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2020.10.01
一點都不溫暖,古代的火星可能是顆冰球?
作者 / 編輯部
610期
火星表面充滿山谷網絡,使它看起來總是傷痕累累的樣子。為了解開火星山谷成因之謎,科學家也提出了許多針對古代火星地理環境的猜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溫暖又潮濕的古代火星假說(warm and wet ancient Mars...
火星
冰蓋
生物
地球
環境
2020.06.29
地球與太陽的攣生兄弟? 位於適居帶的系外行星
作者 / 編輯部
607期
系外行星又有新發現。近期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發現距離地球約3140 光年外的恆星Kepler-160,周遭可能有與地球相似的行星。此行星位於適居帶(...
系外行星
Kepler-160
KOI-456.04
太陽
地球
2020.03.01
蒼藍一粟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國...
603期
「再仔細看一眼那小點吧。那是這兒。那是家。那是我們。(Look again at that dot. That’s here. That’s home. That’s us.)」-卡爾.薩根(Carl Sagan)
航海家1號太空船
太空
太陽系天體
星等
地球
光譜
宇宙
2019.12.01
夜空中的守望者- 望遠鏡如何保衛地球?
作者 / 林彥興 /清大物理/天文物理雙專長,努力於陰溝中仰望...
600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八大行星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太陽系中除了行星,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等天體;這些天體是科學家相當熱衷的研究目標,因為它們像時空膠囊一般保留著太陽系形成之初的資訊。
地球
小行星
天文學
2018.12.01
科學家提新模型 太陽星雲可能為地球水的起源
作者 / 編輯部
588期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長期以來,科學家多認為其可能來自充滿冰的彗星和小行星,然而近日《地球物理:行星》(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期刊最新研究指出,太陽形成後滯留於宇宙中的氣體與塵埃──太陽...
太陽星雲
地球
水
2018.12.01
形塑地球表面風貌耗時百萬年 相比火星只需一瞬
作者 / 編輯部
444期
【本刊訊】透過衛星影像,科學家研究火星上石頭的形成過程,發現火星表面有數百個坑洞(crater)在過去都曾注滿了水,而當中約200個古湖泊(paleolakes)因洪水沖刷,產生排水峽谷(outlet canyons)的地形,這些谷口綿...
地球
表面
火星
衛星影像
排水峽谷
2018.08.01
兩系外行星與地球類似
作者 / 編輯部
584期
近日,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團隊表 示,他們發現2顆系外行星如同地球, 有穩定的傾角,並有季節與天氣的變化。 這2顆行星分別是距離地球492光年以 外的克卜勒186f(...
生命
行星
地球
2017.09.01
地球上的火山
作者 / 宋聖榮/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 學系教授。專長於火山學...
573期
火山(volcano)是地球表面上最壯觀、最具致命吸引力的地形景 觀,也蘊釀出浪漫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美國奧勒崗州的火山口湖 (Crater Lake,圖一)、日本的富士山火山(Mount Fuji,圖二) 和印尼的默拉皮火山(...
火山
地球
岩漿
2017.05.01
從末期冰期至今變化,看全球冰河地形
作者 / 齊士崢/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喜歡在野外從事地...
569期
冰河之所以稱為「河」,大概是因為我們經常看到的都是像河川一樣有條長長流路的山岳冰河吧!但其實冰河冰的移動和水的流動不同,在第四紀末次冰河時期(末次冰期),歐洲和美洲大陸北部的大陸冰河像帽子一樣覆蓋廣大的範...
冰期
冰河地形
地球
2017.01.01
衛星軌道與扁圓的地球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65期
克卜勒歸納出行星遵循橢圓軌道繞著太陽運行的規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兩質點間隨著距離平方遞減的作用力。因此,早在兩三百年前的科學家就可以準確的預測哈雷彗星的回歸、推測海王星的存在,也預見人造衛星的誕生。
人造衛星
重力場
地球
2016.07.01
再發現地球準衛星!
