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7-01餐桌外的章魚、烏賊、魷魚 頭足類動物對神經科學研究的影響 619 期

Author 作者 焦傳金/美國馬里蘭大學生物科學博士,目前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專長為神經科學與動物行為學,對自然界的生命現象充滿好奇,熱愛教學與科普知識的分享。

一講到章魚、烏賊、魷魚等頭足類動物(Cephalopods),你會聯想到什麼?牠們很好吃,或是很聰明?雖然這些都是事實,但對於研究神經科學的人來說,頭足類動物可不只這些特點,牠們可是提供了研究者絕佳的機會,讓我們能一窺動物神經細胞與神經系統運作的方式!

回溯過往研究可以發現,其實最早注意到章魚、烏賊、魷魚這類奇特海洋生物的人,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他對章魚與烏賊體色的快速變化與偽裝絕技讚歎不已,也曾對大王魷魚(Architeuthis dux)巨大的體型與眼睛感到非常驚艷。不過真正讓頭足類動物登上神經科學研究舞台的人,是 20 世紀的英國動物學家楊氏(John Zachary Young,圖一),大家都稱呼他為 JZ(要以英國口音唸成「Jay-Zed」才行)。雖然他長期在英國倫敦大學解剖學系擔任系主任,但基於他對頭足類動物的極度熱愛,他從 1930 年代開始,每年都會前往義大利那不勒斯(Naples)的動物學研究所(Stazione Zoologica Anton Dohrn),針對當地的章魚、烏賊、魷魚等動物進行深入研究。

 
圖一:英國動物學家楊氏,是極度熱愛章魚、烏賊、魷魚等動物的研究者,每年都會到義大利那不勒斯的動物研究所,進行頭足類動物的深入研究。(CC BY 4.0 , Wikipedia Commons)
 

魷魚星狀神經節裡的奇妙管狀結構? 神經傳導生理機制的發現

在一次偶然的實驗中,楊氏發現了魷魚的星狀神經節(stellate ganglion)裡面,有一群巨大的管狀結構。起初他以為這些管狀結構是血管,但在經過電刺激實驗後,證實了這些看似血管的構造其實是神經纖維,也就是神經軸突(axon)——原來它們是神經系統中負責傳遞訊號的通路。而魷魚的這些軸突非常巨大,直徑約1毫米(mm),與脊椎動物大約只有1微米(µm)相比,足足大了1000倍!

當時,楊氏立刻了解到這個發現的重要性。雖然當時的科學家已經對神經系統以神經衝動(nerve impulse)傳遞訊號的方式有一些理解,但仍不知道神經細胞(neuron)究竟如何產生神經衝動。而軸突是神經細胞產生神經衝動的地方,但脊椎動物的軸突非常細,無法直接研究,因此當楊氏發現魷魚巨大的軸突(squid giant axon)後,他便知道這將對神經生物學研究產生重大影響。

圖二:左圖為魷魚的巨大軸突位置示意圖;中圖為長鰭近海魷,是楊氏當年研究的魷魚;右圖是當年霍奇金與赫胥黎利用玻璃電極直接插入魷魚的巨大軸突中,成功記錄到神經衝動的論文圖檔。(作者拍攝;Springer Nature: Nature, Action Potentials Recorded from Inside a Nerve Fibre, A. L. HODGKIN & A. F. HUXLEY, 1939)
 

果然,在楊氏發表了魷魚巨大軸突的研究後不久,位於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at Woods Hole) 的生物物理學家柯爾(Kenneth Stewart Cole),就利用玻璃電極直接插入魷魚巨大軸突中,成功記錄到神經衝動。1938 年,英國劍橋大學的霍奇金(Alan Hodgkin)與赫胥黎(Andrew Huxley)前往伍茲霍爾,向柯爾學習利用魷魚巨大軸突記錄神經衝動的技術,並回到英國的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Plymouth Marine Laboratory)進行深入研究。他們在 1939 年首次發表了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的紀錄結果,證實神經衝動是由離子快速進出細胞膜所造成的現象;而在二次大戰後他們繼續進行研究,最後終於讓我們知道,神經細胞是如何藉由鈉離子(Na+)與鉀離子(K+)通道的開啟與關閉,讓軸突產生神經衝動,將神經訊號快速傳遞下去,他們兩位也因此獲得196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殊榮。

 

