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8年
2009年
2000年以前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2021.02.01
來自遙遠宇宙的煙火秀 神秘的伽瑪射線爆
作者 / 演講人:張祥光/清華大學天文所教授。記錄:謝育哲/...
614期
在光害較少的區域抬頭仰望夜空,我們總能看到黑夜中的點點繁星。平時星星們看似毫無變化,但這些距離地球十分遙遠的星體,可能不如我們所見的平靜。
天文學
伽瑪射線爆
宇宙
星系
紅位移
爆炸事件
黑洞
2021.02.01
向火星出發 實現從古至今的太空探索夢想
作者 / 演講人:陳英同/中研院天文所支援科學家。記錄:謝育...
614期
自古以來,人類就對頭頂上的天空抱有數不盡的想像與期待,因此仰望星空、記錄天體的運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火星
太空望遠鏡
行星
天文學
太空科技
2021.02.01
光害退散!臺灣的暗夜星空之路
作者 / 演講人:劉志安/臺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記錄:謝育哲...
614期
在都市叢林中,想一覽夜間的星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由於周遭環境充斥著許多光源,街邊的路燈、顯眼的廣告招牌,以及商辦大樓營造出的絢麗燈光等,這些人為的光害(light pollution)不只讓天文愛好者難以進行觀測,甚至...
光害
人造衛星
人口密度
生態
都市發展
2021.02.01
一起來開場屬於天文的電影派對!
作者 / 演講人:吳志剛/臺北市天文科學館研究組組長。記錄:...
614期
電影人人愛看,大螢幕所帶來的聲光效果,讓人沉浸於其中。但在電影播畢,影廳燈光亮起,大部分觀眾在步出戲院回到現實後,可能就馬上將方才的電影情節拋諸腦後;對難懂的劇情感到一頭霧水,直接放棄思考的更是大有人在。
電影
天文
科幻作品
都卜勒效應
文學
時空
2021.02.01
全臺口徑最大折射式望遠鏡在此 一起來清大天文台玩
作者 / 記錄:謝育哲/本刊主編。
614期
位於清華大學物理館的天文台,是目前全國最大口徑的折射式望遠鏡,口徑達25公分。究竟這座天文台的起源為何?又有什麼特色呢?
天文台
清大天文望遠鏡
折射式望遠鏡
反射式望遠鏡
2021.02.01
令人崇拜是有道理的!燒杯君和他的偉大前輩
作者 / 上谷夫婦(うえたに夫婦)。
614期
《燒杯君和他的偉大前輩》
2021.02.01
科學月刊2020年2月號(614期)目錄—做伙來搭飛機
作者 /
614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21.01.25
目標是一次影響一個世代,《基因怪獸 GenoMon》團隊的...
作者 / 羅億庭/課金玩家,本刊編輯。
614期
策略卡牌手遊《基因怪獸:細胞攻佔-GenoMon: World War V inside the cell》,是一款以分子生物學、細胞學與病毒學為背景的遊戲,玩家將在遊戲中化身為主角「病毒使」操作基因,融合出虛擬病毒攻打虛擬細胞城市,並協助...
基因怪獸
GenoMon
病毒使
電獺
分子生物學
細胞學
群眾募資
策略卡牌手遊
2021.01.20
COVID-19 疫苗試驗解讀:輝瑞、莫德納與牛津疫苗解析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0期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席捲全球,其疫苗被視為拯救人類脫離瘟疫的最終武器。疫情爆發將近一週年時,美國生技大廠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以及英國牛津大學所開發的疫苗,分別提交了數萬人之臨床實驗...
COVID-19
新冠病毒
疫苗
疫苗試驗
輝瑞
莫德納
牛津疫苗
新冠肺炎
2021.01.18
研議科技部回復國科會,組織改造能否讓臺灣科學發展更...
作者 / 編輯部
469期
去(2020)年11月,媒體報導行政院將啟動組織改造,預計將2014年才成立的科技部,重新改回國家科學委員會。大家不免質疑,改回國科會意義何在?
科技部
國科會
科學
臺灣科學發展
2021.01.18
《特管法》修法下,LDTS之生物資訊專業該如何把關?
作者 / 陳倩瑜/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469期
最近,實驗室開發檢測服務(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and Services, LDTS)納入《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實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中規範的修法,在人員資格要求部分,引發醫檢師與生命科學/生...
LDTS
醫檢
生物科技
生命科學
次世代定序
基因定序
生物資訊
特管法
2021.01.18
掌控你的蘋果電腦?
作者 / 洪朝貴/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469期
蘋果公司(Apple Inc.)最近推出的麥金塔作業系統macOS Big Sur(macOS 11),默默地讓蘋果本身的應用程式繞過了用戶設定的VPN與防火牆。採用VPN的效果之一,就是可以讓遠方的網站不知道你真實的IP/地理位置;而防火牆...
蘋果公司
蘋果電腦
蘋果版OCSP
資訊安全
言論管制
2021.01.18
人工智慧AlphaFold將破解生物學50年難題?解析蛋白質...
作者 / 朱利亞/清大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博士,現為英國...
469期
2020年末尾,以AlphaGo創下聲名的DeepMind公司發表人工智慧「AlphaFold」第二代蛋白質結構預測軟體,參賽挑戰在短時間內預測出蛋白質的結構,在準確度評比(Global Distance Test, GDT)高達92.4,獲得眾所矚目與期待,...
人工智慧
AlphaFold
結構生物學
蛋白質結構
X光結晶學
核磁共振
安芬森法則
Cryo-EM
X光繞射
2021.01.18
基因編輯技術該怎麼用?諾貝爾獎得主的呼籲──讀《基...
