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2024.11.04
藏在牙刷、蓮蓬頭的微生物群
作者 / 編輯部
659期
來自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發現,家中浴室內的蓮蓬頭和牙刷上存在極其多樣化、大部分都從未被發現過的病毒群落――不過這些病毒並不會感染人類,而是專門針對細菌!
噬菌體
DNA 定序
微生物
2024.06.01
最炎熱沙漠下隱藏的生物圈
作者 / 編輯部
654期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 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 Geosciences)的研究團隊在世界上最乾燥、炎熱的沙漠――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深入探索地下四公尺深的土壤後,竟發現了生命的存在。
德國
阿塔卡瑪沙漠
智利
地下
生命
放線菌門
微生物
石膏沉積物
2023.02.02
為什麼有些大便浮在水上?
作者 / 編輯部
638期
上完大號後,你會回頭看看自己的大便嗎?如果你有這種習慣,那一定曾發現大便有時會浮在水上,有時則會沉入馬桶裡,最近科學家偶然發現了其中可能的原因。
糞便
馬桶
數據
排遺
氣體
微生物實驗
微生物
2022.09.01
釀酒時的微生物魔法 增加葡萄酒 釀造風味的細菌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633期
微生物是人類朋友裡最厲害的魔法師,尋常的食物在經過它們的發酵改造之後,可能會以完全不同的外形和香氣出現,變成不可思議的美食⸺釀酒就是這樣的魔法。
酵母菌
酒球菌
乳酸桿菌屬
片球菌屬菌種
微生物
花青素
二次發酵
酒精
蘋果酸
乳酸菌
2022.09.01
不是所有酵母菌都能釀酒 如何分離、鑑定出好的釀酒酵...
作者 / 林志輝/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博士,現為臺東大學生命科...
633期
酵母菌原指所有的單細胞真菌,而在自然環境中有非常多的酵母菌物種,其中也不乏具有高效率發酵能力的種類,但是真正能符合釀酒需求的物種只有釀酒酵母菌。
釀酒
釀酒酵母菌
酵母菌
單細胞真菌
微生物
培養基
2022.09.01
花香、奶油、榛果味?系統化品飲葡萄酒的色香味
作者 / 鄒修銘BSP/軟體工程師、盲品愛好者、登山客,致力探...
633期
葡萄酒的品飲乍聽之下是一項艱深的活動,與讀者頗有距離。其實,只要能掌握以「色、香、味」三方面進行分析的系統化品飲技能,我們就能夠自行評判酒質優劣,享受葡萄酒多層次的美好。
品酒
葡萄酒
品飲技能
ISO杯
微生物
釀造工藝
酒石酸
單寧
釀造技法
花青素
卡本內蘇維濃
2022.09.01
動搖國本!搶救釀酒業
作者 / 蘇仁福、曾明騰。
633期
在上一集中,我們聊到了十七世紀,荷蘭科學家aka 手作達人雷文霍克,以他那充滿手工溫度的兩百五十臺顯微鏡,以及一百七十二塊鏡片,為世人展示了「微型動物」(微生物)的世界。
微型動物
微生物
飲酒文化
釀酒
巴斯德消毒法
釀酒業
養蠶業
醫療產業
2022.08.15
利用竹炭益生菌協助白蝦水產養殖,創造循環經濟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88期
竹炭大多用來除臭與過濾水中雜質,而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教授王少君則利用竹炭的特性研發出一種益生菌配方,與嘉義當地的水產養殖業者實地合作,在改善白蝦養殖池的水質的同時也能不傷害環境,更使得白蝦的收成比同...
竹炭
白蝦
微生物
生物絮技術
823水災
重金屬
養殖漁業
循環經濟效益
2022.07.01
用化學合成的方式重現醬油
作者 / 編輯部
631期
醬油可說是一款居家必備調味料,不過它嚐起來為什麼甜甜鹹鹹?科學家在醬油中發現了多種蛋白質和胜肽(peptides),可能就是使它風味獨特的關鍵。
醬油
化學合成
蛋白質
胜肽
有機化合物
微生物
脯胺酸
雙肽
2022.07.01
誰說基礎科學沒有用?幫助永續農業、減碳、能源應用的...