但為何魷魚需要巨大軸突呢?這是因為頭足類生物生活在海洋中,不像其他軟體動物(molluscs),例如螺貝類一樣有殼保護,因此在遇到天敵時,必須要有快速逃跑的能力。當魷魚遇上危險時,牠巨大的軸突會很快地產生神經衝動,這些神經訊息在離開星狀神經節後,連結到身體上外套膜(mantle)的肌肉,一旦肌肉受到神經刺激收縮,外套膜就會快速擠壓,將水從身體前方的噴水口(funnel)排出,造成噴射推進(jet propulsion)的力量,讓魷魚可以朝向尾部快速前進,逃離危險(圖三)。

 

若我們將神經軸突想像成一條導線,當導線的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電流就可以越快速地流過,神經訊號也能快速到達肌肉,導致外套膜急速收縮,讓魷魚瞬間產生噴射推進的逃脫行為。

 
圖三:當魷魚遇上危險時,牠巨大的軸突會很快產生神經衝動,這些神經訊息會離開星狀神經節,傳送到牠的外套膜肌肉,使外套膜肌肉快速擠壓,將水從身體前方的噴水口排出,讓魷魚可以朝向尾部快速噴射推進,逃離危險。(Pixabay)
 

逃跑高手魷魚的巨大突觸有什麼特別?神經突觸訊息傳遞的發現

魷魚的巨大突觸除了讓霍奇金與赫胥黎發現神經衝動的生理機制外,在星狀神經節中還有一種「魷魚巨大突觸」(squid giant synapse,圖四)也是神經科學家的最愛。突觸是兩個神經細胞交換訊息的地方,當魷魚接收到來自周遭的危險訊號時,腦部的神經細 胞就會傳送神經訊號到星狀神經節,讓巨大軸突將控制肌肉收縮的訊息傳至外套膜,產生噴射推進的動作。由於神經訊號必須很快地到達外套膜上的肌肉,才能快速啟動這樣的逃跑行為,因此這兩個神經細胞間的突觸必須非常大,以提升傳遞神經訊息時的效率。 

圖四:圖為魷魚星狀神經節的巨大突觸,藍色為突觸前神經元(presynaptic neuron),紅色則是突觸後神經元。(Public Domain, Wikipedia Commons)


事實上,魷魚的巨大突觸是目前已知動物中最大的神經突觸,當初第一個發現它的人也是楊氏。他在1939 年的文章中詳細描述這個神經突觸的結構,因此讓許多神經科學家在美國伍茲霍爾的海洋生物實驗室 利用當地的長鰭近海魷(Loligo pealeii, Doryteuthis pealeii)進行大量突觸傳導研究。因為突觸是兩個神經細胞接觸的地方,它非常微小,一般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但魷魚的巨大突觸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不但讓神經科學家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突觸,還可以同時記錄突觸前(presynaptic)與突觸後(postsynaptic)神經元的反應。

 

當時的神經科學界,並不清楚突觸前神經元如何釋放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使得突觸後神經元(postsynaptic neuron)產生動作電位。直到英國倫敦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神經生理學家卡茨(Bernard Katz)研究魷魚巨大突觸的神經訊息傳導機制後發現,鈣離子(Ca2+)是導致突觸前神經元釋放神經傳導物質的決定因子,突觸後神經元的反應則與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量有直接關係。若當時卡茨沒有利用魷魚巨大突觸來進行實驗,這個重要結論不可能被證實,他也因為這個重大發現而獲得197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神經細胞本體製造的蛋白質怎麼傳送?神經軸突內物質運送機制的發現

魷魚的巨大軸突,除了讓霍奇金與赫胥黎發現動作電位傳導的生理機制外,也讓科學家在 1980 年代初期,找到了快速軸突運輸(fast axonal transport)的相關蛋白與運作方式。

神經細胞與一般細胞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形態。通常動物細胞為圓球型,直徑大小約在 10 ~ 20 微米;但神經細胞(圖五)除了有細胞核所在的細胞本體(soma)外,還有接收神經訊號的樹突(dendrite)與傳送神經訊號的軸突。因此神經細胞就像是一棵掉了葉子的樹,有茂密的樹枝(如樹突),也有一根非常長的樹根(如軸突)。這些複雜的樹突與軸突結構也算是細胞的一部份,特別是軸突非常長,有時甚至可達幾十公分,因此軸突的長度有可能是細胞直徑的好幾千倍!那在細胞本體製造的蛋白質要如何經過這麼長的距離,運送到軸突末端呢?這就好像是在屏東生產的芒果要送到臺北,若沒有貨車與高速公路,這個任務是無法完成的。

 

