訪本刊編輯。
630期
知名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開啟了不少人對於恐龍的認識與想像,希望能揭開這些遠古巨獸的神祕面紗。那在臺灣,有沒有專門研究恐龍的人呢?
質譜儀
古生物學
標本
化石標本
恐龍研究
竊蛋龍類
原紫質
膽綠質色素
掠食者
2022.05.13
再次看見「甜甜圈」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解密銀河系中...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630期
2019年4月第一張室女座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影像,讓黑洞從神秘且難以想像的概念中鮮活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然而,這僅僅是廣大宇宙中的一個黑洞,我們能否看見其他黑洞?
黑洞
事件視界望遠鏡
EHT
室女座M87星系
人馬座A星
Sgr A*
銀河系黑洞
諾貝爾物理學獎
大質量緻密天體
中研院
2021.11.01
「黑琵」今年回來嗎?連結各國鳥友的黑面琵鷺大普查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
623期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是由香港觀鳥會在2003年發起的活動,藉由東北亞到東南亞各國的鳥友互相合作,共同進行為期3天的黑面琵鷺監測,以確定瀕危鳥種黑面琵鷺的族群趨勢與整體狀態。隨著人們對黑面琵鷺保育的關注度上...
黑面琵鷺
候鳥
東亞澳遷徙線
瀕危
指標性生物
雁鴨科
生態系統
公民科學
eBird Taiwan
鳥類
2021.10.01
365 天,每天跟你說一則海洋故事 Serene《漫遊者號》...
作者 / 採訪撰稿|羅億庭/想變成一條擬刺尾 鯛,本刊編輯。
622期
地球約有70%被海水覆蓋,大海既神祕又深不可測,裡面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外表像一張魔幻飛毯的毯子章魚,身長可能超過兩公尺;擁有12 ~ 16 種感光細胞的螳螂蝦,能看到紫外光到遠紅外光;有個霸氣名字「葡萄牙戰...
科學月刊
專訪
《漫遊者號》海洋生物日曆
《漫遊者號》
海洋生物
Serene
2021.03.30
關於我轉生變成世界屎尿第一人這檔事—楊佩良專訪
作者 / 羅億庭/搞笑諾貝爾獎大粉絲,本刊編輯。
616期
你知不知道哺乳類動物平均尿尿的時間有多長?袋熊便便為什麼是方的?其實不論體型大小,體重3公斤以上的哺乳類動物,尿尿時間都差不多是21秒;而袋熊的方形便便則是因為牠腸道內的肌肉厚薄不均,當便便經過腸道時就會被...
哺乳類
大象
動物
袋熊
尿尿時間
方形便便
搞笑諾貝爾獎
2021.01.25
目標是一次影響一個世代,《基因怪獸 GenoMon》團隊的...
作者 / 羅億庭/課金玩家,本刊編輯。
614期
策略卡牌手遊《基因怪獸:細胞攻佔-GenoMon: World War V inside the cell》,是一款以分子生物學、細胞學與病毒學為背景的遊戲,玩家將在遊戲中化身為主角「病毒使」操作基因,融合出虛擬病毒攻打虛擬細胞城市,並協助...
基因怪獸
GenoMon
病毒使
電獺
分子生物學
細胞學
群眾募資
策略卡牌手遊
2020.11.01
動物試驗中最溫柔的依靠─小鼠診所
作者 / YouTube Li /現實人生YouTuber當不成,只好改名求轉...
611期
實驗小鼠是生科領域研究者最熟悉的夥伴之一。在實驗中,該如何準確使用最適合的小鼠是研究人員的重要課題。對此,由科技部與中研院所補助設立的臺灣小鼠診所,提供產官學界一個專屬的平台,以先進的儀器專業的諮詢等服務...
實驗動物
小鼠診所
基因剔除
基因體計畫
2020.11.01
疾病之下,真的人人平等嗎?-超免疫北市生物藝術展專...
作者 / 羅億庭/唸著生物,想著哲學,看著藝術,本刊編輯。
611期
10月中於陽明大學展出「超免疫北市」生物藝術展,超免疫北市是一個被虛構出的反烏托邦情境,假設未來世界疫情不斷延燒,政府有沒有可能「免疫力」、抗體種類多寡來管理人民的移動範圍,並用數位工具來監控人民?藉此展覽...
科學
生物藝術
超免疫北市
白血球
白血球政府
免疫力
抗體
烏托邦
2020.06.29
2020跨領域神經科學研討會初登場—匯集16個學會的熱血...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607期
人體中貫穿各處的神經系統,是身體的指揮,它讓我們能感知這個世界,將接收到的訊息傳遞到大腦整合和判斷,讓我們作出適當的反應;或是當我們遇到危險或壓力時,也能在意識控制之外自動為身體調整狀態來因應。
神經科學
機械力
痛覺神經
神經纖維末梢
跨領域
生醫領域
2019.11.01
從大腦、基因、環境探討罪犯的「過人之處」—黃健、楊...
作者 / 文詠萱
599期
在進入到本月主題之前,讀者不妨先思考,什麼是大腦心智?犯罪者的大腦在想什麼?為什麼狠得下心、痛下殺手?而透過研究,人們期望得到什麼樣的解答?而這些答案,是否是唯一標準?