作者 / 羅億庭/做不了研究只好少開冷氣減碳,本刊編輯。
631期
在看文章前,想先問問你對於「基礎科學」的想像是什麼?在現今的臺灣社會中,民眾大多將焦點擺在科學研究的「應用端」,似乎比較難理解基礎科學研究為什麼重要。
基礎科學
永續農業
減碳
能源應用
基礎研究
全球暖化
化學肥料
有機物質
氮肥
硝酸鹽
枯草桿菌
微生物
2022.06.01
異位性皮膚炎是微生物在作怪?認識皮膚上的細菌室友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630期
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細菌。不管是我們觸碰到的物品還是迎面而來的空氣,都可能帶有細菌。因此,當我們的皮膚與外界環境接觸,便有相當大的面積可讓細菌附著並成為皮膚上的住民。這些細菌到底是些什麼傢伙,對我們又會...
皮膚
微生物
細菌
表皮葡萄球菌
異位性皮膚炎
蛋白絲線
抗菌胜肽
常駐菌
細胞
痤瘡丙酸桿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丙酸桿菌屬
2022.04.01
以「次世代定序」完成精準醫療,更能協助生命科學領域...
作者 / 趙盈婷/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系統生物與生物資...
628期
1977 年,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發明了第一代核酸定序技術「鏈終止法」。他利用雙去氧三磷酸核苷酸(ddNTP)終止DNA 合成,再藉由分析終止的產物片段反推其序列,使用方法簡單、快速,且反應成本較低。 2005 年,次世代定...
核酸定序
次世代定序
雙去氧三磷酸核苷酸
人類基因體計畫
DNA
桑格定序
橋式聚合酶鏈鎖反應
微生物
精準醫學
2022.03.03
放一年也不會破掉的「超級泡泡」!
作者 / 編輯部
627期
喜歡玩泡泡的人有福了。如果你喜歡玩泡泡,但卻又苦於泡泡容易破掉,科學家近期製造出一種「超級泡泡」,能維持超過一年的時間不破!
泡泡
超級泡泡
肥皂
水
重力
塑膠微粒
甘油
微生物
2022.01.15
致命細菌新用途,炭疽毒素在動物實驗中展現止痛劑潛力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1期
炭疽病(anthrax)主要是由於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感染所引起,最為人所熟知的症狀是侵襲肺部,或是在皮膚造成小膿皰或丘疹、最後潰爛形成黑色焦痂。
炭疽病
炭疽桿菌
微生物
炭疽毒素
痛覺
中樞
周邊神經系統神經元
神經細胞
分子貨物
鴉片
大腦
水腫毒素
2022.01.15
電磁也能幫助菇蕈蔬果保鮮 興大團隊榮獲國家農業科學...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1期
一般如果提到保鮮,我們通常都會聯想到把生鮮食材往冰箱裡頭放,希望能保持它的新鮮並延長最佳賞味期限。
保鮮
生鮮食材
冷藏
化學藥劑
物理
加工技術
電壓
電流
電子參數
微生物
儲藏環境
農業科學
架售期
農產品
2021.12.14
不只運送氧氣,也是感染的前哨站?紅血球意想不到的免...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0期
人體的血液循環中,負責輸送氧氣的紅血球細胞大約有3億個。最近科學家發現,它們可能同時還有著一些先前從未料想到的功能:偵測感染與受傷的跡象。
血液
紅血球
細胞
微生物
DNA
免疫系統
一氧化氮
病原體
脊椎動物
鳥糞嘌呤
巨噬細胞
2021.02.18
CRISPR技術在基礎研究及農產品、食品生產上的應用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70期
CRISPR技術已廣泛用於基礎研究,包括生物體的基因轉殖、動物模式的建立及輔助工具的發展等,顯著加快並簡化這些相關應用的發展。
CRISPR
基因選殖
模式動物
基因編輯動物
畜牧業
雙肌性狀
微生物
嗜熱性鏈球菌
GMO食品
2020.09.15
強化認知功能的腸道微生物組成
作者 / 撰文|趙書屏。
465期
腸道微生物組與中樞神經系統間的雙向溝通,亦稱作微生物群-腸-腦軸,在調控腦部功能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腸道
微生物
中樞神經系統
認知功能
2020.09.01
藏於土中的微觀生態 土壤病毒
作者 / 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
609期
土壤的異質性提供了一種微域環境,使微生物可以並行且緊密地相互作用,從而追求平行的演化路徑。土壤病毒在這種多重同時並行的演化過程中扮演重要作用,但其研究在過去常被忽略。目前關於土壤病毒學的研究仍然存在重大挑...
土壤
微生物
噬菌體
病毒
細菌
基因
2020.06.01
農作物與微生物間的「微」戰爭
作者 / 韓喬融/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四年級,熱愛微生物和大...