圖五:神經細胞的型態。神經細胞除了有細胞核所在的細胞本體外,還有接收神經訊號的樹突與傳送神經訊號的軸突。髓鞘(myelin)由許旺細胞(Schwann cells)包裹,兩髓鞘中間光裸的部分為蘭氏結。神經元上的髓鞘能加快神經傳導速率,但因為魷魚的巨大軸突缺少髓鞘、許旺細胞、蘭氏結,又必須快速地傳導神經訊息,因此才會如此巨大。


因為魷魚有著巨大的軸突,因此當時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細胞生物學家韋爾(Ron Vale),可以輕易的在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從魷魚巨大軸突裡擠壓出非常大量的細胞質進行實驗,以研究軸突內物質運輸的方式。而韋爾也發現軸突內有一種細胞骨架微管(microtubule),就像高速公路一般;另一種驅動蛋白(kinesin)則像是貨車,可以有效將細胞內的物質從細胞本體往軸突末端運送(圖六)。

 

圖六:左上圖箭頭處為顯微鏡下的驅動蛋白,管狀的部分則是微管;下圖為 3D 模擬出驅動蛋白在細胞內的運動方式。從魷魚巨大軸突中擠壓出來的細胞質可觀察到,驅動蛋白能在微管上帶著細胞內特定物質快速移動,這種現象稱為快速軸突運輸。(截自 YouTube: Transport inside of a Squid Giant Axon, Phoebe Grigg;123RF)


藉由顯微鏡攝影的技術,韋爾更清楚的觀察到,這些驅動蛋白可以在微管上帶著細胞內特定物質快速移動,因此他稱這個現象為「快速軸突運輸」。後來他又利用生化分析,發現不同種類的驅動蛋白會將物質帶往不同方向,就像是南下北上的特定貨車,只會往單一的方向運送貨物。這一系列研究對我們了解細胞內物質的運送來說極為重要,而魷魚巨大軸突內的驅動蛋白也是當時最早發現的馬達蛋白(motor protein)韋爾更因為這個重要的發現而獲得 2012 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Albert Lasker Award for Basic Medical Research),這個獎項也被認為是諾貝爾獎的前哨戰。

 

不只可愛、神祕,還有複雜的心智!章魚的學習與記憶

除了魷魚對基礎神經科學研究的重要貢獻外,其實當時楊氏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動物學研究所中,最感興趣的動物是章魚。章魚一直被人類視為一種神祕的海洋生物,牠有八隻長滿吸盤的腳,身體形狀又可隨心所欲的改變,因此無論是在科幻的外星人電影或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中,章魚總是電影導演與製作人的最愛,因為牠似乎代表著具有某種奇特能力的動物!或許也有些人曾經看過一部 Netflix 的紀 片《我的章魚老師》(My Octopus Teacher),片中詳細描述了一位影片製作人與一隻住在南非海藻森林中的章魚,彼此建立起一段非比尋常的友誼過程,這個紀錄片更加支持了章魚可能擁有複雜的心智!
 

在 1950 ~ 1960 年代,除了楊氏之外,英國劍橋大學的動物學家威爾斯(Martin Wells),與牛津大學的心理學家薩瑟蘭(Stuart Sutherland),也同時在那不勒斯動物學研究所進行大量的章魚學習與記憶實驗。他們利用視覺與觸覺分辨的行為實驗,以及大腦組織選擇性破壞實驗,建立了章魚連結學習(associative learning)的神經機制,也找出了短期與長期記憶所對應的大腦位置。就在同一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史金納(B. F. Skinner)剛開始大量利用大鼠與鴿子進行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的行為分析實驗,試圖了解鳥類與哺乳類的學習與記憶運作方式,而遠在大西洋另一岸的義大利,楊氏、威爾斯、薩瑟蘭則是早已將「章魚」視為解開動物大腦學習與記憶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註〕。

〔註〕羅塞塔石碑為西元前 196 年製作出的一塊花崗閃長岩石碑,上頭刻有古埃及法老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的詔書。石碑上除了傳統埃及象形文字外,也同時刻有當時平民用的世俗體草書、希臘文,使歷史及語言學家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解讀出失傳的埃及象形文字意義與結構。由於羅塞塔石碑是破解埃及象形文字的關鍵,因此它也成為了解謎之鑰的代名詞。
 

不過可惜的是,雖然章魚非常聰明,但或許就是因為牠們的腦神經系統太過於複雜,對神經科學家來說,很難將這些學習與記憶的實驗,化約成可以在顯微鏡下探究其細胞生理機制的方式,因此當時在缺乏合適實驗技術做進一步探索的情況下,章魚學習與記憶的研究便慢慢被忽略了,取而代之的是海蛞蝓(Aplysia)研究。


