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4.07.15
臺大團隊發現大腦感知疼痛的神經機轉
作者 / 資料整理|羅億庭
511期
人為什麼會感覺到痛呢?我們所認知的「痛覺」其實會受到個人的認知、情緒狀態所影響。而在心理學上,「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一詞,就是指患者明明獲得的是無效治療,但因為他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感覺到症狀...
臺灣大學
痛覺
安慰劑效應
磁振造影
杏仁核
皮質
運算模型
神經科學
慢性疼痛
2024.06.15
ChatGPT到底在「想」什麼? 科學家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0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的能力逐漸被肯定,但它的內在運作模式仍然是個謎。為了探究此謎題,科學家開始採取「逆向工程」的方法,應用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
人工智慧
心理學
神經科學
逆向工程
機器學習
神經網路
LLM
2024.06.15
人類偏好如何形成? 中大、北榮、紐約大學團隊揭開神...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0期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偏好,你可能對某些事物特別有熱情,但對其他事物就相當無感,而這些偏好也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與決策。但偏好究竟如何形成,又如何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改變?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想獲得解答的重要課題。近日...
人類偏好
臺北榮總
中興大學
紐約大學
神經科學
心理學
經濟學
癲癇
2024.01.01
探索未知的傾向
作者 / 麥可.龐德(Michael Bond)
649期
在神經科學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大部分時間都在窺探老鼠的大腦,而他們選擇的食物(給老鼠吃,不是自己要吃的)是「維多滋」(Weetos)的巧克力口味脆麥圈。需要誘騙毛茸茸的實驗對象時,他們便會拿出這種食物。飢不擇食的...
神經科學
老鼠
海馬迴
位置細胞
頭向細胞
網格細胞
動作電位
未知
場域
2023.10.15
氣味也有機會數位化嗎?使用AI協助描述嗅覺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2期
感官如何將不同的外部刺激轉化為感知,是神經科學的重要課題,其中嗅覺又因為特別複雜而難以破解。近期美國莫乃爾化學感官中心(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和新創公司Osmo合作研發出一款機器學習模型(...
嗅覺
AI
美國
代謝
神經科學
心理物理學
2023.07.19
看見、聽見生物中的「電」 Backyard Brains帶你認識生...
作者 / 作者/羅億庭
499期
生物的大腦由許許多多的神經元(neuron)組成,神經元藉由電訊號溝通,因此神經科學(neuroscience)領域著重於研究生物細胞裡的「電」。雖然細胞中的電訊號肉眼看不見,但卻與我們的生理活動息息相關,掌控著神經傳導、...
神經元
生物電
神經科學
突觸
電訊號
動作電位
2023.04.18
腦部植入物的過去與未來《手術的發明》
作者 / 大衛.史耐德(David Schneider)
496期
十九世紀傑出的科學家對震顫、癲癇、偏頭痛和腦部感染提不出任何解釋。拉蒙卡哈繪製了自己所能看到的神經路徑圖。承繼於他之後的一波神經科學家,則使用電極來確定神經細胞發射訊號的模式,但更需要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哺...
腦部
神經科學
神經細胞
阿茲海默氏症
戈耳狄俄斯之結
視丘下核
賽柏格化
2022.08.15
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以AI分析腦白質,找出大腦的實際...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8期
「老化」是大多數人都會面臨的課題。隨著臺灣老年人口的比例提升,如何因應、評估老年狀況更是重要的醫療議題。由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博士黃楚中、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慶波,以及臺北榮總神經內科...
老化
人工智慧演算法
神經科學
腦白質
腦血管
大腦老化
心血管病變
腦神經
心智退化
2022.08.15
機器狗小動物學走路,神經科學與機器人學新進展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8期
動物是如何學會行走的?有些早熟型動物如斑馬、長頸鹿等,出生後不久就會跌跌撞撞地開始學習行走,並在出生幾小時之內就有機會與成年動物一同快速移動。從學習、絆倒到穩定走路的過程中,動物的神經系統是怎麼運作的?
機器狗
神經科學
動物
早熟型動物
神經系統
機器人
深度學習
人工智慧
演算法
貝氏優化
Morti
中央模式產生器
2021.11.30
音樂改變了意識狀態?「出神」的腦科學研究
作者 / 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另類閱聽:表...
624期
聆聽某些音樂時,你曾體驗過一種喪失自我感受,無法妥善控制思想或行為的狀況嗎?這種感受被心理學家稱為「出神」。今年一群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的活化有關...
音樂
演化
出神狀態
意識
科學
腦造影
功能性磁振造影
神經網路
神經科學
去個人化
2021.08.02
我們如何能夠有目共睹?