606期
農作物是人類賴以為生的食物。歷史上曾有多次農作物生病歉收,導致饑荒,因此,農作物病蟲害的控管是關鍵,而微生物(microbes)是其中的一環。透過了解農作物的生理與病原性,進一步因應各種植物病害,達到病害的預防和...
糧食
疫病菌
饑荒
微生物
內共生菌
植物病害
植物生理障礙
病原微生物
2020.05.01
不只是冠狀病毒,口腔微生物群也喜歡群聚?
作者 / 編輯部
605期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SU)及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共同研究指出,若沒有定期回診看牙醫的習慣,會增加口腔內病原體進而導致牙周疾病。
口腔
牙醫
DNA定序
細菌
牙齦發炎
牙周疾病
齒垢螺旋體
微生物
2020.03.13
微生物體學新趨勢:從菌到菌相再到轉譯應用
作者 / 林秀玉/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自然學科教授兼召集人。...
459期
長久以來,腸道微生物就像是人體中「被遺忘的器官」;但是,近年來的研究成果,讓我們無法再忽視腸道及居住其中的微生物體。
微生物
致病有機體
腸道微生物
腸道菌
益生菌
益生質
草藥
醫療
2020.01.01
潛藏內太空的微觀世界海洋病毒
作者 / 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
601期
病毒在生活中無所不在,海洋中的病毒更是不計其數。 作為生態的重要一環,病毒也是維持海洋環境與生態不可或缺的要角。近年來經由DNA序列的研究,也讓科學家及全世界發現以往從未注意到的各種海洋病毒。
海洋
病毒
海洋病毒
生態
水產業
微生物
白點症病毒
2019.12.17
看不見的小幫手 土壤微生物探索
作者 / 沈佛亭/現任中興大學土壤環境 科學系助理教授、中華土...
547期
土壤微生物是世界上種類最多,且分布範圍最廣的生物。它們在自然界中扮演養分循環的角色,如土壤中存在的碳、氮、磷、硫與重金屬,均可經由微生物轉變成不同型態。目前在生物分類上根據核醣體DNA(ribosomal DNA)序列,...
土壤
微生物
2019.11.01
這是一個眼見為憑的世界—結構生物學
作者 / 傅煦媛/臺大生化科技系(原農化系農製組)博士,現任...
599期
結構生物學,是一門關心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等分子)的學問。了解結構背後的生理意義,進一步改變、設計並開發出新藥或應用,是此學科的最「接地氣」的目的。而這學科,究竟是從何而起?又會邁向何處?在臺灣,現...
結構生物學
生命
細胞
微生物
分子生物學
蛋白質
傅立葉轉換
乙醯膽鹼酯酶
阿茲海默
2019.07.01
有光的地方就不怕髒? 看光觸媒如何抗菌除臭
作者 / 廖美儀/國立屏東大學應用化學系助理教授;鄭廷瑜/國...
595期
家電用品經常出現許多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關鍵字,如空氣清淨機、捕蚊燈等宣稱所含的「光觸媒」及「奈米光觸媒」。這看似高科技的光,與光觸媒之間有何關聯?材料是否會為環境帶來其它副作用?
光觸媒
微生物
二氧化鈦
氧化還原反應
2019.01.01
探訪險惡地表下的環境驚奇
作者 / 編輯部
589期
日前,囊括地質、化學、微生物等專業人士在內的國際研究團隊──深碳觀測台(Deep Carbon Observatory, DCO),在集高溫、高壓與黑暗於一身的地表下環境發現生命存在的跡象。
微生物
生態系統
生命
2018.01.01
國際太空站發現微生物聚落
作者 / 編輯部
577期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微生物學家,分析在國際太空站15個地點取得的採集棉籤, 發現在國際太空站上,擁有數千種微生物, 且這些微生物多樣性與地球居住環境的微 生物其多樣性相去不遠。
微生物
國際太空站
2017.06.01
溫度升高影響蜥蜴體內微生物多樣性
作者 / 編輯部
570期
氣候變遷,除了造成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改變與各地災難頻傳之外,對於生物個體而言,可能也將帶來很大的挑戰。最新的研究發現溫度上升可能會造成爬行動物 體內微生物數量減少。
溫度
蜥蜴
微生物
2016.11.01
造成偏頭痛的原因
作者 / 編輯部
563期
偏頭痛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小困擾,現今研究認為透過食物中的硝酸鹽經口腔微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再轉化為能幫助降低血壓但卻會引起偏頭痛的一氧化氮,因此在大多數含硝酸鹽的心血管疾病藥物中,偏頭痛為其副作用之一。
偏頭痛
硝酸鹽
一氧化氮
微生物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4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