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6-01農作物與微生物間的「微」戰爭 606 期

Author 作者 韓喬融/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四年級,熱愛微生物和大自然,夢想是成為一名科普教育推廣者。
糧食,在人類的生存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提供生命體最基本所需的能量。目前,全球重要的糧食作物包括人們常吃的稻米、小麥製成的麵包、牲畜飼料中的大豆和玉米等。近年來,面對氣候變遷和全球總人口數急遽攀升的情況下,糧食問題也日漸受到國際間的重視。由於糧食年產量的多寡影響著全球的經濟、政治的局勢,甚至是人類的生存,因此,該如何維持作物的健全生長、提升作物產量就成為一項重要議題。

世界上著名的愛爾蘭大饑荒(The Great Famine)即是一個作物生病導致人民餓死的慘痛案例。西元1845~1852年,由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造成的馬鈴薯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導致為期七年的馬鈴薯歉收,造成愛爾蘭地區主要糧食的不足,輾轉引發饑荒,促使近100萬人死亡或移民至美國求生。最終使愛爾蘭的總人口數下降近四分之一,至今的人口數仍無法回復至當年光景。


有鑑於歷史的悲愴,完善地掌握並控制作物的生長及健康狀況,是現代農業生產必備的技能;然而,要如何才能夠讓作物健康生長,而且達到理想的產量呢?作物的生長和環境中的眾多因素相關,大致可分為非生物性因子和生物性因子。非生物性因子包含水分、溫度、日照長短、微量元素含量、肥料的施用和土壤的性質等;生物性因子則包含微生物、昆蟲和大型動物等。本文將著重於「微生物(microbes)」對作物生長的影響性。

微生物是什麼?

微生物,泛指無法以肉眼觀察到的一切微小的生物體,包含細菌(bacteria)、真菌 (fungi)、病毒(virus)、原生動物(protozoa)和藻類(algae)。而微生物相組成的差異,對於生物體的生長,則有著關鍵的影響。

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說,相信很多人有腸胃不適或腹瀉的經驗,並且知道「養樂多」成分中的「腸道益生菌」可以幫助減緩腹瀉。而當腸胃中的益生菌族群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則能提升人體自身的免疫反應、抵禦病菌,同時具有修護腸道黏膜組織的效果。生物體的生長和發育時常會依靠內共生菌,所謂內共生菌(symbionts),是一群對於生物體營養吸收、生長發育、免疫防禦反應或生殖能力具有調節作用的微生物族群。微生物不僅會影響人類的健康,對於植物的健康而言,更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造成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人類生病時會咳嗽、發燒,那植物呢?一般而言,導致植物生病的因素一樣也可分為「非生物性因子」和「生物性因子」,非生物性因子包含溫度逆境、水分逆境、日照不均勻和營養元素缺乏等,造成植物生理功能的異常,稱作「植物生理障礙(physiological disorder)」;而由生物性因子引起的症狀稱為「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s)」,包含真菌、細菌、線蟲(nematodes)、藻類、病毒和高等寄生植物(parasitic plant),例如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等所引起。

而一般常見、大多數的植物病害是由真菌、細菌、藻類和 病毒等微生物造成,俗稱病原微生物(pathogens),可能對植物造成毀滅性的危害。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