作者 / 編輯部
559期
NASA於六月中表示,科學家利用夏威夷小行星巡天望遠鏡(PanSTARRS 1 asteroid survey telescope)觀察發現一顆繞行太陽的小行星,並將其命名為2016 HO3。
地球
準衛星
小行星
2016 HO3
2016.02.01
水處理與水再生
作者 / 謝明凱。林尉濤。
554期
地球表面有70%是海洋,巧合的是,人類體內也有百分之70%是水。以地球的尺度來看水的循環,地球接受太陽的能量後,能量推動著水分子從海面或地表蒸發散,在大氣中凝結後降雨至地表,或是匯集成河流向大海、或是滲入土壤、...
地球
海洋
生命
水循環
自淨作用
微生物
2015.10.01
「兆」樹叢生
作者 / 編輯部
550期
根據統計,目前有超過3兆棵樹木生長在地球上,這個數字是科學家原先估計的 8 倍。
樹木
地球
2015.05.01
哈柏定律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5期
在天文學當中, 哈柏定律被視為宇宙膨脹理論的基礎,而哈柏定律在最近被列入高中物理課綱之中⋯⋯
哈柏定律
星系
島宇宙
視差角
宇宙
地球
2014.12.01
「中洋脊」被誤解的二三事
作者 / 朱美妃、喬凌雲。
540期
海洋佔據了地球表面積達70%以上,若將海水移去,中洋脊無異是這「內太空」當中最醒目的一道風景!它連綿在各大洋中,總長超過六萬公里,寬可達二千多公里,是地球上最長的山脈,不過,它卻是由地表最年輕的物質所組成,...
中洋脊
對流
地函
地球
地函熱柱
2014.12.01
菲萊號登陸,新地址:67P彗星
作者 / 編輯部
540期
羅賽塔號(Rosseta)的登陸器菲萊號(Philae)成功登陸彗星,實現人造飛行器首次著陸彗星表面的願望!
羅賽塔號
菲萊號
67P彗星
太陽系
生命
地球
2014.09.01
2020年火星探測車搭載儀器公布
作者 / 編輯部
537期
美國航太總署(NASA)公布2020年火星探測車搭載儀器的篩選結果,這台無人探測車與目前在火星上執行任務的好奇號具有類似的架構,將搭載七種科學儀器。除了分析火星表面的特性,並被賦予將火星岩石帶回地球的使命,更將為...
火星
氧氣
地球
科學儀器
地質
大氣
2014.06.01
暗物質與暗能量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
534期
在〈愛因斯坦的最大錯誤―宇宙論常數〉(《科學月刊》第438期)一文裡,筆者提到為了解釋為何現今的宇宙幾何是歐氏(平面)幾何,及為何宇宙在大霹靂後的70億年又突然加速膨脹起來,現今的許多科學家均相信宇宙中充滿了...
宇宙
暗物質
暗能量
以太
地球
2014.04.01
溫鹽環流及其古海洋學研究上的意義
作者 / 羅立/就讀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博士班。
532期
影響地球氣候系統的作用,可簡單區分為「外營力」與「內營力」。外營力總括來說,為進入地球的太陽日照量(solar insolation);對此,天文數學家米蘭科維奇(Milutin Milankovitch)嘗試以地球公轉型式的改變來得知太陽...
地球
氣候系統
外營力
內營力
間冰期旋回
千年尺度
2014.04.01
海洋面積有多「重」?—用「秤重法」簡易測量面積
作者 / 許育彰/任教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
532期
磅秤是測量重量的儀器,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以測量面積。本文旨在告訴大家,如何利用磅秤及一張手工地球儀卡紙,推算海洋的面積。
地球
秤重法
海洋面積
地球儀
赤道
2014.04.01
山川河流造就的生命世界
作者 / 編輯部
532期
科學家長久以來就懷疑,地質學上的碳循環是創造出地球適於生命環境的原因之一,因為碳循環可以調節二氧化碳的濃度,進而調控太陽帶給地表的熱量,並能緩慢的幫助冰河時期的地球解凍,回到正常的溫度。
碳循環
二氧化碳
地殼運動
地球
生命
1
頁次:
1
資料總數:21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