作者 / 林基興/科學月刊社董事與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
469期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道納(Jennifer Doudna)與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人,因其開發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基因編輯
CRISPR
諾貝爾獎
《基因編輯大革命》
生命科學
基改
科技
2021.01.18
與數據拔河──人工智慧的應許和限制
作者 / 演講|張智威/HTC 健康醫療事業部的總經理、史丹佛大...
469期
人工智慧一詞首度於1955年被提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普遍被認為是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
數據
人工智慧
監督式學習
神經網路
2021.01.18
COVID-19病毒蛋白能穿越血腦障壁,很可能會感染腦部
作者 / 陳亭瑋。
469期
在去(2020)年成為焦點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有些患者會出現中樞神經相關的症狀,像是腦霧(brain fog)、突發性疲勞(fatigue)、嗅覺與味覺喪失、頭暈嘔吐等情況,新研究揭露了可能的原因。
COVID-19
中樞神經
病毒
棘蛋白
血腦障壁
外套膜
免疫系統
新冠肺炎
2021.01.18
未來電子顯微鏡可看見奈米尺度化學反應過程
作者 / 陳亭瑋
469期
電子顯微鏡技術有了新的進展,新發表的「可變溫液態臨場穿透式電子顯微鏡」(variable-temperature liquid-cell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VC-LCTEM)可用於觀測進行中的化學反應,讓科學家一窺智慧材料在奈米...
電子顯微鏡
分散聚合反應
聚合反應
奈米材料
2021.01.18
臺灣首份碳定價研究報告出爐
作者 / 李依庭
469期
二氧化碳,目前被廣泛認為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為了減緩溫室氣體對環境帶來的影響,1997年,世界許多國家共同簽訂《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希望透過各國的共同努力降低碳排量,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
二氧化碳
全球暖化
碳排量
極端氣候
碳定價
氣候變遷
2021.01.18
飛行如何零碳排?將二氧化碳製成飛機燃料
作者 / 陳亭瑋。
469期
直到今天,航空飛行器仍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中,但或許有一天,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可反過來成為推進飛行器的燃料。
二氧化碳
鐵基催化劑
航空燃油
溫室氣體
碳排放
碳氫化合物
液態烴
2021.01.18
蕈類為何發光?中研院發現小菇發光與演化奧秘
作者 / 李依庭。
469期
蕈類,不只是餐桌上常見的佳餚,在野外、森林裡也十分常見,有些甚至會發光。小菇支系(Mycenoid lineage),是世界三大含有發光真菌的支系之一,也是臺灣主要分布的發光真菌。
蕈類
小菇支系
真菌
基因
基因體定序
轉位子
發光蕈類
2021.01.18
美國從駱駝分離出COVID-19的奈米抗體
作者 / 李依庭。
469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在國際持續嚴峻,且接二連三地有不少國家爆發第二波疫情,各國科學家無不為了疫苗開發努力。
COVID-19
奈米抗體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SARS-CoV-2
新冠肺炎
2021.01.18
以色列團隊研發能治療聽力的基因療法
作者 / 李依庭
469期
失聰是常見的感覺障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統計數據,全世界大約有10億人的聽力受損,並且在未來的幾十年內人數可能會翻倍成長。
失聰
聽力障礙
基因
基因療法
SYNE4基因
遺傳疾病
2021.01.18
你,應該有更好的曝光!《科技報導》徵求報導題材
作者 / 編輯部
469期
從追根究底的基礎科學研究,再將研究中的精華,跨領域結合不同知識,成為新的科技產品。
科技報導
科學研究
科技發展
科技政策
公眾議題
科學觀點
2021.01.15
科技報導2021年1月號(469期)目錄
作者 /
469期
科技報導
雜誌目錄
2021.01.07
準備好了嗎?基因怪獸即將攻佔你的生活!
作者 / 編輯部
由 電獺團隊 與 臺大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陳俊宏 跨界合作,一款結合了「細胞學、分子生物學與病毒學」的臺灣原創策略卡牌手遊《基因怪獸:細胞攻佔 - GenoMon: World War V inside the cell》,即將在 2021 年 1 月 7 日...
Genomon
基因怪獸
電獺
細胞分子生物學
募資
2021.01.04
2020年12月號閱讀意見調查問卷 獲獎名單出爐(‘∀’●...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抽書
書摘
2021.01.01
調整進食時間能不能減輕體重?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由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近期發布的研究指出,對於體重過重的成年人而言,限制一天內的進食時間並不會影響其體重變化。
體重
血壓
人體健康
時間限制飲食法
代謝
2021.01.01
腸道菌叢失衡可能與阿茲海默症有關?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近年來有關腸道菌的研究越趨廣泛,腦腸軸線(gut-brain axis)相關研究也說明,腸道菌叢確實與大腦功能密不可分。
腸道菌
腦腸軸線
大腦
阿茲海默症
脂多醣
短鏈脂肪酸
2021.01.01
維持良好睡眠習慣可以保護你的心臟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心臟衰竭為常見急診重症之一,近期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於《循環》(Circulation)的期刊研究指出,睡眠問題可能是影響心臟衰竭發生的重要因素。
心臟衰竭
睡眠
睡眠習慣
嗜睡
失眠
2021.01.01
章魚告訴你如何拾起薄片組織!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醫學技術日益進展,細胞與薄片組織(tissue sheet,如眼角膜)的應用越來越多。而在進行薄片組織移植手術(如眼角膜移植)時有個關鍵,就是該如何抓取柔軟、易碎且易皺的薄片組織?
細胞
眼角膜
薄片組織
章魚
水凝膠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資料總數:4339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