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8-15利用竹炭益生菌協助白蝦水產養殖,創造循環經濟 488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羅億庭

竹炭大多用來除臭與過濾水中雜質,而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教授王少君則利用竹炭的特性研發出一種益生菌配方,與嘉義當地的水產養殖業者實地合作,在改善白蝦養殖池的水質的同時也能不傷害環境,更使得白蝦的收成比同期增加一倍。

王少君表示,在淨水、水產養殖中常使用到的「生物絮」技術,是將益生菌等微生物養在明礬這類膠體物質上,而後再流放到水體中。由於明礬中含有鋁化合物,即便毒性不強,但在吸附游離微生物時也有可能會吸到其它重金屬,而養殖物種無法分辨出生物絮的形成方式,像是文蛤等濾食性物種,就很有可能在攝食時一併吸收明礬中的金屬離子,長期累積下來將對人體、環境有害。

中正大學在823水災重創嘉義地區水產養殖業後,開始協助漁民改善養殖習慣、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並推廣易操作、低成本的竹炭益生菌配方。由於竹炭是常見的生物碳,結構中擁有許多微奈米孔,無論是孔隙大小或分布都相當適合益生菌生長,且竹炭還能吸附微生物所需的營養。團隊將竹炭磨成炭末並依照比例融入液體,發現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微生物成長的數量比傳統使用明礬養殖益生菌的效果更快也更稠密。而竹炭本身也會在利用微生物吸附後自行分裂,而後再聚集形成生物絮團,因此不會產生重金屬吸附的問題。

由於竹炭這類的生物碳顆粒相當細緻,在水中會呈現半懸浮狀態,而這類物質也很適合作為水產養殖經濟物種攝食的養分。近年來臺灣國內的種蝦來源不足,但從國外進口的種蝦並不一定會適合國內生長環境,再加上臺灣習慣使用的露天高密度養殖,也容易使得養殖白蝦的疾病傳染速度快,令原本就對病原菌抵抗力較差的白蝦更容易死亡,影響養殖漁業的收成。

本次研發出的竹炭益生菌配方,除了能協助漁民穩定白蝦養殖池的水質之外,團隊也發現在混養了臺灣鯛、烏魚、文蛤、虱目魚的養殖水池中,同樣具有不錯的效果。此外,這項技術也有望應用在魚電共生的場域中,創造循環經濟效益。

 

(123RF)

 

 

新聞來源
國立中正大學,〈提升水產養殖新利器 中正大學研發竹炭益生菌配方〉,2022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