海蛞蝓和章魚一樣屬於軟體動物,但牠們的神經系統相對來說簡單許多,因此非常適合用來研究學習與記憶的細胞生理機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家坎德爾(Eric Kandel)的研究,他利用海蛞蝓作為材料,發現了許多涉及學習與記憶的相關分子,也對學習與記憶的神經網絡與突觸改變有突破性的貢獻,因此在 2000 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世界上頭腦最發達的動物之一!烏賊的認知與決策

雖然在過去半世紀,頭足類動物並沒有在神經科學研究的舞台上繼續發光發熱,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實驗室常見的四大模式生物: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馬魚(Danio rerio)、小鼠(Mus musculus),但透過一小群神經行為學家(neuroethologists)的努力,章魚、烏賊、魷魚研究還是持續提供了神經科學家重要的靈感來源。

192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克羅(August Krogh)就曾說過:「研究極端特殊生物,比研究一般常見的生物,更容易發現自然法則。」頭足類是無脊椎動物中擁有的神經細胞最多、神經系統也最複雜的動物,這一類群生物在大約6億年前就與脊椎動物的演化路徑分道揚鑣,彼此獨立演化出世界上頭腦最發達的兩種動物——人類與頭足類。因此,研究頭足類動物可以讓我們了解神經系統的演化,也可以使我們知道神經系統演化過程中的異同。例如 2017年刊登在《細胞》(Cell)上的一篇研究發現,頭足類利用 RNA 修飾(RNA modification)來增加神經蛋白的多樣性,而不像一般動物是利用DNA改變以增加神經蛋白多樣性。

而在進入21世紀後,也有越來越多的烏賊行為學實驗,證實了牠們不平凡的認知與決策功能。例如英國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克萊頓(Nicola Clayton)就曾發現烏賊有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牠們知道何時、在哪、做了什麼(when, where, what);另一篇研究也發現,烏賊可以通過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也就是牠們具有延遲享樂的自制力;同時,烏賊也會因為晚上有好吃的美食而願意白天少吃一點普通食物。

最近幾年,筆者實驗室也發現,烏賊不但具有「數感」能夠分辨數量,而且還會進行風險評估,依據食慾狀態改變攝食選擇。另外,烏賊除了整數數感外,牠們可能也有分數數感。在去(2020)年底,筆者實驗室的一篇最新文章,利用一個巧妙的實驗設計,證實了烏賊也有相對價值感,也就是價值感會對烏賊的攝食決策產生關鍵性影響。

以上這些實驗都讓人驚呼連連,甚至有人稱這些頭足類動物為「海洋中的靈長類」,因為牠們似乎具有與靈長類一樣的進階認知功能;而又或許是頭足類動物實在是太聰明了,因此牠們更被尊稱為榮譽脊椎動物(honorary vertebrates)。現在包括歐盟、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國,都將頭足類動物列入《動物保護法》的保護範圍,因此在進行科學實驗前,每個研究計畫都必須通過研究機構的「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的審查,確保每項研究都符合《動物保護法》的規定,同時在操作過程中,也要用一些麻醉劑來減低其痛苦。不過,目前臺灣的《動物保護法》還是以脊椎動物為主,尚未涵蓋任何無脊椎動物,希望在不久後的將來,臺灣也能和其他各國一樣,將頭足類動物列入《動物保護法》的保護範圍。

 

解開複雜的神經系統吧!頭足類動物研究的展望

在基因剪輯技術快速發展的 21 世紀,章魚、烏賊、魷魚的研究將有機會再次受到神經科學家的青睞與重視,重新站上研究舞台的中央。畢竟從演化觀點來說,這群頭足類動物的獨特行為,將是幫助我們解開複雜神經系統的一把鑰匙,而當我們對章魚、烏賊、魷魚的神經運作方式有更多了解,也將會更加了解我們自己的神經系統運作方式!

 

延伸閱讀

1. 楊璨伊、焦傳金,〈烏賊會算術─烏賊的數感與風險評估〉,《科學月刊》,第 564 期,2016 年。

2. 郭子新、焦傳金,〈虎斑烏賊的攝食決策研究〉,《科學研習月刊》,第 60-3 期,2021 年。

3. Tzu-Hsin Kuo & Chuan-Chin Chiao, Learned valuation during forage decision-making in cuttlefish,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Vol. 7 (12),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