作者 / 黃貞祥∕來自馬來西亞,現任教於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
620期
你的視覺不是你的視覺,我們以為「看到」的是全部的世界,其實並不然。若想要看到我們以為的「真實世界」,腦部其實要進行諸多複雜的加工和運算,我們天生就帶著有色眼鏡感知世界。
視覺
人臉辨識
錯視
視神經元
大腦視覺皮層
神經科學
視覺細胞
2021.07.01
餐桌外的章魚、烏賊、魷魚 頭足類動物對神經科學研究...
作者 / 焦傳金/美國馬里蘭大學生物科學博士,目前是清華大學...
619期
在20世紀的英國動物學家楊氏,發現魷魚擁有巨大的神經軸突後,這些頭足類動物,便對神經生物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霍奇金與赫胥黎利用魷魚巨大軸突,找出了神經衝動的作用機制。而神經突觸間的訊息傳導,細胞內物質的運...
生物
章魚
烏賊
魷魚
頭足類動物
神經科學
軸突
神經衝動
神經突觸
神經細胞
神經系統
赫胥黎
霍奇金
2020.12.01
帶領神經科學走入臨床——非人靈長類動物疾病模型的建...
作者 / 羅億庭/希望能第一次做實驗就上手,本刊編輯。
612期
有關非人靈長類的實驗,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少人會去觸碰的領域,而想建立以獼猴為實驗動物的疾病模型,更需要克服操作實驗的人員稀少與維持遺傳背景穩定性的問題。若以複製動物的技術,複製出一隻經過基因編輯後具有疾病的...
神經科學
突觸可塑性
神經元
神經調控
獼猴
疫苗
腦疾病
2020.11.15
神經細胞體外培養靠微型機器人
作者 / 劉姿婷
467期
大腦掌管感覺處理、運動、學習、記憶與決策等功能,這些複雜的功能仰賴神經元之間適當的連結,即有功能的突觸(synapse),方能正常運作。
大腦
神經元
突觸
神經網絡
神經科學
神經細胞
自由基
雙光子聚合反應
微型機器人
磁力
2020.09.15
TSfN 2020特刊:臺灣神經科學擴大跨域交流
作者 / 編輯部
465期
臺灣16個神經科學相關學會決定共同舉辦「跨領域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TSfN 2020),讓基礎科學、醫學臨床及數理工程等研究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夠齊聚一堂,在兩天半的研討會中交流。
神經科學
研究
跨領域
2020.09.15
跨領域神經科學研討會推手 陳志成專訪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465期
人體中貫穿各處的神經系統,是我們身體的指揮,它讓我們能感知這個世界,將接收到的訊息傳遞到大腦整合,做出適當的反應;或是在遇到危險或壓力時,也能在意識控制之外自動調整身體狀態來因應。神經管轄的範圍太大,也讓...
神經科學
跨領域
生物醫學
2020.09.15
從實驗室到臨床:神經可塑性的未來展望
作者 / 撰文|羅億庭/《科學月刊》編輯。
465期
蒲慕明畢業自清華大學物理系,在研究所時期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開始對生物物理產生興趣,並專注於細胞膜上膜蛋白流動的研究;直到博士後,蒲慕明才開始做神經科學相關研究。
神經科學
突觸可塑性
神經營養因子
腦部疾病
2020.09.15
從「腦趴」開出神經科學跨域合作的花 籌辦人孫以瀚專...
作者 / 採訪∣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撰文∣郭羽漫/本刊特約...
465期
臺灣神經科學聯盟(Taiwan Neuroscience Alliance, TNA)此次舉辦跨領域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Taiwan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TSfN),過程深受2016年腦力激盪討論會──「腦趴」啟發。因此,本期《科技報導》特別專訪...
神經科學
神經退化疾病
慢性疼痛
腦趴
2020.09.15
失智症智力下降 可能與大腦年齡差有關
作者 / 撰文|曾文毅、黃聖言。
465期
曾文毅與研究團隊先前利用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掃描健康受試者的大腦,並建立大腦年齡的預測模型。透過該模型,他們發現失智症風險因素(risk factor)與智力下降的程度,皆與大腦年齡差(brain ...
磁振造影
失智症
風險因素
神經科學
2020.09.15
剖析靈長類動作的神經網路 找到相關疾病機轉與解方
作者 / 撰文|陳志揚。
465期
對於教育以及神經科學研究非常熱心的伊佐正,其實最早的志願是成為一名醫生。當他在就讀東京大學醫學院時,因緣際會下進入東京都老年醫學研究中心(Tokyo Metropolitan Institute of Gerontology)進行研究。
神經科學
盲視現象
帕金森氏症
中樞神經
神經元
靈長類
疾病
2020.09.15
以影像與基因為基礎 建立「小神經病變」的診斷與檢測...
