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8-06-01從學校教育到化妝品產業—— 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 林智健教授專訪 582 期

Author 作者 文詠萱/本刊主編。
化妝品產業從前端原料研發,到後端產品品質管理、行銷與銷售,最後將產品交到消費者手裡,中間經過層層關卡,需要的人才數量相當龐大。臺灣有數所一般大學設有完整之化妝品相關科系,其中包含靜宜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等,這些學校科系培育專業人才,也讓學生與產業做最緊密的連結。

《科學月刊》本期專訪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系主任林智健,談談大學妝品人才培育的想法與做法。

跨入妝品研究領域

化妝品屬於應用科學,主要與化學、生物領域相關。「不少化妝品科學系的老師原本所學專長都不是化妝品,在化妝品領域研究人士,蠻多學習的基礎是化學、生物領域,也有些投入妝品領域的老師所學是更專精的領域,例如藥學、藥劑或是化工等。除了妝品領域外,食品領域也有這樣的情況。」林智健說。

因化妝品科學屬於應用科學,跨領域人才培育對於化妝品產業相當重要。林智健還提到投入化妝品領域比率較高的原因:「若原先所學專業的就業市場不夠吸引人,可能會有人才外溢的現象,有部分生技、生科領域的人才會選擇跨到食品、製藥、環境檢驗等應用學科,當然也包含化妝品領域。」

有些藥物、食品在研發過程會有新的技術與素材,而這些技術幾乎皆可直接應用在化妝品上,能迅速研發出商品。「再加上化妝品市場很大,所以很多廠商希望從化妝品先切入,因此從業人員、公司發展都很有可能朝這個方向前進。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化妝品直接應用在人體,因此生物技術等領域可以直接幫助妝品產業,生技領域的研究人員投入妝品產業仍有其發展的機會。」

林智健原本專業為生物科技相關,其在畢業後,曾到藥廠工作,業務包含藥物、健康食品、化妝品等,而林智健也曾於化妝品工廠短暫工作,這也成為之後投入化妝品領域研究的契機。「因為當時學校需要相關專業的老師,而我的專業加上曾在化妝品產業的短時間經驗,覺得有發展機會,因此我輾轉到學校。」林智健解釋。


近期美白配方研究

林智健致力於美白成份開發與作用機轉的研究,他研究的主要成份之一為「去氧化熊果素(deoxyArbutin, dA)」, 主要研究方向希望能解決去 氧化熊果素安定性不佳的問題,也解決化妝品中美白配方容易在擺放一段時間後功效減退的狀況 。「熊果素本 來是個醣苷,接一個C-O-C 再接一 個苯環,苯環上有一個酚基,醣分子 上有一些官能基,主要是-OH 基, 去氧化熊果素就是在醣基上的-OH 基拿掉,而苯環加一個酚的結構就有美白效果。」林智健解釋其結構。

去氧化熊果素是由辛辛那提市兒童醫 院醫學中心(Cincinnati Children’ 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的教授布 瓦西(Raymond Boissy)開發的,並在後續找到一系列衍生物,他們發現去氧化熊果素能夠抑制皮膚中黑色素生成所需要酵素「酪氨酸酶」之活性,而去氧化熊果素的美白效果比熊果素更好。

衛生署禁用的「對苯二酚」美白成分,是由苯環接兩個酚,因為安全性不佳被禁用。而去氧化熊果素的安定性有問題,其中一個鍵結斷裂後就會產生對苯二酚,若使用在產品上,放久了顏色會改變,且產品出現對苯二酚,應用上會出現疑慮。「當時的實驗做了一些研究來幫助穩定這個成分的安定性,包含應用無水乳化系統,在無水系統中去氧化熊果素的安定性就大幅提升,雖然安全性提升很多,但還是會有部分的對苯二酚釋放,以致於仍無法在市場上使用。另外,研究還包含產生對苯二酚之後對人類細胞有什麼影響,結果發現它會刺激皮膚的細胞,促進纖維母細胞與黑色素細胞產生一些細胞激素,影響細胞調控,可能會造成細胞不同的反應,其中包含促使細胞走向凋亡、讓細胞變異,因此這些成分在應用上要很小心。」

衛生署公佈可直接應用的美白成分包 含維生素C、維生素C的衍生物和麴酸等,已有研究表示這些成分在化妝品中的安定性相當差,以為維生素C為例,它在水溶液、常溫的環境下, 1~2個月內就會逐漸降解,到後來在產品中幾乎消失。……【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