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2-01從地震探究火星構造 跟著洞察號一起探索火星深處! 626 期

Author 作者 戴夏飛/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行星內部結構與動力。林佳人/臺北市立金華國中教師,希望以科普文章與學思達教學讓新世代更親近科學。

Take Home Message

• 洞察號探測器於2018 年11 月成功登陸火星,主要任務為研究火星的內部構造。
• 洞察號搭載的地震儀SEIS,在火星上偵測到多達500 次地震,並計算出火星地核的大小,發現火星地核的密度較地球小,推測內部可能擁有比地球地核更多的輕元素。
• 洞察號的資料確認火星地核幾乎是液態的。
• 洞察號收集的資料也能用來研究火星地殼與地函的構造。根據數據分析,登陸地點的火星地殼厚度,可能為20 公里或39 公里,未來需要更多的數據才能確定正確答案。


火星是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類地行星中的一員。2018 年11 月,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開始它的火星科學考察之旅。洞察號主要任務為深入研究火星的內部構造,包含火星地核大小,其半徑估計為1830 公里。首次成果已經發表在去(2021)年7 月《科學》(Science)期刊的3 篇論文中。

類地行星的徑向結構

類地行星可以用組成的成分來區別出地底下的層層構造,就像我們的地球及火星等行星(圖一)。這是因為較重的金屬(主要是鐵和鎳)會向中心遷移變成核心,核心向外圍繞矽酸鹽岩石形成地函,地函外圍的地殼是更輕的岩石薄層。而不同分層的厚度將可提供行星的整體組成及演化等訊息。

圖一|火星和地球的徑向結構


以地球為例,地球物理學家透過地震波傳播的研究,可以精確推算地核的大小和地殼的厚度。因此我們知道地核半徑約3480 公里,比地球半徑(約6371 公里)的一半還多一點,其中地核又可分為固態內核(半徑約1220 公里)和包圍在外的液態外核,地球磁場就位於外核,以被稱為地球發電機(geodynamo)的過程產生。地球內核的形成對於地磁生成有關鍵作用,由於液態外核的冷卻結晶會形成內核並釋放潛熱,提供地球發電機運轉所需的能量。若地核全都是液態,則維持地球發電機會比較困難,因為在外核的液態金屬,流動時發生的歐姆耗散(ohmic dissipation),類似於電流的熱效應,會使才剛產生的磁場快速衰減。

此外,地震波的資料也提供了地殼構造的重要訊息,以及其在地理上的厚度變化。尤其,海洋地殼(約5~10 公里)比大陸地殼(平均35 公里)薄,這可能與海洋地殼與大陸地殼,不同的形成過程與演化途徑有關。

若沒有地震波資料,想要測定行星的徑向構造,包括其核心大小就有點傷腦筋了。我們需要知道行星的平均密度和轉動慣量,但這兩種物理量的測量,要達到一定準確度並不容易。除此之外,還要估計行星的核心和地函的密度,不過這樣的估算也有其困難,因為在行星的金屬核心中,含有其他較輕的元素如硫、氧、矽等,所以無法精確知道核心內元素的組成比例,即使是地球也一樣。……【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26期】