作者 / 撰文|謝松蒼。
465期
一直以來,謝松蒼結合病人的臨床需求和基礎神經科學研究的思維與工具,探討具有神經退化(neurodegeneration)與神經痛(neuropathic pain)兩大特點的小纖維神經病變(small fiber neuropathy),聚焦於病理、影像與基...
神經退化
神經痛
類澱粉沉積症
生物標記
神經科學
轉譯醫學
2020.09.15
疼痛研究的最新進展
作者 / 撰文|鄭仁坤、譚炳恆、曾明宗、陳韋達。
465期
疼痛一直是臨床與基礎研究重要的課題,也屬神經科學的一環,臺灣臨床醫師近年來也參與疼痛相關研究,故邀請四位臨床醫師和與會者分享此議題。
痛覺
神經科學
生物標記
認知
情緒
神經可塑性
慢性疼痛
2020.09.15
系統與計算神經科學的邂逅
作者 / 撰文|羅中泉。
465期
人腦是個極度複雜精巧的計算裝置,可以對各種知覺的輸入做學習、記憶、決策與反應,這些功能多透過數百億個神經元間的交互作用達成。計算神經科學(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即是研究神經元如何產生訊號,以及神經...
神經科學
計算神經科學
神經元
神經網路
系統神經科學
2020.09.15
治療罕見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可行方向
作者 / 撰文|楊尚訓。
465期
神經退化性疾病,在臺灣約佔罕見疾病的三分之一。許多此類疾病目前並無根治的方法,大多僅能進行症狀治療,不但嚴重影響病人的神經相關功能,甚至對病人生活品質以及家庭與社會在長期照顧上,都形成無法想像的負擔。
神經科學
神經退化性疾病
蛋白質
小腦萎縮症
核苷酸
遺傳性神經病變
2020.09.10
眼見為憑:以影像技術觀察大腦神經連結
作者 / 撰文|朱士維。
465期
自從西班牙病理學家拉蒙.卡哈爾(Santiago Ramón y Cajal)透過硝酸銀染色法與光學顯微技術描繪神經圖譜,確立個別神經細胞的存在以來,創新的觀察技術在神經科學的發展可說扮演關鍵角色。
神經細胞
神經科學
磁振造影
硝酸銀染色法
光學顯微技術
2020.09.10
透過顱內電生理和fMRI瞭解人類認知
作者 / 撰文|吳仕煒。
465期
本質上,神經科學對於人類大腦的瞭解,受限於量測大腦活動的技術和它的訊號品質。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出現,將大眾對人類認知功能背後神經機轉的瞭解推向新的境界。
功能性磁振造影
神經科學
癲癇
認知功能
2020.09.10
神經膠細胞於大腦健康與疾病的角色
作者 / 撰文|李怡萱。
465期
在「浩瀚複雜」的腦海中,無論是長距還是短距的神經連結傳導,都決定了人體器官和系統的健康運作,以及人類行為活動的多樣態(polymorphous)風貌。
神經科學
神經膠細胞
神經元
微膠細胞
憂鬱症
神經免疫機制
寡樹突膠細胞
2020.09.10
靈長類動物的神經研究
作者 / 撰文|陳志揚。
465期
想瞭解人類如何感知世界、思考以及轉化為行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研究其他靈長類動物,因為牠們在演化上與人類最為接近。在國外,靈長類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尤其是神經科學領域,從基本的感覺、運動乃至於認知、語言與疾病...
靈長類動物
神經科學
瞳孔
上丘
演化
獼猴
狨猴
腦波
2020.09.10
發展腦神經科技於疾病預防、診斷與治療
作者 / 撰文|柯立偉。
465期
近年來,全世界積極推動「智慧醫療」跨領域研究。正值創新醫療與跨領域學術應用蓬勃發展之際,此次研討會邀請國內神經科學家與知名臨床醫師,分享有關智慧醫療的跨領域研究成果。
神經科學
智慧醫療
偏頭痛
腦波
擴增實境
2020.09.10
話什麼神經?閱讀、語言, 都是大腦的神奇傑作
作者 / 郭羽漫/本刊特約編輯。
465期
說到臺灣本土的科普譯作,許多人腦袋裡一定會出現的名字,就是洪蘭。從早年與丈夫曾志朗合譯的《心理學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ation In Psychology),到千禧年以降的《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詞...
科普
腦科學
神經科學
生命科學
認知心理學
語言學
認知語言學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45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