大腦
基因
精神疾病
犯罪心理學
認知神經科學
創傷後壓力症
前額葉
教化可能性
2019.07.01
以地觀月的壯志─歐陽自遠專訪
作者 / 採訪:葉永烜/中央大學天文所及太空所教授;范賢娟/...
595期
今(2019)年是阿波羅11實現人類首次登陸 月球的50周年,《科學月刊》有幸在中央大學天文所葉永烜教授的介紹下,前去訪問中國科學院歐陽自遠院士,瞭解中國探月工程(China Lunar Exploration Project, CLEP)相關內容。
歐陽自遠專訪
探月工程
太空競賽
地外物質
2019.05.01
與珊瑚共生的研究之路─海生館館長陳啟祥專訪
作者 / 陳其暐/嘗試在混亂的年代當一名說故事的人。
593期
在陳啟祥遇見珊瑚之後,他選擇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珊瑚
海洋
環境
共生藻
胞內共生
2019.01.01
從「意外」中實現初衷-周慧泉專訪
作者 / 採訪/林翰佐 撰稿/陳其暐
589期
周慧泉心底曾有一個夢,她想要作為一名醫師,治癒許許多多的病人。特別是於臺大就讀期間,是否進入學士後醫學系的煩惱,一直在她的心中縈繞不去。後來,她思考,若藉由厚實自身的科學基礎,或許未來能對醫療有所幫助,於...
周慧泉
專訪
2018.12.01
基因編輯大浪襲來— CRISPR技術先驅者 珍妮佛·道納專...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588期
「起初浪很小,但漸漸變大,在我眼前升起,浪潮宛如一座巨塔,頂部白色的浪花掩蓋了天空。之後又是一波接一波的浪往岸邊襲來……這時是 2015 年 7 月,我正處於自己一生中最興奮、最忙碌的一年。我開始經常做這樣的夢,...
基因編輯
CRISPR技術
珍妮佛·道納
2018.06.01
化合生活的美好點滴── 第一化粧品工廠 黃國芬副總經...
作者 / 郭羽漫/本刊編輯。
582期
桃園市龜山區的華亞科技園區裡,集結全桃園市產值最大的幾間重要工廠,當中不乏華亞、廣達電等科技業龍頭。在一片計算機海的環伺下,我們不禁好奇作為一間化粧品工廠,第一集團當初選址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化粧品
化合生活
2018.06.01
從學校教育到化妝品產業—— 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 林...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582期
化妝品產業從前端原料研發,到後端產品品質管理、行銷與銷售,最後將產品交到消費者手裡,中間經過層層關卡,需要的人才數量相當龐大。臺灣有數所一般大學設有完整之化妝品相關科系,其中包含靜宜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中...
學校教育
化妝品產業
2018.05.01
從影像看社會—臺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鄭怡雯專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581期
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鄭怡雯老師的辦公室牆上貼了當時剛上映的紀錄片海報,書桌旁的窗戶下擺了幾株小植物,貼上了木地板,和過去訪問理工科老師的辦公室相比,一樣是書桌、一樣擺滿了書,感覺有些微妙的不同。
影像
社會
荷蘭教育
自主學習
2018.04.01
深入剖析臺灣AI 大戰略佈局 ── 科技部長陳良基教授...
作者 / 訪問/翰佐、曲建仲。 撰稿/文詠萱
580期
AI 人工智慧對於社會來說也許是個 新興名詞,但已經有許多科學家前仆後繼投入研究,才發展出今日樣貌。
陳良基教授專訪
臺灣AI
2018.04.01
承先開創研究、後起新藥發展—李德章、蘇燦隆專訪
作者 / 李依庭/本刊編輯。
580期
身處在資訊爆炸與收集情報容易的大環境中,癌症,已是屢見不鮮、見怪不怪的一詞。但若是癌症降臨在自己或親友身上時,不論先前對於癌症的認識有多少,人人都期望能透過治療消滅或與癌症和平共處。
新藥
李德章
蘇燦隆
2018.03.01
目標明確地踏上人生的道路—中研院生化所徐尚德專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579期
一走進辦公室,徐尚德就迫不及待地指著牆壁上的荷蘭古地圖,為我們介紹他曾經前往的城市。「當時還沒有 Google map,所以我一知道要去荷蘭讀書,就馬上去圖書館找荷蘭地圖研究。」 才剛坐定,他便拿出荷蘭博士論文口試的...
徐尚德
專訪
荷蘭
生物分子結構
2018.02.01
前往萊頓的奇幻旅程—劉維民專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578期
走在輔仁大學極寬走廊,找著劉維民老師的辦公室,就在樓梯間遇到劉老師,第一眼就能看到老師的微笑,老師客氣地邀請我們到辦公室。「在一開始,我還沒有出國的打算,但在唸碩士班的時候,同學都在準備出國唸書,看到同學...
萊頓
劉維民
荷蘭
2018.01.01
聖嬰現象專家:加州大學余進義教授專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577期
傳統聖嬰現象為東太平洋在隔幾年海水異常升溫的現象,早在數百年前南美洲祕魯地區漁民就已發現此現象。他們發現,在正常時期,會因海底深層湧升流上升,其中富含 大量營養鹽,帶來大量漁獲;而在每隔2~5 年,會有某一年...
聖嬰現象
余進義教授
1
2
3
»
頁次:
1
2
3
資料總數:62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